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之薛蟠不是呆霸王 > 第62章 元春省亲

红楼之薛蟠不是呆霸王 第62章 元春省亲

作者:花晨与月夕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6 21:32:33 来源:文学城

亥正一刻,薛妈身边的丫鬟过来跟薛文起说,“咱们家太太、姑娘,还有林家大姑娘,刚刚被贵妃娘娘叫园子了。”

元春被封的贤德妃,是妃位,并非贵妃,这里的贵妃并非指位份,只是一种默认、允许的称呼。

薛文起点点头,知道了。省亲并非一时一刻就能完成,元春戌时回来的,逛了会儿园子才叫宝钗黛玉姐妹们进去的,按着原著,这得持续到下半夜凌晨呢。他捡了两块鸡油卷、菱粉糕并两块油炸的卷酥点心吃了,便在一旁的榻上小憩歇下。

不知过了多久,又听有人叫道,“大爷,大爷,快醒醒。领赏了。”

薛文起睡的浅,猛地醒了,但也没听清叫他的丫鬟说什么,只问,“那头完事了?可以回家了?”

伺候他的采苹笑道,“大爷睡糊涂了,哪就这么快呢,睁眼就要回家的。快起来,里边贵妃娘娘赏了东西,小太监已经送到院子里了,让您去领赏呢。”采苹边说边给薛文起拍了拍衣服。哪怕只是宫里一个跑腿的小太监,他们也是不敢得罪的。又得衣冠得体,又得彬彬有礼。

三七一脸笑容地从外边进来,他刚偷偷递给小太监一个荷包,同那小太监打听了园里的情况,此时是钱旺和两个管事的在院子里招待那小太监。

“贵妃娘娘甚是喜欢咱们温泉庄子上送来的水仙花,多看了两眼,一问,竟是咱们家送来的,又说到那年刚上京时送的两盆绿翡翠秋菊,很得皇后娘娘的喜欢,便让人赏了好些玩意下来。”三七道。

送绿菊花的时候三七还没到他身边,所以不知道。那菊花是宝钗送贾母的,听三七这么一讲,看来那两盆菊花最后又被贾母送进了宫里给元春,再被元春送给皇后,或者是被皇后在元春处看到了。这送来送去,也够曲折的了。

薛文起跟着三七出来领赏。

他当初没跟着薛妈宝钗学宫里的规矩,现下多亏了三七提点才没出差错,顺利从小太监那领了元春的赏,新书一部,砚台一方,宫里今年新鲜样式的金银锞子两对。

那小太监拿了薛家的银子,对薛文起的态度极好,满脸笑容地说道,“里边薛姑娘、林姑娘也得了一样的赏,娘娘极喜欢薛姑娘的诗词呢。薛公子真是有位好妹妹,见识不熟,舒缓有度。”

薛文起跟着小太监谦虚两句,才让三七、钱旺把人送出去。

三七、钱旺从外边回来的时候,薛文起笑眯眯地看着三七,“没想到你还有这用处。”

三七笑着挠挠头,他毕竟出身永宁侯府,规矩礼仪是不差的,跟小太监领个赏算多大点子事呢,他年龄小,没经历过永宁侯府的鼎盛期,若是换成其他前辈,就是见皇帝、上朝,那点儿礼仪规矩也是难不倒的。

薛文起把才领到的两对金银锞子扔给三七,“跟钱旺分了吧。那方砚台给你了,给钱旺也是糟蹋了。”

“谢大爷。”三七高兴道。跟施兰亭虽然也不缺银子,但跟着薛文起明显赏赐更多,而且他现在可是同时领着施兰亭和薛文起两份月钱。

寅时二刻,薛妈、宝钗红着眼圈来找薛文起回家。

见娘俩个这般,薛文起的脾气噌一下就上来了,顿了下才想起来,这可能不是受气了,而是才见了元春,不忍离别的缘故。

原著里元春也就省了这一次亲,还是夜里,之后虽有贾母、王夫人等常去宫里陪伴、省视,但到底再没能回来。

明明是最荣耀富贵的时候,贾府却一片哽咽悲戚。

薛文起长长叹口气,无可奈何。他这一刻,只希望施兰亭快一点儿成事,赶在元春过世之前,或许能保元春一命。

贾家的老少爷们奢侈荒唐**,东府的贾珍贾蓉父子就不用说了,再如为了几把扇子便害的人家破人亡的贾赦,这种人里子已经烂了,没有救的必要,但贾家的这些女孩儿们又做错了什么呢。

薛文起、薛妈、宝钗从贾府回来,歇至晌午,刚准备用饭,一家人围着桌子说昨天园里省亲姐妹们做诗的话,便有林之孝家的领着两个婆子小厮送了些彩缎金银来,说是宫里赏下的。

薛文起以为到这就算完了,没想到又过了几日,宝钗生日这一天,正邀了贾家姑娘在内,许多相熟的姐妹们在家里玩呢,便有宫里的太监来传话。

宝钗邀了很多相熟的姐妹们在家玩,薛文起为了避嫌,一早就出门去养殖场了,那边已经建成,过了年就开始四处收购产奶的牛羊。

薛文起正在加工厂看人制作黄油,便听家里的小厮急匆匆地边跑边喊,“大爷,大爷,快回府,宫里有个小太监来家里了,太太让您赶紧回去呢!”

加工厂的厂房为了保持清洁卫生,不准着装不合格的外人进入,那小厮便只能在门口着急。

薛文起连忙赶出来,脱了身上白色的实验袍,问,“来家里做什么的。”

小厮急道,“问了,但没说,只说了是好事。”

薛文起点点头,不那么急了,是好事就行。

薛文起匆匆赶回去,那传话的小太监见了薛文起,满脸笑容,夸赞道,“薛公子真是一表人才啊。不仅生了副好皮囊,这做生意的本事也是一道一道的,养的花儿也入了皇后娘娘的眼。”

薛文起立马想到了元春省亲时那几盆水仙花,还有之前的两盆绿菊花。

就听传旨的小太监说,“您可得好好感谢宫里的那位表姐,贾妃娘娘,那日,娘娘回宫后,极力夸赞了您的水仙花,皇后娘娘是极爱花草的,贾家进宫谢恩的时候,便带了两盆进来,皇后娘娘喜欢的什么似的。又听贾妃娘娘说那年的绿翡翠秋菊也是您送的。皇后娘娘一高兴,便想从内务府要个皇商的名额给你。”

“内务府的人一查,金陵薛家已经是皇商了,便回了皇后娘娘。皇后娘娘本来要作罢,贾妃娘娘又跟皇后娘娘说,您一家现长居京都,您虽是薛家的长房长孙,但年幼丧父,薛家的生意落到了叔父手里,这才来了京城投奔亲戚,另谋出路,您现在的生意和薛家并没有关系。”

“皇后娘娘一听,又是叹又是怜,便破例,又给您一个皇商的名额,往后宫里的水仙花和菊花都先紧着您,从您这买了。”小太监笑道,“我是内务府那边的,您叫我连福就行了。”

薛文起赶忙作揖,恭敬道,“连公公。”

连福笑着应了,又给薛文起回礼,“咱们以后常来常往的,薛公子就不必客气了。”

连福说着从袖口拿出三张一百两的银票给薛文起,“我今儿也是带着任务来的,薛公子明儿去内务府领牌子的时候,顺道让人送些您铺子里的孜然进宫。您铺子里那种叫孜然的调料,去年冬底内务府就采购了一些,宫里的主子们,从公主皇子到太上皇、皇太后,都喜欢这一口呢。往后啊,您每个月送三百两银子的孜然进来,这是这个月份的。”

铺子里一两孜然十两银子,一斤孜然就是一百两银子,三百两银子就是三斤孜然。

他去年冬开始,卖孜然的时候都是装在一种约两指粗的透明玻璃瓶里。玻璃加孜然,稀罕货叠上稀缺货,漂亮又稀有,多少银子一瓶都没人嫌贵了。

薛文起笑着将连福送出府。不管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不管愿不愿意、想不想,这回,他可欠了元春天大的人情了。

唉,他一个想帮施兰亭造反的商户,要这么个皇商的名头干什么啊。

可上头压着元春,压着皇后娘娘,又有内务府,想拒都拒不了了,除非抗旨。他突然有种被人强制、逼良为娼的感觉。却又无可奈何,毕竟元春是出于好意。

但他就是觉得自己不干净了,被黏上了大晋皇商的标签。日后施兰亭事成,论功行赏,一查底子,哟,前朝的皇商啊,那他岂不成了二婚?

薛文起在这边纠结,宝钗、薛妈却是高兴极了。皇商虽然是商,但沾了一个“皇”字,那就不一样了。若是早一年挂上皇商的名头,哪还有人敢光明正大地抄着他们家自助餐厅,改都不改,名字都不换一个,开的满大街都是。

且说元春和王夫人这对母女。

薛家未上京时,王夫人便打算着凑成宝钗和宝玉的婚事。

老太太再偏爱宝玉,可宝玉终究只是二房次子,贾家子孙众多,最后分到宝玉手里的家产能有多少?薛家就不一样了。薛家大房只有薛文起和宝钗两个孩子,她和薛姨妈又是亲姐妹,宝钗和宝玉亲上加亲,她再在薛姨妈身边有意无意的提两句,那薛姨妈给宝钗的嫁妆,至少也得是薛家大房一半的家产吧。薛家别的没有,银子是不缺的。

可偏偏事与愿违。

眼看着黛玉和宝玉两小无猜,青梅竹马,关系越来越好,连老太太也是钟意黛玉和宝玉的,只是碍于林如海,怕林如海不同意这门婚事。林如海一死,黛玉和宝玉的婚事反倒板上钉钉了。

林如海给黛玉留的家产也不少,但黛玉和宝玉,即使成了,那黛玉必然和自己不是一条心的。王夫人越发焦心忧虑。她不喜欢黛玉的娘,便连着黛玉也看不顺眼。

另一边,薛家也是坚决不同意亲上加亲,再三拒绝宝钗和宝玉的婚事。

直到贾家建省亲园子的时候,薛姨妈连银子都不愿意出,前后只拿了六千两银子出来,这是真的不想要宝钗和宝玉的婚事了。

王夫人不得不死心,可薛家的生意越做越好,每日赚的银子好像流水一样进了薛家的腰包。贾家的银子却流水似的往外淌,因为元春封了妃,又额外添了建省亲园子的钱,时不时还有宫里的太监出来打秋风。

婚事不成,那就只能换个法子拴住薛家。

好在薛家两次送的花儿,绿菊和水仙,好巧不巧,都入了皇后娘娘的眼。元春便做了顺水人情,跟皇后娘娘给薛文起要了个皇商的名头。

金陵薛家本就是皇商,薛文起和薛家本家又没分家,说是要个皇商名额,其实也就是给薛文起又办了一个内务府的牌子,连审核都不用,并不是什么大事。

果然,领了内务府皇商牌子的第二天,薛姨妈就带着宝钗、薛文起,亲自带了一万两银子来贾府道谢。

这次不是大摇大摆地让人抬着装银子的箱子,而是厚厚一摞银票,薛姨妈私底下拿给她的,老太太、凤哥儿都不知道。

王夫人亲热地拉着宝钗的手,笑着对薛妈说,“都是自家人,这么客套算什么呢。咱们家娘娘也就是在皇后娘娘跟前提了一句,还是你们家的花儿种的好,入了皇后娘娘的眼,不然提多少都是没用的。”

又道,“前儿娘娘让人传话,说园子就那么放着,倒寥落辜负了,让他们姐妹们住进去呢。宝钗虽然不在府里住,但娘娘特意指了蘅芜苑,让给宝钗留着。若是哪次来府里和姐妹们玩耍,也好有个歇脚的地方。”

今天不知怎的,王夫人一笑,薛文起就觉得背后毛毛的,可又说不上来哪里不对。

他家上京也有几年了,没有一个人在贾府住过一晚,元春特意让人留个院子给宝钗干什么?给史湘云,也比给宝钗更合适啊。毕竟史湘云偶尔会来贾家小住的。

原著里,史湘云来贾家的时候大多都是和宝钗同住蘅芜苑的。

薛文起只能暂时将这归到强大不可抗的剧情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2章 元春省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