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红楼续梦 > 第8章 第 8 章

红楼续梦 第8章 第 8 章

作者:圣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6 11:42:21 来源:文学城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之间宝玉回到京城已有些日子了。一些贾家的亲朋好友,早已得到了宝玉现已还俗,并回到京城生活的消息。这些日子,他们应邀陆续地抵达京城,打算和宝玉一家人开心的欢聚一次,并好好地叙说一下往日的亲情。在这些亲戚和好友当中,只有邢夫人和贾赦因为年纪已高,而且身体欠佳,很不方便来京城参加族人的大聚会。此外,贾珍、贾琏、贾蓉、贾蔷、贾芸、薛蟠、贾兰和李纨等一行人,皆已陆续地抵达京城。

族人们来到贾府后,自然是先去向王夫人和贾政问好请安,并向二老行了家礼。此时的大厅里热闹的不得了,丫鬟银玲忙着给众人端茶倒水。大伙各自说笑着都归了座,他们相互述说着在这段时间里,各自的喜怒哀乐,每个人都十分感慨。他们更想看看已经出家了好几年的宝玉,现在有了些什么样的变化,他是否真的成仙得道了。

随后,大伙饶有兴致地听了宝玉讲述他这几年出家的经历,以及这几年他在外面所经历的风风雨雨和所见所闻,大家听后都纷纷称奇。族人们见宝玉现在举止潇洒,言语稳健,身子强壮,强似先前的那付呆萌相,大家也都为他感到高兴,并给予了宝玉一些赞许之辞。只是宝玉走后的这几年,叫老爷和太太时常在家里为他担惊受怕,心生烦恼实有不妥。宝玉则是乐见大家借此机会到京城来欢聚一回,重温族人之间亲情共述友情。

贾政和王夫人见族人都来了,心里也很是开心,贾政笑道:“大伙难得有个机会到一起聚一聚,没有什么事情能比共享天伦乐更叫人开心了。”

宝玉在一旁说道:“不管生活中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这些族人都应该团聚在一起,这才是叫人最暖心的时刻。我看见了你们,心里头感觉踏实多了。这几年我在外面修行,也时常挂念着你们呢。”

贾琏在一旁笑道:“二兄弟放不下红尘之事,是很难成仙得道的,回家来也是迟早的事情。”

王夫人笑道:“你们哪个以后也把家搬来京城居住才好呢,这样大伙平时见个面,说个话就方便了。”

李纨在一旁戏道:“前些日子我们还在家里叨念宝玉兄弟呢,说他多半是不会回来了,必是在寺院里做了个得道的高僧,完全忘记了人间的烟火。不成想这么快我们便相聚在京城,这可真是出乎我们的意料。”

贾珍在一旁笑道:“那怎么会呢,二兄弟的媳妇和宝贝儿子都住在京城里,他怎么能不回来瞧瞧呢。另外老爷和太太整日在家里惦记和念叨着二兄弟,如果宝玉不回来看看父母和尽些孝心,那便是大不敬不孝了。”

贾政坐在那里,此时他的心情也是十分的愉悦,贾政笑道:“我们这些族人已经好久没有相聚了,今日得见甚是叫人感到欢喜。我提议明日大家一起进城里吃顿饭,并在城里逛一逛,好好的乐一乐。”

宝钗笑道:“在京城里,有一家叫柳泉居的饭庄,那里饭菜的口味绝对是一流的,在这里请大伙吃饭是最好不过了。一是为大伙接风洗尘,消去大家在旅途中的疲乏;二是叫你们品尝一下这地道的京城菜,这里的菜肴色香味俱全,你们以前应该没有吃过的。”大家听了都说好,随后大伙又说了一会话便散了。

第二天的中午,贾家的族人如约而至,大伙齐聚柳泉居大饭庄。贾政见大伙已经到齐了,便讲了几句欢迎之辞:“今日大伙来自四面八方并聚集在京城,这个场面很是难得,说来说去还不是为了亲情二字。这家饭庄的饭菜味道虽然很好,但我们族人之间的亲情更深。借着这个机会大家只管开怀畅饮,品味这里地道的京城美食,好好的乐一乐。”

贾政的话音刚落,几个店员便开始上菜了,他们只用了不多一会的工夫,肥鱼大肉便摆满了几个桌子。这可真是酒逢知己千杯少,菜香、酒醇,族人之间的亲情更深,大家非要喝个一醉方休不可。

这时宝玉又站起来,持杯向大家敬酒,并说道:“我感谢大伙不远千里来京相聚,这一份深情厚谊我永远都会忘怀。顺便告诉大伙我以后就不走了,欢迎大伙时常来京做客和游玩。虽然我出家给家里人造成一时的困扰,但是这几年我在外面闯荡,也明白了一些如何做人的道理,这个比什么都强呢,现在我敬大家一杯酒。”贾政和族人在柳泉居一起吃酒席的盛况,这里自不必细述。

单说那些远道而来的客人,有一部分人住在了贾府里。另有一部分族人则是图个自己出入的方便,住在了附近的小客栈中。这几日他们时而聚在一起用餐,时而高兴地在一起谈论着在京城里的所见所闻。大家都在京城玩得非常开心,又过了几日,才有一部分客人陆续的返家了。

贾兰和李纨到了京城以后,他们一直是住在贾府里的。他们打算在京城里再多住些日子,因为出了这一趟远门,实在是不容易。贾兰说他还要再去看看皇宫和雍和宫才肯回家去。当然了贾兰说他想看皇宫,只能是站在大街上看,如果他想进到皇宫里看,估计那几个守卫皇宫的兵役必是不依的。

吃过了晚饭,李纨去王夫人的屋里说话闲聊。王夫人问道:“你们娘俩这些日子在京城里玩得怎么样?可是习惯这里的生活了?”

李纨笑着回道:“回到了自己的家里,哪里会住不习惯呢,我们这几日玩得很是开心。这京城又是皇上居住的地方,城里街市各处都繁华时尚,哪里都赶不上京城好呢。我们来京城的这些日子,该看的也看了,该吃的也吃了,我们玩得都不想回家了。不过我还是有点惦记着家里的事情,再住几日我和兰儿好歹都得回去了。”

王夫人问道:“兰哥儿在京城里玩得正开心,他现在肯回去吗?”

李纨笑道:“兰儿说他现在还没有玩够呢,所以我们多早晚回去现在还说不定。这孩子到了皇上居住的京都,便有了一种格外的亲切感,他觉得处处都是新鲜的,总是玩不够看不完。兰儿对万岁爷居住的皇宫更是看不够,他还要进城里去瞧一瞧呢。我们再住上个几日,就该动身回去了。”

王夫人道:“来京城的路途十分遥远,你们出来一次甚是不容易。不如你就依了兰哥儿,再多住些日子吧。”

李纨回道:“是太太说的这个理儿,我也是这么打算的。但是我也怕他在这边把心玩散了,回去就没心思读书了,我打算叫兰儿去参加明年的会试考呢。”

王夫人想了想说道:“那倒是,科考入仕是个要紧的正事儿,一点也马虎不得。否则不是耽误了孩子一辈子的前程么。贾府里的这几个孩子,我看頂数兰哥儿是个有成立的,这孩子以后差不了的。”

李纨笑道:“今儿就借太太的这一番吉言了,看兰儿能不能进了学。”李纨又和王夫人说了一会子话儿,便起身回屋歇着了。

且说贾珍和贾琏二人结伴来到京城后,他们便住进了一家叫《喜得来》的小客栈里,这里离贾府也只有几条横街,来往办事很是方便。二人每日结伴出去混玩一通,或是去京城的酒楼和饭庄里吃酒,尽情地享受地道的京式美食。他们酒足饭饱之后,哪里热闹便往哪里去瞧一瞧。这几天他们过得甚是潇洒自在,这次的京城之旅算是让他们开了眼界。他们二人甚至在京城里玩得乐不思返,二人觉得美中不足的是,在京城这边的各项开销过大,他们兜里的银子现在已经被花得所剩不多了。

这一天,贾琏和贾珍吃过了酒便回到客栈里歇着。他们觉得实在是无事可做,便过去找客栈的李老板聊天,并想顺便问问他,在京城里还有什么更好玩的去处没有。

这家客栈的老板姓李,他今年能有五十几岁的模样,中等身材,留了一个小平头。李老板平时说话的时候总是不紧不慢的,他讲着一口十分地道的京腔儿,待人挺殷勤,是个头脑灵活的生意人。

贾琏问李老板道:“我们已经在京城里住了好些日子,城里那些热闹的地方也都瞧得差不多了。我们不知道京城里还有什么别的好玩的地方没有?如果李老板能给我们略指个一二,那是最好不过了。”

客栈的李老板含笑答道:“这就要看你们二人的喜好了,因为京城这地儿实在是太大了,可以游玩的景点也甚多。例如逛逛庙会,看看文物古董店,京城里的名胜古迹更是数不胜数,街头还有一些玩杂耍的,听书看戏也很不错,或是在大街上观看一下皇上那富丽堂皇的宫殿,京城里好玩的地方多了去了。不是我在这里说大话,只要是你们能够想到的,或是完全想不到的,在这京城里都能找得到看得见。”

贾珍听后笑着问道:“除了李老板刚才说的这些地方,城里还有其它更有趣的地方吗?”

李老板想了一想,又说道:“在这偌大的京都内城共有九座城门,它们也是很值得一看的。这些高高的城门楼被建得各有特点,而且它们的用途各有不同,单从表面上,你们这些外地来的游客是看不出什么门道来的。但是我们本地的内行人都知道,每一个城门的出入,上面都是有着明确的规定的,绝对不是可以随便出入的。”

贾琏笑道:“李老板再仔细说说,这些城门的功用到底有些什么不同?我们别一时走错了,再挨了处罚就不好了。”

李老板说道:“依照大清王朝的惯例和规定,正阳门俗称大前门是走龙车的,是九门之首,它也是皇上的专用车道,普通人随便误入此门可能会招来杀身之祸。军队要出兵征战,或是官兵在外面打了胜仗要班师还朝时,一定要走德胜门。囚车只能走宣武门,齐化门是专门走运粮的车子,东直门可供百姓的日常出入等等。

这京都内城的九个城门,绝对是不可以乱来胡走的。你们瞧瞧,在京城里这五花八门的新鲜事儿多了去了,这可不是你们外地来的游客,一时半晌就能看得完和看得明白的,这里面的学问可深着呢。”

贾珍听了,他拈须嘻嘻一笑道:“李老板刚才说的这些热闹事儿,固然是极好看的,但是我们现在都没什么兴趣。我们只在意男爷们儿喜好的那些事儿。”

客栈的李老板听后楞了一下神儿,他想了一想,小声地启问道:“这位大爷指的莫非是吃酒、赌钱,和玩女人这些个勾当?”

贾琏在一旁拍手笑道:“正是呢,请李老板说说看,在这时尚繁华的京都内城,哪里的女人更好些?”

李老板小声地回道:“你们来京城这么些日子了,现在还没有听说嘛,前门那边的八大胡同,是京城里的男人们行乐子的风花月场。特别是一到了晚上,那里便是灯红酒绿的十分热闹,此地是京城最著名的烟花柳巷。你们二位大官人远道而来,岂有不过去瞧瞧的道理,那不是白来了一趟京都吗。”

贾珍笑道:“李老板说得很是在理,这几日我们在客栈里待着实在是闷得慌。我们来到了这个繁华的时尚之都,就像是乡下人初次进了城里一般,一时半会竟分辨不出个东南西北来。这回我们可有了消闲解闷的好去处,等我们哥俩几时得了闲儿,必是要过去瞧一瞧的,否则不是辜负了李老板今日的一番美意。”

贾琏也笑道:“不得了,这京城果然是个盛世尚都,比起我们那边小小的金陵城来更是热闹些、时尚些。我等不过来逛一逛,岂不是误了平生的乐趣。”

二人又和李掌管说了一会话,便回屋里歇着了。贾琏坐在桌旁一边吃着茶笑道:“明天我们哪里都不去了,先去前门那边的八大胡同瞧瞧。”

贾珍道:“多亏我们今天问了问李掌管,否则不是误了我们哥俩的趣事么。”

且说贾琏和贾珍听了李老板的介绍,这几天他们没事儿便去前门那边的八大胡同附近混转悠,一来二去的他们也看出了些门道。最后,他们选定了朱茅胡同内的一家《汇春院》。这是一个不太大的小四合院,青砖瓦房,环境幽静,屋门旁边有一幅对联云:一双玉臂千人枕,半点朱唇百客尝,横批是人生如戏。二人进了院子里,早有一名浓妆艳抹的年轻女子迎上前来,她热情地接待了贾琏和贾珍二人。随后,贾琏和贾珍被领到不同的房间里,各有一个年轻的女子陪着说话。随后,他们在这里潇洒了好一会儿,才起身懒懒地离去了。

贾琏和贾珍走出了朱茅胡同,向左过了两条横街,看到了一家小酒馆,二人便走了进去,打算在这里先吃些酒,然后再回客栈里歇着。贾琏过去点了几个下酒小菜,又要了一壶暖酒,他们边吃酒边说着闲话。贾琏一仰脖便吃干了一钟酒,问道:“珍大哥今儿玩的可开心么?”

贾珍回道:“有什么开心不开心的,胡乱解个闲闷儿,只是逢场作戏呗。大老远的来到京城,不去各处走走看看,整日呆在客栈里胡思乱想有什么意思,不是白来了一趟京城么。”

贾琏笑道:“我找的那个女子是京城的本地人,她的年纪不大,而且她说话很是爽利,她的模样十分的招人怜爱,甚是不错的。倒底还是京都这个地方好,这回我们哥俩可开了眼界,一趟京城总是不算白来。遇上了自己喜欢的女人,叫人心满意足,很有成就感。只是糟蹋些了银子,想想还多少有点心痛呢。”

贾珍用鼻子哼了一声道:“还怜爱呢,混扯什么臊,人走茶凉。她哄你开心,是看中了你兜里的银子。”

贾琏笑道:“珍大哥,来,趁热吃些菜。你今儿玩得不够开心吗?”

贾珍回道:“马马虎虎吧,这个有什么好说的。”

贾琏笑道:“珍大哥,不管怎么说,这一趟京城我们算是没有白来,好吃的、好玩的,我们都享用了。你兜里的银子还多吗?先拿些给我,等咱们回到了金陵我再还你,我带来的银子这些日子都被我给糟蹋光了。”

贾珍听了苦笑着回道:“我哪里还能有很多呢,我身上也只剩下几两银子了。”

贾琏听了,连忙摆手笑道:“也罢,不得了,咱们金陵那边的银子到了京城就这么不经花。我们现在说什么都得打道回府了,再不走就断了粮草了,恐怕咱们连家都回不去了。”

贾珍撇了撇嘴说道:“说得正是呢,三十六计走为上。”

这些日子,贾琏哥俩虽然在京城里玩得很尽兴,但这银子也没少花。他们不知不觉的已花完了随身带来的全部银子。这一日,他们只得去城里的当铺中,当掉了自己身上的佩件。

随后,二人又专程去向贾政和王夫人辞行,他们进了屋里,向贾政和王夫人问了安好,贾政让他们坐下说话。这时宝玉和宝钗也进来了,几个人都归了座位,贾琏说:“老爷、太太,我们来京城的时间已不短了,家里还有些要紧的事情要办,我们打算明日便启程返回金陵去了。不知道老爷和太太可有什么要紧的事情吩咐我们?”

王夫人再三挽留他们道:“从金陵到京城的路途也是怪远的,你们出来一次甚是不易,不如再多住几日吧。”

贾珍听了笑道:“宝兄弟走了好几年,现在他回来了,这是一件令族人十分高兴的事情,我们说什么都得过来看看他,同时也向二老爷和太太问个安好。我们这些族人平时都各忙各的,大伙难得凑在一起乐一乐,原本大伙都是喜欢热闹的。我们回去办妥当了家里的事情,过些日子如果得了空儿,还会再次来京城看望老爷和太太的,大伙坐在一起乐一乐比什么都强。”

王夫人道:“既是这样,我也不强留你们。你们回到了金陵,代我向大老爷和大太太问一声好,我也怪想念他们的。只是现在我的年纪大了,实在不太方便回金陵去看她们。”

贾琏听后立马笑着回道:“太太只管放心,这个口信我们是必会捎到的。”

贾政则是嘱咐道:“你们两个出门在外,在路上一定要小心行事,切不可惹出什么事端来。回到金陵以后,为人处事也要低调些,不可争强好胜。事到如今,我们贾家的族人都能安安稳稳的过日子比什么都强,我也就放心了。不管到了哪里,你们都不要过分的张扬,或是目中无人,一旦惹出了事端可不是玩的。”

二人听后,也都一一地答应了,贾琏和贾珍随之便起身告辞了贾政和王夫人。王夫人对坐在一旁的宝玉说道:“宝玉,你替我送送他们,大老远的路程,来一趟京城甚是不容易。大伙再想见上一面,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宝玉答应了一声,便和贾琏二人一起来到了大门外。这时贾琏过来小声地对宝玉耳语了几句话,宝玉听后笑道:“怎么,你们这几日只顾着在京城里寻开心了?把回家的路费都花掉了。”

贾珍在一旁小声地解释道:“穷家富路吗。我们离家时走得太过匆忙,身上带的银子本来就不多,哪里知道这京城是个烧钱的地方。二兄弟今日何不做一次好人呢,我等日后必会表示答谢的。”

宝玉笑道:“事情理当如此。大伙都是自家人,珍大哥还有什么好客气的。”宝玉一边说着,便叫一个小厮进去,从宝钗那里要了些银子回来,宝玉将这些银子都交给了贾琏。贾琏收下了银子,几个人这才挥手告别。

贾琏和贾珍回到了小客栈里,他们整理了各自带来了行李。并告诉李老板,他们明日一早便要启程回去了,但以后他们还会再次来京的。第二天的一早,贾琏和贾珍匆忙地用过了早饭,又和客栈的李老板结好了帐。他们这才拿着自己的行李,启程回金陵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