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昭宁出发去亚马逊的那天,天刚蒙蒙亮。窗外的天色还沉在一片淡青里,像宣纸上被墨汁轻轻晕染开的底色,浓淡不均却格外静谧,只有东边的天际线,悄悄透出一抹极淡的橘色,像谁用指尖蘸了颜料,轻轻抹了一笔,连晨鸟都还没从巢里醒过来,空气里静得能听见远处环卫车缓缓驶过的“嗡鸣”,还有车轮碾过湿漉漉路面的“沙沙”声。小区楼下的路灯还亮着,暖黄的光落在昨夜刚下过雨的地面上,映出路灯、树梢、窗台的细碎光影,水洼里的倒影晃悠悠的,风里裹着清晨特有的凉,却又带着点楼下灌木丛、楼道口桂花树的湿香,吸进肺里,清清爽爽的,却又勾得人心头发软。
江淮鱼蹲在玄关的米白色地毯上,帮他把最后一件叠得方方正正的浅灰色衬衫塞进行李箱。箱子已经快满了,拉链边缘都鼓了起来,里面整整齐齐码着防水冲锋衣、高帮防滑靴、好几管防蚊虫的药膏——她特意挑了刺激性最小的款,怕他皮肤过敏,还有轻便的便携式睡袋、压缩饼干,甚至连急救包里的纱布、碘伏,她都按天数分好装在小袋子里。最底下还藏着一小罐家乡的碧螺春,是前阵子她妈寄来的,她特意装进去,怕他在雨林里喝不惯当地的生水,泡杯热茶也能暖暖胃。她的指尖轻轻推着衬衫往里挤,想把箱子再压实点,没留意箱角凸起的拉链头,指尖猛地勾了上去,瞬间传来一阵细细的刺痛,像被小针扎了一下。她低头一看,指腹上划开了一道浅浅的红痕,细细的血珠正慢慢冒出来,像颗晶莹的小红珠子,沾在嫩白的皮肤上,格外显眼。
江淮鱼没喊疼,只是下意识地把受伤的手指含在嘴里,温热的唾液暂时压下了刺痛,说话也变得含糊不清,像含了颗糖,可眼神却紧紧盯着站在一旁的季昭宁,语气里满是藏不住的叮嘱,连声音都带着点不易察觉的发颤:“到了那边要记得给我发消息,我昨天查了好多攻略,说雨林里信号特别不好,有时候往深处走,连电话都打不通……就算是条短讯,就跟我说两个字‘平安’,我也能放心点。”
“知道了。”季昭宁立刻蹲下身,一把握住她还含在嘴里的手,动作很轻,指腹轻轻托着她的手腕,却不容她躲开。他起身快步走到客厅的储物柜前,拉开最下层的门,翻出那个蓝色的医药箱,打开时发出轻微的“咔嗒”声,在安静的清晨里格外清晰。他从里面挑了一张小巧的透明创可贴,又捏了根棉签,蘸了点稀释后的碘伏,蹲回她面前,轻轻抬起她的手,怕弄疼她,棉签擦过伤口时力道放得极轻,连呼吸都刻意放柔了些,生怕气流吹到伤口让她难受。擦完碘伏,他又等了几秒,确认药水干了,才小心翼翼地把创可贴贴在红痕上,指尖还轻轻按了按创可贴的边缘,确保不会轻易掉下来,最后又用指腹轻轻蹭了蹭,像在安抚。
“别担心,我带了卫星电话,出发前特意试过了,就算雨林最深处没信号,也能想办法联系你。”他握着她的手,指腹轻轻摩挲着她贴了创可贴的指尖,眼神认真又温柔,像在看什么珍宝,“每天晚上扎营后,我先跟队友核对完当天的采集数据,就给你报平安,不管多晚,都让你知道我好好的,没受伤,也没饿着。”
他的指尖带着常年握试管、敲键盘的微凉体温,触到她的皮肤时,江淮鱼忽然觉得鼻子一酸,眼眶瞬间就热了。明明知道他只是去半个月,只是去雨林里采集昆虫标本,很快就能回来,可一想到接下来的日子里,没人再跟她一起吃早餐,没人再在她浇花时递杯温水,没人再在她熬夜看花店账本时催她睡觉,就觉得像是要隔了千山万水,连分别都变得格外沉重。
家里的小猫青柚不知什么时候蹲在了行李箱上,尾巴有一下没一下地扫着季昭宁放在上面的笔记本电脑,发出轻轻的“沙沙”声,偶尔还抬头看一眼季昭宁,圆圆的眼睛里满是懵懂,像是在挽留这个经常陪它玩逗猫棒的人。江淮鱼伸手把小猫抱进怀里,指尖轻轻摸着它柔软的橘色绒毛,低头跟它说:“青柚会陪我等你回来的,对吧?等你回来,再给你买你爱吃的冻干。”
青柚像是听懂了,轻轻“喵”了一声,用小脑袋蹭了蹭她的下巴,毛茸茸的触感蹭得她脸颊发痒,也蹭得她心里暖了些。
去机场的路上,车里很安静,只有车载导航偶尔传出轻柔的提示音。江淮鱼靠在车窗上,看着窗外倒退的街景——清晨的街道还没热闹起来,偶尔有几个晨跑的人经过,路边的早餐店刚开门,飘出淡淡的豆浆香。她看了一会儿,忽然转头看向开车的季昭宁,小声说:“我早上五点就起来了,给你烤了蜂蜜面包,还夹了点你爱吃的蔓越莓干,放在你背包的侧袋里,路上饿了可以吃,不用特意去机场买。”
“好,我记住了。”季昭宁握着方向盘的手轻轻紧了紧,指节微微泛白,他侧头看了她一眼,又很快转回头看路况,语气里满是牵挂,“我走了之后,花店要是忙不过来,比如周末有人订大批花束,记得叫夏楠过来帮忙,别自己硬撑着搬花盆、剪花枝,小心累着腰。”
“知道啦,你怎么比我妈还啰嗦。”江淮鱼嘴上抱怨着,嘴角却忍不住轻轻上扬,可眼眶却悄悄红了,她赶紧转过头,假装继续看窗外的风景,把快要掉下来的眼泪逼了回去。
到了机场,季昭宁拿着身份证、护照去办理登机手续,江淮鱼站在大厅的休息区,怀里抱着他的黑色背包,背包上还挂着她去年给他买的小恐龙挂饰,她像尊小小的雕塑,一动不动地盯着他排队的方向,连眼睛都不敢多眨。阳光透过大厅巨大的落地窗照进来,在她身上镀上一层金边,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却怎么也暖不了她眼底的失落。
“该走了。”季昭宁很快办好了手续,走回她身边,手里拿着登机牌,喉结轻轻动了动,千言万语——想让她按时吃饭,想让她别总熬夜,想让她下雨记得带伞,都堵在喉咙里,最后只挤出三个字。
“嗯。”江淮鱼把背包递给他,手指下意识地缠在一起,指尖都泛了白,声音轻轻的,却每个字都很清晰,“注意安全,别去太危险的地方,采集标本时也别靠太近陌生的虫子。”
季昭宁忽然伸手,把她紧紧抱进怀里。他的怀抱很有力,手臂牢牢圈着她的腰,把她整个人都裹在怀里,身上带着淡淡的消毒水味——那是他昨天在实验室整理标本时沾到的,还混着阳光晒过的洗衣液味道,是她最熟悉、最安心的味道。江淮鱼把脸埋在他胸口,听着他沉稳有力的心跳声,像听着最安心的旋律,之前一直忍着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打湿了他的衬衫,晕开一小片深色的痕迹。
“等我回来。”季昭宁的声音带着点沙哑,在她耳边轻轻说,温热的气息拂过她的耳廓,“回来给你带雨林里的蝴蝶标本,还带你去吃你上次说想吃的那家日料。”
“嗯。”她哽咽着点头,把脸埋得更深,紧紧抱着他的腰,好像这样就能把他留得久一点。
直到广播里响起飞往巴西里约热内卢的航班登机提醒,季昭宁才慢慢松开她,伸手用指腹擦掉她脸上的眼泪,动作温柔得像在触碰易碎的玻璃:“别哭,我很快就回来,半个月,眨眨眼就过去了。”
他转身走进安检口,走几步就忍不住回头看她一眼,每次回头,都能看到江淮鱼站在原地,眼睛红红的看着他,直到他的身影消失在安检口的拐角处,再也看不见。江淮鱼还站在原地,盯着那个方向看了很久,直到眼泪模糊了视线,才慢慢收回目光,转身往机场外走。
回家的路上,雨不知何时又下了起来,细密的雨丝打在车窗上,晕开一片模糊的水痕。江淮鱼开着车,看着雨刷器来回摆动,忽然觉得车厢里空荡荡的——以前每次开车,副驾驶座上都会坐着季昭宁,要么跟她聊天,要么安静地看文件,偶尔还会给她递颗糖,可现在副驾驶座空着,连她怀里的青柚,都只是乖乖趴着,呼噜声都显得格外安静。
回到公寓,她推开门,习惯性地喊了声“我回来了”,却没人像往常那样,从阳台的小实验室里探出头,笑着应她“回来啦,饭马上好”。客厅里的沙发上,还放着季昭宁没看完的昆虫研究报告,书签夹在第37页,是她之前给他做的银杏叶书签;厨房的料理台上,留着他早上喝剩的半杯牛奶,杯壁上还沾着点奶渍;连阳台的青柚盆栽——那是去年他们一起买的,名字跟小猫一样,都像是在等着主人回来浇水,叶子都没之前那么有精神了。
“他很快就回来了,就半个月。”江淮鱼把青柚放在沙发上,蹲下来摸着它的头,像是在安慰小猫,又像是在安慰自己,“我们要乖乖等他,等他回来给我们带礼物。”
青柚蹭了蹭她的手心,喉咙里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像是在应和她的话。
晚上,江淮鱼坐在电脑前,打开微信,翻看着季昭宁下午刚发来的照片。照片里全是郁郁葱葱的雨林,高大的树木遮天蔽日,树干上缠着五颜六色的寄生花,还有比手掌还大的蕨类植物,叶片上挂着晶莹的水珠。他还拍了张自己的自拍,额头上沾着点泥土,大概是下午蹲在地上采集标本时蹭的,嘴角却扬着大大的笑意,背景里隐约能看到几只色彩斑斓的蝴蝶,正停在花朵上。
【这里的拟态蛾比实验室里的标本好看多了,翅膀展开有巴掌大,还能变成树叶的样子,等你下次有空,我带你来看。】
江淮鱼看着屏幕上的文字,又看着照片里季昭宁带笑的眼睛,忽然就笑了,眼眶却又热了。她指尖在键盘上敲着,回复:【好啊,那你记得给我拍会发光的兰花,攻略上说雨林里有晚上会发光的兰花,超好看!还有……季昭宁,我想你了。】
发送键按下的瞬间,窗外的雨又大了些,“哗啦啦”地打在玻璃上。她把青柚抱进怀里,坐在沙发上,打开手机相册,翻出她和季昭宁去年在花店门口拍的合照——照片里她抱着一束玫瑰,季昭宁站在她身边,伸手揽着她的肩,两人都笑得格外开心。看着看着,她忽然觉得,思念就像这连绵的雨,看似细密无声,却能一点点浸透整个心房,每想他一次,心里就暖一点,也空一点。
而千里之外的亚马逊雨林里,夜幕早已织得密不透风,像一块厚重的黑色绒布,把整个雨林都裹了起来。季昭宁靠在临时搭建的帐篷外,身后的帐篷里传来队友们轻微的呼吸声,大家白天走了十几公里,都累坏了,很快就睡着了。身前的篝火还剩几点暗红的火星,偶尔“噼啪”响一声,溅起细小的火星,又很快融进漆黑的夜色里,没留下一点痕迹。雨林的晚风裹着潮湿的草木香,还夹杂着远处不知名虫的鸣叫声,有高有低,热闹得很,却又因为夜色深浓,显得格外安静,连自己的心跳声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他手里握着手机,屏幕亮着微弱的光,在漆黑的夜里像颗小灯,映得他眼底满是柔意。下午扎营后,他找了好久才找到一处信号稍好的高地,刚才刚点开微信消息界面,江淮鱼发来的“我想你了”就跳了出来,字体是她最喜欢的圆体,后面还跟着个小小的星星表情,可爱得很。季昭宁盯着那四个字看了很久,嘴角忍不住慢慢上扬,从眼底一直蔓延到眉梢,白天穿越泥泞河道时溅在身上的泥水、被藤蔓划伤胳膊的刺痛、扛着几十斤的采集设备走了十几公里的疲惫,像被一阵温暖的春风轻轻吹走,瞬间烟消云散,连胳膊上还没愈合的小伤口,都好像不那么疼了。
他指尖在屏幕上敲了又删,想跟她说的话太多太多——想跟她说今天上午看到了一群色彩斑斓的金刚鹦鹉,落在树梢上叽叽喳喳的,特别热闹;想跟她说营地旁的小溪水特别清,能看到水底的鹅卵石,还能听到小鱼游动的声音;想跟她说他下午采集到了一只特别小的萤火虫,放在透明盒子里,晚上会发光,像颗小星星;更想跟她说,他也很想她,从分开的那一刻就开始想了。可手机信号时断时续,屏幕右上角的信号格一会儿剩一格,一会儿又没了,他怕发不出长消息,最后只小心翼翼地敲了“等我”两个字,又补了个挥手的平安表情,反复确认了三遍发送成功,才慢慢按灭屏幕,把手机揣进贴身的口袋里,怕夜里不小心弄丢。
他抬头看向头顶的漫天繁星,雨林的天空没有城市的灯光污染,星星多得像谁把装满碎钻的盒子打翻了,密密麻麻嵌在黑色的天幕上,亮得耀眼,连银河的轮廓都清晰可见,像一条银色的丝带,横跨在天空中。他望着那些星星,心里默默说:江淮鱼,我也想你,很想很想。想你早上蹲在玄关帮我叠衬衫的样子,头发垂下来,你会下意识地用手拨到耳后;想你刚才手指被拉链划伤时,含在嘴里含糊说话的样子,明明疼得皱眉,却还不忘叮嘱我;想你煮的小米粥,想你烤的蜂蜜面包,更想你公寓里那盏暖黄的灯,还有你抱着青柚坐在沙发上等我回家的样子。
跨越了大半个地球的思念,像根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丝线,细细密密的,却格外坚韧,怎么扯都扯不断。一头系着雨林里的星光,系着他身边的篝火与虫鸣,系着他采集到的每一只标本,系着他每一个平安的瞬间;另一头系着城市里的公寓灯火,系着她窗前的月光,系着她怀里的青柚,系着她每天等消息的牵挂,系着她花店门口的那束玫瑰。无论相隔多远,无论中间隔着多少片海洋、多少座山川、多少片雨林荒漠,只要想起对方,就能清晰感受到彼此的温度——她的温度是指尖的创可贴,是清晨的叮嘱,是屏幕里的“我想你”;他的温度是屏幕里的“平安”,是星光下的思念,是怀里的卫星电话,紧紧缠绕着,从未断过,也从未淡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