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河清海北州 > 第3章 曙光[番外]

河清海北州 第3章 曙光[番外]

作者:草莓酱料哦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3 20:04:32 来源:文学城

三个月后,上海。

沈清晏在法租界的一家医院做医生,福伯在医院的后厨帮忙。他们再也没见过陆之河,也没收到任何关于他的消息。有人说他死在了江南的乱枪里,有人说他带着名单投靠了革命党,众说纷纭。

沈清晏把那份名单记在心里,夜里常常对着地图发呆。地图上标注着几个地点,都是当年官员藏匿赃款的地方,数额巨大,足以支撑一支军队的开销。

这天,医院接收了一批伤员,都是些年轻人,穿着破旧的军装,身上的伤口大多是枪伤和刀伤。其中一个领头的年轻人,左腿被子弹打穿,却咬着牙不肯哼一声,眼神里的倔强让沈清晏想起了陆之河。

“忍着点。”沈清晏给他清创时,轻声说。

年轻人抬头看了她一眼,咧嘴笑了:“沈医生,我叫小石头,是光复会的。”

沈清晏的手顿了一下:“光复会?”

“嗯,我们要推翻清廷,建立共和!”小石头眼里闪着光,“可惜这次行动失败了,损失惨重。”

沈清晏沉默了。她想起了那份名单,想起了父亲和陆之河的话。或许,这些年轻人,就是等待“河清海晏”的人。

夜里,她悄悄来到小石头的病房。他还没睡,正借着月光擦拭一把生锈的匕首。“沈医生?”

“我知道你们需要钱。”沈清晏开门见山,“我知道有笔钱,能帮你们。”

小石头猛地坐起身,眼里满是惊讶:“沈医生,你……”

沈清晏把地图上的一个地点告诉他——那是位于苏州的一座古寺,地窖里藏着当年一个官员贪墨的军饷。“那里守卫森严,你们要小心。”

小石头看着她,郑重地敬了个军礼:“沈医生,谢谢你。若能拿到这笔钱,我们一定用在正途上。”

几天后,小石头和几个伤员悄悄离开了医院。沈清晏的心一直悬着,直到半个月后,一个陌生的信差送来一张字条,上面是小石头的字迹:“钱已到手,勿念。陆先生安好,嘱你保重。”

沈清晏捏着字条,指尖微微颤抖。陆之河还活着。

这年冬天,武昌起义爆发的消息传遍了大江南北。上海的街头挤满了举着旗帜的人,高呼着“共和万岁”。沈清晏站在医院的门口,看着涌动的人潮,忽然觉得眼里的世界亮了起来。

这天傍晚,一个穿着西装的男人走进医院,径直走到沈清晏面前。他戴着礼帽,脸上留着浅浅的胡须,可那双眼睛,沈清晏绝不会认错。

“沈医生,能帮我看看伤口吗?”男人摘下礼帽,露出熟悉的脸庞。

是陆之河。他瘦了些,眼角多了一道浅浅的疤痕,却更添了几分英气。

沈清晏的眼眶瞬间红了,她别过头,声音有些哽咽:“跟我来。”

诊疗室里,陆之河卷起袖子,胳膊上有一道新的伤口,还在渗血。“在苏州遇到点麻烦,不过没事了。”他轻描淡写地说。

沈清晏给他消毒、缝合,动作很轻,像是在对待一件稀世珍宝。“为什么不早点来?”

“怕连累你。”陆之河看着她,“现在好了,武昌起义成功了,清廷快完了。”

“名单呢?”

“交给了革命党,那些人很快就会受到清算。”陆之河笑了,“你父亲的心愿,快实现了。”

沈清晏低下头,眼泪落在他的胳膊上,温热。“我以为你死了。”

“我说过,要等河清海晏。”陆之河握住她的手,她的手很凉,他用掌心焐着,“清晏,你看外面,这世道,正在变好。”

他们走出医院时,街上的锣鼓声正响。有人在放鞭炮,红色的纸屑落在地上,像极了江南春天的落英。沈清晏看着陆之河的侧脸,忽然想起了老宅门口的那株老槐树,经历了战火,却依然在春天抽出新绿。

“之河,”她轻声说,“我们回江南去吧。”

陆之河转头看她,眼里有星光闪烁:“好,回去看看那株槐树,再种几株新的。”

很多年后,沈清晏和陆之河住在修复后的老宅里,江南的风依旧温润,带着水汽和花草的清香。

老宅门口的老槐树在那场动荡中虽遭损伤,却顽强地活了下来。每年春天,依旧会缀满洁白的槐花,风吹过,落一地细碎的芬芳,像极了沈清晏记忆里安稳的旧时光,又带着历经劫波后的新生。

陆之河在新政府里做了文官,时常骑着自行车穿梭在街巷间,处理着地方的事务。他不再是那个需要藏起锋芒的秘密行者,眉眼间的沉郁散去,多了几分坦荡和温和。沈清晏则在镇上开了一家小诊所,福伯守在旁边的院子里,种着菜,养着鸡,日子过得平静而踏实。

偶尔,会有当年的故人来访。小石头已经长成了挺拔的青年,带着队伍路过江南,总会特意拐到老宅来,给他们带来北方的消息,说起那些为了“共和”二字抛头颅洒热血的同伴,眼里依旧有当年的光。

沈清晏会泡上一壶新茶,听他们讲外面的世界。陆之河则会和小石头在槐树下坐着,聊起苏州古寺的那次行动,聊起武昌城头的枪声,聊起那些在黑暗里摸索、最终迎来曙光的日夜。

“当年那份名单,清算得很彻底。”一次,陆之河看着院墙外渐渐清朗的天空,对沈清晏说,“你父亲留下的东西,终究是派上了用场。”

沈清晏点点头,手里正择着刚从菜园里摘下的青菜。阳光透过槐树叶的缝隙落在她手上,暖融融的。“他一生都盼着这一天,盼着河清海晏,天下太平。”

“现在,快了。”陆之河走过来,从她手里接过菜篮,“虽然还有很多事要做,但路是对的。”

他们确实做了很多事。陆之河推动着地方的学堂建设,让更多孩子能念书;沈清晏的诊所不仅治病,还教镇上的妇人些基础的卫生知识。他们看着镇上的土路变成石板路,看着新盖的学堂里传出朗朗书声,看着曾经惶恐不安的百姓脸上渐渐有了笑容。

又是一年春天,槐花盛开。沈清晏和陆之河坐在槐树下的石桌旁,看着几个孩子在院子里追逐嬉闹,那是邻居家的孩子,活泼得像春日里的小燕子。

“你看,”沈清晏轻声说,“这就是河清海晏吧。”

陆之河握住她的手,掌心温暖而有力。他看向远方,江南的田野一望无际,新插的秧苗绿油油的,充满了生机。风拂过,带来麦浪的低语,也带来了时代前行的气息。

“是,”他笑着,眼里映着天光云影,“这就是了。”

老宅的院门敞开着,阳光洒满庭院,槐花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久久不散。那些曾经的风雨、牺牲与等待,都化作了此刻的安宁与希望。河清海晏,不仅是一个遥远的愿景,更是他们亲手种下的、正在蓬勃生长的现实。而这份现实,会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守护下,绵延不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