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八,日子吉利得很。又正赶上立夏,古语有云,“立夏吃蛋,力气大一万”,正适合她的茶叶蛋买卖。
吕荷早早起来梳洗一番,又用水抿了抿鬓边的碎发,还给小虞束了发,力求两人看起来利利索索的。
第一回开张,吕荷也没打算一口吃成个胖子,菜单上就听宋娘子建议,拟定了茶叶蛋、钵钵鸡两样不用现做、方便省时的小吃,和野菜、猪肉一荤一素两种馅的馄饨。
天气渐热,她也不敢多做,只备好了面皮和馅料,烧滚了水,只等辰时开张时有人点单再说。
不想没到辰时,远处袅袅婷婷走过人影,细细看去,正是宋家娘子。
只见宋姐姐一手牵着宋小娘子,一手抱着一盆粉嘟嘟的芍药。
宋小娘子一蹦一跳的走着,时不时还去够宋娘子怀中的花。
宋娘子颇为无奈,也不知说了些什么,将芍药高高举起,避开宋小娘子的手。
吕荷心下高兴,初次开店,宋姐姐已经指点她不少,没想到还特意上门……
她放下汤勺,快步迎上前去。
“祝吕家食肆客似云来。”宋娘子笑意吟吟,将芍药递至身前。
吕荷道了声谢,引着二人入内,又殷勤问她们吃没吃。
她珍惜这份善意,可真要说出口时又不知如何措辞。
吕荷招呼一通后干脆给她俩上了两碟茶叶蛋和钵钵鸡,又下了两碗馄饨。
千言万语,吃最实在。
“姐姐你也尝尝我的手艺。”
“上回钵钵鸡做得少,吃起来不过瘾,这回我请姐姐,管够!”
宋娘子嗔怪地看了眼吕荷,“傻妮子说哪里话,今日你开张,可不能让人吃白食,意头不好。”
她看吕荷为难,又笑道,“你我分什么彼此,也就是今日日子特殊,开门见喜,我这也是算给你添个彩头。大家都在这临安城中,还怕日后没有请客的机会吗?”
吕荷被她说得噗嗤一笑,“那下回姐姐可再不准结账了,也让我好好尽一尽地主之谊。”
她拉过一旁看火的小虞,郑重向宋娘子介绍,“这是小虞,我铺子里的伙计,这段时日多亏有他在,我轻省不少。”
又对小虞说,“喊宋姐姐。”
人鱼听到吕荷夸他,骄傲地挺了挺胸脯,又乖乖随着吕荷喊了人。
宋娘子细细打量小虞。刚才光顾着和阿荷妹妹说话,还没注意,现下看去,这小虞容貌极盛,不像伙计,倒像是哪个大户人家的郎君。
阿荷妹妹从哪里招的人?可别被人骗了。
她拉过吕荷,悄悄询问小虞家住何方,何许人也。
吕荷也不知怎的,只说是偶然招来,旁的也不愿多谈。
宋娘子眼神在这两人之间梭了一圈,拍拍吕荷的手,促狭一笑。
吕荷:?
茶叶蛋和钵钵鸡上得快,都是提前备好的,锅里一捞就成,也不耽误事。
吕荷还特意给宋小娘子挑了不怎么辣的几样菜蔬,又在水中涮了几番,去掉红油才端上来。
宋小娘子人小鬼大,也不急着去拿,蹭蹭跑到吕荷腿边,拽着裤沿要吃她手中的那串。
吕荷将辣串串好放进锅中——她为了开业,特意在瓦子里的张家铁铺打了两口大锅,足足有原先锅的三倍大,能炖不少东西——蹲下抚了抚宋小娘子的发顶,哄道,”这些太辣了,尝了容易肚子痛,吃些刚才涮过的,其他的等大些了再尝。”
“可是我已经长大了啊。”宋小娘子奶声奶气道。
宋娘子在桌旁一边给她剥壳一边笑,“等你长到你阿荷姐姐这样高时,就可以吃了。”
谈话间,锅中的馄饨也好了。吕荷下了一半荤的一半素的,盛好时还撒了点葱花点缀。
宋娘子和宋小娘子这时已尝上了茶叶蛋,两人正沉浸在这茶叶蛋的咸香滋味中,看到端上来的馄饨,忙不迭接过。
光吃茶叶蛋有点干巴,正好用汤送一送。
初见时宋娘子在吕荷的指点下做了皮薄的馄饨,坊间流传开后,不少人家日日索唤,她的生意还因此比别家更火红几分。
这回她尝了吕荷做的,首先汤的滋味就不同寻常。
“这汤有功夫,醇厚鲜香,用鸡汤吊的?”
吕荷点点头又摇摇头,“不止呢。我用的猪骨头和鸡架子一起熬了一夜。”
宋娘子叹息,“光这汤头一点,我就不如你。连汤都这么费功夫,这一碗卖多少钱?”
吕荷抿嘴一笑,比了个数。
“二十文,倒也不算贵。”宋娘子开始替吕荷算起账来,“这个价,大多数人应该能接受。”
她又舀了一颗馄饨,送进嘴里。
唔,面和的也好,馄饨皮又薄又韧,比她的要强上许多……宋娘子还想再细品,嘴却有自己的想法,一口一个吃得飞快。
不多时,便将满满一碗馄饨吃得干净。
宋小娘子也是。吕荷怕孩子积食,特意给她盛少了些。此时小娘子也吃得肚皮滚圆,哼哼唧唧。
宋娘子先照顾完幼妹,才谈起刚才的馄饨。这一碗下去,她感觉自己又学到不少,至少知道自家的手艺该往哪个方向改善。
“这馅也调得好,肉馅干净清爽,都是瘦肉沫,没有筋络肥油;素馅是……野菜?”
吕荷眼中有遇见同好的喜悦,她大方分享,“是荠菜,剔掉了粗梗,又加了些菇剁成的细沫,用调料拌匀。”
宋娘子细细记下,又叹道,“光一个馅,就要费不少功夫。”
两人又交流了些吃食的心得,又有人走了进来。
吕荷忙起身招呼,小虞也迎了上来。
“官人里面请,吃点什么?”小虞引人入座,递了块事先做好的竹牌,上面竖刻着吕荷写的菜名。
牌子巴掌大小,上面蝇头小字,总共才占三分之一面积——这是吕荷特意为以后添加新菜留的。
由右往左依次是茶叶蛋、钵钵鸡、素馅馄饨、猪肉馄饨,共四样,每列下面还有价钱。除了馄饨是二十文,其余都是十文。
见客人不答,人鱼想着前些日子跟博士学的唱菜,便字正腔圆地向客人介绍道:
“秘制老汤茶叶蛋,咸香可口滋味美。”
“高汤现包小馄饨,薄皮馅大味道足。”
“又香又辣钵钵鸡,十文一串钵钵鸡。”
这几个词都是吕荷和丰乐楼的量酒博士商议后,结合丰乐楼的唱菜传统编的,吕荷还颇得意,这些词听起来就朗朗上口,定有不少人上门。
徐郎君是之前吴山买过钵钵鸡的客人,三十来岁,家有妻小。
原本吴山那日他凑趣买了两串,待尝后想再买,却已没地寻去。
这回听说店主人这儿开张,特意起了个早,要买些回去给妻女尝尝。
“咦?你家还出了新菜?”徐郎君初被人鱼容光所摄,听到他唱菜才回过神。
他按耐下好奇,又被菜单勾起了兴趣,正好接过竹牌细细打量。
人鱼在旁边探头看着,他本不怎么喜欢和陌生人说话,但阿荷有要求,他也就老老实实从了。
“选钵钵鸡,钵钵鸡好吃。”
这几样中,人鱼最喜欢钵钵鸡,当初他游到临安找不到人,全靠闻着钵钵鸡的味找到阿荷的~
当然,其他几样也不错。人鱼想到丰乐楼博士的经验传授,就又把其他几个菜名也推荐了一遍。
徐郎君算了下菜名下面的价钱,都不贵,他干脆道,“便各样都上一份吧。”
若是味道不错,就都带回去给夫人她们尝尝。
徐郎君顿了顿,又着重强调,“钵钵鸡先来二十串。”许久没吃,他实在是想这个味。
茶叶蛋和钵钵鸡好说,都是备好的。吕荷盛好后喊了声小虞,菜就被端走。
馄饨下得也快。她的馄饨比世面上薄得多,几乎一烫即熟。
吕荷在屏风后咔咔一顿做,十颗素的、十颗荤的,分别罩在笊篱里,往汤里一摆两摆三摆,成了!
盛到两个碗中,舀上秘制的汤汁,再点缀上几颗葱花,她绕过屏风,亲自端上来。
只是出屏风时,宋娘子桌上除了几两碎银,早已不见人影。
徐郎君倒吃得很欢,也没注意旁个动静。吕荷从后面端碗上来时,他还吓了一跳。
吕荷想等客人吃完再问问他的想法,看看口味上有没有什么需要改动或注意的,毕竟每个人口味不一定相同。
还没等到客人吃完,又接连来了几个顾客。
吕荷马不停蹄开忙,小虞也迎上前招呼。
宋姐姐的开门红真是灵验!
吕荷暗暗决定给宋姐姐包一个大红包。
不过也不知道这个算不算托?
后来的几位客人大概都是之前吃过她钵钵鸡的,只是具体是在吴山、实济院还是罗秀的摊子那吃的就不清楚了。
吕荷的猜测也有根据,因为他们无一例外,没问什么就都先点了不少串钵钵鸡。
每到这时,吕荷就要在心里再感谢一番宋姐姐。
幸好宋姐姐她提出先卖些提前做好不用现做的吃食,不然她真忙不过来。
茶叶蛋和馄饨卖得也好。
几个客人尝过之后都买了几份说要带回去。
只是茶叶蛋和钵钵鸡好带,油纸一包即可提走,馄饨这汤汤水水的却是不好带。
而且馄饨还有一点,就是它泡在汤里久了容易变得像面糊一般,实在不适合索唤。
吕荷心痛地拒绝了客人们外带馄饨的要求。
“这馄饨还是现包现下才好吃,外带不禁放,倒容易砸了小店的招牌。”
吕荷笑道,“各位要是觉得味道不错,下回再来便是。”
我又爬上来了,好久没更,非常心虚……谢谢大家没有离开[狗头叼玫瑰]
明天想吃东坡肉……决定了,下一章写这个,我努力更,大家如果觉得慢就养肥了再看嗷[合十]
顶锅盖爬走……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7章 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