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走下台阶来到朱高炽面前,再一次将他扶起,“你我是兄弟,四叔也永远是我敬重的四叔,我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朝政,而非本心,旁人或许不懂,你是我亲大哥,总该懂我。”
这话朱高炽信,但心里也明白,这一天还是来了,或许从朱允炆不允许叔伯回京送葬开始,就注定了会有今日。
木已成舟,朱高炽已心如死灰,只想离开,叹息道,“都不重要了。”
不强求大哥理解他,朱允炆只希望四叔不要落的跟十二叔一样的下场。
语重心长道,“大哥若还拿我当兄弟,为了朝政,为了燕王府几百口性命,就该好好劝劝四叔,叫他不要跟朝廷作对,乖乖交出兵权,朕会下一道密旨,赐你们一块属地,保你们富贵无忧。”
四叔什么性子,朱允炆如何不知,可他做不到跟四叔,跟大哥兵戎相见。
朱高炽,“三弟来信说父亲重病,臣已订好明日回城车马,今日进宫是跟皇上汇报皇陵诸事,也是想跟皇上辞行。”
朱允炆吃惊道,“四叔病了,为何无人告知我一声。”
朱高炽,“我也是刚刚知晓,你国事繁重,这等小事不好叨唠叫你忧心。”
朱允炆宽慰他道,“四叔练武多年,身体强健,四婶又是细心稳妥之人,身边又有三弟四弟帮衬,大哥辛苦多日,为何不好好歇息,这般急匆匆赶回去。”
朱高炽垂着头,“母亲身体素来不好,父亲病倒了,她还不知如何情急担忧,三弟四弟年幼莽撞怕也帮不上什么忙,作为大哥不能顶门立户,作为长子不能尽孝床前,叫我如何心安。”
朱允炆故作为难,“朝中许多大事,我还需要大哥帮衬,你走了,叫我去寻谁。”
朱高炽,“读圣贤书多年,吟诗作赋倒也罢了,真说起朝政我这纸上谈兵的功夫怕是要误国误民了。”
自小一起上书房,朱高炽才识学问,朱允炆如何不知,“大哥这般说,分明就是躲懒。”
本就是客气说辞,朱允炆见如此他谦卑,也就不在勉强。
只客气到,“大哥挂念四叔,我也不好强留,明日我亲送大哥出城。”
朱高炽,“多谢皇弟。”
秦双双来到前殿时,小宫女已沏好茶水晾着,见她进门,门口迎上,“姑娘可来了。”
见小宫女神色紧张,秦双双顺着她视线往殿里看,瞧见二人坐在软榻,谈论文章,不像在吵架,“皇上和世子爷都说什么。”
小宫女摇头,“奴婢哪敢听。”方才两位主子脸色黑沉的吓人,小宫女吓得要死,只盼着秦双双赶紧来呢。
软榻前,朱允炆与朱高炽分坐两侧,有一搭没一搭的讨论起秋后殿试的学子来。
一如往昔在书房下课后畅谈师傅留下功课的样子。
彼此都知晓,过了今日,这样的场景怕是再不会有了。
手背测了测茶杯,温度正合适,秦双双点头同意小宫女离开,独自端了两杯茶进去,分别放在二人手边。
朱允炆端起茶,停了聊天,转而看向再给朱高炽上茶的秦双双,“大哥难得进宫,中午你我三人一同用膳,一来庆贺你们二人团聚,二来也是为大哥践行。”
这话没得叫秦双双羞红了脸,头都没敢抬,轻声道,“那奴婢去后厨安排一下酒菜。”
朱允炆喊住了转身要走的秦双双,对身侧站立的王忠道,“你去安排些好酒好菜。”
随即示意王忠叫他们都出去伺候。
王忠点头,示意众人退下,自己也走出殿外。
殿内只剩她三人,秦双双自顾搬来凳子坐在了偏靠近朱高炽身侧旁,倒不是因着身份。
伴君如伴虎,坐在这边更方面观察对面的朱允炆。
看着朱允炆渐皱起来的眉头,秦双双就知道接下来的话题不轻松,心头猛的不安起来。
别看朱允炆平日待人和善,那是私下,一旦牵扯朝中大事,立马像换了个人,杀伐决断毫不留情。
在飞龙殿伺候这些日子,秦双双见多了他草草几笔,就斩杀了几百条人命,一个皱眉就决定了一个家族的命运。
虽不知道朱允炆接下来要说什么,但肯定是和朱高炽与她有关。
叫她怎么不紧张。
离得近,朱高炽首先察觉了秦双双微微发抖的手,再次展露他极具亲和力的笑容,叫她放心。
许是那个笑太有感染力,许是对朱高炽踏实可靠的放心,秦双双好像没那么紧张了。
朱允炆神色凝重,对二人的眉来眼去视而不见,直至一盏茶喝完,起身走至书架亲自取来一卷圣旨,重新坐下后,对着朱高炽与秦双双二人道,“朕有心偏袒四叔,却也不得不顾及另外十几位藩王,这是封双双姑娘为建宁公主的圣旨,大哥成婚后,便可随公主去封地。”
册封她为公主!秦双双何止是吃惊,身子一歪,险些从椅子摔下去。
朱允炆是说过要赏赐她,原以为不过是赏些金银珠宝,田产铺子,不想竟是册封她为公主。
这大明朝的公主堪比亲王般尊贵。
听听这封号,建宁,朱允炆的国号是建文,建宁与建文属与同宗,这是嫡出公主都不及的殊荣。
这哪是恩赐,简直就是泼天的富贵砸到她头上,单凭公主身份,足以叫她下半辈子横着在街上走。
这份圣旨,是朱允炆是对燕王府的恩赐,更是给秦双双下半生富贵的保障。
朱棣一旦接受削藩,燕王府上下皆去皇姓,改为平民。
平民不可娶公主过门,可公主能招婿入赘驸马,朱高炽便可以驸马爷的身份名正言顺带领燕王一家子入住郡主府。
就目前十几位被削藩的王爷来说,燕王府的结局无疑是最好的。
也足以见朱允炆对四叔一家子的偏心。
问题是朱高炽肯不肯点头,接不接受这份好意。
这个结局,秦双双自然是愿意的。
可秦双双更知道,燕王朱棣一生驰骋沙场,骄傲不羁,躲在一个女人裙摆下苟活,还不如杀了他来的痛快。
还有朱高炽,迎娶她,就意味着要休掉现任的世子妃。
他这么一个重情义的人会同意吗?
秦双双抬眼轻轻瞄了眼朱高炽,他呆坐在榻上,双手揉搓到发白,一双眼看着那卷圣旨出神。
这个结果,显然也远超出他的预料。
一边是发妻,一边是新欢和燕王府的命运,怎么选都是错。
其实朱高炽更担心父亲,三弟,四弟,他们真的会咽下这口气,甘心做一个平民吗?
还有那些跟随燕王府的亲信,他们未来的仕途,他们家族的命运。
这件事太大,大到他不敢一个人决定。
可他有拒绝的权利吗?朱高炽藏在袖子下的拳头越握越紧。
朱允炆的偏爱太明显,对权力的把控太疯狂,他怎么会看不出来。
接受这份圣旨,狠心休了世子妃,真的就可以保全燕王府上下,跟双双厮守一生吗?
朱高炽心里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不管对方是谁喜欢秦双双,他都可以可以去争去抢去争取,可对方偏偏是他最爱的兄弟,高高在上的帝王。
这一刻,朱高炽才真正明白,对于秦双双,他不是不想要,而是不能要。
朱允炆在以退为进,比他放手。
再看一眼秦双双,依旧那么明艳照人,在宫里这些日子,好似更加娇俏了。
多少次,夜里睡不着他多想摸一摸那张脸,抱一抱她。
沉默后,朱高炽站起身,恭敬道,“我与世子妃是结发妻子,她对我情深意重,若休妻另娶,怕是会伤她性命。”
朱允炆,“两权相害取其轻,大嫂痴情必能理解大哥难处,与双双姑娘和睦相处。”
面对朱允炆步步紧逼,朱高炽继而跪在地上,“身为丈夫不能护妻女周全,无故休妻,非君子所为,我即不能辜负世子妃,也不忍伤害双双姑娘,臣有负皇恩,甘愿以死谢罪。”
朱高炽说完就去拿挂在书桌旁箭架的御剑,朱允炆定眼确定他是真的拔剑想死,赶紧上前夺下。
朱允炆身手不凡动作干脆利索,宝剑还未出鞘就被抢回,怕朱高炽再来抢,朱允炆干脆把剑握在了手里。
“大哥,你这是做什么。”
还好有惊无险,这一幕吓的秦双双险些从椅子摔下去,捂着心口贴在墙边,人都吓傻了。
看着瘫坐在地上的男人,佝偻着身子以手锤地,声泪俱下,“我对不起双双,还有什么颜面活着。”
还是头一次见大男人当自己面痛哭呢,惊吓过后秦双双原以为自己会伤心,会轻蔑他,唾弃他的无能与软弱。
可是发现自己并没有,反对朱高炽升出一丝钦佩来,薄情男子遍地是,新欢旧爱间,多是选择新欢的多。
世子妃是幸福的,因为他有个好夫君。
朱高炽的痛哭忏悔,也足以说明他对自己的情意不是假的。
朱高炽不是不爱她,只是没办法。
这么一想,秦双双心里舒服多了。
本来就打算留在宫里,这样一来,倒省了她不知如何开口了。
扶起倒在脚边的凳子,秦双双弯腰上前将朱高炽搀起坐回榻上,取出帕子给他擦干泪水,朱高炽哪还有脸见她,羞愧的别过脸去,用袖子胡乱抹了干净。
已经对不起秦双双了,朱高炽不想哭过的丑样子叫她看见,想给他留个好印象。
看出朱高炽的意思,秦双双便不再看他。
跪到手握宝剑的朱允炆面前,“世子爷夫妻情深,奴婢也不想当拆散别人姻缘的恶人,皇上有心宽恕燕王府,必会有更妥善的法子,不必非拿奴婢当幌子,皇上心疼奴婢,奴婢感恩,但恳请皇上收回旨意。”
说完,秦双双磕了三个头。
以为终于拨云见日,不想是躲来躲去还是搅和进了他们老朱一家子的内斗纷争里。
她不想看朱高炽为难,更不忍伤害朱允炆为她筹谋的苦心。
整个人如同撕裂成了两半,一半恨不得即刻接了圣旨飞去封地,从此远离皇庭,逍遥快活。
另一半,想到来日朱高炽与朱允炆之间的纷争,想到朱允炆的结局,又觉得自己离开,太过狠心无情。
要怪就怪自己,要不是她一直想靠男人,也不会惹出这些许麻烦。
终究是怨不得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