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华强北电子商情》的油印小报,带着墨香,被张钰一摞摞地搬到了柜台。一共印了二百份,成本是他软磨硬泡,让父亲从股票盈利中挤出的八十块钱。
张松柏看着那叠还带着潮气的纸张,眉头拧成了疙瘩:“小钰,这能行吗?八十块,够我们交半个月柜台租金了。”他心里盘算着,这要是卖不出去,或者像之前的信息板一样被人滥用,可就血本无归了。
“阿爸,这不是卖,是送。”张钰语气笃定,他将小报整齐地码放在柜台最显眼的位置,在旁边立了个小纸牌:“免费取阅,信息互通”。
“送?!”张松柏的声音提高了八度,只觉得儿子这想法越来越离谱。
“对,送。”张钰耐心解释,眼神里闪烁着与年龄不符的精明,“只有送,才能最快地让最多的人看到。只要他们发现我们的信息有用,习惯了靠我们找货,以后就会离不开我们。到时候,赚钱的路子自然就来了。”他顿了顿,补充道,“这叫‘培养用户习惯’。”这个来自未来的词汇,让张松柏听得云里雾里,但看着儿子自信的神情,他最终还是把质疑咽回了肚子里。
最初的几个小时,无人问津。偶尔有人好奇地瞥一眼,但看到是免费的东西,又是个小孩在张罗,大多摇摇头就走开了。张松柏坐在柜台后,心里七上八下。张钰却丝毫不急,他拿起一份小报,主动走向那些看起来像是来采购的人。
“叔叔,需要找什么元器件吗?我们这有最新的华强北货源信息,免费看的。”他声音清亮,态度不卑不亢。
一个戴着眼镜、工程师模样的人被他的热情打动,接过小报翻看起来。“哦?你们还整理了晶振的频率稳定度参数?这个有点意思。”他扶了扶眼镜,看得仔细起来。
“是的,叔叔。”张钰趁机介绍,“我们只收录信誉好的商户信息,而且尽量把关键参数标清楚,帮您节省筛选的时间。”
工程师点点头,指着其中一条信息问:“这个档口的LT1056运放,你确定是正品陶氏的吗?我上次在别家买到过仿品。”
这个问题正中张钰下怀。他拿出自己的记录本,翻到对应页:“这个陈老板的货,我阿爸亲自去核验过批号,也问过几个老客户,反馈都说没问题。我们在小报上打了勾的,都是我们初步核实过的。”
这番严谨的操作让工程师刮目相看。“小朋友,你们做事情很认真啊。”他满意地收起小报,“这份我拿走了,以后常来你们这看看信息。”
首开纪录,张钰受到了鼓舞。他如法炮制,不到半天,二百份小报竟然发送一空。更有几个人,根据小报上的信息找到了想要的货,回头特意到张钰的柜台买了几样小元器件以示感谢。
然而,挑战也随之而来。第二天,一个满脸横肉的壮汉“砰”地一掌拍在张钰的柜台上,震得几个电阻电容跳了起来。张钰认得他,是市场里专做二手拆机件的孙老五,以脾气火爆著称。
“小兔崽子!谁让你乱登我的信息的?!”孙老五吼声如雷,唾沫星子几乎喷到张钰脸上,“还他妈打个叉!说我的货来路不明?你他妈懂个屁!”
张松柏吓得赶紧从后面跑出来,把儿子护在身后,连连道歉:“孙老板,对不起对不起,小孩子不懂事,您别跟他一般见识……”
张钰却从父亲身后探出头,毫无惧色:“孙老板,你的货是不是从废旧电器上拆下来的?是不是没经过严格检测,好坏参杂着卖?我登的是事实,也没写你名字,只写了区域和货品类型。而且,打叉是为了提醒采购的人要特别注意验货,这难道不对吗?”
孙老五被问得一噎,他没想到这小孩嘴皮子这么利索,句句在理。他确实是以次充好惯了,被这么一标注,几个熟客都开始追问货品来源,影响了他的生意。
“你……你他妈还有理了!”孙老五恼羞成怒,扬起手作势要打。
“孙老五!你干什么!”一声断喝从旁边传来。一个穿着旧军装、身材精干的中年男人走了过来,是市场管理处的老王。老王平时对市场里的商户还算公正,也看不惯孙老五这种欺行霸市的行为。
“欺负小孩子,你算什么本事?”老王瞪了孙老五一眼,然后拿起柜台上仅存的一份小报看了看,对张钰说,“小子,你这东西弄得不错,挺像那么回事。不过,登信息还是要更谨慎点,免得惹麻烦。”
张钰乖巧地点点头:“谢谢王叔叔,我明白了。以后登信息前,我会尽量核实清楚,有争议的就不登,或者标注‘未经核实’。”
老王满意地拍拍他的头,又转头对孙老五说:“听见没?人家小孩都比你会做生意!要想让别人说你好,你就把货弄硬气点!”
孙老五悻悻地啐了一口,狠狠瞪了张钰一眼,灰溜溜地走了。
这场风波,非但没有打垮张钰,反而让《华强北电子商情》在小范围内打响了名气。连市场管理处的人都认可了,这说明他做的事是有价值的。
几天后,一个憨厚的中年人找到张钰的柜台,他手里紧紧攥着一份小报,神情有些局促。“请……请问,是你们登的信息,说能帮人找货吗?”他说话带着浓重的潮汕口音。
“是的,伯伯您需要什么?”张钰热情地问。
来人叫王大海,在 market 边缘有个小摊位,主要做些稳压管、二极管之类的小生意。他急需一批特定参数的稳压模块,给一个老客户赶工,但在市场里转了两天都没找到。
张钰翻开他的记录本,快速检索着。很快,他找到了三个可能有货的商户信息。“王伯伯,这三家您都问过了吗?”
王大海摇摇头,面露难色:“有一家……是林老板的摊位,我……我不敢去。”
张钰立刻明白了。王大海说的林老板,就是林振业,华强北最早的一批摊主之一,据说背景复杂,为人强势,王大海这种老实巴交的小商户不敢跟他打交道。
张钰想了想,对父亲说:“阿爸,你帮我看下店。我陪王伯伯去一趟。”
张松柏有些担心:“小钰,那林振业……”
“没事,阿爸,我们是去买货,又不是去打架。”张钰表现得很镇定。他深知,要想把这个信息服务平台做起来,就必须直面市场里最复杂的局面。而且,他潜意识里知道,和林振业的冲突迟早会来,不如主动接触,摸摸底细。
他带着惴惴不安的王大海,来到了林振业那个位置最好、规模也最大的摊位前。林振业正叼着烟,跟几个手下打扑克,看到王大海和一个小孩子过来,眼皮都没抬一下。
“林老板,”张钰清脆地开口,“请问您这里有LM317T的稳压模块吗?要输出电流能达到1.5A的。”
林振业这才抬起头,眯着眼打量了一下张钰,又瞥了一眼缩在后面的王大海,嗤笑一声:“有啊,要多有多少。不过,你们买得起吗?”语气充满了不屑。
张钰面不改色:“价格合适,我们现金结算。”
林振业报了个价,比市场均价高了将近两成。王大海在后面轻轻拉张钰的衣角,示意他太贵了。
张钰却点点头:“可以。不过我们要验货,而且要确保是正品,不能是翻新的。”
林振业愣了一下,似乎没想到这小孩这么懂行。他使了个眼色,一个手下从柜台里拿出一盒模块。张钰拿起一个,仔细看了看封装、引脚和上面的丝印,又借了个万用表简单测了一下。
“林老板,这批货我们要二十个。”张钰验完货,干脆地说。
交易完成,离开林振业的摊位后,王大海才长舒一口气,心疼地说:“小……小老板,这价格太贵了,我们亏了啊。”
张钰看着王大海,认真地说:“王伯伯,有时候第一笔生意,不是为了赚钱,是为了建立联系,是为了让对方知道我们做事规矩。今天我们把验货的流程走清楚了,下次再找他,他就不敢随便拿次品糊弄我们。而且,”他顿了顿,“您不是急着要货吗?时间也是成本。”
王大海怔怔地看着张钰,仿佛第一次真正认识这个孩子。他没想到,这么小的年纪,竟然能想到这么深。
这件事很快在华强北传开。大家都知道了,市场口那个小孩张钰,不仅信息灵通,而且做事有胆识、有章法,连林振业的面子都敢碰,还能把事情办成。
从此,《华强北电子商情》的小报,不再是简单的信息纸张,它开始承载着一种初步建立起来的“信誉”。来找张钰咨询、求助的商户越来越多,他的小本子上,记录的信息也越来越厚,一个连接华强北供需双方的隐形网络,正以他的小柜台为中心,悄然编织开来。而张钰也清楚,他与林振业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虽然看似平静,实则已经为未来的更大冲突,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