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嘉颖的“调研”并未止步于初次探访。在接下来的几周里,她成了华强北工棚和深大图书馆之间的常客。她带着经管学院的严谨框架,结合从张钰那里获取的一手数据,开始系统地分析“电子商情港”的商业模式、用户行为以及潜在风险。而张钰,也并未将她的到来仅仅视为一次学术活动。
一个周五的晚上,深大图书馆的阅览区灯火通明,安静得只能听到书页翻动和笔尖划过的沙沙声。在靠窗的一个角落里,张钰和周嘉颖相对而坐。桌上摊开着《管理信息系统》的教材、周嘉颖密密麻麻的笔记,以及几张画满了流程草图的稿纸。
“你看这里,”周嘉颖用铅笔指着自己绘制的一张商户入驻流程图,“目前的审核标准还是太依赖周伟大哥的主观判断,虽然他人很负责,但缺乏量化的指标。我们应该建立一个评分卡制度,比如注册资本、经营年限、历史客户评价、有无纠纷记录……每一项赋予权重,综合打分,设定一个准入分数线。”
张钰看着那张细致入微的流程图,眼中露出赞许的光芒。这正是他所需要的,将模糊的经验转化为可执行的标准。“这个想法很好。我们可以先在小范围商户中试点,收集数据,再优化权重。技术实现上,李工可以把它做到系统里,自动计算和提醒。”
“还有,”周嘉颖翻到另一页,上面是她对近期平台交易数据的分析,“我发现,通过平台达成交易的商户,重复交易率很高,但新商户的转化速度比预期慢。是不是可以在‘芯购’APP的雏形——就是那个电话语音查询系统里,增加一个‘新手引导’或者‘推荐商户’的功能?降低新用户的尝试门槛。”
“语音引导体验可能不太好,”张钰沉吟道,“不过这个思路是对的。等我们基于计算机的查询系统正式上线后,用户界面设计上一定要充分考虑易用性。嘉颖,你对用户心理的把握很准。”
听到他自然而然地省略了姓氏,周嘉颖微微怔了一下,耳根有些不易察觉的发烫,但很快便恢复了专业神态:“这只是初步分析。要真正优化,还需要更长时间的数据积累和用户访谈。”
两人就着一个细节深入讨论,时而低声交换意见,时而陷入沉思,时而在稿纸上写写画画。窗外的夜色渐深,图书馆里的人渐渐稀少,但他们仿佛沉浸在另一个世界里,浑然不觉。
对张钰而言,和周嘉颖的协作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李工等技术伙伴能完美实现他的想法,王大海等商户伙伴能坚定执行他的方向,但只有周嘉颖,能站在一个同样高度甚至在某些领域更具理论深度的层面,与他进行思想上的碰撞和互补。她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帮他剖析问题,也像一面清晰的镜子,让他看到盲区。
对周嘉颖来说,这段经历同样珍贵。书本上的管理学、经济学理论,在张钰这个活生生的案例面前变得无比具体和生动。她提出的每一个建议,都可能很快被付诸实践并看到反馈,这种即时的成就感和参与感,是任何课堂案例模拟都无法给予的。而张钰对技术的理解、对趋势的洞察,以及那份超越年龄的沉稳与魄力,都让她深深着迷。
“时间不早了,”张钰看了眼手表,已经快十一点,“我送你回宿舍吧。”
周嘉颖点点头,开始收拾东西。
走在初夏夜晚静谧的校园小路上,路灯将两人的影子拉长又缩短。空气中弥漫着玉兰花的淡淡香气。
“谢谢你,嘉颖。”张钰忽然开口,语气真诚,“你这些建议,价值千金。”
“别客气,我也学到了很多。”周嘉颖侧头看他,路灯的光晕在她眼中跳跃,“看着自己的想法一点点变成现实,这种感觉很好。”
快到女生宿舍楼下时,周嘉颖像是想起什么,说道:“对了,下周我们系有个讲座,主讲人是腾讯公司的马化腾,他们刚推出了一个叫OICQ的即时通讯软件,挺有意思的。你要不要一起来听?感觉和你做的,在‘连接’这个点上,有些奇妙的关联。”
马化腾?OICQ?
张钰心中一动,前世的记忆瞬间被激活。该来的,终于要来了。这不仅是接触未来巨头的机会,更是一个信号,预示着个人电脑和互联网的浪潮,正以更快的速度逼近。
“好,我一定去。”张钰毫不犹豫地答应。
送别周嘉颖,张钰独自走在回宿舍的路上,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图书馆的灯火,不仅照亮了书页,似乎也照亮了前路的某些迷雾。他找到了一个能并肩思考的伙伴,也即将迎来一个可能改变格局的新变量。时代的脉搏,在他周围跳动得愈发清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