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桌面快捷
            桌面快捷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花漾虫缘 >
            第23章 旧照片里的秘密与掌心的温度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花漾虫缘 >
            第23章 旧照片里的秘密与掌心的温度
        
    季昭宁在整理研究所旧档案时,指尖刚触到档案柜深处的纸页,就被一叠泛着暗黄的硬壳本册勾住了注意力。柜底积着层薄薄的尘,是常年不见光的模样,他伸手推开堆在外面的旧报表时,指尖还沾了些细尘。恰逢上午的阳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斜斜照进来,在柜内投下一道道浅金的光带,恰好落在最底下那本硬壳相册上——封皮本是深棕色,如今早已褪成浅褐,边角被岁月磨得发白卷边,连上面印着的“研究所留念”字样都模糊不清,只隐约能看出轮廓。
他屏住呼吸,指尖扣住相册边缘轻轻往外抽,生怕太用力弄破了脆弱的封皮。相册比想象中沉,刚放在铺着靛蓝绒布的工作台上,就压得绒布陷下去一小片。他指尖捏着相册脊,慢慢翻开第一页,里面夹着的透明塑封早就老化发脆,刚一动,一张同样泛黄的照片就从塑封缝里滑了出来,“嗒”地一声落在绒布上,连带着扬起细小的尘粒,在阳光里轻轻打转。
这张照片比相册页更旧些,边角已经卷了毛,像被人反复拿在手里摩挲过无数次,边缘还带着淡淡的霉点,是老物件在潮湿环境里留下的痕迹,却半点没遮住画面里鲜活的模样。画面定格在研究所的紫藤架下,四月的紫藤开得正盛,藤蔓爬满架子,淡紫色的花穗一串串垂下来,有的落在两人肩头,有的擦过发梢,连风里都像裹着花香。
照片左侧是年轻时的母亲,比他记忆里更显利落——穿着研究所统一的浅灰色工作制服,领口系着白衬衫领结,袖口挽到小臂,露出纤细却有力的手腕;头发扎成高马尾,碎发贴在耳后,眉眼间带着科研人特有的专注,却在笑时柔了下来。她双手捧着个方方正正的玻璃盒,盒盖擦得透亮,能看清里面衬着的白色绒布,绒布上摆着一只完整的蝴蝶标本,翅膀纹路隐约可见。
而母亲身边站着个陌生女人,穿了条收腰的淡紫色连衣裙,裙摆垂到膝盖,裙摆上绣着细碎的白花纹,衬得她身姿轻盈。女人的眉眼格外温柔,像春日里吹过草地的风,不燥不烈,眼尾微微上挑,笑起来时眼睛弯成月牙,眼尾还带着点浅浅的梨涡;嘴角右侧有颗小小的黑痣,藏在笑纹里,却更添了几分亲切,让人只看照片,就忍不住心生暖意,仿佛下一秒就能听到她温和的声音。
“这是……江阿姨?”季昭宁捏着照片的边缘,指尖轻轻拂过照片上穿紫裙的女人,心跳莫名快了半拍。那眉眼间的温柔,竟和江淮鱼有几分相似。他没多想,小心翼翼地把照片夹在笔记本里,转身去找在隔壁办公室整理资料的孟云栖——孟云栖在研究所待了十年,比他更清楚当年的事。
孟云栖正对着一摞旧报表皱眉,见他进来,抬头笑了笑:“怎么了?找到什么宝贝了?”
“你看这个。”季昭宁把照片递过去,指着穿紫裙的女人,“这是江淮鱼的妈妈吗?”
孟云栖凑过来看了看,眼睛一亮,点头道:“对!这就是江伯母,二十年前她还在研究所当助理呢,跟你母亲是最好的朋友,形影不离的那种。当年你母亲研究拟态蛾,需要大量的标本和数据,江伯母天天陪着她泡在实验室,帮了不少大忙。”
季昭宁的心跳猛地漏了一拍,手里的照片差点没拿稳。他从未听父亲提起过,母亲和江淮鱼的母亲竟还有这样一段渊源,更没想到,他们的缘分早在二十年前就埋下了种子。他又把照片凑到眼前,仔细看玻璃盒里的标本——虽然模糊,却能隐约看到一只蓝闪蝶的翅膀,磷粉在当年的阳光下泛着幽蓝的光,像极了他前阵子特意定制、送给江淮鱼的那枚蓝闪蝶戒指。
“这张照片送给我吧。”季昭宁的声音带着点不易察觉的急切,他小心翼翼地把照片擦了擦,重新夹进笔记本里,指尖还残留着老纸张粗糙的触感,仿佛能摸到二十年前的时光。
“拿去吧,反正这相册也是从旧仓库里翻出来的,没人要的旧东西。”孟云栖摆摆手,忽然想起什么,拍了下桌子,“对了,下周就是研究所三十周年庆,邀请了不少老员工回来,江小姐要不要来?我听主任说,江伯父也会来参加,他当年还是研究所的生物学顾问呢。”
季昭宁的眼睛瞬间亮了,像落了星光:“好!我晚上就问问她,她肯定愿意来。”
傍晚时分,季昭宁特意绕路去花店接江淮鱼。彼时花店刚打烊,卷闸门拉下来一半,江淮鱼正蹲在门口的小台阶上,给那盆叫“夜影”的黑色郁金香浇水。她穿着米白色的围裙,袖口沾了点泥土,听到熟悉的脚步声,立刻抬头冲他笑了笑,发间还别着朵新鲜的茉莉,是下午刚摘的,清香袭人,顺着晚风飘到他鼻尖。
“今天没迟到,奖励你个好东西。”季昭宁走过去,蹲在她身边,从笔记本里取出照片,轻轻递到她面前。
江淮鱼赶紧擦了擦手上的水珠,指尖在围裙上蹭了蹭,才接过照片,生怕弄湿了纸页。她盯着照片看了几秒,眼睛瞬间红了,声音也跟着发颤:“这是我妈妈!她跟我说过,年轻时在研究所认识了个特别好的姐姐,待她像亲妹妹一样,原来那个姐姐就是你妈妈……”
她的指尖轻轻点在照片上母亲的脸上,动作轻得像怕碰疼了人,眼泪顺着脸颊滑下来,滴在照片边缘,她又赶紧用指腹擦掉,声音带着哽咽:“我妈妈还跟我说,当年她结婚,你妈妈特意送了她一只蓝闪蝶标本,说希望她的生活能像蝴蝶翅膀一样绚烂。可惜后来搬家的时候,标本盒不小心摔碎了,她难过了好久,之后再也没提过这件事。”
季昭宁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又酸又软,连呼吸都慢了半拍。他伸手将她揽进怀里,轻轻拍着她的背,像哄小孩似的:“没关系,以后我们一起养很多蓝闪蝶,在花园里种满花,让它们陪着你,也陪着你妈妈的回忆。”
江淮鱼在他怀里点了点头,声音闷闷的,埋在他胸口蹭了蹭:“我妈妈还说,她跟你妈妈当年约定,以后要是有了孩子,一定要让孩子们也成为好朋友……没想到,我们真的遇见了,还……”她说着,声音越来越小,脸颊也红了。
季昭宁抱着她的手臂紧了紧,心里满是暖意。原来缘分早就埋下了伏笔,在二十年前的紫藤架下,在两只交握的手上,在那句藏在时光里的约定里,更在他送给她的蓝闪蝶戒指里。
回到公寓,江淮鱼找了个原木色的相框,把照片仔细装进去,摆在了客厅最显眼的电视柜上,旁边正好放着她和季昭宁上个月在花园拍的合照——照片里她抱着青柚,他站在她身边,两人笑得眉眼弯弯,和二十年前的母亲们如出一辙。青柚凑过去,用鼻子嗅了嗅相框,又用头轻轻蹭了蹭,像是在跟照片里的人打招呼,尾巴还轻轻晃着。
“下周研究所周年庆,一起去好不好?”季昭宁从背后抱着她,下巴抵在她的发顶,鼻尖萦绕着她发间的茉莉香,“江伯父也会去,到时候我们还能听听你妈妈和我妈妈当年的故事。”
“好啊!”江淮鱼立刻转过身,眼睛亮晶晶的,像藏了星星,“我要穿那条淡紫色的连衣裙,就像照片里我妈妈穿的那条,说不定到时候还能跟爸爸合张照,跟当年的照片凑成一对。”
“嗯,你穿什么都好看,穿紫裙肯定更像你妈妈,温柔又好看。”季昭宁低头吻了吻她的额头,眼底的温柔几乎要溢出来,能溺死人。
周年庆那天,研究所里挂满了彩带和气球,门口还摆了不少当年的旧照片,热闹得像个节日。江淮鱼果然穿了那条淡紫色的连衣裙,长发挽成低马尾,发间也别了朵茉莉,挽着季昭宁的手臂,站在人群里,像朵悄悄绽放的紫藤花,温柔又亮眼。
江父刚走进大门,就看到了他们,笑着走过来,拍了拍季昭宁的肩膀,语气里满是认可:“好小子,总算没辜负你妈妈和我家老婆子当年的期望,把我们家小鱼儿照顾得这么好。”
他又看向江淮鱼,伸手帮她理了理裙摆,眼神里满是宠溺:“你妈妈要是看到你现在这样,穿着跟她当年一样的裙子,身边还有这么好的人陪着,肯定很开心。”
季昭宁看着身边笑靥如花的姑娘,又看了看远处墙上挂着的、母亲和江伯母的合照,忽然觉得,有些缘分真的是命中注定。二十年前的约定,在二十年后的今天,以最温柔、最圆满的方式实现了。
晚会进行到一半,主持人邀请老员工上台分享往事。江父接过话筒,走到舞台中央,目光先落在台下的季昭宁和江淮鱼身上,笑着开口:“二十年前,我和季夫人、我家老婆子都在研究所工作,那时候我们三个经常一起加班、一起赏花,有天在紫藤架下许下约定,希望以后的孩子们能像我们一样,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台下安静极了,所有人都看着他,也看着台下紧挨着的两人。
江父顿了顿,又笑着说:“今天看到他们站在一起,手牵着手,我忽然觉得,这不仅仅是朋友,更是命中注定的缘分——是二十年前的约定,把他们牵到了一起。我家老婆子要是还在,看到这一幕,肯定会跟季夫人一起,偷偷抹眼泪。”
台下立刻响起热烈的掌声,还有人笑着起哄。江淮鱼的脸颊红透了,像熟透的苹果,悄悄攥紧了季昭宁的手。他反手握紧她,掌心的温度透过皮肤传递过去,像一股暖流,瞬间涌遍全身,让她格外安心。
晚会结束时,月光正好,像一层薄纱,轻轻盖在研究所的林荫道上。两人并肩走在石板路上,影子被月光拉得很长,紧紧依偎在一起,分不出彼此。
“季昭宁,”江淮鱼忽然停下脚步,抬起头,认真地看着他,眼睛里映着月光,“你说,我们是不是上辈子就认识了?不然怎么会这么巧,妈妈们是好朋友,我们也能遇见。”
季昭宁低头笑了笑,伸手拂去她发间沾着的小花瓣,指尖轻轻蹭过她的脸颊:“或许吧。说不定上辈子,你是花园里最娇贵的那朵花,我是守护在你身边的小虫子,天天看着你开花;这辈子,我就变成人,把你娶回家,继续守护你。”
江淮鱼被他逗笑了,踮起脚尖,在他脸颊上轻轻亲了一下,像落下一片羽毛:“那这辈子,换我来守护你,陪你一起养蓝闪蝶,一起等时光胶囊开封,一起过好多好多的日子。”
月光像被揉碎的银纱,轻轻洒在他们身上,温柔而皎洁,没有半分刺眼的锋芒。季昭宁把江淮鱼往怀里又揽了揽,两人并肩站在研究所的林荫道上,影子被月光拉得很长很长,紧紧贴在一起,从脚踝到肩头,慢慢叠成了一道模糊又亲密的轮廓,分不清哪部分是他,哪部分是她。
远处的晚会还没完全散场,残留的笑声顺着风飘过来,带着热闹过后的柔软;林荫道两侧的草丛里,虫鸣此起彼伏,唧唧、嗡嗡地凑着热闹,不像白日里那样急切,反倒慢悠悠的,像是在低声说着祝福的话。风轻轻吹过,带着紫藤花的淡香,拂过他们的发梢,又悄悄钻进衣领,暖得人心里发颤。
季昭宁低头看着怀里的姑娘,她还带着刚才被起哄时的微红脸颊,眉眼弯弯的,眼尾挂着细碎的笑意,连睫毛上都像沾了月光,亮晶晶的。他伸手轻轻拂过她的脸颊,指尖触到她温热的皮肤,心里满是踏实的暖意。这一刻,他忽然觉得,从前那些独自在研究所整理档案的夜晚,那些为了寻找母亲旧迹的奔波,那些遇见她之前的平淡日子,所有的等待、所有的遇见,都是值得的——仿佛那些时光,都是为了让他在刚好的年纪,遇见刚好的她。
原来最好的缘分,从不是小说里写的那样,要有轰轰烈烈的邂逅,要有跌宕起伏的情节,而是在某个不经意的清晨或傍晚,你遇见一个人,从此眼里便多了束光。然后在往后的岁月里,一起松土种花,一起看虫鸣日落,一起藏时光胶囊,一起赴二十年前的约定,把日子慢慢过细,把心意慢慢沉淀。直到某天回头看才发现,对方早已悄悄走进自己的生命里,像清晨的晨光,像夜晚的月光,像花园里永远开着的花,成为了那束最温暖、最离不开的光,照亮往后每一个平凡的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