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嘉水浮生 > 第4章 冬近·尘暖

嘉水浮生 第4章 冬近·尘暖

作者:猫爪牙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1 09:14:08 来源:文学城

时序入了冬月,嘉水镇的湿冷,便有了具体的形状和重量。它不是北方那种干冽的、刀削似的寒风,而是无声无息、无孔不入的潮气,像是冰冷的细纱,一层层裹上来,渗进骨髓里。河水变得沉滞,颜色也深了许多,倒映着灰蒙蒙的天空和两岸光秃秃的枝桠。晨起的雾气愈发浓重,常常要到午时,日头才勉强挣出云层,投下短暂而稀薄的暖意,但还没等地面晒透,阴冷便又重新占据了角角落落。

裴倦生咳得越发厉害了。西药似乎遇到了瓶颈,效果大不如前。林医生上次来时,调整了药方,又加重了几味中药的剂量。于是,小院里终日弥漫着那股苦涩的味道,几乎成了裴倦生呼吸的一部分。他畏寒,便很少出门,大部分时间蜷在二楼临窗的藤椅里,盖着厚厚的毯子,望着窗外萧索的景致发呆。书还是照常看,只是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看不了几页,便是一阵撕心裂肺的咳,咳得眼前发黑,浑身虚汗涔涔。

这种被病体囚禁的感觉,几乎要将他逼疯。北方的消息时断时续,通过林医生或几经辗转的信件传来,总是坏得多,好的少。同学们的音讯愈发渺茫,家族的信里,父亲的语气一次比一次沉重,虽未明说,但字里行间透出的压抑感,与这江南的阴冷天气如出一辙。他觉得自己像一只困在琥珀里的虫豸,眼睁睁看着外面的世界天翻地覆,却动弹不得,无能为力。焦灼和无力感日夜啃噬着他的内心,比病痛更让他痛苦。

这日午后,难得出了太阳。阳光虽然微弱,却像掺了金粉,努力地穿透云层,给冰冷的世界涂上了一层淡薄的暖色。裴倦生被这久违的光线吸引,强撑着起身,披上厚重的大衣,围了围巾,决定去书楼走走。他已经有好几天没踏出院子了,再待下去,他怕自己会在这无尽的寂静和药味中彻底窒息。

书楼里,似乎比他的小院更冷。因着连日的阴雨潮气,楼内弥漫着一股更浓重的、陈年木料和旧纸混合的气息,阴凉刺骨。沈阙音正站在屋子中央,望着几排书架上方,微微蹙着眉。她今天穿了一件藕荷色的薄棉袄,外面罩着深蓝色的布裙,依旧是素净的打扮,但在昏暗的光线下,那抹藕荷色显得格外柔和。

听到脚步声,她回过头,见是裴倦生,眼中掠过一丝极淡的讶异,似乎没想到他这样冷的天气还会出来。

“裴少爷。”她微微颔首。

“沈小姐。”裴倦生声音沙哑,带着未尽的咳意,“几日未来,楼里似乎更冷了些。”

“嗯,”沈阙音的目光又投向书架高处,“潮气重,前些时日雨水多,有些书架高处积了灰,受了潮,怕是久了要生蠹虫。”她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心,“想着趁今日有点日头,打扫清理一下。”

裴倦生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只见高处书架顶上的空隙里,果然积了薄薄一层灰尘,在从高窗透进的微弱光线下,无声地诉说着岁月的沉积。书楼太大,沈老先生年迈,沈阙音一人打理,难免有顾及不到之处。

“需要帮忙吗?”话一出口,裴倦生自己都有些意外。以他现在的身体情况,这话实在有些不自量力。

沈阙音果然看向他,目光在他苍白瘦削的脸上停留了一瞬,那眼神平静无波,却让裴倦生感到一丝被看穿虚弱窘迫。她轻轻摇了摇头:“不必了,裴少爷。高处有些积年旧尘,扬起来怕是呛人,对你的病不好。我自己慢慢来就好。”

她的拒绝在情理之中,却让裴倦生心中泛起一丝微妙的涩意。他憎恶这种被理所当然地视为“无用”和“需要被照顾”的感觉。他沉默地走到自己常坐的窗边位置,却没有坐下,只是看着沈阙音搬来了那张高高的梯子。梯子很旧,木质看起来颇为沉重。

沈阙音试了试梯子的稳定性,然后挽起棉袄的袖子,露出两截纤细却并不柔弱的手腕。她拿起一块干净的湿布,准备爬上梯子去擦拭高处的灰尘。

“我来扶梯子。”裴倦生再次开口,语气里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持。他不能真的什么都不做,像个客人一样干坐着。

沈阙音动作顿了顿,回头看了他一眼。这一次,她没有再拒绝,只是极轻地说了声:“有劳。”

裴倦生走上前,双手稳稳地扶住了梯子的两侧。他的手指修长,却因久病而缺乏血色,微微泛着凉意。梯子的木质粗糙冰凉,透过薄薄的手套传来清晰的触感。

沈阙音深吸一口气,一手提着湿布,一手扶着梯子,小心翼翼地开始向上爬。她的动作很轻灵,带着一种常年做这些琐事锻炼出的熟练。但梯子毕竟太高,越往上,轻微的晃动感越明显。裴倦生屏住呼吸,双手用力,将梯子扶得稳稳的,目光不自觉地追随着她的身影。

她爬到高处,开始用湿布仔细擦拭书架顶上的灰尘。那些积攒了不知多久的灰尘,被湿布一碰,立刻蓬起一小团灰雾,在从窗户斜射进来的那束微弱光柱中,如同无数细小的、金色的蜉蝣,疯狂地飞舞起来。

裴倦生站得近,尽管下意识地偏了偏头,还是不可避免地吸入了一些。那灰尘带着陈腐的纸张和木头气味,直钻鼻腔,带着一种诡异的痒意。

“咳……咳咳……”他终究是没忍住,一阵剧烈的咳嗽冲口而出。他赶紧松开一只手,用手帕捂住嘴,弯下腰,咳得肩膀都在颤抖。扶梯子的力道自然就松了。

梯子微微晃动了一下。

沈阙音在高处低低惊呼了一声,连忙抓紧了梯子扶手,稳住身形。她低头看向下面咳得撕心裂肺的裴倦生,先是吓了一跳,随即,大概是看他咳得实在狼狈,又想起自己刚才的叮嘱竟一语成谶,那紧绷的神情忽然松懈下来,唇角控制不住地微微向上弯起了一个极小的、几乎难以察觉的弧度。

那不是一个带着嘲讽或恶意的笑,而是一种……类似于看到什么意料之外、又有些无奈又有些好笑的事情时,自然流露的神情。像平静的水面,被一颗小石子轻轻打破,漾开了一圈极轻极浅的涟漪。

裴倦生好不容易止住咳嗽,抬起头,正好捕捉到了她唇角那一闪而逝的弧度,和她眼中尚未完全褪去的、一点点的莞尔之意。他愣住了。

从他认识沈阙音以来,她总是平静的,疏离的,像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情绪都收敛在氤氲的墨色之后。他从未见过她笑,甚至从未见过她脸上有过如此生动、近乎“破功”的表情。那一瞬间,她身上那种固有的沉静仿佛被打破了,露出了属于她这个年纪的、一点点的稚气和鲜活。

沈阙音似乎也意识到自己失态了,那点笑意迅速隐去,恢复了平日的沉静,但耳根却不易察觉地泛起一丝极淡的红晕。她有些尴尬地移开目光,低声问:“裴少爷,你没事吧?”

裴倦生看着她微微泛红的耳根,心中那股因咳嗽和被看轻而产生的窘迫和涩意,竟奇异地消散了不少。他摇了摇头,用沙哑的声音说:“没事……这灰尘,确实厉害。”他重新站直,更稳地扶住了梯子,“沈小姐继续吧,我这次注意些。”

沈阙音看了看他,似乎确认他无碍,才又转过身,继续擦拭。但这一次,她的动作更轻柔、更小心了,尽量避免扬起过多的灰尘。偶尔有细小的尘屑飘下,她也會下意识地停顿一下,侧耳听听下面的动静。

裴倦生仰头看着她。阳光透过高窗,正好落在她的侧影上,给她周身镀上了一层柔和的轮廓光。她能清晰地看到她专注的神情,微微蹙起的眉心,以及那双纤细而稳定的手,如何一点点拭去岁月积攒的尘垢。那些飞舞的尘埃,在光柱中,仿佛也不再是可厌的污秽,而成了她手下被驱散的、沉睡的光阴。

一种奇异的宁静感,在两人之间无声地流淌。先前那点小小的意外和尴尬,反而打破了一层无形的隔膜。他们依旧没有多话,但空气不再像往日那般纯粹是沉默的粘稠。

过了一会儿,沈阙音擦拭完一处,准备下来换水清洗抹布。她小心地往下退。裴倦生扶稳梯子,目光不经意地落在她脚上。她穿着一双黑色的布鞋,鞋面洗得有些发白,但很干净。鞋底沾了些从高处带下的灰尘。

就在她下到最后几阶时,脚下似乎踩到了一粒不知从哪里掉落的、圆滑的小东西(或许是一颗早年遗落的算盘珠),身体猛地一滑,失去平衡,“啊”地低呼一声,向后栽倒!

裴倦生瞳孔一缩,几乎是本能地,松开扶梯子的手,上前一步,张开双臂想要接住她。

沈阙音惊呼着跌落,却并未摔在冰冷坚硬的地板上,而是落入了一个带着清冽药味和温热体温的怀抱。冲击力让裴倦生踉跄着后退了两步,后背抵住了厚重的书架,才勉强稳住。书架被撞得发出一声闷响,几本书籍簌簌晃动。

一瞬间,世界仿佛静止了。

裴倦生能清晰地感觉到怀中身体的轻盈和柔软,以及她因受惊而骤然加快的心跳,隔着不算厚的棉袄,一下下撞击着他的胸膛。她发间有一股极淡的、像是皂角混合了阳光和旧纸的干净气息,幽幽地钻入他的鼻息。而沈阙音,整个人都僵住了。她从未与一个年轻男子如此贴近过。脸颊被迫贴在他微凉的大衣领口,能感觉到衣料的纹理和他颈间皮肤下温热的脉搏。那股清苦的药味,此刻变得无比清晰,并不难闻,反而有一种奇异的、令人心安的感觉。她的脸“腾”地一下,彻底红透了,连脖颈都染上了绯色。

“对、对不起!”沈阙音猛地回过神,手忙脚乱地从他怀里挣脱出来,踉跄着退开两步,低着头,双手无措地绞着衣角,连耳根都红得滴血,声音细若蚊蚋,“我……我没站稳……裴少爷,你、你没撞到吧?”

裴倦生也才从这突如其来的亲密接触中惊醒。怀中骤然一空,那股温软和淡淡的香气也随之消失,只留下一点若有若无的余温。他自己的心跳也有些失序,后背被书架撞到的地方隐隐作痛,但更强烈的感觉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悸动。他清了清嗓子,试图掩饰尴尬,声音依旧有些哑:“我没事。沈小姐你呢?有没有扭到脚?”

“没、没有。”沈阙音依旧不敢抬头,声音细小。

气氛一时有些凝滞。只有尘埃在光柱中缓缓沉浮。

还是裴倦生先打破了沉默,他弯腰从地上拾起那枚导致意外的罪魁祸首——一颗表面磨得光滑的、象牙色的旧算盘珠,递给沈阙音:“大概是这个。”

沈阙音飞快地抬眼看了一下,又低下头,接过珠子,攥在手心,指尖微微发烫。“多谢裴少爷。”她声如蚊讷,只想赶紧逃离这令人窘迫的场景,“我、我去换水。”说完,几乎是逃也似的,提起放在地上的水桶,快步走向书楼后间通往水井的方向。

裴倦生看着她近乎仓惶的背影,下意识地抬手,指尖轻轻碰了碰刚才被她脸颊贴出过的大衣领口,那里似乎还残留着一丝微妙的暖意。他靠在书架上,缓缓吁出一口气,胸腔里那股憋闷感,竟似乎散去了一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陌生的、微微紊乱的心绪。

过了一会儿,沈阙音提着换了清水的桶回来了。她的脸色已经恢复了平日的白皙,只是耳根还残留着一抹淡淡的红晕,眼神也有些闪烁,不敢与裴倦生对视。她默默地重新开始擦拭,但动作明显比之前更拘谨,也更沉默。

裴倦生也重新扶好梯子,两人之间又恢复了安静。但这次的安静,与往日截然不同。空气里仿佛弥漫着一种无形的、微妙的张力,混合着未散的尘埃、清苦的药味,以及那一丝若有若无的、属于少女的皂角清香。

擦拭完高处,还需要清理书架本身的浮尘。沈阙音搬来一张凳子,踩上去,开始逐格擦拭书架上的书籍和隔板。这次裴倦生没有再去扶,只是站在稍远一些的地方,静静地看着。

阳光缓缓移动,光柱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照亮了另一排书架。沈阙音的身影在光影中移动,时而清晰,时而朦胧。她擦拭得很认真,很仔细,对待那些书籍,如同对待易碎的珍宝。裴倦生看到她从书架上抽出一本边角有些破损的《杜工部集》,小心地用干布拂去书函上的灰尘,又用手指轻轻抚平卷起的书角,那专注的神情,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温柔。

忽然,他的目光被沈阙音正要擦拭的一个书架角落吸引。那里,在一排厚重的史书后面,似乎藏着什么东西。沈阙音也发现了,她踮起脚,小心地将那样东西取了出来。

那是一个小小的、用普通的青布缝制的布袋,看起来有些年头了,边角已经磨得发白。布袋口用一根同色的细绳系着。

沈阙音拿着那个小布袋,脸上露出一丝疑惑,显然不记得这是何物,又为何会藏在此处。她犹豫了一下,解开了系口的细绳,从里面倒出几样小东西。

一枚已经失去光泽、但雕刻着精细缠枝莲纹的银质小锁,只有指甲盖大小,像是孩童佩戴的长命锁配件。

一小卷用红丝线仔细捆扎的头发,细软乌黑。

还有一片已经干枯发黄、但形状尚且完整的玉兰花花瓣,薄如蝉翼,似乎一碰即碎。

以及一张折叠得很小的、边缘已泛黄毛糙的纸笺。

沈阙音展开那张纸笺。上面的字迹是清秀的小楷,墨色因年代久远而略显暗淡,但依旧清晰可辨:

“吾儿阙音周岁誌喜。愿儿如莲,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愿儿如兰,空谷幽香,不为莫服而不芳。此生但得平安宁静,足矣。母字。”

落款的时间,是十几年前的一个春日。

沈阙音拿着那张小小的纸笺,整个人都僵住了。她怔怔地看着上面的字迹,手指微微颤抖。那双总是平静无波的眸子里,瞬间涌起了极其复杂的情绪——惊讶、茫然、追忆,以及一种深切的、几乎难以承载的悲伤。她的眼眶迅速泛红,水光在其中积聚、闪烁,却倔强地没有掉落下来。

裴倦生站在不远处,将这一切尽收眼底。他虽然看不清纸笺上的具体字迹,但从沈阙音的反应和那几样充满纪念意味的小物件,已然猜到了七八分。这大概是她的母亲,在她年幼时藏于书楼的一份寄托着祝福与期望的纪念,或许连沈老先生都未必知晓。在经年累月的尘埃之下,这份深藏的、温柔的旧物,就这样在不经意间,重见天日。

他看着沈阙音强忍泪水的侧影,那单薄的肩膀微微耸动着,像是在承受着无声的巨大冲击。他从未见过她如此情绪外露的样子。平日里的她,像一口古井,幽深难测。而此刻,井水仿佛被投入了一块巨石,波澜骤起。他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冲动,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来安慰这个突然被往事击中的少女。但他张了张嘴,却发现任何语言在此刻都显得如此苍白无力。他只能静静地站在那里,做一个沉默的旁观者,感受着她那份无声的、沉重的悲伤。

沈阙音就那样站着,看了那张纸笺很久很久。最终,她深吸了一口气,极其小心地、仿佛对待稀世珍宝一般,将纸笺重新折好,连同那枚小银锁、那束头发和那片干枯的花瓣,一起放回青布小袋中,仔细系好袋口,然后紧紧攥在手心,贴在了胸前。

她转过身,看向裴倦生。眼圈还是红的,但泪水已经被她逼了回去。她的眼神里,多了些裴倦生看不懂的东西,像是骤然间明白了什么,又像是背负了什么更沉重的东西。

“让裴少爷见笑了。”她的声音有些哽咽,却努力维持着平静。

裴倦生摇了摇头,轻声问:“是……令堂的旧物?”

沈阙音点了点头,垂下眼帘,看着手中的小布袋,低声道:“我母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过世了。我不太记得她的样子了。”她的声音很轻,像是一片羽毛落下,却重重地砸在裴倦生的心上。

他忽然想起,自己似乎从未听她提起过母亲。原来,她那份超乎年龄的沉静和坚韧背后,也藏着这样的缺失。

“平安宁静……”沈阙音喃喃重复着纸笺上的字眼,唇角泛起一丝极淡、极苦的笑意,“这世道,求一份平安宁静,原来这样难。”

这句话,像是一根细针,轻轻刺破了裴倦生心中某种共同的情绪。是啊,平安宁静。他的家族,他的理想,沈阙音的书楼,在这大时代之下,何尝不都是在风雨中飘摇?个人的微小愿望,在时代的洪流面前,显得如此奢侈和无力。

他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走到窗边,倒了一杯方才沈阙音为他准备、尚有余温的茶水,递到她面前。

沈阙音抬起头,有些意外地看着他,又看了看那杯茶。她迟疑了一下,伸手接过。温热的杯壁透过指尖,传来一丝暖意。

“谢谢。”她低声说,双手捧着茶杯,却没有喝,只是感受着那点温度。

两人再次陷入沉默。但这一次的沉默,不再是单纯的安静或尴尬,而是弥漫着一种共享的、对命运无常的淡淡悲悯和理解。阳光渐渐西斜,颜色变得暖黄,将书楼内的尘埃都染成了金色。

接下来的打扫,在一种更加沉静的氛围中进行。沈阙音将那个青布小袋仔细地收在了贴身的衣袋里,然后继续默默地擦拭。她的动作依旧轻柔,但裴倦生能感觉到,她的心境已然不同。那不仅仅是在打扫书楼的尘埃,更像是在擦拭一段被尘埃覆盖的往事,以及那份深藏在往事中的、沉甸甸的期望。

打扫完毕,已是傍晚。书楼内虽然依旧陈旧,但空气清新了许多,积年的沉闷感被驱散了不少。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将整个空间渲染得温暖而静谧。

沈阙音将工具归置好,拍了拍身上的灰尘,走到裴倦生面前。她的神色已经恢复了平日的沉静,只是眼底深处,似乎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坚定。

“今日,多谢裴少爷了。”她轻声说。

裴倦生摇了摇头:“我并没帮上什么忙。”反而添了乱,他在心里自嘲地想。

沈阙音看着他,忽然极轻地说了一句:“母亲希望我平安宁静。我会守着书楼,只要它在一天,这里就有一天平安宁静。”

这话,像是说给裴倦生听,又像是说给她自己听。

裴倦生心中一动。他看着她清澈而坚定的眼神,忽然明白了。她的坚守,不仅仅是为了祖父,为了家族的传承,也是为了完成母亲那份最简单、却也最艰难的期望。在这动荡的时局里,守护这座书楼,就是她守护内心那份“平安宁静”的方式。

他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两人一前一后,默默走出了书楼。夕阳将他们的影子在青石板路上拉得很长。寒意重新袭来,但裴倦生却觉得,胸腔里似乎没有那么冰冷和憋闷了。

回到小院,仆役已经点起了灯。中药的苦涩气味依旧弥漫,但裴倦生第一次觉得,这味道似乎也不是那么难以忍受了。

他坐在窗边,没有立刻点灯,只是望着窗外沉入暮色的古镇。脑海中,反复回响着沈阙音那句话,以及她强忍泪水时微红的眼眶,还有她发现母亲旧物时那脆弱又坚强的神情。

这个看似平静如水的江南女子,内心远比他想象的更加丰富,也更加坚韧。他们像是两条原本平行的线,在这座被时代遗忘的古镇偶然相交。他带着外界的风雷和病弱的身体,她守着内心的宁静和沉重的过往。这一次意外的打扫,这一次不经意的靠近,这一次尘封旧物的发现,仿佛在他们之间,架起了一座极细微、极脆弱的桥。

桥下,是深不可测的时代洪流。而桥上,是两个年轻的生命,在寒冬来临之前,偶然交换的一点温度。

夜色,渐渐浓了。远处,似乎传来了隐约的、呜咽般的风声,预示着真正的严冬,即将来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