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楼之薛蟠不是呆霸王 > 第60章 什么嫂子?哪来的嫂子?

薛文起愣了半晌才反应过来薛妈说的“你二叔”是谁。

原主薛蟠的二叔,薛蝌薛宝琴的父亲,薛家现在的当家人——薛询。

他们离开金陵的时候,薛询还活蹦乱跳,满心算计,这才几年,竟然突然就没了。

只能感叹一句世事无常。

再处心积虑的盘算计划,终抵不过生老病死。

他对薛询这个故意把原主养废又算计他家产的“好”二叔没什么感觉,没了也就没了,他是不可能不远千里的回金陵吊唁的。

况且,薛家的下任当家人已经选出来了,原主的四叔。

果然和他没有关系,但竟然不是薛蝌。

也可能是薛蝌年纪太小的缘故,薛蝌比宝钗还小一岁,明年才十五。

信是他们留在金陵看宅子的管事写的,并不知道太多薛家主宅那边的消息。

又过了十来日,薛家主宅也来消息了,这倒让薛文起十分意外,完全没想到薛家主宅那边还能记的有他们母子三个人。

薛家二婶写给薛妈的,薛宝琴写给宝钗的,还有薛蝌和他四叔写给他的,真是一家人齐齐整整啊,这是要干嘛?逐个攻略?

薛文起把信一展,略扫了一眼,全是薛蝌的塑料兄弟情,装什么兄友弟恭啊。

薛文起把薛蝌的信扔到一边,再看他四叔的,直接气乐了。

他四叔竟然理直气壮地质问他身为薛家的长房长孙,在京城的这几年为什么只顾发展自己这房的产业,丝毫没有管薛家族里的产业。

他家在京都开糖水铺子、东华园,甚至今年才开业的自助餐厅的事,都被他四叔知道了。这倒不奇怪,京都有不少薛家族里的产业,这些铺子的管事的和掌柜的只要不瞎不聋,就不可能不知道他家的事。

把他气笑了的是这位好四叔到底哪儿来的底气质问他为什么不管薛家的生意,甚至还敢跟他要罐头和面包、糖水饮子的配方。

“烧了。”薛文起把薛蝌、薛家四叔的信一齐扔给三七。

三七接过信,又把手里的邸报拿给薛文起,“今天份的。”

自从贾母生辰宴之后,知道南安郡王向朝廷申请增兵支援,薛文起又恢复了看邸报的习惯。他刚穿过来那会儿还拿邸报当新闻看,上了京之后,生意忙,还要抽出时间编教材,渐渐便把看邸报的习惯丢了。

薛文起接过邸报,就听三七说,“今儿早朝的时候,陛下同意了派兵增援。”

薛文起手上一滞,拧着眉头看向三七,顿了下才问,“消息可送出去了。”

三七笑道,“您放心,消息一早就送出去了。新帝增派的这点儿兵力,对咱们家少主来说,连点儿小麻烦都算不上。咱家少主能从流放翻身,做到今天这个局面,最擅长的就是以少胜多。”

薛文起展开邸报,一眼扫到写着增兵的地方,十万兵马!

他瞪着眼睛看向三七,咬牙道,“你管十万兵马叫‘这点儿兵力’?!”沙罗国一共也才五六十万人口!

三七笑嘻嘻道,“您别只看派去了多少兵,打仗这事,兵再多也没用,得看带兵的是谁。将领不行,多少兵过去都是送人头的,这李长乐乃是文人出身,祖宗十八代,除了种田的就是读书的,连把兵器都没摸过。派一个满嘴之乎者也的书生做将军,这位新帝,还真是别出心裁。”

当今陛下乃是以武力兵马逼太上皇退位,登基之后,为防有人效仿自己当年的做法,将兵权牢牢握在自己手里,并且重文轻武,不断削弱武官集团,甚至连“将军”一职也撤了,只保留了像贾赦“一等将军”这种袭爵得来的虚职“将军”。

十多年下来,朝廷里再没有年轻能堪大任的武将崭露头角,只剩如卫若兰父亲卫老将军、冯紫英父亲冯老将军等几个快要颐养天年、含饴弄孙的老人。先前便是派了卫若兰父亲卫老将军去辅佐南安郡王。

三七嗤笑道,“自古文官和武官便是不对付的,新帝派个纸上谈兵都未必能谈明白的文弱书生掌率十万大军,但凡有点儿血性的士兵也不能服啊。士兵不服将军的管,您说这仗还有的打吗。”

“依我看啊,都不用等大军南下到沙罗了,只提前使一招离间计,彻底涣散了军心,这仗也就不用打了。”三七道。

薛文起不明白打仗的事,但听三七说的头头是道,合情合理,也不由得放下心了。纵观历史,一个皇帝,重文轻武到这个地步,其后果可想而知。

他也愿意相信施兰亭。施兰亭若想成大业,眼前的十万增兵,连个坎儿都算不上。

薛文起冷静下来,重新开始看邸报,有地闹水灾,夏收收不上来,粮食烂在了水里,有地闹干旱,秋播又种不上。农业社会,完全的看天吃饭,百姓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辈子活下来,能吃饱的年份屈指可数。

这个年代,并非只有红楼贾府里的纸醉金迷,鲜花着锦,贾家的丫鬟可以为了碗蒸蛋,为了争口气就把厨房砸得稀巴烂,但更多的百姓,连鸡蛋味儿都闻不上,要从狗嘴里抢吃的。

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

希望施兰亭可以做到。

薛文起叹口气,起身去养殖场和牛奶加工厂工地了。面包厂那边已经投产,养殖场和加工厂也得赶在年前完工。

九月初,西州来信,今年内有望做出红霉素!

这真是天大的好消息了,应该说是惊吓。

虽然是他建议影十一先做红霉素的,一是原料问题,西州那边柑橘不容易得,柑橘是做青霉素的原料,而施兰亭带过去不少西红柿种子,西州气候不能种橘子,但可以种西红柿,西红柿是红霉素的原料,二是红霉素可以口服,青霉素却更适合注射,但现今的条件下,很难做出合格的注射器,而且青霉素注射前要皮试,难上加难。

意见是他提的,但他没想到影十一动作竟然这么快!

要知道,当年青霉素从发现到投入使用可是经历了十多年的时间。

薛文起乐颠颠地去查看西州商队带回来的货物,直到晚上吃饭的时候,两侧嘴角都压不下来。

“哥,你今个儿是遇上什么好事了?”宝钗好奇地问道。他们家常有来往全国各地的商队回京或者出都,也没见她哥哪次高兴成今天这样的啊。

“嗯?”薛文起挑挑眉,光顾着高兴了,都没注意到宝钗刚刚在说什么。

宝钗笑着指指自己的眉梢儿,“都喜上眉头了,高兴的什么似的。”

宝钗突然一顿,灵光一闪,见薛妈、封姨妈、香菱三个还没来,赶忙凑到薛文起耳边,悄声问,“前些日子妈还催你喜欢什么样的,要给你相看,难道是嫂子同意了?”

这倒让薛文起一愣,“嗯?什么嫂子?哪来的嫂子?”他都有施兰亭了,薛妈什么时候给他相看了,他怎么不知道。

宝钗指了指薛文起腰上的同心结玉佩,“自然是那个了啊,不然你又换了一个人喜欢?”若是她哥哥换了个人喜欢,那她之前寻玉佩找嫂子的工夫不是白费了吗。

上个月贾母的寿辰,贾家来了很多之前没见过的姑娘,她本着找嫂子的目的便多留意了些姑娘们身上香囊玉佩之类的饰物,还被林家妹妹调侃只在这些金玉挂件上用心。她为了找嫂子,平时也常留意姑娘们身上配的挂饰,没想到竟然被林家妹妹注意到,还误会了。

“哥哥,你可不能三心二意的啊。”宝钗郑重道,将被姐妹们误会的气算到薛文起头上。若不是为了找嫂子,哪儿会被姐妹们取笑。

“这是哪里的话。”薛文起笑道,“你哥哥像那样的人吗。”

搞明白宝钗在说什么,薛文起被宝钗那一句“嫂子”叫的心花怒放,他和施兰亭在一起,施兰亭可不就是宝钗的嫂子吗。

薛文起把腰间的玉佩攥到手里摩挲着,笑道,“你哥哥这辈子,也就认定这一个人了,不会换的。”除非遇到比施兰亭更漂亮的人,或许他会摇摆摇摆,动摇一下,但比施兰亭漂亮,那几乎是不可能的。更何况,他已经在施兰亭身上投入了太多的银子和心力。

“别的事不积极,吃饭,你俩来的倒是快。”薛妈换了在家穿的常服,笑着从里屋出来。

薛文起笑道,“人是铁饭是钢,吃饭积极,证明身体长的快,正需要营养呢,这是好事。”

“就你大道理一套跟着一套的,说你一句顶十句。”薛妈嫌弃道,又问,“明儿宁国府老爷寿辰,那边你珍大嫂子邀咱们过去看戏吃酒,我和你封姨妈,还有两个妹妹们是要过去的,你要过去吗。”

他们家和宁国府并不是什么直接的亲戚,只不过是薛妈宝钗平时和尤氏相处的还算热乎。更兼贾敬一心修行炼丹,生辰也不会回家,薛妈这么问,就是他想去就去,不去也行的意思。

九月初才去贾府给王熙凤过了生辰,还没几天呢,薛文起也不想三天两头的往那边跑,能推就推了。

“今儿西州商队才回来,那么多的货等着分派呢,这次带回来的孜然多,我想着打点个专门卖孜然的商队南下,过几日从德州回来的船队也要到了,快入冬了,还得再打点一趟去西州的商队。这是今年最后一次往西州走货,需要打点的东西多,真没时间了,明儿就不过去了。妈、姨妈、妹妹们过去好好玩玩,再替我给珍大哥、珍大嫂子捎个话、带个好就行了。”薛文起说。

“就是个生日,不过去也没什么,不去就不去了。”薛妈道。

贾珍贾蓉不是什么好东西,连她一个后宅的妇人都听到有人传东府就门前两个石狮子是干净的这样的话,平时不得不有的应付那是没办法,她巴不得薛文起离贾珍贾蓉父子两个远远的才好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