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红尘劫 > 第15章 暂留风烟

红尘劫 第15章 暂留风烟

作者:粉色墙纸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09:41:55 来源:文学城

淮阴城的天空,在持续放晴几日后,又渐渐堆积起薄薄的云层,虽未下雨,但那明媚的阳光却被滤去了大半,只余下一种温吞的、略显沉闷的光亮。仿佛这场波及甚广的水患与动荡,余波尚未完全平息,连天色都带着几分欲说还休的凝重。

云羲在行辕暖阁又静养了两日。汤药一日三次,不曾间断,叶知秋每日都会来诊脉,调整方子。她的脸色不再那么骇人的苍白,稍微有了些许血色,但整个人依旧如同被雨水打蔫了的玉簪花,带着一种脆弱的倦怠。灵力恢复得极其缓慢,近乎凝滞,稍微尝试引动,经脉便传来隐隐的刺痛,提醒着她那近乎自毁的强行催动所带来的后果。

谢玄似乎变得很忙。云羲偶尔能听到廊外传来他与顾轻舟或下属议事的声音,语调总是平稳冷冽,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他每日会过来一次,有时是清晨,有时是傍晚,停留的时间很短,问的话也总是那几句——“今日感觉如何?”“药可用了?”得到她轻声的“尚可”“用了”之后,便不再多言,转身离开。

这种刻意的、维持在某种界限之外的关切,让云羲微微松了口气,却又在某处隐秘的角落,泛起一丝连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极淡的失落。

这日午后,她感觉精神稍好,便让青鸾扶着,在暖阁外的小厅里稍稍走动。厅内陈设简单,靠窗的位置摆着一张书案,上面堆着些卷宗和书籍,并非谢玄日常处理政务的主书房,倒像是个临时歇脚阅件的地方。

她无意窥探,目光掠过书案时,却恰好看到摊开的一本奏报上,提及了“老龙口后续加固仍需月余,新引水渠勘探亦需时日”等字句。她立刻移开了视线,心头却微微一动。

“圣女,”顾轻舟的声音从门口传来,他手中捧着几卷新到的文书,脸上带着惯常的温和笑意,“您能起身走动了,看来恢复得不错。”

云羲微微颔首:“有劳顾大人挂心。”

顾轻舟将文书放在书案上,并未立刻离开,而是语气自然地解释道:“殿下正在与工部官员商议河工后续事宜。淮阴此次水患,暴露问题甚多,堤坝加固、河道清淤、乃至整个淮水下游的水利梳理,皆非一日之功。殿下已上奏朝廷,陈明利害,请求延长滞留江南之期,以期彻底整顿,杜绝后患。算上路途和具体工期,恐怕……还需两月有余。”

两个月……加上之前已过的一月,便是整整三个月。

云羲静静地听着,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如投石入湖,漾开圈圈涟漪。延长滞留,是为了河工,为了百姓,理所应当。可这个时间,恰好也给了她足够的时间来慢慢恢复这身伤势,不必立刻拖着未愈的身体返回京城,面对神殿里那些莫测的目光和大祭司的诘问。

这究竟是巧合,还是……

她不敢深想。

“河工之事,关乎民生根本,殿下思虑周详。”她垂下眼睫,轻声道。

顾轻舟笑了笑,目光在她沉静的侧脸上停留一瞬,似有深意:“是啊,殿下向来以江山社稷为重。”他顿了顿,又道,“圣女安心在此养伤便是,行辕内外守卫森严,必不会再让宵小有可乘之机。”

他这话,既是安抚,也带着一丝提醒。云羲明白,自己此刻留在行辕,既是被保护,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变相的“滞留”。在淮阴乃至京城的暗流未曾彻底厘清之前,她这个身份特殊的圣女,待在太子眼皮底下,或许才是最“安全”也最“妥当”的安排。

“我明白。”云羲点了点头。

这时,门外传来脚步声,是谢玄回来了。他今日穿着一身墨蓝色常服,更显得身姿挺拔,眉宇间带着一丝未散的沉凝,显然是刚结束一场并不轻松的议事。

看到云羲站在厅中,他脚步微顿,目光在她身上扫过,见她气色似乎比前两日好些,才几不可察地敛了敛眸中的锐利。

“殿下。”顾轻舟和云羲同时出声。

谢玄“嗯”了一声,走到书案后坐下,拿起顾轻舟刚放下的文书,一边展开,一边对云羲道:“既能动弹,便不必总困在屋内。院中走走亦可,但勿要劳累。”他的语气依旧平淡,如同吩咐一件再寻常不过的小事。

“……是。”云羲应道。

谢玄便不再看她,低头批阅起文书来。顾轻舟也悄然退了出去。

小厅内恢复了安静,只余下纸张翻动的细微声响,和他偶尔提笔蘸墨的动作。阳光透过菱花格窗,被切割成柔和的光斑,洒在两人之间光洁的地板上。

云羲站在原地,有些无所适从。他并未让她离开,她也不好贸然走动或退回内室。青鸾机灵地搬来一张铺着软垫的圆凳,放在离书案不远不近的窗边。云羲迟疑了一下,还是轻轻坐了下来。

她侧头望着窗外。行辕的庭院不算很大,但布置得颇为雅致,几株晚开的桂花树散发着幽幽的甜香,假山旁一池残荷,别有一番凋零的韵致。偶尔有身着官服的下属进来禀报事务,见到坐在窗边的她,皆是一愣,随即恭敬地向太子行礼,禀报完毕便迅速退下,不敢多看一眼。

她就像一个突兀存在,却又被默许存在的摆设。

时间悄然流逝。云羲起初还有些拘谨,但见他始终专注于公务,仿佛完全忽略了她的存在,那份不自在便渐渐淡去。她看着窗外摇曳的树影,听着身后那沉稳的呼吸和纸笔摩擦的声音,心中竟奇异地生出一种罕见的宁静。自从南下以来,似乎许久未曾有过这样……无需戒备、也无事发生的平静时刻了。

她甚至没有察觉,自己的目光何时从窗外收回,悄悄落在了书案后那个玄衣墨发的身影上。他微低着头,侧脸线条冷硬,长睫在眼睑下投下淡淡的阴影,握着紫毫笔的手指骨节分明,落笔沉稳有力。

似乎察觉到她的注视,谢玄忽然抬起眼。

目光毫无预兆地撞上。

云羲心头一跳,慌忙移开视线,耳根微微发热,仿佛做了什么亏心事被抓个正着。

谢玄看着她瞬间泛红的耳尖和故作镇定看向窗外的侧脸,眸光微动,却什么也没说,只是重新低下头,继续批阅文书,只是那唇角,似乎几不可察地、极轻地弯了一下。

夕阳的余晖渐渐染上窗棂,给室内的一切都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

顾轻舟再次进来,提醒晚膳时辰已到。

谢玄放下笔,揉了揉有些发胀的眉心,站起身。他看向依旧坐在窗边的云羲,夕阳的金光勾勒着她纤细的轮廓和柔和的侧脸,那平日里过于清冷的气质,此刻竟被渲染出几分罕见的温软。

“传膳吧。”他对顾轻舟道,随即又补充了一句,“送到这里来。”

顾轻舟微微一愣,随即应道:“是。”

云羲也有些讶异地转过头。

谢玄却已走到窗边,与她隔着几步的距离,一同望向窗外那轮即将沉入远山的红日,声音平静无波:

“江南的落日,与京城不同。”

云羲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见漫天霞光将云层染成瑰丽的锦缎,远山如黛,近水含烟。的确与北方帝都那种开阔壮烈的落日景象,迥然不同。

“嗯。”她轻轻应了一声。

两人便不再说话,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看着天边的光影变幻。一种微妙而平和的气氛,在暮色中缓缓流淌。

三个月的江南时光,似乎就在这片看似寻常的暮色里,悄然拉开了序幕。前路依旧未知,暗流仍在涌动,但至少在此刻,风烟暂歇,得以窥见一丝难得的宁静。而有些悄然滋生的东西,也在这被迫延长的相处中,有了缓慢生长的土壤与时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