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恒远赴轩州青阳县之后,宣帝将赵元熙唤到了明辉殿。第一次,宣帝抛开诸多算计与偏见,想要同赵元熙好好商议一下他的婚事。
卓璃已经死了,给卓家的脸面补偿也给了,也是时候定下他的婚事了。
宣帝调拨平缓的相问,赵元熙在下首处立了许久,终是抬头,平静道:“父皇瞩意何人,便是何人,已经不重要了。”
宣帝蹙了眉头,道:“杜家女素有贤德之名,不若就她吧。”
“一切听从父皇旨意。”赵元熙答完这话,就退了出去,面上不悲不喜,仿佛这一切都与他并不相干一样。
宣帝起初还以为是赵元熙见未有赐婚旨意,所以故弄玄虚之举,可圣旨赐下,宫里宫外都在忙活赵元熙的婚事,可他却还是一派淡淡的模样。
宣帝这才觉出不对来,指了高策去打听,一通打听后,才将实情递了过来。
知晓赵元熙原本中意之人便是卓璃,宣帝未吐一字,只是长长呼出一口浊气,不再言语。
卓璃再次醒过来的时候,人已经在沧州了。
虽说这药是素问谷秘制,但是药三分毒,卓璃身上的余毒明洛水也得替她调理好一阵子才能尽数清除。
再者,卓璃也担忧自己假死离开一事会不会给卓家带来麻烦,沧州离都城并不远,许多消息也能探听及时。
待明洛水将她身上的余毒尽数清除,已是两月之后了。
“卓恒已经去轩州上任了,卓家也一切安然。”明洛水与卓璃相对而坐,道:“姈姑,接下来有什么打算吗?”
卓璃摇了摇头:“姑姑,这些日子里我想了许久,我似乎没有一样是会的。我不会女红,不擅厨艺,什么都不会。”
从前她终日只需安心待在府中就行,衣食住行无一是旁人安排好了的,无论她要什么,只一句话便是。
用书中的话来讲,便是四肢不勤,五谷不分。
“谁说女子除了女红厨艺就不能学些别的了?”明洛水眸色一转,道:“姈姑,你若想学,那就去学,没有什么应当不应当。”
“你若不想学女红,那便不学,没有什么事是生来就因男女不同而硬要来个各司其职。只要你想做,你就可以。”
“江湖女子不讲这么多所谓的规矩,男人当杀手,女子也可以,就看你愿不愿意。”
“左右不着急,你再想想便是。”明洛水未有相逼,毕竟她刚刚离开相伴了十几载的家人,多少是需要些时间来思量清楚的。“不过咱们得走了,再往下住,姑姑的仇人就要寻上门了。”
想起明洛水要避的人,卓璃也不再多问,只是经由明洛水的手与她一般易容一番,再拿着雁户户籍离开了沧州。
二人驾着马车一路前行,卓璃还是头一次坐在车外,瞧着外间的风景,她少不得心生好奇要多看上几眼。
明洛水瞧她这般,笑道:“那个是麦子地。”
卓璃好奇:“麦子长这样吗,能拿来做什么?”
“做你爱的吃食,各色糕点果子,都能做。”明洛水如是回答着,二人又行出一阵,明洛水忽然迫停马儿,随后一个旋身就已然消失不见。
卓璃心下大骇,定睛仔细看了一番,才瞧见明洛水已在不远处一颗树下。卓璃跳下马车也往那处而去,待她离得近了,才发觉树下躺着一个妇人,边上还有一个衣衫褴褛的女孩。
那妇人怀身大肚,一直喊着疼,边上的小姑娘也抹着泪哭,卓璃瞧得如此情景,一时也怔在原处。
“姈姑过来,帮我一道扶着她去马车上,她要生了。”明洛水嘱咐的话将卓璃的神思扯回来,她连忙上前与明洛水一道架着那妇人往车驾处行。
待将妇人扶上马车,明洛水方对着卓璃道:“姈姑,去捡柴火生火,煮些开水来,我要在车上替她接生。”
“我,我……”卓璃瞧着明洛水,结结巴巴道:“姑姑,我不会。”她自小就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官家姑娘,这些事情她怎知该怎么做。
“我知道,我马上去!”边上的小姑娘瞧见了,倒是立马应了,转眼就跑得不见了人影。卓璃便是这般立在原处,不知应当如何做。
她只见那个小姑娘不多时就背着好些柴火回来,随后拿了好些石头围成一团,再取来枯枝摆好,随后将两块石头不停地击打,不多时便升起了火。
而后,她将一个破瓦罐架在上头,再将自己带着的水葫芦里的水倒在其中,如此反复许多次,终是备上了一点热水。
虽水不多,却也聊胜于无,明洛水叫她们在留在外间莫要走动,内里先是能听到妇人的呼痛声,渐渐没了声音,又过了许久,才传来婴儿的哭叫声。
明洛水双手染血地走了出来,对着那小姑娘笑道:“你阿娘没事,给你添了个妹妹。”
“太好了!”小姑娘笑着跳了几下,颊边露出一对梨涡。
明洛水:“你阿娘刚刚生产完,受不得风,你家在哪里,我送你们回去。”
小姑娘的笑容在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转眼消失,低声道:“我们没有家了。家里遭了灾,阿爹也不见了,就我跟阿娘。阿娘本想带我去沧州投亲的,但是他们,把我们赶出来了。”
听到此处,明洛水心下了然。“既然这样,我带你们去个地方。那里有许多人,都跟你们一样没有家了。走,上车。”
小姑娘点点头,当即就爬了车驾之内,而卓璃便与明洛水一道坐在车驾外,将这车驾渐渐往都城处赶。
快至都城时,明洛水取了面衣来叫卓璃戴上,随后才继续将马车往山中赶。待日落西山,她们方见到村落。
村落外头立了两个守夜人,他们提着灯笼仔细瞧了瞧,见是明洛水来,当即笑着迎了过来。“明女医,这么晚了过来,可是有急事?”
“路上遇到一对母女,都是家里遭了灾,没了去处的。那妇人才刚生产完,孩子又小,现下没了去处,我就想着送到庄子上来,看能不能收留收留。”
左近男子听罢,笑道:“明女医这是哪里的话,咱们这庄子是宣惠太后在时就立下的规矩,人肯定能留下,我这就回去叫我媳妇收拾一下,刚生完孩子可不好受风。”
左近那人说罢就走,留下右近那人过来牵马前行。“明女医,你可是有日子没来了,上次七叔公还说你要是来了可得请你好好吃上一顿。”
明洛水:“七叔公的腿还好吗?”
“好着呢,好着呢。用了你的药,现在都能下地走了,就是干不了重活。不过七叔公这年岁,也不应当再干重活了,他现在就在庄子上帮着看一下那群臭小子。”
卓璃便是这般坐在车前,静静听着明洛水与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
她们行出未几,便又有一群妇人行出来,她们相互帮着将那妇人还有孩子都一并带到了屋子里。
有几人还过来,要请明洛水好生歇上一歇,言说已经叫人准备做饭食了。明洛水却只是摇了摇头,只回道说还有急事要办,并不好多留,又婉拒许久,才离开那处庄子。
她们再次走在官道上的时候,已然幕挂星盏。
卓璃好奇道:“姑姑,那处庄子是什么由来呀?”
“几百年前本只是宣惠太后陪嫁的一处庄子,庄子上全是流离失所的人。宣惠太后未嫁前就会着人收留这些流民,纵她嫁入东宫,这规矩也没改。”
“后来宣惠太后不在了,但规矩还是没有变,几百年下来,本是一处小庄子,现下居住着许多人,说是城镇也不为过。”
“彼时我们素问谷云字辈的传人与萧氏皇族有些往来,其中一位云字辈的传人后来成了南谷谷主,就多加了一条规矩,叫咱们谷里的弟子若是经过,就到这里给人义诊。”
“宣惠太后?”卓璃蹙着眉头细想了想,道:“之前听阿爹提起过,似乎是个了不得的人物。”
“是挺了不得的。”
卓璃仰着头,静静地瞧着夜幕,忽道:“姑姑,我想跟着你学医救人。”
听到这话,明洛水当即迫停了马车。她转过头,一脸郑重地问道:“你,认真的?”
“嗯。”卓璃很是用力地点了点头,“我想像姑姑这样,能将人从鬼门关里扯回来,给予她们活下去的希望。”
“我可没那么厉害,我没救过来的人也不在少数。”明洛水将身子转过去,面对着她坐定。“姈姑,你要知道,我现在是素问谷的外谷弟子,如果我收你为徒,你也只能是外谷弟子。”
“简而言之就是你永远进不去素问谷,你也不可能拥有南谷的白羽面具,更不会依着南谷的规矩按字排辈。你只能学我会的东西,明白吗?”
“或者,我送你去素问谷,再由谷中人收你入内谷,此后你就能习得更多南谷医术。”
依着明洛水的心思,她自然更愿意叫卓璃去素问谷,如此她便可避开一切,余生安稳。
卓璃:“我跟着姑姑。”
“行,那就跟着我,一起当外谷弟子。”明洛水复抖动缰绳驱马前行,“不过你也不用怕,毕竟我是南谷首徒,明字辈里论医术,我认第二,还没人敢认第一。我是不会让我的徒弟吃亏的。”
卓璃听罢,眉眼弯弯道:“姑姑,那接下来,我们去哪里?我,应当做些什么?”
“武林城,我在那处新开了家医馆。至于你嘛……”明洛水顿了顿,道:“先改名字吧,从今日起,你姓姜,叫姜涣,小字,元娘。”
明洛水:老娘的徒弟,绝对不能吃亏。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9章 姜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