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开局下岗,我靠废品成首富 > 第3章 减员增效

开局下岗,我靠废品成首富 第3章 减员增效

作者:语宙回声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0 18:07:00 来源:文学城

企业不盈利,分析下来,人多成了冠冕堂皇的理由,落实生产责任制,车间提出的就是减员增效,底层工人成了靶心,特别是不能直接创造效益的部门。

学校、幼儿园是整部门裁撤,通俗点就是一锅端,部门都没了,所有人都要打散了重新分配。

问题是现在车间都觉得人多,都想减员增效,但没有人敢说把任何人开除。

于是每个车间都有裁减名额,把名单拿出来交给厂里,看厂里怎么办?

这几年都这样,雷声大雨点小,人浮于事,不防借机排除异己的行为。

年轻气盛的已经有人离职走了,留下的许多人被敲山震虎,大多数人都乖乖的,也有少数,就像莫远帆,破罐子破摔,上蹿下跳的人。

“今天我们车间主任说我工作不积极,思想有问题!”苏鸣慧刚坐上莫远帆的摩托车,就听他来了这么一句。

“哦,那你怎么说?”

“我说肯定是思想有问题,要不我还需要破罐子破摔,我上能当厂长,下能当操作工,问题没人敢用我啊!”

听得苏鸣慧抱着莫远帆的腰哈哈大笑不停,下班路上都是人,看着这俩口子,特别的引人注目。

摩托车出了厂区,路上没有人了,苏鸣慧把脸埋在莫远帆的背上,闷闷的说:“每次裁减人员,我都十拿九稳的榜上有名,我真的那么差劲吗?”

“不是你差劲,是你老公没本事,我要是领导,你还会落到最底层?”

苏鸣慧用额头轻轻蹭了蹭莫远帆的背:“不,你已经很好了,我们车间的女人多羡慕我,那么多的女人,只有你会来帮我干活。”

“我也是遇上了才帮你干活,我不在的时候,你也要自己干。”

“这次减员增效,不知道会怎么重新安排。”

“安排啥?最后可能就是把一锅端的人打散了分一分了事情,车间列出名单的人都是陪一陪罢了,就你这样的,现在已经落到最低了,不论去哪里,都不会比现在差多少,怕什么?”

“那你呢,车间主任不会无缘无故找你?”

“果然瞒不过你,我主动报名,厂里减员增效的会我也能参加了。”

“又不是什么光荣的事情。”

“这次我陪你开会。”

“别人都是芝麻开花节节高,我们咋老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谁芝麻开花节节高了,我咋没有看见。相信我,以后会好的,肯定会更好!”

“我相信你,我一直都觉得不错呢。”

中国西南滇中的一座小城,国企龙潭化肥厂三楼椭圆桌会议室里,满满当当都是人,骂声一片。

这些人都是被分流待岗的人,一部分是车间竞争上岗淘汰的多余人,一部分是全部门一锅端的厂办学校,幼儿园,车队维修,理发室。

换了无数车间,十年时间几乎把所有车间溜达过一圈的莫远帆和苏鸣慧走进会议室,一路都有人打招呼,靠走廊这边已经被坐满了,还有许多人站着。

椭圆桌会议室里能坐五六十人,但坐的人少,站着的人多。

靠里面坐的人是厂办学校和幼儿园的老师,还有原来厂办公楼后勤的人,连保卫科的都没有放过。

莫远帆眼睛瞟到坐在座位上的人,惊讶的说:“师傅,你怎么坐在这里,是不是走错了?”

“你师傅又不是吃饱了撑着,走错来这里?好玩吗?”

莫远帆和苏鸣慧走近,学校校长与师傅隔着一个座位,师傅赶紧挪了一个座位,莫远帆挨着师傅坐下,苏鸣慧挨着校长坐下。

苏鸣慧曾经跟校长的老婆在一个车间的班组里上过班,也算见面相互打声招呼的人。

但现在这尴尬的场面,苏鸣慧只能冲校长笑笑,也算招呼,主要是苏鸣慧不知道叫校长什么,以前遇见了都是叫校长好,现在再照以前的叫,感觉可能不好,苏鸣慧干脆笑笑就坐下。

校长旁边还坐着好几个老师,男男女女都有,看上去年龄都不小了,五十多岁的样子,有的面熟,有的面生,并不是所有的都认识。

苏鸣慧朝学校那边的人望去,冲着几人笑笑,但那几人有的面无表情,有的扯扯嘴角,看着也是想笑笑,但奈何心情太郁闷,颇有点皮笑肉不笑的尴尬。

苏鸣慧颇为理解,这些人毕竟是第一次遭遇,心情能好才是怪事。

不像苏鸣慧,已经是老油条了,脸皮厚,心情吗?已经不那么容易影响心情了。

苏鸣慧坐下眼睛就滴溜溜的转来转去,心里忍不住吐槽,果然人怂被欺,马善被骑,没背景没靠山被裁减。

年轻人不多,幼儿园有两个跟苏鸣慧年龄差不多的女老师,前两年调走了一个,今天来的还有一个,因为找的也是本厂的丈夫。

莫语在幼儿园也好几年,苏鸣慧和幼儿园老师也都是见面打声招呼的交情,今天幼儿园的几个女老师站在角落里。

车间里被减的多是女的,一看就是和苏鸣慧差不多的,用莫远帆的话说就是老公搞不成,护不住的,但凡老公能当上个班长,老婆都没有出现在这里的。

莫远帆调侃:“还有没有天理啊!我们家可是俩口子都在这里啦!比惨,谁能比我惨,老天都不长眼睛啦!”

这次一锅端的还有车队的人,都是男人,年龄和莫远帆差不多大,平时经常一起玩麻将。

苏鸣慧看看和师傅还有其他人说说笑笑的莫远帆,心里闷笑,感觉莫远帆说说笑笑间颇有点煽风点火。

等待了差不多一个小时,厂里派来的人是郭副厂长和人事李科长,远远听着整个会议室里热热闹闹,俩人彼此对视了一眼,眼睛里颇为惊诧。

会议室里不知是谁说了句什么话,整个会议室里轰然大笑。

郭副厂长和人事李科长走进热热闹闹的会议室,有人沉默,就有人伶牙俐齿,大家七嘴八舌说起来,多是询问自己的工作情况。

人事李科长:“各位,今天请大家来,想必大家都知道现在厂里效益不好···”。

莫远帆朝整个会议室扫了一遍,嘴角扯出一抹邪魅的笑:“厂里效益不好?请问今天在坐的各位,谁能决定生产,还是谁能左右销售?”

“对啊!我们不过是工人,啥权利也没有。”

“要是能管销售就好啦,可以拿提成,工资都不需要啰。”

“我们只是抬铁铲的工人,只会埋头干活。”

“小工人,能左右厂里的生产?厂里效益不好,竟然怪我们底层工人,还真是笑话。”

结果领导才说了一句话,就招来七嘴八舌,吵吵嚷嚷,耳朵都嗡嗡的。

郭副厂长就是管生产的,听着几十人吵吵嚷嚷,大声喊:“静一静,静一静,听我说···。”

但没有人听,整个会议室就像菜市场一样热闹。

莫远帆和苏鸣慧坐的地方,倒没有人开口说话,从头到尾莫远帆也只说了一句话。

“莫远帆,你说说看。”郭副厂长朝莫远帆喊。

莫远帆本来坐着看热闹,结果竟然被点名了,只能指指自己的鼻子。

郭副厂长点点头,莫远帆只能站起来:“各位各位,请静一静。”

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沉默了。

郭副厂长和人事李科长低声商量了一会,郭副厂长说:“这样吧,大家七嘴八舌说话,可能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干脆你们选几个代表,我们细细谈。”

人事李科长说:“我们先出去,你们商量一下,可以到我办公室谈。”

郭副厂长和人事李科长退了出去,整个会议室里就像冷水入热油锅,炸锅了。

最后,莫远帆、校长、师傅,还有其他四五个人,七八个人去了人事科办公室。

最后的结果,竟然是除了有少数的人背地里有接手的车间,其他所有的人都去了复混肥,因为复混肥车间是用临时工最多的车间。

苏鸣慧本来就是复混肥车间送出来的人,结果来会议室溜达一圈又回去了。

莫远帆也继续送回他出来的四万吨硫酸车间,听说还把车间主任亲自叫来,说是四万吨硫酸车间污水处理下个月有人刚好要退休。

莫远帆刚刚好可以接班,任命也下来了,明天就可以走马上任。

结果就是复混肥车间的正式工最郁闷,用临时工又听话又能干,结果换成正式工,还是许多手不能提,肩不能抗的人。

这样的结果出乎苏鸣慧的意料,从会议室出来,许多人走路去复混肥车间,苏鸣慧坐上莫远帆的摩托车,先去看污水处理。

“把临时工撤了,换成正式工,是你提的吗?”

“关我屁事,我只是告诉我师傅、校长、车队的人,复混肥车间现在有许多临时工。”

“还不是你煽风点火,要不他们可能想不到。”

“你师傅还有几年退休?”

“还差几年,没有化工工龄,他要60岁才能退休,有点难熬了,学校的那些老师也一样,要到60岁才能退,更难熬,遭罪了。”

污水处理紧挨着复混肥车间,虽然在复混肥车间围墙外面,但实际上要绕一大圈。

站在污水处理处,能俯视复混肥车间的锅炉房,还能跟烧锅炉的聊天呢。

离二楼操作室就更近了,能看见相互在干什么。

中间只隔了2-3米的距离,还有高高的石砌挡墙。

污水处理是一个人的岗位,只需要把该做的事情做好就行,这样更方便莫远帆到处溜达。

而苏鸣慧所在的岗位,本来一个人的岗位,现在却多加了一个人。

结果却是,上班卷死了,班更加难上了,重点还是不能让老公来给自己干活了,因为是两个人的活了。

俗话说,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果然不能相信是真的?

上班有多卷,就说苏鸣慧吧。

苏鸣慧也算复混肥车间的老员工了,但苏鸣慧前几年主要的工作是在二万吨复混肥车间。

二万吨复混肥车间是几十年前,建厂初期的设备了,通俗点说就是拼劳动力,机械程度相当低的设备。

前几年接到定单,就从五万吨复混肥车间抽两个人,一男一女,男的任副班长,管全部生产,女的管成品质量,然后招一群临时工开始生产。

两个人搭档,需要各挡一面,苏鸣慧也把自己变成啥都能做的万金油,所有岗位都能干,但都不精,所以裁员的时候首当其冲。

二万吨复混肥车间已经一年没有订单了,苏鸣慧也变成了五万吨复混肥车间的杂工,啥岗位都可以干,却没有固定的岗位。

苏鸣慧重新回车间,竟然还因祸得福,被分在了成品包装岗位,这个岗位是成品入库前的岗位。

原来一个人守着的时候,主要是管理临时工,把控质量,时不时抽检重量,只需要时不时巡视一下,记录入库的成品,并不需要干体力活。

现在原来临时工干的活,全部变成正式工了,缝包也变成了正式工,最大的变化就是苏鸣慧现在要和另一个人替换着缝包。

还有的原料皮带岗位,本来只需要交接班的时候打扫卫生,现在新来的工人,有人竟然变成小蜜蜂,八小时不停打扫,就像一个陀螺一样转阿转,整个车间都卷起来了。

苏鸣慧的搭档是一个女教师,化肥厂的女工人45岁就退休了,而女老师已经54岁了,因为没有化工工龄,还有一年才能退休。

女老师很认真的学习,但年龄摆在那里,而且多年没有干过这种体力活,笨手笨脚的,苏鸣慧只能顶上。

回家累得倒头就睡,真累啊!就像癞蛤蟆被牛踩了,全身酸痛,感觉快散架了,没一处舒服。

苏鸣慧跟莫远帆感慨:“我在这车间已经几年了,竟然还累得像条狗,你师傅在门卫守几十年,还有学校的那些老师,更难熬啊!”

“你啊!自己的屁股都被海风吹着呢,还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海风在哪里?我活到现在,海都没有见过呢,还海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