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励精图治的我怎么会亡国[历史直播] > 第12章 012

励精图治的我怎么会亡国[历史直播] 第12章 012

作者:天争青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6-16 20:31:41 来源:文学城

票拟之难当然不是“知道了”“如拟”难懂。

“知道了”表达的意思是不接受奏本内容,但也不必对上奏者给予斥责。

“如拟”实际意思是按照奏本内容执行。

如此这般,必然要看懂奏本,才能判断内阁“票拟”是否对皇帝忠诚、于朝廷有利、于百姓有福。

朝中奏折,分为两大类。

一是题本,内容主要是各衙门一些例行公事,题本和副本呈送到通政司,然后由通政使司将题本送到宫中,副本则送给六科给事中廊房抄写公布,内容有标准,很少会引起争执,批阅起来容易。

二是奏本,属于官员私下奏疏,属于个人政治主张和意见,有针砭时弊的,有参奏某人的。京官可以自己送到会极门,由管门太监接受送到宫中;地方官员依旧通过通政使司送到宫中,但事先都不必告诉其他任何人,也不必另外准备副本。因此,在皇上批示并送交六科给事中廊房抄写公布以前,其他人是不清楚内容的。批阅时要谨慎。

至于哪些奏折由皇帝自己批示,哪些由内阁票拟,哪些又留给司礼监宦官朱批,其中弯弯绕绕又是一门大学问。皇帝自己若想全部看,除非自己想要累死,不然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此,批阅奏折绝对是一项需要长时间学习,并且不断实践的事情。

或许是因为隆庆帝龙体欠佳,诸位先生心急如焚,对皇太子朱翊钧要求更加严格,恨不得将所有为君之道一股脑塞给他。

晚上忧虑无法入眠,白日课业繁重,课间歇息仅仅一炷香工夫。

朱翊钧心里吐槽:“懒”字明明和自己毫不沾边啊。

今日当值的是孟小忠,朱翊钧示意他靠近一些。

孟小忠已有十七八岁,长着一张娃娃脸,看起来纯良无害,笑眯眯走过去。

“这张纸条,你想法子递给高拱。”朱翊钧从袖子里拿出一张叠好的纸条。

孟小忠伸手去拿,朱翊钧又抽回。

严肃警告:“不能让他知道这是我送的,也不能让他发现是你送过去的。你能办到吗?”

“奴婢能办!一定不会让高阁老发现的。”孟小忠连忙激动表态。

朱翊钧满意点头,“好。等我上课后再送。最迟明天晚上要到高拱手中。”

这是朱翊钧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决定。

至于是否能够送到高拱手中,当然很重要,但总不能什么事情都让他自己亲力亲为,未来需要有人替他办事。

目前看来孟小忠确实十分忠心,聪明机灵,也有野心,但能力如何还有待观察,借此机会,正好验证一番。

五月十六,一整天无事发生,三位阁老依旧留宿西阙,六部尚书、尚书侍郎也留宿办公处。

高拱忙了一天,回到给他准备的厢房,一小太监给他端来热水,拧了热帕子递给他。

高拱接过来帕子,一把敷在脸上。

被冻得有些麻木的脸,瞬间舒畅,忍不住发出愉快的声音。

端水的小太监细皮嫩肉,眉清目秀,平日都是侍奉隆庆帝的。

暗暗撇了撇嘴,真是个大老粗。

高拱自然不知道小太监吐槽,待帕子凉下来,又一把从脸上扯下来,甩到小太监手里。

小太监退下。

没一会,又有太监进来,上了热茶。

高拱见他上茶后没有退下,说道:“我这里不需要你伺候了,下去吧。”

端茶太监没有回话。

高拱才将目光看向端茶太监,“还有什么事?”

端茶太监恭敬道:“阁老不要把茶放太久了,凉了不好喝。”说完,看了一眼桌上茶盏。

“知道了。”高拱不耐烦道。

端茶太监这才出去,关好门。

高拱拿起茶盏,见下面压着一张纸条,皱起眉,将折得很小的纸条展开。

上面写着:多美言太子于上。

高拱眉头皱得更紧了。

这话实在莫名其妙。好端端的,让他拍太子马屁是什么意思?

是谁传给他的?太子继承人位置已然坐稳,没有必要去隆庆帝那里说好话。那这个纸条目的是什么?

高拱百思不得其解。

朱翊钧还是赖在乾清宫不走。

隆庆帝又好气又好笑,这是太子怕他不听太医嘱咐,又临幸后宫妃嫔。

罢了,自被迫立太子之后,他心里不舒服,冷落太子许久。前几个月还差一点错过太子冠礼,破坏玉圭背后凶手没有找出来,是他这个做父亲的对太子有所亏欠,这几日就当是好好补偿太子。

五月二十,隆庆帝身体好转,命令阁老出宫,不再留宿宫中,六部尚书和尚书侍郎各回各家。

朱翊钧也被隆庆帝赶回自己寝宫,隆庆帝直接让孟冲带人将朱翊钧东西趁着上课时间送走。

高拱离开前,面见隆庆帝,这一次他是为了告状。

高拱痛心疾首对隆庆帝道:“万万没想到这老贼如此可恶!太子殿下待他亲厚,他却背着太子干出这等事情。”

原来是有人向高拱透露,锦衣卫从宫中送出一死尸,怀疑是宫中那位涉及玉圭事件的美人。按规定,案子没有查清,那位自尽美人要放在特定地方。

“高老可有证据?”隆庆帝皱眉。

高拱无奈道:“兵马司的人发现。当时以为是误会,没有在意。现在都过了好些日子了。”

也就是没有任何证据。

既然被发现,锦衣卫的人也不会傻到还继续送死人出去。

“冯保替陛下掌管锦衣卫,不是他,谁还这么大胆子下命令。”高拱气哄哄道。

他与冯保已经不死不休了,就算没有证据,捕风捉影的事情,他都要来隆庆帝这里告上一状。

隆庆帝沉思片刻道:“玉圭之事疑点重重。冯保看着太子长大,没有必要背叛太子。”

高拱也知道,从太子朱翊钧称呼冯保“伴伴”,便知道两人感情不一般。

他害怕太子年幼,没有认清冯保狡诈和狼子野心。

想起那张纸条,高拱继续道:“太子殿下聪敏机警,又勤奋好学,平日听从陛下和贵妃娘娘的话,冯保难免觉得不被太子殿下重用,而失了忠心。且他年纪太大,做事没有小太监得殿下欢心。你看,太子殿下每日上课带在身边服侍的是两个小太监。”

“你每日都去看太子上课?”隆庆帝问。

当初高拱建议几位阁老轮流,每日旁听太子上课,务必保障教导太子的几位先生尽心尽力。隆庆帝自己就是从王爷过来的,设身处地想,这种令人窒息的方式,他当然不会赞同。

高拱摸了摸鼻子,不好意思道:“太子年幼,臣害怕几位先生不尽心。”

“哼!”隆庆帝不悦。

高拱连忙解释道:“臣看一眼就走了,没有打扰太子。”

“说实话,太子殿下令臣钦佩。”

“哦,”隆庆帝好奇,“说来听听。”

“陛下,你不知道,太子殿下中午功课最繁重,可他利用午餐进餐时间,硬是将先生布置功课全部完成。小憩一盏茶,又开始预习第二日功课,还一字不落背下来,然后又开始练习书法,学习律法。没有喊过一句累,没有抱怨过一次。”

高拱难得一下子说了太子这么多好话,脸有些发烫。

隆庆帝似无意道:“难得有你不挑剔的人。”

高拱神色讪讪,他背后偷偷恨隆庆帝不争气。

.

朱翊钧策略很简单。

隆庆帝若留圣旨让冯保辅政,必然经过深思熟虑,其中最可能原因便是害怕内阁独断专权,特别是怕高拱一人独大。

只是隆庆帝没有预料到冯保早和张居正走到一起。也没有预料到,张居正在他老师徐阶被高拱挤出内阁时就下定决心,要将高拱赶出内阁。于公,为了自己理想抱负得以实现;于私,替老师徐阶报仇,张居正不想要高拱留在内阁。

从直播间提前知道了张居正打算,主播又详细分析利弊,朱翊钧没有视而不见。

今日高拱在那张纸条提醒下,和隆庆帝表达了对太子的欣赏之情和臣服之意,让隆庆帝放心许多。

不过,更重要的是,高拱误打误撞说冯保可能涉及玉圭事件。

这让隆庆帝打消让冯保牵制内阁的念头。

一切朝着不一样的方向发展,但隆庆帝还是在五月二十六日卯时驾崩。

五月二十五日,隆庆帝昏迷,性命垂危,太医院周院使和李时珍等十位太医施针、施药,隆庆帝总算醒过来。

睁开眼,隆庆帝看到孝安皇后、李贵妃带着太子、潞王及三位公主。

隆庆帝有气无力,看着孝安皇后,“以后你好好护着太子。”临死之前,他没有恶语相向。

“陛下放心,我会护好太子。”孝安皇后表情冷漠,但语气坚定。

隆庆帝欲说些什么,又没有说出口,孝安皇后让开位置。

李贵妃红着一双眼睛,强忍着没有哭出声,将潞王拉到前面,轻轻唤道:“陛下。”

潞王被隆庆帝瘦得脱相又瞪得大大的眼睛吓到了,身子不断往后缩,但都被李贵妃顶了回去。

隆庆帝看了眼潞王,道:“成婚后让他就藩,不得留在京城。”

他活着的时候,对李贵妃偏心潞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太子继位,潞王留在京城终是祸患。

说完,没等李贵妃多言,“太子何在?阁老何在?”

朱翊钧和三位阁老连忙上前。

“其他人都出去。”隆庆帝吩咐。

PS:非历史向,平行架空世界,有私设。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012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