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姐妹相称 > 第11章 一份就诊记录

姐妹相称 第11章 一份就诊记录

作者:有生生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13 03:28:52 来源:文学城

这是一间明亮的单人办公室,女人将白色制服外套脱下挂在衣帽架上。又走到窗边,将白色透光窗帘拉好。

窗帘轨道并不顺滑,几声金属卡顿的哗啦音后,正午的阳光终于被柔和了大半。

女人坐下来,将一份患者病情记录翻开又合上,闭上眼睛,抬手用大拇指和食指用力揉了揉两眼之间。

一阵轻缓的敲门声响起,女人应了一声“进”,办公室的门被从外打开。

她睁开眼睛,手指悬在空气中未来得及放下,来人出声道:“梁医生,有封您的快件,院长让我送过来。”

梁芳点点头,伸出手示意。来人走上前将快件递到她手中,看到拉上的窗帘,便转身要走,被女人叫住。

“展筠,等一下。”梁芳收起疲惫和情绪,手掌按在合上的蓝色文件夹上,指尖摩擦着磨砂质感的塑料硬壳,微笑道:“你有对象了吗?”

“什么?”站着的年轻人愣了一下,同样的白色制服下,她的身体僵硬了一瞬,张了张嘴,但似乎没找到合适的话头。

梁芳见状解释道:“你别见怪,我家里亲戚有个孩子,和你差不多大,也是今年博一,想着你要是没有对象,可以认识一下。”

“谢谢老师,我有对象。”展筠回以微笑。

“哦是嘛……”梁芳的手指移动到文件夹的边缘,摩挲着工整细硬的棱角,柔软的指肚被反复扭压着。“对了,我听说你姐回国了,有机会能帮我引荐一下吗?”

窗帘被风缓缓吹起一小个弧度,刚好在碰到女人的头发前落回原处。

学生收起笑容,警惕地看向前带教老师,瞳孔微微收缩,扯起嘴角问道:“有什么事儿吗?”

坐在靠椅上的女人正了正身子,手从蓝色文件夹上移开,从桌边的笔筒里取出一把裁纸刀,将送来的快件从边缘划开,缓慢地回复道:“是这样,我有个德语系的外甥女快毕业了,让我帮忙了解一下德国择业的情况。”

展筠眨了两下眼睛,扫了一眼桌上的文件夹。快递件是很薄的防水文件袋包装,边缘处留有可撕拉的设计,用裁纸刀反而容易不小心将里面的文件弄坏。

年轻人看完梁芳的动作,冷下眼神,指尖在自己的胸牌上轻扫了一下,发出塑料与金属磕碰摆动的一阵声响。她咽了口水,语气克制道:“好的,我去问一下,方便的话一起吃顿饭。”

桌子上,裁纸刀被重新放回笔筒。

“嗯,那是再好不过。”梁医生眯着眼睛,笑着说道。

展筠点点头,不再多做停留。

房间门被重新合上,梁医生缓了口气,恢复了疲惫的神色。她将切割平整的快递件开口撑开,拿出里面的东西。

纸张只有一张,并未被割坏。女人侧了侧身子,对着薄纱滤过的日光阅读起来。待她辨清文件的内容,微风又适时地将窗帘吹起一个弧度,将白纸黑字暴露在耀日下,让人不得不重新寻找阅读的姿势。

那是一份代签字的入职邀请函:

梁芳博士,您好,

人类心智的疆域浩瀚深邃,而我们始终相信,真正的突破源自敢于直面深渊的探索者。

基于心理学临床领域的卓然建树,我所诚挚邀请您,加入盛京大学附属医院XRL特殊精神疾病研究项目,穿越思维与时间的超限,解困迷失的人类灵魂。

——盛京大学附属医院 XRL特殊精神疾病研究所

这份文学意味浓郁的邀请函,充满了恶作剧的气息。

梁芳耐着性子将纸张翻至背面,映入眼帘的是一大块银色的类似刮刮乐的区域,上面用墨水印着小字:

如您想了解更多信息,请用金属制品在此区域签名。

女人皱起眉头,但想到此件是院长让送来的,至少不应是恶作剧。

她起身从包里找出一把钥匙,附身一手将文件背面朝上抚平在桌面上,一手捏住钥匙,谨慎地在银膜的边缘轻划了一下。

医生的瞳孔微缩,身体维持着附身的姿势僵在原地。窗帘发出风的响动,在几经尝试后,终于攀附上女人的肩膀,不再摇曳。

一段信息如记忆一般涌入脑海。如果没有突兀的问候语和带有其他人称的文字叙述,梁芳甚至会相信,这段信息本就调取于她的记忆深处。

内容主要包含这份工作的薪资待遇、报道地址和联系人电话,对于XRL项目和研究所,毫无介绍和说明。

但梁芳久久无法动作。

她凝住呼吸,将邀请函翻回正面,确认自己不曾“阅读”过相关内容后,身体不自觉地发抖。

“穿越时间与思维的超限……”

医生在心里摩挲着这句话,目光移向合上的蓝色文件夹——在如今这样的时代,病情记录早已电子化,但这份文件却厚重得近乎将塑料外壳撑起一个平整的高度。

医生单手摸索着转椅的位置重新坐下。

作为年轻一代的临床心理学家,梁芳始终没有离开过一线,医治过无数病患,早已见过太多沉沦与消逝。

但那份沉重的病情记录,如铅砣一般压得她抬不起眼皮,只得昏昏度日。

“难道?”

医生不确定地歪了下头,注视着那张轻薄的邀请函。

难道这个项目可以做到?

可以,改变这一切?

梁芳咽了口水,才发现嗓子干涩得发疼。她顾不上许多,在理智占据决策前,飞速在邀请函的银色区域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不出意料的,一段崭新的信息进入大脑。而与刚才不同的是,这段信息是通过声音记录的。如果不是有意标识了时间信息,这段声音片段就像是大脑突然想起来某个在哪儿听到的讲座,或者某次丢神参加的网络会议一样。

开头,是一个AI仿生机器人的声音。虽然如今的技术已经彻底消匿了人工智能的伪人感,但人类依旧能清晰分辨出两者的区别。

“梁芳研究员,欢迎您加入XRL项目。

紧接着,机器人的声音被一个严肃的女声打断。

“你签署的是一份临时保密协议。本项目涉及生物高级安全与技术伦理,勿向非本项目人员泄露任何信息。”

医生下意识地点了点头,察觉到对方没有停顿地接着语言输出时,她才恍然反应过来,这不是一段非接触式的语音技术通话。

“正如你所看到的,目前,通过纳米芯片和生物读写技术,我们可以实现将文字、语音和图像信息,以记忆方式写入大脑,从而改写患者的关键创伤记忆,实现心理创伤治疗。”

钥匙已离开金属银膜,惊异于信息载入人脑的速度如此之快以外,梁芳也想到了这一点,但是如果仅仅是将信息堆叠进入患者的记忆,反而容易引起记忆混乱,造成更大的心理性问题。

不过脑海中浮现的那位女人的声音以一种直接了当的阐述方式解答了她的疑惑。

”当然,目前技术尚不成熟。在确认记忆写入时间戳、编写信息、读取时间戳和识别待载生物客体、载入信息的整个过程中,我们无法确保生物客体能够正确应用信息。我们需要你来帮助实现’交互‘技术,让载入的信息准确应用于患者。“

生物客体?

正确应用?

交互?

梁芳皱起眉头,努力消化这些生僻而冰冷的名词。她反而相信,这个没有进行任何自我介绍的女声更像一个专业而机械的仿生人了。

的确,在临床心理治疗中,最重要的不是”构建“,而是”反馈“——或者是那声音所说的”交互“。

梁芳搭在桌子上的双手纂紧了拳头,手心接触到指尖冰凉的温度,女人的心跟着颤了一瞬。她放开虚无的空气,再次打开面前的蓝色文件夹。

首页是主治医生的签名和首次启用记录时间:

梁芳

2025年4月3日

医生翻至第二页,是一份简历制式的患者信息。右上角贴着一张女生的照片。

女生长相精致,细眉低垂,眉宇间微微起皱,嘴角虚浮地挂着似有若无的微笑。

左侧是患者的基本信息和首次就诊记录。

林唐,2002年2月26日,女。

2025/4/3,患者因心源性昏迷送入我院急诊科,苏醒后出现短暂木僵症状,并自述三月内有持续性严重嗜睡情况。2025/4/5,会诊后,判断为患有重度抑郁,转入我院心理科。

医生将记录翻至末页。

2030/5/7,患者于家中实施自我侵|害行为,因失血过量导致休克,抢救无效死|亡。

办公室的时钟转到13时30分,梁芳盯着展筠离开的位置看了一会儿,揉了揉欠缺午休而胀痛的太阳穴。

窗帘安静地贴在窗户边,女人起身将窗帘拉至一边,将窗户上悬打开。阳光大方地照进房间内,显出灰尘跳动的步子。

医生换上白色工服,将邀请函夹在病情记录文件夹内,锁进抽屉里,起身出了房间。

本章有一些世界观的东西,因为想写一个系列的故事,所以先补充在这里。不太好看,可以跳过。

不扣逻辑的宝子可以把本篇当成穿越就可以了,完全不影响阅读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章 一份就诊记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