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梦千年 > 第15章 故土

梦千年 第15章 故土

作者:趁早睡去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1:25:25 来源:文学城

中原,既是我的新家,亦是我前世的故土。

清晨漱口时,我听婢女说城中妇人多用盐水或茶汤清齿,

有时牙龈肿痛,便嚼薄荷叶。

按照前世牙膏的形象,我尝试以蜂蜜调和细盐,加少许薄荷与茶末,研磨成膏,装入竹筒。

中原的柳枝柔软又有筋骨,粗细合适,正好可以用来刷牙。

我将这些方法以无名信传书御医,后来宫中与百官家眷果然纷纷仿制,

“香盐膏”渐行于长安。

古代洗衣服也多有不便,虽有胰子,却多并非用作洗衣,味苦涩难近;

若能稍作改良,既洁身又养生,岂不更好?

于是,我开始研究怎么让这个时代的胰子接近后世的肥皂。

长安东市,春日微风拂过,人声鼎沸。叫卖声、驴马嘶鸣声混作一片。

我在一方木桌上摆开锅盆,身边还点着一炉火。路过的百姓好奇地围拢过来,指指点点:“这是要做什么?”

只见我先在锅里舀入一勺牛脂,油光闪亮。再示意一名伙计,将一桶草木灰汁缓缓倒入锅中。

“诸位,常日里烧火做饭剩下的灰,也能生财。”我一边说,一边让伙计拿木棍搅拌。反复搅炼直到结成块状。

有人皱眉:“油和灰能做什么?能吃吗?”

我摇头,笑而不语,取过一块早已做好的成品“香胰”,拿起放入清水中搓了搓,立时起了一层细腻的泡沫。然后抓过一个满是油渍的布巾,在众目睽睽下,一番清洗,竟然洁白如新。

人群哗然:“这……这是何物?”

我将那方小块放在桌上,语调清朗:“此物名为香胰,用油脂与草木灰汁炼成,能去腥除垢,洗手洗衣皆宜,若再添些花草,还可洗发洗澡。”

说罢,取出一块嵌着玫瑰花瓣的香胰,递给前排的一位大娘。那大娘犹疑着放入面前的桶中洗了洗手,片刻后双手洁净,带着淡淡花香,不由笑逐颜开:“好东西啊!再不用搓衣服搓得手粗了。”

此言一出,人群哄然,男女老少纷纷掏钱:“卖我一块!”“我要两块带回去给媳妇!”

长安宫城深处,春风携着花香,立政殿内皇后正在召见女官,她拿出一块由侍从从东市买来的香胰介绍给众位负责后宫中饮食,卫生,衣物等事务的女官。

“这是民间新近制出的清洁之物,名为‘香胰’可去垢留香。”

话音落下,殿内众人面面相觑。

一名皇后身边的小侍女上前,将这块香胰放入清水铜盆中,轻轻一揉,立时泛起层层泡沫,犹如浮雪。并取过一方有些油渍的绢帕,轻轻一搓洗,油渍顷刻脱落,洁白如新。

殿内寂然,随即传来压抑不住的惊呼声。小侍女手捧着铜盆向女官们一一展示。女官们纷纷将手指浸入泡沫中,沾着泡沫的手指透着淡淡花香,纷纷忍不住展颜一笑。

“娘娘,此物若能在宫中推行,将带来诸多便利。”

长孙皇后说道:“是的,此物用常见的油脂与草木灰炼成,价廉易得,百姓亦能用之。若宫中采纳,不但能益于后宫清洁,亦能令百姓称颂陛下仁德。”

立政殿,清晨。

早朝前,侍从小心翼翼地向李世民奉上新的朝服。就在这时,李世民忽然皱眉。

衣袖间飘出一股清新气息,不是宫中常用的熏香,而是一种更洁净、更贴近自然的香气,淡淡的,却令人心神舒畅。

“这衣物,可曾用了新的香料?”他随口问。

内侍忙跪下答道:“陛下明鉴,这并非熏香,而是近来东市新出之物,名为香胰,洗过衣物,能去油垢,又留花香。如今百姓争相购买,后宫也已用上。”

“香胰?”李世民喃喃,手指摩挲过衣袖,心中闪过奇异的感觉。

百姓因之而得便利,宫廷因之而更洁净。这不是锦衣华服的虚饰,而是真真切切的惠民之物。

他想起为君之道的恩泽四海,笼络人心八字。

“此物是谁发明的?应该得到朝廷的嘉奖。”李世民暗暗想到,于是派人调查。

不久后侍从回禀:“启禀陛下,此物出自东市,原以为是坊间巧匠所作,打听之后才知……竟是安国夫人,在归义府中亲自试制,且已示范给百姓。”

李世民暗暗一惊,感慨这么多年过去了她还是那么聪慧,他沉吟片刻,问道:“香胰出自安国夫人之手,那不久前的‘香盐膏’,难道也是她所制?”

侍从回禀:“回陛下,奴才曾细查过,那香盐膏最早由御医呈进宫中,称为‘新方’,说是偶得民间偏方所改。但再往下问,所记出处不过一封无署名的信。恐怕信已经遗失了。”

李世民沉思片刻,轻轻叹息:“无妨,你无需再查了,朕只当两物恰好在长安同时出现是一场巧合吧。”

“传旨——赐归义府绢帛百匹,金十锭,以嘉惠民之功。若她问起,便说是朕思旧友所赠。”

侍从叩首领命。

殿中重归寂静。李世民静坐良久,忽地低笑一声。

“巧合?”他喃喃自语,语气里含着几分自嘲,“她今年三月才至长安,便有无名信,又成了长安的能人巧匠,她倒藏得深。”

初秋,我在府中阴凉不通风处挖了一口地窖,挖好后在地面铺碎石沙子,排水、防湿。

到冬天存储上从北方运来的冰块,在冰块之间填充干草、稻壳或木屑,形成天然保温层。冰块堆好后,顶部再盖上一层稻草或麻布,再用厚木板封住。还在木板上还铺了土壤,增加隔热效果。

贞观六年长安的夏日,街巷如炉,烈日烘烤着青石路面,尘土在光里微微跳动。街角的坊市熙熙攘攘,茶肆门前排着等凉茶的人群。我在巷口搭起小摊,挂上手写木牌:“冰酪清凉,香甜解暑”。

几个小童好奇地凑上来,我用小勺舀起冰酪,撒上切碎的枣干和杏仁,递到他们面前:“来尝尝,冰凉甜润,解暑消渴。”

小童吃了一口,眼睛亮了起来,叫着跑去告诉邻居。

不一会儿,人群渐渐多了起来。文人雅士停下脚步,笑着问道:“这是何物?”

我恭敬行礼:“这个叫冰酪,底料是牛奶和蜂蜜,佐以碎冰块,夏日最宜。”

他们尝过,连连点头,口中低声议论:“好清甜,好冰凉,坊间少见。”

午后,太阳正烈,我招呼内侍将更多冰块从地窖搬出,冰块捣碎后迅速搅拌牛奶与蜂蜜,冷冻入碗,引得过路人纷纷驻足。

忽然,我看到一位熟悉的身影走近——是颉利可汗,他目光落在我身上,神情依旧沉郁。我心头微微一紧,却仍微笑迎上:“叔父,今日冰酪,您可尝一口?”

他点头,勺起冰酪,轻轻入口,眉宇间竟有一丝舒展。

不久后长安上至皇宫,下至乞丐都吃起了冰酪,夏日午后,太子府内凉风轻拂。李世民踏入府门,正欲问安太子起居,便在院中看见太子手执小碗,正小心翼翼舀着冰酪,眼神中满是满足。

李世民微微一笑,缓步走近,语气带着调侃:“朕听闻夏日有一清凉之物遍满长安,就是此物吗?”

太子闻声,吓了一跳,连忙行礼,嘴里还塞着一小口冰酪:“见过父皇,是的,听说此物是安国夫人制作的。”

李世民笑而不怒,俯身在太子身侧,目光柔和:“来,朕不怪你偷吃,倒要问问,这冰酪可合你口味?”

太子小心地递上碗,羞涩地道:“此物冰润甘甜,儿臣平生未尝过此味,清爽极了。”

李世民端详碗中冰酪,微微点头,眼中闪过赞许:“可还有多的,朕也尝尝。”

太子连连点头:“儿臣这就让他们买来。”

于是太子府内,父子二人一同共享这份难得的清凉与微妙的温情。

贞观六年,长安的夏日已渐远,蝉鸣在青瓦上回荡。我在长安已逗留一年,前世我便曾走遍大江南北,古代交通不便,但风景却更胜千年之后,我迫不及待希望早日踏上旅途,沿运河南下,遍访大江南北名川胜景,体验山河壮丽,感受人间烟火。

我的身份是异国降臣,离开长安按例需要上奏皇帝,得到允许才可自由离去,于是便递上了奏章:

“臣舒涵,自归大唐以来,蒙陛下恩典,赐安国夫人之号,承朝廷厚恩,感荷深重。臣心系中原,素仰山川之胜,常怀游历之志,欲遍览江南江北名川,亲察书中未及之景,体味人间烟火。

今贞观六年,天下太平,百姓安居,臣谨奉奏章,请陛下允臣暂行离开长安,循礼而行,以广见识,益于见闻,亦可稍解平日繁务之累。

臣恭谨遵法度,行所至处,必守纲纪,不负陛下厚恩。

恭请圣裁。

臣阿史那舒涵”

午睡后,李世民端坐案前,手中翻阅着安国夫人早上让太常寺呈上的奏章。灯光摇曳,案上的宣纸微微反光。

“一年未入宫,未上奏,如今上奏竟是为一己游历之愿……如此自由,又是她本性所在。”李世民低声叹息。

他又想到,此刻天下太平,连自己都想卸下一身担子出去走走,只是身为帝王,天下是囚笼,纵心有万里,也不得自由一日。

他忽然想起那些年行军在外的日子——

山河壮阔,风尘扑面,虽困苦,却有真意。

如今坐拥天下,却被深宫所困,连想踏出一步,都要顾虑无数。

他轻轻一笑,笑意里带着一丝自嘲。

“她想走就能走,真好。”

目光重新落在那封奏章上,李世民沉默良久,终于低声唤道:“来人。”

“陛下。”

“传旨——明日午后,让安国夫人入宫面圣。”

他知道,自己并非真要挽留什么。

只是有些话,该问的,不能再拖。

夜色深沉,甘露殿中烛火微摇。

李世民批完奏折,依旧未眠。长孙皇后推门而入,手中捧着一盏温茶,笑意浅浅。

“陛下又未歇?”

李世民接过茶,轻轻一叹:“朕方才阅了安国夫人的奏章,她要暂离长安,外出远游。”

皇后微愣,旋即含笑道:“她入唐已久,行止得体,如今要去游历山河,也算心愿一偿。”

“是啊。”

李世民放下茶盏,指尖摩挲着案边,“她生来自在,朕原当早料到这日。只是——”

他顿了顿,声音渐低,“有些事,朕总想问个明白。若此去再无相见之期,恐终成遗憾。”

皇后静静看着他,眸中一丝柔光流转。

“陛下要召她入宫?”

“嗯。”他微微颔首,“但不宜在甘露殿。她身份特殊,又是外臣,若传出闲言,恐损其名节。”

长孙皇后沉默片刻,神色温和而笃定:“那便在立政殿吧。臣妾那里素来清静,也无人敢妄言。臣妾自会遣几位妃嫔先行去御花园听曲,殿中留你二人即可。”

李世民抬眼,目光复杂,带着几分歉意:“皇后,你向来明理。朕心中并无逾礼之念,只是……”

“臣妾懂。”长孙皇后柔声打断,语气轻得仿佛风过檐铃,“有些人,不必避,有些话,不说便是一生。”

她盈盈一礼,笑意恬淡:“臣妾会安排好一切。陛下——只管去问,去说,莫留遗憾。”

李世民凝望她良久,终是轻叹:“皇后,你总是能懂朕。”

风轻轻拂过殿内檀香,烛影摇曳,她的心底如同水面般平静,容得下所有旧事,也容得下陛下的心绪。世间万事,能如此理解、宽容,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