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凌晨六点 > 第35章 035

凌晨六点 第35章 035

作者:山辞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3 14:41:07 来源:文学城

目前而言,高铁还无法直达舟山,只能在宁波下火车,乘坐两小时大巴前往目的地。

施清如推着行李走出宁波站时,施琴和王文忠的电话与迎面的冷风一同到来。

她抱着电话听了一顿不痛不痒的指责后,父母叮嘱她注意安全。通话末尾,施清如问了阿庸叔的地址,准备拜访一下这位从小就送海鲜给他们的亲戚。

午后找到阿庸叔的时候,他正在社区棋牌室里与其他老人打麻将。

这几年不用在海上接受风吹雨打后,他的脸已经没有当年那么皱巴巴和黝黑,但依旧能看出苍老的痕迹从每条纹路延伸了出来。

施清如将在火车站临时买的杭州特产送给他,瘦小的老头很高兴,眉头一下抬高。

“我听你爸妈说,你要去舟山?”

“嗯,去看看。”

阿庸叔喝了口保温杯里的绿茶,不小心吃进去一片茶叶,抿了抿嘴,他的抬头纹挤在一起,神情略带疑惑。

“可那里已经没有谁在了。”

牌桌上忽然响起的欢呼淹没了阿庸叔的声音。

施清如顿了顿,像是听见了,又像是没有,低着头没说话。

阿庸叔说:“我们那些亲戚啊早就走光了,一个都不剩了。他们几乎都在义乌金华,也有的跑去上海了,哦对,还有在你们杭州的。他们的生意都做得蛮大的,好几个孩子都送去国外留学了。我们家这么多人里面就我最穷,他们看不上我,不太理我,也就只有你爸妈愿意跟我来往。”

施清如抬眼笑了笑,“哪儿穷了?那些海鲜我爸妈想买都买不到的呢,很珍贵。况且阿庸叔你女儿争气,在国企上班,对你又孝顺,以后日子只会越来越好。”

提起女儿,阿庸叔黑黢黢的脸就更红润了,好像落了雨的黄土地,也像喝了酒,他说话时不自觉挺直了胸膛。

“娴娴是特别争气,从小到大没让我操心过。”

他这样一说,边上闲着无事的老人纷纷过来附和,他们说阿庸叔的女儿读书厉害,工作能力强,还孝顺,挑的老公也是个很有礼貌的年轻人,最后还是阿庸叔害臊主动把话题扯了回来。

“所以说小清,你去舟山到底是干什么?那里又没有你认识的人了。而且你还不能吃海鲜是不是?难道是想坐船看海?这个季节可不好啊,风大又冷,舟山也没人照应你。”

施清如一边听着一边背起双肩包,低头看时间,她还要去赶大巴车,不能在这太久。

冬天的太阳息得早,她不希望自己到舟山时,只有一片漆黑的无垠大海等她,她还想看日落。

起身重新扎了马尾,施清如回答了阿庸叔的问题。

“还有一个我认识的人,我过去看看他。”

听到这句话阿庸叔才放心。

他坚持把她送到社区门口才肯走回去。

施清如往大路的方向走了几步,走到巷子口的樟树下时陡然停下了脚步。扶着行李箱的拉杆,她回过头,看见阿庸叔的背脊像两页翻折起来的书,难怪刚才他站起来时,施清如觉得他比以前矮小。他的步履始终一高一低,走得吃力。

因早年工作,他的双腿曾长期泡水,湿气入体,上了年纪后免不了疼痛,右腿听说坏得差不多了,像是一台无法再修复的机械,做手术也无济于事,只能这么将就地活着。

其实施清如对这位远房亲戚并无过多的感情,他们近十年都没有见过,以前见面的时候,也多是父母和他交流。是亲戚,只是不到家人的地步。

冷风忽然从巷子口吹进来,吹起皮肤上的汗毛,吹落枝干上的树叶。有一片枯叶在施清如眼前来回飘荡却迟迟不肯下落,她伸手捏住了它的凋零,脉络在碎裂的叶片中已经断裂,生命已然走向终点。

施清如听王文忠说起过,阿庸叔前年检查出患有心脏疾病,再多的就没有继续说下去了。

从小到大,施清如身边的家人身子骨都算硬朗,没生过谈及生死的大病。祖父年过九旬,精气神依然很好,每一天不是琢磨着带祖母去西湖边跳舞,就是去钓鱼,外人都说他瞧着才七八十岁。

生死曾是遥远、淡薄的概念。

但从某一刻开始,她终于明白什么是“人到了一定岁数,爱的人都还健康快乐,是有钱都换不来的福气。”

都说人的前半辈子是不断认识新人的过程,而后半辈子,却是不断与旧人告别。

见一面,少一面。

谁都不知道哪一面是最后一面。

距离、生死和种种,都能成为人之间的屏障。

也许某一顿年夜饭,就是和一个亲戚的最后一面。

也许某一次朋友聚会散场,以后都不会再见面。

也许一次吵架,一次下楼倒垃圾,一句再平常不过的“明天见”都是故事烂尾却最真实的结局。

超市里碰见的那个邻居阿姨,明天就搬走了;小区里追着人喵喵叫的小猫,没挨过冬天的寒夜;学校保卫室爱开玩笑的警卫,无声无息地辞职了。

都会走,爱的人也会走。

生老病或许都不公平,唯有死亡,对天底下所有人都公平。

直到阿庸叔走进社区棋牌室的大门,施清如才回过神。

她本想用力记住这次见面,可她到底还是不喜欢郑重其事的告别。

因为每一个明天,都拥有再次见面的可能。

-

大巴司机对开车这件事已经厌烦了,他只想尽早下班休息,于是一路狂飙。

哪怕是困得眼皮打颤的施清如也没能入睡,每当她刚要睡着,脑袋就会和车窗玻璃重重亲上,疼得她眼冒金星。

施清如觉得自己有飞蚊症,总有微小的黑影在她眼前晃动。

这一来一回的晃动,总让她的神思飘回到过去。

她本不愿去想陈安平,可又觉得自己本就是因为严颂的一句“陈安平去了舟山”才来到这里,与其欺骗自己,不如大方地去想。

想得多了,就不想了。

她想起从前上下学,自己靠在陈安平肩上打瞌睡的日子。

从常理来说,人的肩膀很硬,骨骼感突出,并不是一个“好枕头”。但陈安平每一次都会放低半边身子,把颈窝的位置留给她埋进去。他侧着头看窗外,什么也不说,不想她发现他的用意。

施清如最喜欢公车从树下穿过的时候,那时候的阳光被流动的树影分割,倾泻在陈安平的脸上,如水般流动着。无拘束的枝桠擦着车窗发出吱吱的声音,将施清如吵醒,她会闭着一只眼睛,微微睁开另一只,然后睡眼惺忪地看一眼陈安平,再看窗外。

阳光万分刺眼,但陈安平是柔和的。

他默不作声地望着外面,一侧的脸颊紧贴在她的头发上,轻轻地随着车的晃动摩擦着,缱绻依恋着。

其实他也在倚靠她。

他们像相邻的两块拼图,紧紧嵌合在一起。

他不知道施清如早已醒来,才会默许自己本能地靠近她。

只要施清如一喊他的名字,他就会不动声色远离她的头发,故作镇定。

施清如一定会笑着看他,直到他转过头和自己对视,接着直白地戳破他。

“陈安平,我允许你也靠着我,你不用偷偷挪开。”

他一路都要放低一边的肩膀,再没有个支撑的点,肯定难受。施清如并不想一味索取,她希望他也会依赖她。

陈安平垂着眼睛整理书包,“不用。靠着会把你头发弄乱。”

施清如一把按在他的手上,眨着眼睛问他,“这么说你是明知会把我头发弄乱,还靠上来咯?我醒了就装作没靠着我!”

她挑着眉头,怒斥他的一本正经。

大多数时候他的回答都是“不好意思”,有一次他静默了片刻,很轻声地说了一句——对不起,是我没忍住。

大巴车上的施清如捂着撞疼的额头,没来由地弯了弯嘴角。

假正经。

谁让陈安平忍了?

一直在忍的人明明是她。

手背代替额头又一次和前座撞到一起后,大巴终于停在了终点站,施清如用最快的速度冲下车呼吸新鲜空气。她坐得又晕又想吐,不顾形象地扶着路边的一棵树,深呼吸了许久才觉得自己活过来。

窒息的感觉太不好受了。

她抬起头望天。

虽然大巴车一路狂飙,可他们依旧没有赶上舟山的日落,此时此刻太阳已经沉到了海平面以下。

当施清如放好行李走到海边散步时,海面看起来即将变成足矣吞噬一切的黑洞,仅剩一丝蓝调,尚给天空留着一抹粉紫色的彩霞。

此番接近童话的颜色,仿佛此刻所有愿望都会有精灵替你实现。

施清如远眺着海面,涛声湃湃,时间一久仿佛失去了方向,深海似有那吞噬性命的人鱼在诱惑她前行。

她往前踏了一步——

忽然间,有一阵温暖得不像冬夜的浪潮轻柔地将她拍回沙滩,她这才回过神,驻足。

街上的路灯与海面上的灯塔都已亮起,但没有一束光照得进这冷清的沙滩。

夜晚的风刺骨,冰冷的海水催促着她快快回酒店。

她听了海的话,回到酒店沐浴休息。

可翻来覆去整整一个小时,施清如仍旧睡不着,在黑暗中打开了陈安平的青青网主页,一瞬间光照亮了她的面庞。

这些内容她都已经反复看了很多遍,她确信陈安平没有留下一丝一毫有关舟山的痕迹。

会不会是严颂骗了她?

或者是陈安平骗了严颂?他其实根本没有来舟山?

去云南的路,她尚能从他的照片中寻找到蛛丝马迹,可舟山呢?像星星一样分散在大海上的岛屿如此繁多,她要从哪里找起?她像是孤身一人漂浮在浩瀚宇宙之中,生命的每分每秒都变得冗长而空洞。

带着疑问,施清如终于抵抗不了身体的疲惫进入梦乡。

梦里,那一阵温暖的海浪一直在拍打她的脚踝,轻轻地催促她回去。

回去吧。

回去吧。

梦里,她告诉自己要记住这个梦,等醒来去解梦,看看这个梦到底代表了什么?

但当天光乍破,施清如睁开眼的一瞬间,她却无论如何也记不起来那个梦了。

施清如迷茫地走到海边,决定将一切交给命运。

她随机登上了一艘不知道去向哪座岛的游船。

“住店吗?”

这是她登岛后听见的第一句话。

说话的人是个年迈的老奶奶,她还穿着水中作业的深蓝色靴子,脸色棕黑里透着红,皱纹像干涸土地的裂缝,耳朵和手上也布满红肿的冻疮。

施清如下意识蹙了蹙眉头,仿佛能感觉到那种疼痛和瘙痒。

其实她下船的时候已经避开了人群,就是不想被拉客的人打扰,她也不知道这个老奶奶为什么不去人多的地方拉客,偏来找她。

施清如一向对各种交通站台拉客的旅店充满意见,从不理会。

她抬头看了看四周,觉得这个岛上估摸着没有像样的酒店。

“多少钱一晚?单人间吗?有热水、空调、网络吗?”

“有的,都有的,我们家去年刚装修过的。”

因为她的一句问话,老人像是突然看见了希望,语气变得激动,手舞足蹈地介绍。

施清如跟着她走了几步,又问:“离这儿远吗?要走多久?”

“不远,不远的,就走个三五分钟。”

老人着急地强调,弯下腰想帮施清如推行李。

施清如低头将行李箱换了边,说道:“没事,我自己可以,您带路就行。”

“哦,哦好……不好意思啊。”

对方的声音越来越小,施清如往老人的方向看了眼,她正收回自己长了冻疮的双手,不自在地搓着手,打量自己指甲里不小心沾到的泥土。她来码头前明明特意洗过手……虽然用的是屋外的自来水,把她的手都冻没知觉了。

施清如抿唇,在心里叹了声气,解释道:“行李有点重,小路石台阶多,得经常把箱子抬起来,我力气大,还是我来吧。”

老人没太听进去,闷着头往前走,应着声。

施清如张了张口,欲言又止。

路程比老人口中的三五分钟远得多,她跟着老人走了十几分钟还没有到。万向轮行李箱在凹凸不平的石板路上艰难行走。岛上大多路其实早就是水泥路了,只剩下这些不方便翻修的小巷子。冬天穿得臃肿,施清如一台阶一台阶地爬,仿佛回到了攀爬玉龙雪山的时候。她已经累得呼吸急促,但脑海里有着一个固执的念头——她不想半途而废。

后半段路老人一直没有说话,搓着双手往前走。

施清如沉默地观察着周围和对方。

白墙黑瓦,这一片的房子除了极个别,都集体重建过了,外观大多相似,新时代的那种仿中式感。

有不少人家都在做民宿,门口挂着大差不差的牌匾。只是这座岛大约是不出名,再加上是淡季,大多数人家都生意惨淡。

老人要带她去的地方,离码头远,不通大路,老人家也不能是能说会道的类型,生意更是难做。生活肯定不能只靠这条道维持,否则会饿死。

施清如跟在老人身后,体力远不如对方,还要她偶尔停下来等自己。

老人的双腿有些向外弯曲,个头小小的,佝偻着背,双手与脸上都是她仍在辛勤工作的痕迹。她头上有顶针脚粗糙的毛线帽,尺寸明显小了,没法把耳朵包进去,侧边还破了个洞。

施清如神游的时候,她们已经抵达了目的地。

老人什么也没说,弯腰又要帮忙把行李搬上楼梯。

施清如下意识挡了挡,这些年她习惯了与陌生人保持距离。等她注意到老人缩回去的手时,也来不及了。

她吸了口气,委婉说道:“我先看看房间,不急着搬。”

她看了眼时间,从码头走到这正好花费半小时。一路过来,最近的便利店在大几百米外,离大路也有段距离。房间在二层,望出去的风景只有邻居家的白墙,看不到海,连天都只是在缝隙之中露出它的颜色。

毫无疑问,这不是个好住处。

老人大约是怕她临时变卦走去别家,急忙说:“我们这里包早餐的,你想去哪儿我都可以带你去,路我都熟悉。你要是嫌贵也可以再便宜点儿……”

“不用,我就住这儿吧。”

施清如不想再折腾了。

她也没有明确的目的地,这里清静,住着便住着吧。

“这里就您一个人?”

她一边搬行李,一边问老人。

“不是不是,还有我孙女,她上学去了,傍晚回来也会帮我点忙。”

没提别人,那就是没有别人了。

老伴可能不在了,或者分开了,儿女大约是外出务工了,剩下年迈的老人独自照顾孙女和没有生意的民宿。

施清如没说什么。

房间如老人所说是近年装修过的,空调和热水都有,条件不算差。施清如把行李箱放下,准备去周围随便逛逛,顺便找一下去海边的路。

下楼的时候,她看见老人在院子里用冷水洗菜做饭。她顿了顿,回头看一楼的房间,有厨房,虽然小,但里面起码暖和。

“这个天气,为什么不进去做饭?”

老人被忽然出现的声音吓了跳,往裤子上擦了擦湿答答的双手,“平时也会去里面的,今天杀鱼,怕弄脏了。”

她轻轻说。

施清如不理解她的逻辑,但又明白老一辈的想法很难扭转这件事。

“您知道往哪儿走能到海边吗?”

她没有苦口婆心劝说的义务,索性问别的事。

老人立刻指了个方向,“出去一直走到没路了为止再右转能看见一条河,顺着那条河的方向一直走一直走……就能看见海了。”

期间有一段不自然的停顿,像在回忆。但这周围她应该再熟悉不过,不需要思考什么。

没有多想,施清如道谢后朝着老人口中那条河走。

出门后她一直走了六七百米,才走到尽头。她按照指示向右转去又走了两百米,越过最后一栋房子,她终于看见了一条河。

这条河比她想象中宽太多,水面上立着一座石桥。石桥不像这周围的房子都翻修过,它长满青苔,青苔野蛮地遮掩住了这座桥的名字,只能隐约看出中间是个安字。

这样的小桥,恐怕是连手机地图上都不会标注的。

施清如沿着河慢慢走,来到桥上驻足片刻。

这里的河水很奇怪,此时此刻的它很平静,几乎没有波纹,只有当风吹过,当水流撞向岸边的石块激起波纹,才能够意识到它的流动。

站在桥中央凝望这条河,凝望得越久,施清如心里越是升起恐惧感,好似那平静的河水会在顷刻间化为凶兽将她吞噬。

她摇了摇头,觉得是天色渐晚和浑浊看不透的水面让她产生了这种联想。

河岸边长满了杂草,她一脚踩进未干的泥土,人险些栽倒。她又狼狈地走了许久,才终于听见涛声,听见远处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此处海风汹涌,耳边只有风永无止境的亲吻。

携满泥沙的河水无声汇入大海,一点一点消失在地球上最庞大的蓝色巨物之中。

走在堤坝上的时候,海风拂面,施清如想对着大海呐喊,但她不知道喊什么才显得不矫情、不自怜。

她只是觉得胸腔里积压了太多东西,像河里的淤泥,也需要一并排入大海。

“陈安平。”

风带走了她轻声的呢喃。

“陈安平。”

像是要和这风声比试,她提了声量。

风却愈加顽劣,裹住她的声声呼喊,一同吹向了无垠大海。

陈安平,你不要装哑巴,也不许不理人。

施清如想放声嘶吼,但她最终没有,只抱着被风吹得汗毛竖起的手臂,静静伫立看着层层浪,这是她唯一得到的回应。

天阴了。

太阳又从云朵后出来,天亮了。

日落了,海水染着如火如荼的颜色。

她像一台被放在海岸边的延时摄影机,扎根在这里,注视着日月星辰变换。

“姐姐,姐姐!奶奶喊你回来吃饭了。”

“姐姐!”

清亮的声音穿透了海风的呼啸,一遍又一遍地喊着。

施清如没有回头,她只不过是个游客,和这座岛上的人事物都不相干。但那声音越来越近,直到一个在校服外套里裹了厚衣服的女孩跑到她身边。

“姐姐,奶奶喊你回去吃饭了,她今天做了好几个菜,你回去吃吧,就不用再去别的店了。”

女孩说道。

施清如面无表情地看着女孩,过了好一会儿人才从神魂游离的状态中恢复,她眨了眨眼,指着自己。

“是喊我回去?”

“对啊,姐姐你不是住在我们家吗?哦对了,奶奶说晚饭不收钱的。”

施清如没有料到会被邀请一起吃晚饭,原先老人只说了包早餐,并没有说晚饭的事。

她还想说点什么,已经被小女孩抢先一步。

“姐姐,你为什么会来我们家住?我奶奶已经半个月没有拉到客了。”

女孩抓着施清如的胳膊往回走,一点没客气地指出自己家民宿的缺点。

“我们家位置太偏僻了,离网红打卡点都很远,门口的小路还不通车,只能走路到。一般人也会住在年轻人开的店吧。”

施清如想了想,“因为只有你奶奶向我宣传了,其他人没找我。”

“啊?这么奇怪。”

“嗯,我也有点累,不想找房子了,就本能地跟着你奶奶走了。”

女孩一蹦一跳走着,“那是缘分!”

“是吧。”

很自来熟的小姑娘,施清如想。

“你是高中生?”

“嗯!今年刚上高一。”

施清如低眉看着她问:“喜欢高中吗?”

“还好吧,和同学还不是很熟,我还挺想初中同学的。还好有个初中同学现在也和我在一个班,每天可以和她一起玩。但是好怕高考啊,老师已经给我们上压力了……虽然我们这小地方的普通学校不奢望考多好的大学,但我也不想让奶奶失望。”

女孩说。

“你叫什么名字?”

施清如问搂着自己胳膊的女孩。

“周明悦。姐姐你呢?”

“施清如。”

女孩摸了摸自己的耳垂,抿嘴蹙眉,“有一点耳熟,总觉得在哪里听过,但是想不起来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5章 035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