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和前夫们HE后我成了皇帝白月光 > 第2章 贵妇们的痛点

我,Luna,曾经在台北的录音棚外等郭帅下班,看他戴着鸭舌帽、挂着耳机,浑身散发着创作时的专注光芒,那时我们讨论的是新歌的编曲,是演唱会的舞美,是自由而充满激情的生活。而现在,我,镇国公府的二夫人,正行走在通往老夫人福寿堂的、漫长而压抑的回廊上,每一步都像是踩在无形的枷锁上。

给老夫人请安的日常,于我而言,无异于一场精神上的凌迟,一场无声的刑讯。每一次踏进那个充斥着檀香和陈腐规矩的厅堂,都需要莫大的勇气……哦不,对于 Luna 来说,是需要极大的忍耐力。

上首,我那名义上的婆婆,镇国公府的老夫人,一如既往地耷拉着眼皮,像一尊没有感情的泥塑木雕。我依着规矩行礼问安,她鼻腔里挤出两声模糊的“嗯”、“啊”,就算是完成了今日的交流指标。空气里弥漫着一种令人窒息的静默。

然而,总有人不甘寂寞。

“大嫂今日气色倒好,瞧着比前些日子精神了些。”一个娇柔做作的声音响起,来自下首坐着的一位丽人——齐朔的弟妹,二房夫人柳氏。她穿着一身过于鲜艳的绛红色衣裙,金线绣着繁复的牡丹,领口束得极高,勒得她纤细的脖颈似乎有些呼吸困难。她是这府里最会捧高踩低、搬弄是非的人物之一。

她捏着绣帕,掩着嘴角并不存在的笑意,目光却像探照灯一样在我身上扫视,最终定格在我那身“改良”过的、颜色素净的衣裙上:“只是这衣裳……是不是素净了些?大哥如今虽不在京里,咱们镇国公府的脸面还是要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府上……苛待了大嫂呢。”

这话看似关心,实则恶毒。既暗示我不得夫君欢心,又暗指我穿着寒酸,丢了国公府的脸。

若是原主,此刻怕是早已羞愧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但我只是微微侧首,目光平静地迎上她带着挑衅的视线,然后不紧不慢地端起手边的青瓷茶杯,轻轻吹了吹浮沫,抿了一小口。动作从容,带着一种她无法理解的、来自另一个世界的优雅与镇定。

放下茶杯,我才抬眼,唇角勾起一抹极淡的、近乎慈悲的弧度:“弟妹觉得,怎样的打扮才不算素净?是把所有金银珠宝都挂在身上,像棵移动的圣诞树吗?”

柳氏明显一愣,脸上完美的笑容出现一丝裂痕:“圣……圣诞树?那是何物?” 厅内其他几位原本眼观鼻、鼻观心的妯娌、远亲女眷们,也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

“哦,不过是海外番邦的一种习俗,逢年过节,会把一棵常青树挂满各种亮闪闪的装饰,远远看去,倒是热闹得很。”我语气轻松地解释,仿佛在谈论一件寻常趣事,随即话锋一转,目光依旧温和,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属于时尚顾问的专业审视,“不过我觉得,美,不在于堆砌,而在于适宜与得体。就如同作画,需留白方能显意境。”

我顿了顿,目光在她那身过于用力的打扮上停留片刻,继续用那种客观、甚至带着点指导意味的语气说:“比如弟妹今日这身绛红色,本是极贵气、极衬肤色的颜色。只是……这通身的金线牡丹绣花,过于繁复了些,反而压住了衣料本身的光泽和人本身的气质。还有这领口,”我虚指了指她颈部,“勒得这般紧,虽显端庄,却也失了几分从容,瞧着都有些替弟妹憋得慌。若是换成简洁大方的缠枝莲纹样,领口放松一寸,再用一枚水头足、颜色通透的翡翠无事牌做压襟,既显贵气,又能衬托出弟妹脖颈的修长,气质定然更添三分雅致。”

一席话,不疾不徐,条理清晰,不仅精准地指出了柳氏穿搭的弊端,还给出了具体的、听起来就很高明的改进方案。

柳氏彻底愣住了,张了张嘴,想反驳,却发现我句句在理,甚至那“缠枝莲”和“翡翠无事牌”的组合,光是想像一下就觉得比自己这身俗艳的牡丹高明许多。她脸上青一阵白一阵,捏着帕子的手指关节都有些发白。

更让她憋闷的是,上首一直闭目养神的老夫人,此刻竟也微微掀开了眼皮,浑浊的目光在我和柳氏之间扫了一个来回,虽未言语,但那细微的动作,已是一种无声的震慑和……或许,是一丝极淡的兴味?

厅里其他女眷,更是交换着惊讶的眼神,看向我的目光里,少了几分以往的轻视,多了几分探究和……隐约的羡慕?她们追逐华服美饰,往往不得其法,只能盲目堆砌贵重之物,内心渴望被认可、被赞美,却又困于眼界和知识,这种“如何变得更美、更有气质”的痛点,在此刻被我一语道破,且给出了看似可行的路径。

请安将散未散时,管家嬷嬷面带难色地进来禀报,说是府里新得了几匹极为难得的“月光绡”,轻薄透气,在月光下会有流萤般的光泽,是今年江南织造的贡品级料子,数量有限,如何分配请老夫人示下。

此言一出,厅内所有女眷的眼睛都亮了一下,尤其是柳氏,几乎瞬间从刚才的挫败中恢复,眼神灼灼地看向老夫人,带着势在必得的期待。

老夫人沉吟着,目光在众人身上扫过,显然这是个难题,分配不当容易惹来怨言。

柳氏抢先开口,声音娇滴滴的:“母亲,眼看夏日将至,这月光绡做夏衫是再合适不过了。我们二爷时常要出门会友,我这做夫人的,总不能太失体面……” 话里话外,强调着自己夫君的体面和自己的需要。

其他几位女眷也纷纷小声附和,或暗示自己辛苦,或提及家中幼儿需要体面。

我安静地坐在末尾,并未出声。这月光绡虽好,但于我而言,吸引力有限。我更感兴趣的是这背后的人心。

眼看老夫人眉头微蹙,难以决断,我轻轻放下茶杯,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母亲,媳妇倒有个想法。”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我身上。

我微笑道:“这月光绡如此珍贵,做成寻常衣衫,未免可惜。既然数量不多,不如请母亲做主,将它们集中起来,为母亲您量身定制一身夏装。母亲为府中操劳,理当享用最好的。剩余的料子,或许不够每人做一身衣裳,但足够为在座的诸位姐妹,每人制作一条披帛,或者一方绣帕、一个扇套。”

我环视一周,看到她们眼中的光芒从争夺变成了期待:“如此一来,既彰显了母亲您的尊贵,我们每个人也都能沾光,享受到这贡品级料子的好处,出门在外,一条月光绡的披帛,岂不是比一身寻常料子的衣裳更显特别和雅致?也显得我们国公府姐妹和睦,不争不抢,全凭母亲恩典。”

厅内瞬间安静下来,随即响起细细的赞同声。是啊,争不到一整匹,能得到一条独一无二的披帛或绣帕,也是极有面子的事情,而且不用撕破脸皮去争抢。更重要的是,我这个提议,把最终的决策权和最大的荣耀都归于老夫人,充分维护了她的权威和利益。

老夫人闻言,紧蹙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看着我的目光里,第一次带上了些许真正的赞许:“嗯,朔儿媳妇这个主意甚好,就按你说的办。”

一场可能引发妯娌失和的资源争夺,被我四两拨千斤地化解,还顺带捧高了老夫人,安抚了众人。柳氏虽然没得到整匹料子,但得了实惠和台阶,看我的眼神复杂难辨,但至少,那明显的敌意暂时收敛了。

从福寿堂出来,我心情略松,扶着秋月的手,沿着花园小径慢慢往回走。还没走多远,就听到假山后面传来孩童的哭闹和争执声。

走过去一看,是二房柳氏所出的、年仅五岁的嫡子齐衡,正用力推搡着一个年纪相仿、但衣着明显朴素许多的小女孩。那女孩是府里一位远房寡居姨太太的女儿,叫小丫,平时没什么存在感。

“把你的蝴蝶给我!你是下人生的野丫头,不配玩这么好看的蝴蝶!”齐衡小霸王似的嚷着,伸手就去抢小丫手里一只草编的、染了颜色的蝴蝶。那小丫死死攥着,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倔强地不肯松手。

旁边伺候的奶娘丫鬟们,碍于齐衡是二房嫡子,只是口头劝着“小少爷别抢”、“小丫快给小少爷”,却不敢真正阻拦。

眼看齐衡就要动手打人,我快步上前,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度:“衡哥儿,住手。”

齐衡看到我,动作一顿,但还是梗着脖子:“大伯母,她抢我的蝴蝶!”

小丫看到有人来,哇的一声哭出来,抽噎着说:“是……是我自己编的……衡哥儿要抢……”

我蹲下身,先轻轻拍了拍小丫的背,安抚道:“小丫不哭,大伯母知道是你编的,编得很漂亮。”然后转向齐衡,并没有立刻斥责他,而是看着他因为奔跑和争执而红扑扑的小脸,问道:“衡哥儿很喜欢这只蝴蝶,对不对?”

齐衡没想到我会这么问,愣了一下,点点头。

“喜欢一样东西没有错。”我肯定了他的情绪,然后话锋一转,“但是,喜欢,是不是就应该去抢别人的呢?你看,小丫也很喜欢她亲手编的蝴蝶,你抢走了,她会很伤心。如果别人抢走了你最喜欢的木马或者点心,你会开心吗?”

齐衡眨了眨眼睛,似乎在进行艰难的思想斗争。

我继续引导:“而且,衡哥儿是男子汉,是我们镇国公府未来的顶梁柱。顶梁柱是要保护弱小,讲道理,明是非的,怎么能欺负比自己弱小的小姑娘呢?那可不是英雄好汉的行为。”

我拿出随身带着的一块干净丝帕,替小丫擦干眼泪,然后对她说:“小丫,你的手真巧,这蝴蝶编得栩栩如生。你能不能教教大伯母,是怎么编的?或者,你愿不愿意和衡哥儿一起玩这只蝴蝶?我们可以找个地方,让它‘飞’起来。”

小丫止住了哭泣,看着我和蔼的笑容,怯生生地点了点头。

齐衡看着这一幕,又看看我,脸上的蛮横之气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丝好奇和……或许是一点点羞愧?他小声嘟囔:“我……我也想知道怎么编……”

“那太好了。”我笑着拉起他们两个的小手,“走,我们去那边的亭子,让小丫老师教教我们怎么编蝴蝶,好不好?”

一场孩童间的冲突,被我以理解情绪、讲明道理、转移注意力和引导合作的方式轻松化解。看着两个孩子最终能和平地蹲在一起研究草编,旁边的奶娘丫鬟们都松了口气,看向我的目光充满了感激和敬佩。这份善良,并非简单的施舍,而是源于对每个个体的尊重和引导的智慧。

处理完孩童的纠纷,我正准备离开,却看到不远处的一棵桂花树下,站着一位身形单薄、穿着灰色缁衣的妇人——正是那位还俗后仍习惯性穿着素淡的少林方丈前夫人,静慧,或者说,现在该叫她林夫人。

她似乎在那里站了一会儿,将刚才的一幕尽收眼底。见我看向她,她并未躲闪,而是缓步走了过来,双手合十,行了一个简礼:“夫人慈悲。”

她的声音很轻,带着一种看透世情的淡然,但眼神却比在赏花宴上多了几分鲜活的光彩。

“林夫人。”我还了一礼,微笑道,“不过是见不得孩子受委屈,胡乱管了闲事。”

林夫人摇摇头,目光落在那两个暂时和平共处的小孩身上,轻声说:“非是闲事。夫人处理的方式,很有智慧。不偏不倚,导人向善,比单纯的说教或斥责,有效得多。”

她顿了顿,抬眼看我,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寻:“那日在赏花宴,夫人所言‘让自己快活’,以及今日所见……夫人似乎,与这府中他人,颇为不同。”

我心念微动。这是一个信号,一个来自潜在同盟的、谨慎的试探。她身处这个圈子,却又因特殊经历游离于外,内心的迷茫和对新生活的渴望,恐怕比柳氏之流要深刻得多。

我看着她清澈而带着一丝寂寥的眼睛,决定坦诚相待:“不过是想明白了一些事。女子立世,未必只能依附他人。无论是穿着打扮,还是为人处世,亦或是……心境情怀,总该有自己的主张和喜乐。委屈求全,换不来真心尊重,只会让自己日渐枯萎。”

林夫人静静地听着,捻动佛珠的手指停了下来。她沉默片刻,才低声道:“是啊……枯萎……” 声音里带着无尽的怅惘。

我没有再多说,只是递给她一个理解的眼神,然后指了指花园深处:“那边的荷塘景致不错,林夫人若有闲暇,不妨常来走走。我这人别的不敢说,于如何‘让自己过得舒心’这方面,倒是有些稀奇古怪的想法,或许可供夫人一笑。”

她没有立刻答应,但也没有拒绝,只是微微颔首,眼中那抹光彩似乎更亮了些。

我知道,种子已经种下。对于林夫人这样内心有创伤、有深度的人,急不得,需要耐心和真诚去浇灌。

扶着秋月的手往回走,穿过月洞门,远离了福寿堂的压抑和花园的琐碎,我的心反而更加清明、坚定。那些看似琐碎的矛盾纠纷——柳氏的刁难、资源的争夺、孩童的教养、孤独心灵的试探——无一不在印证着我的判断。

这些被困在深宅内院的女子,她们缺乏的,不仅仅是穿衣打扮的技巧,更是独立的审美、通透的智慧、稳定的情绪价值,以及……挣脱无形枷锁的勇气和方法。

名媛培训班?不,这个称呼太浮夸,也太局限了。在这里,需要的是更深刻、更触及灵魂的东西。或许,该叫它“内宅女子潜能开发与幸福力提升实践课程”?

想到这里,我几乎要笑出声来。好吧,名字可以再想,但核心不会变:帮助她们,也帮助我自己,在这该死的封建牢笼里,撕开一道口子,呼吸到属于自己的、自由的空气。

皇帝老头,等着瞧吧,你的御花园,迟早要响起《爱如火》的旋律。而我的“课程”,才刚刚拉开序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