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魂穿李唐之千古第一忠臣 > 第2章 鸿门邀约

魂穿李唐之千古第一忠臣 第2章 鸿门邀约

作者:陆唯小甜饼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9 03:08:49 来源:文学城

这个回答很巧妙。

他没有说不会背叛陛下,而是说不会背叛李唐。既表达了立场,又避免了过于私人的承诺。在这个皇权更迭的前夜,这样的表态更为稳妥。

李渊的瞳孔微微收缩,随即大笑起来。笑声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带着几分理解,又有几分自嘲。

"好!好一个不会背叛李唐!"他重重拍了拍徐烈的肩膀,力道大得惊人,"记住你今天说的话,寻呈。"

走出两仪殿时,徐烈的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

阳光有些刺眼,他眯起眼睛,深深吸了一口气。刚才那场对话看似平静,实则凶险万分,稍有差池就可能万劫不复。

"靖远侯留步。"

一个温润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徐烈转身,看到秦王李世民站在廊下,面带微笑地看着他。

这位未来的唐太宗年方二十六七,面容俊朗,气度雍容,与太子建成的阴郁形成鲜明对比。

"参见秦王殿下。"徐烈依礼参拜。

李世民虚扶一把,笑意更深:"侯爷不必多礼。方才见父皇单独召见,可是有要事相商?"

徐烈心中警醒,知道这是另一场试探。他保持恭敬的姿态,谨慎回答:"陛下只是关心臣的伤势,并无要事。"

"原来如此。"李世民点点头,看似随意地说道,"侯爷可知,昨日东宫设宴,太子殿下还问起你的伤势呢。"

这句话意味深长。徐烈不动声色:"劳太子殿下挂心。"

两人又寒暄几句,李世民便告辞离去。徐烈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心中波澜起伏。

这场夺嫡之争,他终究是无法置身事外了。

回府的马车上,徐烈闭目沉思。

李渊暧昧的态度,秦王的试探,太子的拉拢......这一切都预示着暴风雨即将来临。

"不会背叛李唐......"他轻声重复着自己方才的誓言。

这句话既是对李渊的承诺,也是对自己的告诫。在这个危机四伏的长安,他必须谨言慎行,如履薄冰。

马车驶过长安城的街巷,窗外是盛唐的繁华景象。徐烈望着这一切,风雨要来了。

三天后,东宫。

太子李建成设宴,名为赏菊,实则招揽。

徐烈踏入殿内,目光扫过精心布置的席面,心中已有计较。这位太子殿下,倒是心急。

“靖远侯来了,快请上座。”

李建成笑容温润,亲自起身相迎,姿态放得极低。

徐烈抱拳行礼,动作标准得不差半分,语气却带着恰到好处的疏离:“殿下厚爱,臣惶恐。”

酒过三巡,弦歌渐歇。

李建成挥退乐伎,殿内只余心腹几人。

他执起酒壶,亲自为徐烈斟满一杯,状似无意地感叹:“如今四方未平,突厥虎视眈眈,父皇年事渐高,孤每每思及国事,常感力不从心。若得寻呈这般国之柱石倾力相助,实乃大唐之幸。”

话已挑明,殿内落针可闻,所有目光都聚焦在徐烈身上。

徐烈并未去碰那杯酒,他抬眼直视李建成,唇角似笑非笑:“殿下忧国忧民,臣感佩。

然,陛下龙体康健,英明睿智,更有秦王殿下等骁勇善战,为君分忧。臣,不过一武夫,唯知恪尽职守,效忠陛下,护卫大唐江山。”

他语速平缓,却字字清晰,将陛下和大唐江山咬得略重,刻意忽略了李建成话语中隐含的储君需提前培植势力之意。

既表明只效忠当前的皇帝李渊,又点出李世民的存在,暗示东宫并非唯一选择。

李建成脸上的笑容淡了几分,指尖轻轻摩挲着酒杯:“寻呈是聪明人,当知世事无常,需为长远计。孤,一向善待真心追随之人。”

这是利诱,也是隐隐的威胁。

徐烈忽然轻笑一声,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低了几分,却带着武将特有的锋锐:“殿下,臣的忠心,陛下三日前刚亲自问过。臣的回答,如今依旧。至于长远……”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殿外侍卫,“臣以为,江山稳固,在于名正言顺,在于刀兵锋利,更在于……人心所向。殿下以为呢?”

他巧妙地将李渊抬出,点明自己的立场是皇帝亲自确认过的,不容置疑。

同时,那句名正言顺和人心所向,既是提醒,也是警告,莫要行差踏错,失了正统和大义名分。

李建成眼神一凝,深深看了徐烈一眼,知道今日是无法拉拢这位手握重兵、态度暧昧的靖远侯了。

他重新挂上温和的笑容:“寻呈言之有理,是孤心急了。来,饮酒,饮酒!”

宴席在一种微妙的氛围中继续,徐烈应对得体,却再未给李建成任何可乘之机。

离开东宫,上了马车,随行的副将低声问:“侯爷,太子似乎……”

徐烈望着皇城方向,目光深邃:“风暴将至,我等只需站稳脚跟。记住,从今往后,东宫送来的任何礼物,一律登记在册,原封不动。”

车夫驾着骏马缓行。徐寻呈知道,这只是开始。

单独拒绝太子,那是得罪,倘若得罪所有皇子,那便不是得罪,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立。

夜色如墨,靖远侯府的书房内只点了一盏孤灯。

徐烈并未安寝,只是坐在案前,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一卷摊开的兵书。

窗外秋风掠过庭前的古槐,发出沙沙的轻响,掩盖了更远处一些细微的动静。

他端起微凉的茶抿了一口,目光沉静。

拒绝太子的拉拢,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涟漪必将扩散至整个长安。他在等,等那必然到来的访客。

“侯爷,”老管家徐福的声音在门外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有客到访,未递名帖,只让老奴将此物呈上。”

徐烈抬眼,看到徐福手中托着一枚玉佩。

那玉佩质地温润,雕工精湛,正面是一条隐于云中的蟠龙,背面却是一个铁画银钩的“秦”字。

蟠龙非五爪,乃四爪蟒纹,是亲王规制,而这秦字,在当今天下,只代表一人。

“果然来了……”徐烈心中默念,脸上却无波澜,“请至偏厅,本侯即刻便到。吩咐下去,今夜所见所闻,皆避而不言。”

“老奴明白。”

徐烈整理了一下常服,并未换上正式的官袍,此举亦是一种态度的表明。

他步入点着柔和灯火的偏厅时,只见一人负手立于窗前,望着院中夜色,身形挺拔,虽只着寻常的玄色锦袍,却难掩一股渊渟岳峙的气度。不是秦王李世民,又是何人。

“殿下深夜驾临,臣有失远迎,还望殿下恕罪。”徐烈上前行礼,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恭敬却不卑微。

李世民转过身,脸上带着一丝温和的笑意,亲手虚扶了一下:“寻呈不必多礼,是世民唐突了。白日里人多眼杂,有些话,还是夜色深沉时说来方便。”

他的目光锐利如鹰,虽在笑,却带着审视的意味,仿佛能穿透皮囊,直抵人心。

“殿下请上坐。”徐烈引李世民入座,亲自斟茶,“寒舍简陋,唯有清茶,望殿下勿怪。”

李世民接过茶盏,并未饮用,置于一旁。

目光扫过这间陈设简单却透着军旅硬朗之气的偏厅,开门见山:“本王听闻,三日前,父皇曾问寻呈忠心。”他顿了顿,观察着徐烈的反应。

“今日,东宫设宴,似乎也未能让寻呈找到自身想要的?”

徐烈心中冷笑,秦王的消息果然灵通,连李渊那句私密的问话都已知晓。

他面色不变,平静答道:“陛下垂询,臣自当剖白心迹。太子殿下厚爱,臣亦感念。然臣之志,只在边疆安稳,社稷长安。身为武将,职责所在,不敢他顾。”

这话说得圆滑,重申了忠于李唐江山而非具体某人的立场,与对李建成所言如出一辙。

李世民闻言,轻笑一声,那笑声中却并无多少暖意:“寻呈啊寻呈,你是个明白人,何必与孤打这机锋?如今这长安城,看似繁花似锦,实则暗流汹涌。东宫视我如眼中钉,我亦知大哥并非能容人之主。你今日拒他,来日他若得登大宝,岂能容你?”

他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低,却带着更强的压迫感,“本王与寻呈,虽交往不深,但素知你乃国之干城,用兵如神,更难得的是心怀天下。这大唐的万里江山,需要真正的雄主来守护,而非沉溺于权术制衡之人。”

这番话几乎已是**裸的摊牌,将夺嫡的残酷现实摆在了桌面上。

徐烈沉默片刻,指尖在微凉的茶杯上摩挲。他抬起眼,迎上李世民灼灼的目光,语气依旧平稳,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

“殿下雄才大略,战功彪炳,臣由衷敬佩。殿下所言局势,臣亦非懵懂无知。然,正因局势微妙,臣才更需谨守本分。臣之承诺,是对陛下,对李唐皇室,而非对东宫或天策府任何一府。”

他刻意避开了秦王的称呼,而用了官方建制的天策府,与东宫并列,再次强调了自己中立的态度。

他继续道,声音沉了几分:“殿下,臣为武将,以戍边为本。朝堂之争,非臣所长,亦非臣所愿卷入。无论将来如何,只要有利于大唐江山稳固,臣手中之剑,便只为其而挥。”

这番话,既表达了对李世民能力的认可,又明确划清了界限,他不会主动投靠,但他的忠诚底线是李唐这个整体。

这无异于告诉对方:我不会成为你的敌人,但也不会在此时明火执仗地站到你这边。最终的导向,取决于谁真正代表李唐的利益。

李世民凝视徐烈良久,眼中的锐利渐渐化为一种复杂的赞赏与遗憾。

他看得出,眼前这位年轻的靖远侯,心智之坚,远超其年龄。

这种态度,虽然未能立刻将他争取过来,但至少确保了在关键时刻,他不会轻易倒向东宫。

“好一个只为李唐而挥!”李世民终于端起那杯已温凉的茶,一饮而尽,随即起身,“寻呈之心,本王明白了。夜已深,不便久留。”

“臣,恭送殿下。”

送至府门暗处,李世民的身影很快融入夜色,消失不见,如同从未出现过。

徐烈独立于阶前,秋风拂面,带着深深的凉意。

太极宫中的李渊,东宫的李建成,天策府的李世民,三双眼睛都在注视着他。

他那句不背叛李唐的承诺,恰保住自身独处的局面。

次日五更,太极宫承天门缓缓开启,百官依序而入。

金銮殿上,香炉青烟袅袅,李渊端坐龙椅,冕旒后的目光扫过众臣,最终在武将行列前列的徐烈身上短暂停留。

朝议开始,便有御史出列,声音铿锵:“臣弹劾齐王元吉!昨日于西市纵马驰骋,践踏民摊,伤及百姓,口出狂言,藐视法纪!有损天家威仪,请陛下严惩!”

殿内顿时一片低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