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九襄传 > 第13章 玉指封魂·前尘如烟

九襄传 第13章 玉指封魂·前尘如烟

作者:半山闲人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02 14:28:12 来源:文学城

第二日清早,九襄怀揣着那个关于弯刀的念头,以及一丝莫名的慌乱,起身便向后山疾奔。

起初,她的脚步是轻快的,带着惯常的期待。可越是往上,山路越是安静,静得只听见她自己逐渐急促的呼吸。那种熟悉的气息,今日竟一丝也无。

心头那只原本雀跃的小鹿,变成了受惊的兔子,不安地撞击着她的胸腔。一种模糊的预感,硌得她心疼。

她越跑,那份不祥的预感就越发清晰。

终于,在离山顶还有一段距离时,她忍不住停下脚步,带着一丝侥幸的期盼,用尽力气朝着那片寂静扬起了声音:

“萧逐——萧逐!”

清亮的尾音在山谷间空洞地回荡,惊起了几只林鸟,扑棱棱地飞远。除此之外,再无任何回应。

萧逐,失约了。

山风穿林而过,发出呜呜咽咽的声响,像在奏着一曲低徊的别离。

心口被掏空的滋味,九襄已是第二次品尝。上一回,是遇到那个雪中救回的男子,心口猝不及防地惆怅,仿佛缺失了一角。

而这一回,感受却截然不同。

那份空缺并非骤然撕裂,而是如同被缓慢抽走的生机——原来有些陪伴,早已在不知不觉中,长成了习惯。

她固执地坐在那块冰冷的青石上,从晨光等到暮色,只巴巴地望着那条上山的小径。每一片叶响,每一次鸟影,都让她的心猛地一跳,随即沉入更深的失望。

当最后一丝光线被山风卷走,她终于慢慢起身,像一株被霜打过的小草,拖着沉重的步子下山。

月光将她的影子拉得又细又长。她不知该去往何处,等回过神来,人已站在那扇透出昏黄灯光的禅房外。

“师父——”她扑进慧明怀里,泣不成声。

慧明没有出言安慰,只是以宽厚的掌心轻覆在小九单薄的肩头,温暖而安稳。这些年来,他就像古卷青灯下静默的磐石,风来时,便为她挡去几分寒意。

待怀里的小丫头抽噎声渐渐平复,慧明轻捻指间,一缕劲风掠过烛芯。火苗倏地熄灭,唯余青烟袅袅。

“放下这副形骸,方见真光明。”慧明知道,以‘小菩萨’的智慧,一点即通。

九襄怔怔望着那缕青烟在月光中盘旋上升——没了火苗的束缚,那青烟反而更显自在,最终融于无形,化为满室清辉。

她心有所感,不禁睁大了眼睛,喃喃道:“师父,这是……”

“小九,”慧明的目光温和如水,“你想学的,可是这样的功夫么?”

他带着看透世事的淡然道:“此技名为‘玉指封魂’。练到极处,一花一叶皆可封经断脉。想当年……”他顿了顿,眼中似有云烟掠过,“罢了,都是前尘往事。”

他又变回慈祥的模样:“小九,你明白吗,至强之力在于‘守’而非‘杀’,守住心中正念,守住你想守的人。你可愿跟师父学这样的武功?”

“我愿意!”九襄用力抹去脸上的泪痕。

窗外的风轻轻掠过,禅房内重新点燃的烛火轻轻摇曳,映在她又清亮了的眸中。

九襄每一次踏上蜿蜒山路,目光总不由自主扫过林间,期盼那个身影能如山风般突然出现。数载春秋悄然掠过,当初的小丫头已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少女,招式间渐具圆融韵味。

几年来,萧逐的身影虽时时萦绕心头,但另一件事却像一根隐秘的刺,在她心底越扎越深——娘藏起的那个神秘包袱。

她无数次思索那些缠绕心头的疑问:娘怎会有那样一把弯刀?那个胖男人来找娘亲作何?为何偏在那天萧逐不辞而别?她总觉得这些线索像散落的珠子,冥冥中有一条看不见的线将它们串在一起,可她却抓不住线头。

这些年来,娘绝口不提那日的事情,反而让九襄心中的疑团越发膨胀。她不能再等下去了。

这一日,慧明考较她的武功后,眼中满是赞许。九襄趁机追问起“纯元炁”的功夫,却被师父告知因体质所限,女子无法修习这等刚猛内功。

她灵机一动,佯装失落道:“徒儿一介女流,身无内功,若遇强敌,岂不只能束手无策?”

慧明看着她失落的样子,哭笑不得:“小九,你以为我教你这套功夫,只是花拳绣腿?”

“这套掌法指力,结合你的体质特点,去芜存菁,是从为师功夫里特意挑选出来的。它最大的特点,便是‘以巧破力,以快制胜’。身法灵动是根基,指法刁钻是手段。练到精深处,即使没有深厚内力,凭借迅疾如风的身法和精准点击要害的手法,足以让寻常对手措手不及,为你赢得脱身之机……”

“全身而退?”九襄心中暗喜,找到机会了。

她秀气的眉毛紧紧蹙起,像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师父的意思……是要我做‘逃兵’?难道每次遇上劲敌,都只能转身便跑不成?”

“痴儿!胡言乱语!” 慧明脸色一沉,声调陡然拔高,显然被这“逃兵”二字刺恼了,“若辅以刀剑兵刃,便是如虎添翼!以你灵动身法配合兵刃之利,正面对敌又有何难?”

“若辅以刀剑兵刃,便是如虎添翼!”九襄立刻接口,“师父,我看见娘那里恰好有一把弯刀。”

慧明突然沉下脸凝视着她,斩钉截铁地拒绝她:“至强之力在于‘守’而非‘杀’。利器之锋,终难持久。唯以智慧化解干戈,以慈悲包容仇怨,此乃不破之守,天下至坚。此心法门,远胜世间一切刀兵!”

九襄闻言,如受当头棒喝,骤然僵立。这岂不正是自己当年教诲萧逐的“守”字真言?竟因区区一个包裹,险些让明镜蒙尘。她俯身下拜:“师父,弟子知错了!”

慧明正想安慰几句,却见冯氏站在禅院门口,手中捧着那个兽皮包。

“娘?”九襄也颇感意外。

冯氏缓步走来,目光在女儿汗湿的鬓角停留片刻,将包裹递给她:“襄儿,你已知这里面的物件。你若想用,便拿去吧。”

九襄终是好奇驱使,她迫不及待地解开布帛,一柄炫金弯刀赫然入目,与她记忆中萧逐那把几乎一模一样,只是略轻些,刃面近护手处刻着的不是“日”,而是个“月”字。

“娘……”九襄抬头,眼中充满巨大的疑问。

冯氏好似知道她要问什么,黯然道:“这柄刀……是你舅舅冯铮唯一的遗物。”

一个陌生的称谓,猝不及防地闯入九襄的世界。

“你舅舅自幼痴迷武艺,心气极高。他考入禁军,被选为太子御前侍卫,誓死护卫储君周全。”冯氏的声音变得艰涩,“他为太子挡下致命一箭,用命换回了储君的平安……”

九襄仿佛看到那个素未谋面的舅舅,在血光中倒下的身影。

“自兄长离世,我便孤苦无依,不幸落入人贩手中。”冯氏忆及往事,依旧心有余悸,“所幸后来拼死逃脱,一路慌不择路,直至躲进菩提庵,才算捡回这条命。”

沉默了一刻,她的目光落在九襄脸上,满是慈爱:“所以,襄儿,你明白了吗?这刀是娘心中一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疤。娘不希望你舞刀弄枪,只求你平安喜乐,平平静静地过一辈子。”

娘的话语如同沉重的铅块,一字一句砸在九襄心上。

“襄儿明白。”她将弯刀郑重递还,眼神清澈而坚定,“娘将此物收好。襄儿习武,是为了‘守’心。襄儿不需要利刃。”

冯氏握住女儿的手,百感交集。

“好孩子,通透智慧。”慧明静立一侧,宛如慈悲的守护神,但当他将目光投向冯氏时,冯氏仓促地垂下了眼帘。

他们二人心知肚明,那匆匆一瞥间传递了多少未宣之于口的沉重:关于方才那不尽不实的诉说,关于弯刀真正的主人,以及那份为保护九襄而共同背负的、心照不宣的沉默契约。

可他们并不知道,有个灵魂曾在九襄心中留下一粒种子,九襄多少有一些零散的记忆,以她的聪慧,早已听出那弦外之音——关于她的生父,母亲定然隐瞒了至关重要的真相。

然而此刻,看着娘亲消瘦的面庞,她很清楚,娘便是自己要‘守’的人,而所谓的真相,如同深埋心中的刺,强行挖出,只会让娘愈合的伤口再次鲜血淋漓。

至于那被刻意隐藏的部分……便留在母亲的心里吧。

于是,她只是将母亲的手握得更紧了些,轻声道:“娘,我们回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