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弥漫,路上行人已稀,唯见鹊拣寒枝,在树梢初盘旋。
江时晏缓步而行,明尘亦步亦趋、紧随其后,两道人影斑斓,碎在绵延石板路上。
明尘疑惑的声音响起:“炸鸡方才崭露头角,您纵使想求合作,何不再观望一番?”
江时晏惜字如金:“有才之人,当以诚待之。”
明尘还是带了些不满,“有才,可不是有才嘛……耳朵高过眉,一看就聪慧哩。”
保准能骗得您输个干净!
江时晏:“有么?”他只记得那位温小姐总带着笑,可惜笑得太多,待人总显出几分虚假来。
明尘无奈道:“您根本没多看人家吧?”
这话有失偏颇。初踏入温家时,没人能忽视温茗——少女眼亮神清、面对不怀好意者无畏惧,着实夺目;之后再看,江时晏便只记住那圆滑标准的笑,便错开视线;温家端来晚膳,江时晏才只顾品味新秘方。
只是江时晏不大懂,为何自己见到温茗的第一眼,心却一颤,手掌有冷汗冒起,跟迎合长辈亲友时不尽然相同。
明尘一拍脑袋:“定是您的‘恐人症’又犯啦!”
江时晏不置可否。
明尘跟江时晏从小一同长大,说是仆从更像伙伴。江时晏幼时才华初显、被家族寄予厚望,别人玩在一团时,江时晏经常借故看书,加之性格冷清,从小就不合群。
加冠后,碰上宴会之类活动,江时晏总称“有事”“下次必定赴会”,霎是敷衍,久而久傲慢的传言便出来了。
所以人都以为,家主只是心性过高,不愿与庸人相处,然而后面症状加重,他与外人交谈竟会口齿生津,严重时气喘难眠。
又去看中医,说是什么“卑惵症”,病因有两种,一是肝郁脾虚,二则与情志因素相关。
看完中医回来,江时晏这病倒像是好多了,谁也不清楚怎么回事。
只有贴身侍候的明尘知道,江时晏只是忍得好。
明尘怕江时晏不喜,转移话题:
“别提恐不恐人了……那炸鸡吃多了,我的胃也生出些惊惧来,吃两三次便觉着腻味,您怎么想?”
江时晏一听便知,明尘在暗戳戳质疑与温家合作的必要。
在这京城,江时晏若说自己美食天赋排第二,怕无人敢称第一。
所以他比谁都清楚,温家新秘方潜力有多大。
“华夏亦有古法炸鸡,味道与温家所做差别不大,”江时晏嗓音平和,“秘方特色不在炸鸡,在于所配酱料。”
只有面对相熟的小厮时,江时晏的话才多些。他说温家秘方重点在新,番茄酱正能映衬此点。新秘方与京城各家截然不同……而温茗还要推出新菜式。
据此推断,温家创出的新秘方,再发展段时间,怕是能拥有一套完整体系。
明尘似懂非懂。
又行了一路,江时晏朝明尘轻声开口:“你先归府吧,勿忘告知平原君,我隔日回。”
“平原郡君”是江时晏的嫡母,亦是生母,平原为其出生地郡名,只是母子关系寡淡。
温家在京城边缘,离江府还有段距离。江时晏时常借口不归府,明尘知晓他想独处,拱手作别。
“还有一事,”江时晏拦住明尘,“这半截玉佩你拿回去,不必修复,给酒楼王掌柜保管。”
“玉佩”不是他物,正是还剩半截的江家信物。
玉佩交给旁人,便是让王掌柜今后全权负责与温家的合作,江时晏不再干涉。
明尘身为江家小厮,深知家主其性——江时晏绝不是因“避嫌”这样的理由,才放弃玉佩的。
他心念急转:原以为家主对温小姐不说喜爱,至少也是有好感的,现在看来,恐怕只是单纯想与温家合作罢了。
江时晏少时曾言,东西一旦破损便难恢复如初。人也是如此,虚情假意与残损缺漏并无差别。
那温小姐年纪不大,却擅长迎合各色人等,笑里有几分真心?旁人迎合大世家无可厚非,然而江时晏颇有些理想化,初见时言笑伪饰,他不会喜爱。
明尘操心着家主婚事,又落后江时晏半步,悄声提点阴影中的江家近卫护好家主,随后抄近道回府。
万籁俱寂,星光朦胧。
温家灯火于江时晏身后明灭。
江时晏有一话未与明尘言。
未来,京城的美食界要变天了。
*
天未大亮,温茗已换好一身轻便衣裳,去往温家食铺。
本朝饮食文化与宋朝颇为相似,重农抑商的老规矩还在,然而街店之内百种饮食令人目不暇接。
宵禁早已废除,坊市再无限制,食铺酒楼遍布京城。
哪怕皇城之内,若某家秘方获得权贵青睐、上呈皇帝,获得面圣殊荣者不算罕见,更有甚者能在御膳房中留下自家痕迹,时不时获得宫内的赏赐。
当然,这些对于温家食铺而言,还早得很。
食铺与老屋隔得不远,毕竟京城寸土寸金,温家食铺近年规模骤减,到了温明安这辈堪称袖珍。
温茗推开了红漆门,了。
瓦罐叮当碰撞声传来,伙计们忙着端菜上汤;后里用布帘隔开,是食铺内厨,有的在灶上烧水,为客人烹饪面食;有的捣鼓菜刀,砧板上青葱豆角排成一溜、整整齐齐。
食客捧着热气腾腾的角儿,醇香汤汁滴落其上,清酱用豆和麸皮新调,色泽红润,伴着辣油飘出的香,叫人脑子舌头同时一激灵。
最里还单独留了间房,正与温家秘方有关,写了炮豚(注1)制法。
昨夜为试探火候,留守的伙计提前做好几只豚猪,脆皮带烤焦的香气,一刀切下,里头嫩肉紧实,白里透嫣红,让人食指大动。
初次咬下,口里翻涌一股热乎乎的汁水,与香喷喷的肉香味同时炸裂在口舌之间。嫩肉混着油,在齿舌间慢慢融化,此时需得闭上眼,香气似有若无,便萦绕在鼻间。
按照老规矩,确认炮豚做好,便要将小半扇木窗掀开,凉风让香气纷扬。每一口后都恨不得继续呷上一口。
温茗来得早,有幸分到小半只。她吃得更讲究些,汁水中撒上芡实与葱花,葱花的清香,芡实的淡淡苦味都恰到好处,绝不会盖过豚的风味。
吃到最后,甚至舍不得将它入口,却又忍不住伸筷夹起。
有老客要提前订炮豚,又向面生的食客夸“外脆里嫩,乃人间美味”,后又与其他熟人客人围坐一桌,边喝茶边说笑。
人间烟火气,最是动人。
江家没那么快派人来,交流学习秘方这样的大事,肯定还要再与酒楼众人商谈。
温茗不急。
她还在考虑上新菜式的事。
西餐对这个时代是崭新的东西,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各环节都得由她一手把控。
系统偷连其他小世界的网络,传送来西餐餐具的配图。温茗照猫画虎,设计一套餐具,银刀小叉涵盖其中。摆放也颇为讲究:左叉右刀,上还铺了几条餐巾。
系统不解:【何必沿用这套西餐礼仪,如此繁琐吓退食客怎么办?】
温茗也有自己的想法:“咱们做餐饮,首先得找好定位。我目前正在思考两个方向拓展西餐:第一讲究礼仪,吸引来地位更高的权贵,定位‘高端消费’。”
“第二便是西式快餐,价格定得低些,往内陆偏远地推广,增油水、加重味,满足平常百姓和农民。”
温茗想得挺远:“要真试行成功,在江南富庶之地也可以搞些情调,小桥流水配上西式小甜点,再搭上音乐演奏……”
系统听得瞠目结舌,觉得她真是异想天开。
*
“西餐上菜有一般顺序:首先是头盘,也称开胃菜 ,随后跟汤、副菜,再接主菜 ……”
“菜蔬类配菜之后上甜品,搭配饮料等。”
面前是温家食铺的老人,还有踌躇着的温明安,温茗讲述着西餐的大致情况。
“父亲,西餐反响甚好,不能只停留在炸鸡这一步上,咱们该推出新菜来了。”
温茗隔天便来催一次,每一次都带上新成果:有菜谱,有餐具木模板……温明安务实,看到温茗不是心血来潮,最终松口。
西餐在温家食铺试探着开了业。
原先只是炸鸡配套温家老秘方,作为辅助吸引食客用;现在西餐占据半边地界,专门来试营这不同体系的菜式。
之前的炸鸡替食铺吸引来好几拨客人,初级任务“客流量翻倍”早已完成,只是单靠炸鸡一物,不可能永远牵住客人,近几日食客流量便呈现疲态。
任务完成后的当天,系统便更新了一系列食谱,涵盖甚广:前菜,主菜,以及西式甜点,甚至还有饮品,至少普通西餐所需的各环节都在其间。
虽因低级食谱的缘故品类尚少,但已足够让食客饱口福。
温茗前几日窝在书房,借口寻找灵感,实则是将脑海中的系统食铺誊抄下来。前夜她提前分发菜谱,让自家厨师们先研究,陈家帮厨打下手。
陈家帮工已跟温小当家混了个眼熟,做工经验丰富,少说多做,温茗很是满意。
她在后厨摆了根高板凳,坐在上面看厨师研究菜谱。
奇怪,太奇怪。
主厨心中生出温明安一样的疑惑:小姐脑子当真灵极了,怎么能想到这样的菜式!
什么煎牛排,提喇米素甜品,还有怪异的浓汤,闻所未闻!
注1:炮豚即为烤乳猪。
后来的江家主(假装冷静)(上门找掌柜):玉佩,还我。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第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