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猎户家的八卦夫郎 > 第18章 秀河村18

猎户家的八卦夫郎 第18章 秀河村18

作者:棠梨煎蛋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15 07:57:48 来源:文学城

姜宁一家收完了城里的租子,又给两间方便面铺子补充了存货,去码头交付了商船预定的萨琪玛。

正事做完了,便在县城逛了起来,采购姜宁的嫁妆。

嫁妆单子已经定了下来,这时候照着买就是。

首先是几匹上好的布料:这时候中原还没有棉花,自然也没有棉布。平民百姓穷些的穿麻布,富裕的则穿葛布。有些太贫困的,还会穿纸衣——和写字那种薄薄的宣纸不同,是用楮树皮(构树皮)混了桑树皮、藤条所制作而成的厚纸,大约有两毫米厚,叠三层,底层涂柿漆防水,中层敷淀粉糊定型,表层刷蜂蜡防风,三层合褙中间再夹入芦苇絮保暖,贫民冬日多穿这种纸衣、纸裘、纸被御寒,一件纸衣只要二三十文,是粗麻衣的十分之一价格,爱惜点能穿整个冬天,朝廷也会免费发一些纸衣救济穷人。

姜宁刚穿越过来的时候,家里也是穿过纸裘,盖过纸被的。他那时还是第一次见这种东西,当真记忆犹新。不过竟然还挺保暖的,让他想起上辈子在火车站等地,见过过夜的人盖报纸御寒。只是动作不能太大,纸衣到底不如布料柔软贴合身体,一动容易进风。

现在的姜家自然不必再穿纸衣了,冯桂枝连麻布也不必看,直接拿了五匹暗花絁,五匹兼丝布,又去看绸子和葛布。

暗花絁和兼丝布都是麻与其他材质混纺而成的布料,兼丝布顾名思义,是与丝混纺,而暗花絁论起来虽也是与丝混纺,却是多采用退染绢为原料,并且用平纹粗织出花纹来。

退染绢即官府使用过的染色绢,经褪色后重新制造。例如官府仪仗、府衙装饰,包括一些富户家嫌帐子颜色不好陈旧了,拿出来卖,都是退染绢的来源。这些布料完好的便拆出丝来,混了麻织成暗花絁,既保留了部分丝绸的柔软性,又降低了生产成本,在市井平民中很受欢迎,多拿来做贴身的里衣,十分舒适。

又因着退染绢,便又有了“拆丝”这一工种,给来城务工的女子小哥儿不知道提供了多少工作岗位。做到手熟的,一日能拆二匹绢。

若是退染的布料破损很多,拆出的丝线无法再用于织布了,便打碎了填充被子,要比碎麻柔软,比芦花保暖。

而葛布又称夏布,夏日穿最是轻薄凉爽,好的葛布比粗绢还要贵,穿着也更舒适。唐时对平民和商贾的穿着多有限制,尤其禁止商贾穿绫罗丝绸,葛布便成了富商最爱。

最终零零碎碎,冯桂枝选了二三十匹布料,多是适合姜宁穿的颜色:杏黄,葱绿、水青……也择了几匹适合沈云舟穿的颜色。

让店家直接将这些布料送到方便面铺子里去,账也直接在那头会,冯桂枝转头又往卖陶器瓷器的铺子里去。

这当然不是卖精贵瓷器的铺子,而是老百姓买个碗,买个咸菜坛子的小店。

“也是时间太赶了,婚期定的紧,不然让人特意烧一窑才好呢。”冯桂枝惋惜道,单独烧一窑,省钱不说,花纹、颜色还能统一,想要什么独特的形状也能和匠人讲。时下富户嫁女嫁哥儿都这样做。

姜安服徭役的时候可认识许多匠户,他们家要烧一窑,不比别人更方便?

想到这里,又不禁低声诅咒王员外不得好死。“也幸好你哥哥自己就是个木匠。家里堆积的样品不少,不然着急忙慌的,你这家具都凑不齐,像什么样子!”

姜宁也叹了口气。不过往好处想想,若不是王土根逼迫,他又怎么会动嫁人的心思,从而发现柳树沟有个身怀“宝藏”的帅哥呢?说不得也是缘分了。只道:“便不说我,王土根害了那么多女子小哥儿和她们的家人,还有春杏的表姐,多行不义必自毙,早晚遭报应!”

一家人转了大半天,将嫁妆单子上的东西买了七七八八,有些没现货的还要定制,过个三五天来拿。其中不乏与姜宁认识的店家,听说是姜宁成亲备嫁妆,有的给些折扣,有的送点小玩意儿,也算是心意了。

最后,冯桂枝抱了几匹布去做被子:她打算给姜宁按照最高规格,做上八铺八盖,囊括春夏秋冬,另外再用暗花絁做两条被罩。

这还是姜宁教给她的,被子外面套被罩,好拆洗。这时代可没有,富人家自有奴仆去做洗涤的工作,平常人家又哪里舍得多花那么大块的布料,讲究些的也不过被头、被脚多绷一块布罢了。

用起来才知道多方便。她们从前拆洗被子,且不说重拆重缝有多麻烦,操作过程中也难免会损耗一些芦花、碎麻,粘得家里到处是毛。这被罩又能经年累月的用,摊下来也不算贵了。

而姜宁则由姜定陪着,又去了知府家里。

这一次姜宁没有受邀请,便不能直接入府了。他绕到后门,先买了几块小摊上的热糕,请角门的婆子帮忙通传,又散了些给看门的小幺儿们吃。

知县府后门处常有摆摊的,便是专供这府里不方面出门的丫鬟小哥儿,也算一条生态链了。这热糕是拿黄米、糖和枣混着蒸的,不算多精巧,图个甜嘴。

那婆子也认得姜宁,收了糕喜滋滋去了:“姜四哥儿回回来都送我们东西,不知道沾了你多少光了——我孙儿前日就闹着要吃糕,家里哪有钱日日给他买?这又让他沾了你的光了。下回遇上,我让他好好谢谢你!”

也不怪这府里的下人都帮着姜宁,嘴又甜又会做事的小哥儿,谁不喜欢?

不多时春杏便喜滋滋出来,两人站在二门口说话,春杏先笑道:“宁宁!真是大喜事呢!”

姜宁有些惊讶,他和春杏也是几年的好友了,加上王员外的事,春杏帮了大忙,他自觉要成亲了,也该告诉春杏一声,另又做了小点心送给春杏和府里的小姐、夫人。怎么他还没开口,春杏就好像已经知道了?

便笑着问:“你怎么知道我要成亲了?”

“什么?你要成亲了??”春杏大吃一惊。

两人面面相觑,才发现说岔了,不是一件事。“不错,是我们邻村的猎户,有一手打猎的好本事,相貌也……很不错。”姜宁脸有点红,“我想了想,我这年纪成亲也不算太早,正好也能绝了那王土根的念想。”

“这样啊,”春杏挠了挠头,她没见过沈云舟,也不知道该点评些什么,不过看宁宁的样子,应当还算合心意吧?“我还想说,那王土根遭了报应,你不必太着急了呢。”

虽然危机情况基本解决,但姜宁也很乐意见王土根倒霉:“怎么个事儿,细说,爱听。”

他一段时间没进城,这些八卦消息都不灵通了。

这下连旁边吃糕的小幺儿都笑了:“还有什么闲话是宁哥哥不爱听的?”

说得姜宁和春杏都笑了。

因着春杏拜托了府里的哥哥姐姐、叔叔婶婶们帮忙留意,于是许多双眼睛都盯着那王土根呢,这小幺儿也知道一些:“具体不清楚,好像是夜间摔了还是怎么,又撞到什么东西上扎到了。连王家自家的仆人也说不清楚哩,但医馆传出来的消息是,他那腿的腿筋被扎断了,以后可站不起来了。”

春杏狠狠出了一口恶气:“他府里如今没有正房娘子,只有两个妾室——哼哼,我表姐和另一个哥儿,哪里是他的妾室?明明是被他抓来的苦工!如今连个主事的人也没有,他那大儿子挺大的人了,半点没主意。一会儿说就在这里治,一会儿又说大夫没能耐,要去府城看病,一会儿又说路上颠簸,不好去府城……大夫也是一肚子火儿呢,只是不敢得罪,才硬忍着。”

春杏拍手道:“真希望他这好大儿多纠结一些,将他这伤耽误了才好。”如今日头一日热过一日,外伤可不好养。要是老天开眼,这王土根能一命呜呼了,她表姐或还有机会能逃出这魔窟。

姜宁深以为然,赞同地点了点头。

春杏看了看姜宁,忍不住道:“现在王土根自顾不暇了,命还不知道能不能保得住,想来也没工夫盯着你了……你真要成亲啊?”

春杏在府里做工久了,受很多大丫鬟的影响,包括她那个表姐的影响,其实不是很想成亲。况且为了避祸仓促间定下的,真的合适吗?

“当然了,”姜宁想了想,他承认,一开始他也隐隐觉得被压迫,所以才对那些媒婆提出的人选横挑鼻子竖挑眼,不过遇到了沈大郎之后就不这样想了。

沈大郎可是他见色起意……不是,看这小伙儿各方面都很出众,亲自选的。又是他们姜家先去提的亲,现在危险消失就悔婚,多少有点不合适了……让人家沈大郎在村里怎么做人呢?

“好吧……那祝福你。”春杏道:“不知道你成亲时我能不能请假,能的话我要去观礼!”

她真想看看,到底是谁这么有福气,能娶到做饭这么好吃的宁哥儿呢?下半辈子还不幸福死,两眼一睁就是吃!

说完了这些,姜宁又让姜定帮忙拿出几个木盒来:“这些是我最近做的,给你一份,剩下的麻烦送给老夫人、夫人、小姐,还有老夫人身边的刘妈妈。”

这些木盒是他让姜安打来,特意用来送礼用的,上面还雕刻了四时花卉,看起来很大方体面。

不管怎么说,这些人当初也都多多少少帮了他,尤其是刘妈妈的儿子刘兴,还被连累磕昏了头……

“哇,又做了什么好吃的!是不是你们家在码头卖的那个萨琪玛?”春杏开心道,她目前为止,还没遇到过做饭比姜宁更好吃的人,小姐从外头酒楼带回来的饭菜也比不上。

咳,她一开始和姜宁做朋友,就是想拿八卦换点好吃的……

“比萨琪玛还好吃。”姜宁道,其实他并不觉得萨琪玛特别好吃,当然糖油混合物之大成,也不难吃。但萨琪玛的优点是能长久储存,且高热量,方便远途游人。

但是就凭那个硬度,就不是适合所有人吃的,知府家老夫人和刘妈妈大概就吃不来。

姜宁这次做的,是更适合老年人牙口,也更受小娘子们喜欢的芋泥烤奶和芋泥糯米糍。

面包窑盖好了就要用啊,姜宁最近爱上了烤点心,便计划做芋泥烤奶来送人,若是反响好的话,还能供给城中的四司六局。

芋泥做的是简易版的,没有办法,此时连红薯都没有,就更别提紫薯了,只单纯用芋头和牛乳。芋头蒸熟切碎压成泥,再加入一点麦芽糖和牛乳,不停搅拌至泥状就成了。

将鸡蛋加入糖霜、牛奶搅拌均匀,再加入淀粉继续搅拌,静置到泡沫消退。烤碗中放入芋泥馅,再将蛋奶液倒入烤碗中,放进面包窑中烤两刻钟,出炉就是芋泥烤奶了。

烤奶做完了,还剩下许多芋泥,姜宁也没有浪费,顺手做了些糯米糍。

二两糯米粉、一两淀粉、一两糖霜、半斤生牛乳,倒进一个大碗里搅拌均匀,再倒入平盘中,水开上锅蒸一刻钟。蒸熟后迅速倒入三钱油,充分搅拌均匀,糯米就变成了糯叽叽拉丝的质地。将芋泥包在其中,按成扁圆的小饼,在炒熟的糯米粉里滚动一下,就成了芋泥糯米糍。

在现代的时候,姜宁还喜欢做芒果糯米糍、草莓糯米糍,外表除了滚糯米粉,还能滚椰蓉或黄豆粉。他在小学门口摆摊卖过这个,小孩儿为之疯狂。不过这个时候,姜宁没在中原见过芒果,草莓也和现代的很不一样——不得不说古代的水果和现代的差距很大,从口味到个头。

就只能做芋泥这一种口味了。

一个木盒里放了六块烤奶,六块糯米糍。春杏当即捡了一块烤奶塞进嘴里,对姜宁竖起大拇指:“人间绝味!”

姜宁恍惚了一瞬:“啊,有机会给你做绝味。”

春杏:“?”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秀河村18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