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皇室嫡幼子 > 第3章 宫宴,皇后之死

皇室嫡幼子 第3章 宫宴,皇后之死

作者:白衣公子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5 21:15:14 来源:文学城

萧承八岁那年,宫中中秋夜宴。一位曾参与当年刺杀、如今已官至礼部侍郎的“功臣”,在向他这位“备受圣宠”的小皇子敬酒时,酒杯竟无故碎裂,酒液洒地,冒出嗤嗤白烟。

场面瞬间大乱。太祖震怒,下令彻查。

萧承躲在皇后怀里,身体“害怕”得微微发抖,眼神却冰冷地扫过那官员惨白的脸。这不过是一次小小的警告,一次无声的宣告:我回来了。

事后,太祖愈发觉得此子身边危机四伏,对他的保护更为严密,却也隐隐感到一丝不安。这孩子的存在,仿佛总在提醒他那段不愿回首的过往。

而皇后的身体,在经历那次惊吓后,更加油尽灯枯。她握着萧承的手,气息微弱:“承儿,不要相信你父皇……你要好好的……连同你哥哥的那份……一起活下去……”

萧承看着母亲奄奄一息的模样,心中对父皇的恨意达到了顶峰。是他,为了权位,不仅杀了儿子,还要逼死妻子!

“母后,”他伏在母亲耳边,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轻轻哼起一段模糊的、属于前世萧玦幼时,母亲常为他哼唱的摇篮曲调。

皇后浑浊的眼中骤然迸发出一丝难以置信的光彩,她死死盯着幼子那双过于沉静的眼眸,仿佛要穿透皮囊,看清内里的灵魂。最终,她嘴角牵起一个极淡、极复杂、似悲似喜的弧度,泪水滑落,缓缓闭上了眼睛。

坤宁宫的哀钟再次敲响。这一次,萧承真正的、最后的温暖,彻底熄灭了。

皇后的葬礼上,萧承身着孝服,跪在灵前,没有哭闹,只是沉默。那超越年龄的沉静,让所有窥探的目光感到心惊。

太祖看着这个一夜之间似乎长大了许多的幼子,看着他与皇后去世时长子萧玦那般相似的、隐忍而悲恸的侧脸,心中第一次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恐慌。他伸出手,想抚摸儿子的头给予安慰。

萧承却微微侧身,避开了那只手。

他抬起头,用那双清澈见底,此刻却深不见底的眼睛,望向他的父皇,轻声问道:

“父皇,哥哥和母后……在天上会团聚吗?他们会……想念我们吗?”

那一刻,太祖如遭雷击,伸出的手僵在半空。他从幼子的眼中,没有看到孺慕,没有看到悲伤,只看到一片冰冷的、仿佛洞悉一切的虚无。

萧承缓缓低下头,嘴角在无人看见的角度,勾起一抹淬毒般的弧度。

父皇,你的江山,建立在儿子的尸骨与妻子的血泪之上。

现在,该轮到你了。

我的复仇,才刚刚开始……

坤宁宫的哀钟余音,在紫禁城上空盘旋了整整三日。

皇后的葬礼极尽哀荣,太祖皇帝亲自拟定谥号,辍朝七日,百官哭临。然而,在这片浩荡的皇权悲恸之下,暗流从未止息。

萧承,这个年仅八岁、接连失去“兄长”与母亲的皇子,在众人眼中成了最值得揣摩,也最需要依附的存在。葬礼之后,各方势力递向这位小皇子橄榄枝的动作,悄然变得频繁。

太祖将幼子接至自己的乾清宫偏殿居住,美其名曰“亲自教养,以慰皇后在天之灵”。此举既是保护,亦是监视。他无法忘记灵前萧承那个冰冷的眼神和那句诛心的问话,那不像一个孩子,更像……一个索债的幽魂。

萧承坦然接受了这一切安排。他变得更加沉默,却也更加“懂事”。在太祖面前,他收敛了所有外露的情绪,认真读书,乖巧应答,甚至会在太祖批阅奏折疲惫时,默默递上一杯参茶。他完美地扮演着一个依赖父亲、努力从丧母之痛中走出来的幼子,仿佛灵堂上那瞬间的锋芒只是悲痛过度产生的错觉。

只有夜深人静,独处之时,他才会摊开掌心,那里静静躺着一枚质地上乘、却毫不起眼的玉佩——那是母后临终前,用最后力气塞入他手中的,属于前世萧玦的旧物。冰凉的触感时刻提醒着他,这温情脉脉的父慈子孝之下,是何等肮脏的真相与血仇。

皇后薨逝,中宫悬空。前朝与后宫的平衡被打破。育有皇次子的德妃与育有三皇子的淑妃势力最为雄厚,争夺后位与储位的暗斗逐渐摆上台面。

萧承冷眼旁观着这一切。他利用自己“年幼无知”的优势,偶尔在太祖面前,“不经意”地提及某位娘娘宫里的奢华,或某位皇兄新得的、规制超标的赏玩。这些看似童言无忌的话语,经过太祖多疑之心的发酵,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同时,他开始有选择地“接受”一些善意。

德妃派人送来精巧的江南玩物,他笑着收下,转头便“不小心”让太祖看见他玩物丧志,引得太祖对德妃“引导幼弟不务正业”心生不满。

淑妃娘家试图通过他向太祖进言,他佯装懵懂,却在关键时刻“说错”关键人名,引得太祖疑心淑妃外戚勾结朝臣。

他像一尾灵巧的鱼,在汹涌的暗流中游弋,轻轻摆动尾鳍,便能搅动一池浑水。他不需要自己动手,只需要引导他的父皇,去怀疑,去猜忌,让他亲手削弱自己羽翼渐丰的儿子们和他们的母族。

那个在中秋夜宴上被他设计毒杀未遂的礼部侍郎,最终被太祖以“结党营私、窥探圣意”的罪名抄家流放。至死,他都不明白,自己真正的死因,是源于多年前那场针对一个少年的刺杀,以及八年后那杯碎裂的毒酒。

时光荏苒,萧承十二岁了。

四年间,他在太祖“悉心”教养下,长成了一位温文尔雅、学识渊博的少年皇子。他从不参与政事,只醉心于书画古籍,待人接物谦和有礼,在朝臣中口碑极佳,都道永慧太子仁厚遗风,皆承于这位幼弟之身。

这年秋狩,太祖意欲考校诸皇子武功。众皇子皆跃跃欲试,力图在围场一展雄风,博取圣心。萧承却只安静地待在帐中,抚弄一把古琴。

围场突发意外,一头被箭矢激怒的巨熊冲破了护卫圈,直扑看台之上的太祖!千钧一发之际,众皇子或惊慌失措,或引弓不及。一道身影却比所有人都快——是萧承!他并未用箭,而是将手中古琴奋力掷出,精准砸在巨熊面门。虽未造成重伤,却成功阻了那畜生一瞬。

就这一瞬,足够周围侍卫反应,乱箭将巨熊射杀。

太祖惊魂未定,看着眼前气息微喘、面色却异常平静的幼子。他记得,萧承从未表现出任何武艺天赋。

“承儿,你……何时有这般身手和胆魄?”

萧承俯身拾起摔裂的古琴,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孺慕与后怕:“儿臣并无身手。只是……只是见那畜生欲伤父皇,脑中一片空白,只想著绝不能让父皇如哥哥母后一般……便什么也顾不得了。”

又是“哥哥母后”!

太祖心中一痛,看着幼子清澈眼中泛起的、因提及亡母亡兄而真实不虚的水光,那点刚刚升起的疑虑被巨大的愧疚和欣慰冲散。他亲自将萧承扶起,揽入怀中,未看见怀中少年嘴角那抹转瞬即逝的冷笑。

身手?他心中默道。父皇,你忘了,我前世是允文允武的萧玦。这具身体虽弱,但杀熊的技巧没有,救你的技巧,刚好够用。

这一次“救驾”,让萧承在太祖心中的分量骤增。他不再仅仅是一个需要保护的、承载着对亡妻长子思念的符号,更是一个在危难时刻能挺身而出、赤诚孝悌的好儿子。

萧承知道,他等待的时机,正在慢慢成熟。他不再满足于在暗处拨动丝线,他要一步步走到台前,走到权力的中心,让他这位父皇,亲眼看着他如何将他最珍视的江山,一点点纳入掌中,再……亲手碾碎。

父皇,你予我“承”之名,我便承你之江山,承你之罪业,承你……覆灭之命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