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明朝花落知多少 > 第3章 第三节

明朝花落知多少 第3章 第三节

作者:prophet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7-28 11:37:10 来源:文学城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张贤醒来的时候,大约是江南秋尽草未凋的时节日,可他不再是权倾天下的大明首辅,却寄魂到了一个刚刚过了小三关,准备去参加绍兴乡试的秀才病躯之中。这等惊世骇俗、匪夷所思的事情竟发生在自己身上,令他一开始无论如何也不敢置信,索性借着病重在床上养着。直到传到手里万历十年的邸报上,他看到了半年前他病卒的消息,连带着天子急召王锡爵等人回京的摆在一起。

张贤敛眉沉思,想,大约确实是变天了。

那时候张贤终于冷静下来,想着这样也好。过去的终究已经过去,如滚滚长江再不复还。官居一品,位极人臣时,他想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却永远也做不完,也没什么可抱憾的了。那开药方的老道人说了,张贤命中有一劫,天道好还,因果注定。渡过便是解脱。这一世……无论如何蹊跷,或许是梦碎人醒,或许是上天补偿,总之一切已木已成舟。他便安安份份做个绍兴府的秀才。不必再做那个背负天下骂名,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为王事的大臣,现在的他,只是天地间渺小的一介书生而已。

庄周梦蝶,蝶梦庄周?

三尺布衣,一管墨笔,便可书写天下了。

那些往昔治国平天下的胸中锦绣虽然仍在,但张贤却清醒地知道,世间不可能再有张居正了。早在还鲜花似锦、烈火烹油的时候,他就曾对人写信悲哀谈起过,他的心底早有预料,生前如此强势得推行新政,死后必然是要遭到反扑清算的。历史上权臣中枢倒台后的惨烈故事还掩在黄佚里,比比皆是,张居正不可能不知道——可他仍然这么做了。而依照小皇帝的性子,盼望着大权独揽,终不会再容忍第二个张居正僭越皇权。所以即便现在的他亲自来到皇帝眼前,胸中锦绣也是不会得售的。何况,他和小皇帝之间那笔烂账,又有谁算得清楚。

想到报国无门,看破生死的他亦觉得有几分心灰意冷。

可出乎张居正意料,后来小皇帝非但没有清算他,还让礼部给了他“文贞”的哀荣,他却又觉得看不懂小皇帝了。或许,天子终究是有那么些不同了。

于是张贤静静等着,养好了病,便顺势地去了乡试。虽说浙江历来是科举的死亡之组,尤其是绍兴府这才人辈出的地方,但依张居正翰林院出身的才情,乡试一关却没什么可怕的。难却难在阅卷官的评卷上……张贤也算个神童,十五岁就中了秀才,但这几年来却屡第不中,可张居正的强势个性,儒表法里了这么多年,却和这位奉理学为圭臬的秀才大相径庭,一时间到底收敛不住。初时还会令人觉得威势可怕,埋首苦读,在四书五经里熏陶几年时光,渐渐地才疏淡了几分。而去考乡试的时候,他不巧仍是没收住锐气。

提学大人自然很熟悉这种曾经的风格,卷子落到手里险些骇了一跳,不敢取他,说是朝廷上讲的是中道相和。后来房师据理力争,才让他上了榜,勉强过了。张贤听说后一哂,一朝天子一朝臣,原来他到底是格格不入了。

即是如此……索性就不必再趟那浑水。申吴县的性子他很明白,有他从中周转,只要小皇帝不把新政废了,一日日的朝局终是能撑下去的。

北京这座四九城关了他这么多年,如今他在外头,看着百官文武在里头勾心斗角得挣扎,方才突然觉得,六尺高的宫墙只像座牢笼。人就像动物,在里面被围困久了,竟变得千奇百怪,孽状横行。后来他读到王世贞写的东西,又读到伪托高拱写的病榻遗言,张贤心底倒连气恼都没有了,只是觉得有些令人好笑。他曾原来在人眼里是这个样子的么?原来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究竟是这般的滋味。

可这权力终究让人上瘾,张贤自己知道,有多少夜半惊醒的时候,他错觉仍在旋涡的中心。那个日日夜夜,魂牵梦萦的京城,那个令他爱之急、恨之极,却也避之不及的宫墙,恐怕此生再也不能触碰了。

年轻时候他曾经很欣赏阳明心学,于是也不经生出了历游天下,寻柳问道的心思。在他病死前唯一念叨的遗憾,就是临终也未见一面的故乡江陵山水。而深埋心底的愧疚,还有未曾为父丧守制的不孝。等一步步走回江陵故土的时候,张贤心底是凄怆的,他为大明的江山社稷所付出的那些,有谁会理解呢?或许当今天下再无一个人罢……

在他的心底,天下苍生为重,新政为重,远远重于礼法和朝廷上的清议。他做了取舍,惹来的却是滔天的怨怼和众叛亲离。可是说到底,无论如何分辩,他确实是不孝的。

高墙黑瓦,牌坊森严,张贤却失了魂。站在熟悉又陌生的老宅前,他最终还是没有走进去。但里面的一草一木,却早已在他心中雕刻着。在家里闲居的张敬修他们如何了,老母亲又如何了?皇帝或许会保他们富贵,却不可能再给他们荣华了。直到真身临其境,张居正才发觉,疾草般的思念早已疯长,可他又如何敢见他们一面?毕竟…终究…

隔着高墙,他只能朝着老父牌位的祠堂深深一长揖,全做一场告别。他知道里面同样的地方,还摆放着另一块新的灵牌。

从此,世间再无张居正。

窗外的天气是冰寒的,但房里的炭火却恨温暖。

张贤哑然失笑,他抬起头来,沉静地说:“千金之子不坐垂堂。”

朱翊钧沉默了,那些颤抖跃动的情绪,如同一记重锤敲打在他的心中,砸出一道裂缝。可此刻,故人再见,竟觉得有几分两相看时无语凝噎。

他是默认了,可说的第一句话仍是不假思索地批判他。朱翊钧开始勃然大怒,从中读出了一丝严厉,可紧接着,却是狂喜。但他连这喜悦自何而来,也说不清楚,便觉得百般滋味,涌上心头。

张贤却又紧接着摇摇头,起身行礼道歉:“是仆僭越了。”

“今科——今科的春闱是王锡爵主考。”朱翊钧有好多话想问他,他想问张居正为什么最后还是来了京师,为什么他还敢来到京城,问他是不是有什么依仗。他又想问,问他自己这些年做的事,给天下交出的这份答卷,他是不是都看在了眼里。朱翊钧想问他这四年发生了什么,是不是仍愿意与他君臣相佐……可他最后说出的却是这句提挈,称呼的也仍然是旧时的模样。

“先生当是很熟悉王太仓的文风喜好的。”

小心翼翼地,竟试图去弥补那些往年蛛丝马迹的旧伤疤。

可四年的鸿沟,生死的坎坷,到底已经把旧恩时怨搅得粉碎。

张贤静静看着他,目光中带着疏离和透彻:“承蒙主上抬爱,仆不敢当。”

他的称呼终于改口了,也撕破了这薄薄的纸。

朱翊钧心底如灌了盆冰水,终于忍不住发怒了,他眯起眼睛,带着狂怒扫视着他。他可以忍受张居正的严厉,可以应对他的赞赏,可他无法容忍他的疏远,仿佛那三十年的怨恨眷恋都是一抹青烟,是他一人无望的挣扎,最终化为了彼此间的高墙深渊。

“张江陵,你不要得寸进尺。”

朱翊钧冷冷地说,他拍着扶手,愤怒的粗喘着。他确实有心怀着修好之心,但张居正的婉拒和他捉摸不定的态度,让朱翊钧一瞬间觉得仿佛回到了焦躁的过去。他狼狈不堪,而他风轻云淡。

听到那个称呼的一瞬间,张贤脸上闪过波动,他回答道:“主上,张江陵已经卒了。”

朱翊钧冷笑着:“白马非马?”

白马非马,公孙龙非龙?张孟龄就不是张江陵了吗?那些过往的旧账恩怨,难道只凭你一句轻描淡写的薄薄话语,便可以烟消云散了吗?

那痛苦、自负、后悔和恼火,汇聚成燃料让他心底的毒焰蒸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