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桌面快捷
            桌面快捷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晚风带着栀子花的残香,却吹不散赵安周身的寒意。他沿着老城区的石板路慢慢往前走,鞋底碾过落在地上的花瓣,碎成一片模糊的白。路灯是老式的钠灯,光线昏黄而微弱,在地面投下忽明忽暗的光影,像极了他此刻支离破碎的心境。
父亲留下的老房子在巷子深处,是一栋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单元楼,没有电梯,楼道里弥漫着潮湿的霉味和邻居家飘来的饭菜残香。赵安掏出钥匙,插进锈迹斑斑的锁孔,用力转动时,发出干涩刺耳的声响,在寂静的楼道里格外清晰。这把锁他用了十年,钥匙边缘已经被磨得光滑,就像他手腕上那串红珠手串,承载着太多无人知晓的时光。
推开门,一股淡淡的灰尘味扑面而来。房间里没有开灯,只有窗外透进来的月光,勾勒出家具的轮廓。客厅里的沙发是母亲当年挑选的米白色布艺款,如今已经泛黄,扶手上有几处被岁月磨出的毛边;茶几上还放着父亲没看完的刑侦杂志,书页卷了边,上面有他用红笔圈出的重点;墙上挂着一张全家福,照片里的母亲抱着年幼的他,父亲穿着笔挺的警服,笑容刚毅,那是这个家最完整、最温暖的时刻,如今却成了扎在他心头最锋利的刺。
赵安没有开灯,径直走到客厅的沙发上坐下。他把自己埋进柔软的沙发里,身体微微蜷缩起来,像一只受伤后独自舔舐伤口的野兽。右手依旧紧紧攥着左手腕上的红珠手串,拇指反复摩挲着那颗刻着“安”字的珠子,冰凉的触感顺着指尖蔓延至全身,却奇异地让他躁动的心绪渐渐平静下来。
母亲临终前的声音又一次在耳边响起,轻柔得像羽毛:“安安,戴着它,妈就能护着你平平安安的。”
平平安安?赵安在心里冷笑。如果真能平安,母亲就不会躺在冰冷的病床上,再也醒不过来;如果真能平安,父亲就不会在缉毒行动中牺牲,只留下一件染血的警服;如果真能平安,他就不会在散伙饭上被全班嘲笑,像个小丑一样被推到众人面前羞辱。
那些笑声、那些眼神、班主任的责备、林薇的嫌弃,像走马灯一样在他脑海里反复回放。张强拍着桌子起哄的嚣张模样,王浩那句“没爹没妈的孤儿”的刻薄话语,班主任□□不耐烦的眼神,还有林薇把纸条揉成一团扔进垃圾桶时,脸上那丝不易察觉的嫌弃,每一个细节都清晰得仿佛就发生在刚才,像一把把淬了毒的匕首,反复切割着他的心脏。
不知过了多久,窗外的月光渐渐西斜,房间里的光线变得更加昏暗。赵安缓缓抬起头,眼底的迷茫和痛苦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残酷的冷静和决绝。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拉开了厚重的窗帘。刺眼的晨光瞬间涌了进来,照亮了房间里漂浮的尘埃,也照亮了他眼底深处翻涌的黑暗。
他走到卧室,从床底下拖出一个老旧的木箱子。这是母亲当年用来存放衣物的箱子,如今里面装满了他的“宝贝”:父亲的刑侦笔记、各种法律书籍、高中三年的班级名册,还有他这一年来写下的所有告白纸条。箱子的锁已经生锈,赵安找了半天,才从抽屉里翻出一把小巧的钥匙,小心翼翼地打开了锁。
箱子打开的瞬间,一股陈旧的气息扑面而来。赵安首先拿出的,是那张被林薇揉过的纸条。他把纸条轻轻放在书桌上,用手掌抚平上面的褶皱,那些被揉得模糊的字迹,此刻却像针一样扎眼。“林薇,我喜欢你,能不能给我一个机会?哪怕只是做朋友也好。”每一个字,都是他曾经最纯粹、最小心翼翼的心意,如今却成了他被羞辱的证据。
赵安的手指轻轻拂过纸条上的字迹,指尖微微颤抖。他没有哭,也没有愤怒地撕碎纸条,只是把它重新折好,放进贴身的衣袋里,和那颗备用红珠紧紧地贴在一起。他要把这份羞辱永远记在心里,让它成为支撑自己走下去的动力。
接下来,他拿出了高中三年的班级名册。这本名册是班长在高三开学时发放的,上面记录着全班三十五个同学和班主任王建国的姓名、住址和联系方式。赵安翻开名册,指尖划过一个个名字,那些曾经熟悉的面孔,此刻在他眼里都变成了复仇的目标。
他从书桌的抽屉里拿出一个崭新的硬壳笔记本,翻开第一页,用黑色的水笔写下了三个工整而有力的大字:复仇清单。
然后,他开始一个个地抄写名字。
“张强。”他写下第一个名字,笔尖顿了顿,脑海里立刻浮现出散伙饭上张强拍着桌子起哄的模样。他在名字后面备注上:“体育委员,性格张扬,喜欢起哄,家住市南区海滨小区3号楼502,经常在夜市大排档喝酒到深夜。”这些信息,都是他平时默默收集来的。
“王浩。”第二个名字,他的笔尖用力,墨水在纸上晕开了一小片痕迹。他备注道:“调皮捣蛋,多次嘲笑我的身世,家住市北区幸福巷17号,沉迷网络游戏,每天下午都会去家附近的网吧上网。”
“王建国。”第三个名字,是班主任的名字。他备注:“班主任,不分青红皂白,当众羞辱我,家住高新区园丁小区2号楼301,每周六下午都会去小区附近的公园下棋。”
“林薇。”第四个名字,他写得很慢,笔尖在纸上停留了很久,墨水渐渐浸透了纸张。他看着这个曾经让他心动的名字,眼神复杂,有恨,有怨,还有一丝难以言说的眷恋。他备注道:“转校生,我的暗恋对象,当众朗读我的纸条,嫌弃我的喜欢,家住老城区文华小区7号楼402,喜欢吃甜食,每周日都会去市中心的甜品店买蛋糕。”
他一个接一个地写着,三十七个同学,一个班主任,一共三十六个人,没有一个遗漏。每个名字后面,他都详细备注了对方的性格、住址、联系方式,甚至还有对方的喜好和弱点。这些信息,都是他用了三年时间,一点点收集来的。
他知道张强喜欢喝啤酒,每次喝多了都会口无遮拦;知道王浩沉迷网络游戏,为了上网可以逃课;知道班主任□□下棋时非常投入,别人打扰他会很生气;知道林薇喜欢吃芒果蛋糕,每次去甜品店都会点同一款。
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在他眼里,都是未来复仇的突破口。
写完清单时,天已经大亮。窗外的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书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赵安合上笔记本,小心翼翼地把它放进木箱子里,锁好。然后,他走到书桌前,翻开了父亲的刑侦笔记。
父亲的笔记很厚,里面记录着他办理过的各种案件,有详细的案情分析,有现场勘查的照片,还有对凶手作案手法的推理。赵安一页一页地翻看着,眼神专注而认真。他记得小时候,父亲经常在书桌前熬夜看这些笔记,那时他不懂父亲在做什么,只觉得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很枯燥。如今,他却从这些笔记里找到了复仇的希望。
他看到父亲在笔记里写道:“完美的犯罪,往往隐藏在最不起眼的细节里。要想不被警方发现,就要了解警方的侦查手段,避开所有的陷阱。”这句话,像一道光,照亮了赵安的思路。他知道,要想完成这场复仇,他必须变得强大,必须掌握足够的知识和技能。
他又从箱子里拿出几本法律书籍,《刑法》《刑事诉讼法》《犯罪现场勘查》,这些枯燥难懂的书籍,他却看得津津有味。他像一块海绵,疯狂地吸收着知识,时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下关键信息。他要了解法律的边界,知道哪些行为会留下痕迹,哪些行为可以规避法律的制裁。
中午,他简单煮了一碗面条。面条没有放任何调料,只有淡淡的盐味,就像他这些年的生活,平淡而苦涩。他一边吃面,一边想着自己的计划。他知道,复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耐心、谨慎和周密的计划。他不能急于求成,必须一步步来,从积累知识和技能开始,为未来的行动做好充分的准备。
下午,他骑着那辆半旧的自行车,去了市图书馆。图书馆刚开门,里面人不多,很安静。他径直走到法律和刑侦书籍区域,找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面前摆着厚厚的一摞书。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他身上,暖洋洋的,却驱不散他心底的寒意。
他就这样坐在图书馆里,从下午一直读到傍晚。期间,有工作人员过来提醒他闭馆时间,他才恋恋不舍地合上书本,把借来的几本书放进背包里。走出图书馆时,夕阳已经染红了半边天,晚霞绚烂而夺目,却让他觉得格外刺眼。
回家的路上,他路过一家文具店,进去买了几本厚厚的笔记本和几支笔。他计划每天都去图书馆学习,把学到的知识整理成笔记,为未来的复仇计划打下坚实的基础。
回到家时,天色已经完全黑了。赵安打开房间里的台灯,昏黄的灯光照亮了书桌的一角。他坐在书桌前,翻开今天借来的《犯罪现场勘查》,认真地读了起来。遇到不懂的地方,他就翻查父亲的刑侦笔记,或者在网上搜索相关资料。
夜深了,窗外的蝉鸣声渐渐消失,只剩下偶尔传来的汽车鸣笛声。赵安依旧坐在书桌前,灯光下,他的侧脸显得格外专注,额前的碎发遮住了他的眼睛,只能看到他紧抿的嘴唇和紧握着笔的手。手腕上的红珠手串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那颗刻着“安”字的珠子,仿佛在默默陪伴着他。
他知道,这条路注定充满了荆棘和危险,一旦踏上,就再也没有回头的可能。但他已经没有退路了。散伙饭上的羞辱,像一道无法愈合的伤口,深深地刻在他的心里。他要复仇,要让那些嘲笑他、羞辱他的人,付出最沉重的代价。
不知不觉中,天已经亮了。赵安合上书本,揉了揉有些酸涩的眼睛。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窗外冉冉升起的朝阳,眼神坚定而决绝。
“妈,”他低声呢喃,指尖摩挲着手腕上的红珠手串,“我会让他们付出代价的。”
“等着我。”
复仇的计划,已经正式拉开了序幕。而他,也做好了迎接一切挑战的准备。从今天起,他不再是那个任人欺负、沉默寡言的孤儿赵安,而是一个为了复仇不择手段的复仇者。他的世界里,只剩下仇恨和计划,而那串红珠手串,将是他唯一的精神寄托,陪伴他走过这段黑暗而漫长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