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予安在实验室熬了一个通宵。
凌晨时分,他终于捕捉到了那个幽灵般的并发bug,并用一个精巧的锁优化方案将其彻底解决。当最终的压力测试顺利通过时,窗外已经露出了鱼肚白。
他累得几乎虚脱,但精神却处于一种奇异的亢奋状态。他不仅避免了一场潜在的灾难,更是凭借自己的力量,解决了一个连资深程序员都可能头疼的问题。
上午九点,项目组全体成员,包括陆止安和合作方的老师,都聚集在会议室进行最终演示前的汇报。
周予安顶着两个浓重的黑眼圈,脸色苍白,但眼神却异常明亮。当轮到他们小组汇报时,负责主讲的学生A在提到系统高性能时,特别说明了周予安提出的核心优化方案起到的关键作用。
“尤其是昨晚,予安师弟独自发现了最后一个隐蔽的并发问题并成功修复,确保了系统的万无一失。”学生A的语气带着由衷的赞赏。
会议室内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到周予安身上。合作方的老师露出惊讶和欣赏的表情。另外两名小组成员也点头表示认同。
周予安下意识地挺直了背脊,一种混合着疲惫和自豪的情绪在胸腔里涌动。他忍不住,用眼角的余光,飞快地瞥向了坐在主位上的陆止安。
陆止安的表情一如既往的平静,甚至没有看周予安,只是专注地看着投影屏幕上的数据报告。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节奏稳定,看不出任何情绪波动。
周予安火热的心,像是被细微的冰针刺了一下,微微冷却。
汇报顺利进行,系统的高效和稳定得到了合作方的高度评价。会议结束后,众人陆续离开,气氛轻松愉快。两位研一师兄拍了拍周予安的肩膀,说了句“辛苦了,干得漂亮”。
周予安收拾着东西,心里有些空落落的。他预期的,哪怕是陆止安一个极其轻微的眼神肯定,都没有出现。
就在他准备离开会议室时,陆止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没有称呼,只有两个字:
“留下。”
周予安脚步一顿,心跳莫名加速。他转过身,看到其他人都已离开,会议室里只剩下他和陆止安。
陆止安走到他面前,距离很近,近到周予安能看清他眼底细微的血丝,以及那深不见底的瞳孔里映出的、自己有些仓惶的脸。
“通宵?”陆止安问,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无形的压力。
“……嗯。那个bug比较麻烦。”周予安低声回答,带着一点不易察觉的、期待被认可的试探。
“为什么不通知组员,或者向我报告?”陆止安的问题紧随而至,精准地指向了流程问题。
周予安一愣:“当时太晚了,我想着……”
“你想着自己可以解决。”陆止安打断他,语气平淡,却字字清晰,“你认为,在明知第二天有重要汇报的情况下,独自承担高风险任务,是负责任的行为?”
周予安张了张嘴,想辩解自己成功了,没有影响汇报,反而立了功。
但陆止安没有给他机会,继续道:“你的方案确实提升了性能,解决bug也避免了风险。这一点,值得肯定。”
这几乎是陆止安能给出的最高表扬,但周予安却丝毫高兴不起来,因为他听出了“但是”的意味。
“但是,”陆止安果然话锋一转,眼神锐利如刀,“你违反了团队协作的基本原则,也漠视了自身健康管理的规则。通宵作业导致的精神不集中和判断力下降,本身就是巨大的风险源。如果bug更复杂,如果你未能及时解决,后果是什么?”
周予安哑口无言。他当时只想着解决问题,证明自己,根本没考虑这些。
“你的技术能力在提升,这很好。”陆止安的目光在他疲惫的脸上扫过,语气带着一种冰冷的审视,“但你的决策逻辑,依旧充满了个人英雄主义的冲动和风险不计的侥幸。这比技术不足更危险。”
“现在,回去睡觉。”陆止安命令道,不容置疑,“下午的演示你不用参加了。”
周予安猛地抬头,难以置信地看着陆止安。他解决了最大的危机,立了功,却被剥夺了参与最终演示的资格?
“为什么?”他忍不住问,声音带着委屈和愤怒。
“作为你擅自行动、违反规则的惩戒。”陆止安的回答没有丝毫犹豫,“也是让你记住,在任何情况下,规则和团队协作,都高于个人表现欲。回去休息,这是命令。”
说完,陆止安不再看他,转身离开了会议室。
周予安独自站在原地,浑身发冷。通宵奋战的疲惫此刻汹涌袭来,但更让他难受的,是陆止安那番冷酷的评判和惩罚。
他以为的优秀,在陆止安眼里,竟然成了“冲动”和“侥幸”?他以为的功劳,换来的却是剥夺资格的惩戒?
一种巨大的荒谬感和失落感将他淹没。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认识到,在陆止安的规则体系里,单纯的“技术优秀”是远远不够的。他必须完全符合陆止安制定的所有行为准则,包括那些他无法理解的、关于“协作”和“风险”的抽象规则。
他的优秀,一旦脱离了陆止安设定的轨道,便成了需要被纠正的“失控”。
这场他自以为的胜利,最终以这样一种方式,让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陆止安掌控力的无孔不入和严苛至极。成长的代价,似乎远比他想象的要沉重和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