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古籍修复师的专属总裁 > 第19章 未竟之稿,新程启封

古籍修复师的专属总裁 第19章 未竟之稿,新程启封

作者:林寻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4 17:26:48 来源:文学城

惊蛰过后,老巷的梅树抽出新枝,林软小院的造纸台旁,陈默正带着几个新徒弟煮杨桃藤汁,咕嘟冒泡的汁液里飘着淡淡的草木香。林软趴在修复台上,指尖拂过一页泛黄的纸——是博物馆刚送来的《诗经》残本,纸页边缘打着爷爷当年的梅花标记,墨色淡得几乎要看不清,右下角还写着“未竟”两个小字。

“这是爷爷四十多年前接手的修复项目,”老馆长的声音从电话里传来,带着点感慨,“当年他修到一半,藏家突然病逝,残本就一直封在库房,最近整理时才发现,纸页已经开始霉变,只有你能接。”

林软握紧手机,指尖轻轻碰了碰“未竟”二字,像是摸到了爷爷当年未完成的遗憾。“馆长放心,我一定修好。”挂了电话,她转头看向陆时衍,他正帮她把磨好的墨倒进砚台,墨汁浓淡刚好——这半年来,他磨墨的手艺已经练得比她还稳。

“爷爷的未竟之稿?”陆时衍凑过来,看到残本上的梅花标记,眼底满是温柔,“那我们一起修,把爷爷没完成的事做完。”他拿起放大镜,仔细看残本的霉变痕迹,“霉斑在纸芯里,得先做脱霉处理,不然会腐蚀纸纤维。”

林软点头,翻出爷爷的《软氏修复秘录》,在最后几页找到记载:“宋代纸霉变,需用‘艾草灰调米汤’,轻轻刷在纸页上,既能除霉,又不损伤纸性。”她抬头看向窗外,陈默正教徒弟们筛纸浆,“正好陈默的艾草灰是去年晒干的,够用来脱霉。”

可刚准备动手,基金的负责人张姐就来了,手里拿着份文件,眉头有点皱:“林老师,最近有几家文化公司找过来,想和基金合作商业修复项目,给的报酬很高,能资助更多年轻徒弟学技法……就是要求修复后在文物复刻本上印他们的logo。”

林软接过文件,指尖划过“商业合作”几个字,心里有点沉。她想起爷爷说的“修复是良心活,不能沾铜臭味”,抬头对张姐说:“张姐,合作可以,但不能在复刻本上印logo——文物是用来尊重的,不是用来打广告的。要是他们不同意,这合作就不接。”

张姐有点为难:“可要是不接,基金下个月的耗材费用就有点紧张……”

“费用我来解决。”陆时衍突然开口,他走到林软身边,语气坚定,“软氏基金的初心是传技,不是赚钱。要是缺钱,我陆氏来补,绝不能让匠心沾染上商业的杂质。”

林软转头看他,眼里闪着光——她就知道,不管什么时候,他都会站在她这边,守着他们的初心。张姐松了口气,笑着说:“有陆总这句话,我就放心了。那我去回了那些公司,按林老师的规矩来。”

张姐走后,陆时衍帮林软把残本放在铺着羊毛毡的修复台上,轻声说:“别担心费用,你专心修爷爷的稿,其他的事交给我。”他拿起艾草灰,按秘录里的比例和米汤调在一起,“你看这样稠度行不行?”

林软凑过去,闻了闻气味,点头:“正好,爷爷说‘艾草灰米汤要像淡墨,能挂在笔杆上’,你调得比我还准。”她拿起毛笔,蘸了点艾草灰米汤,轻轻刷在霉斑上,动作轻得像怕惊醒纸页里的文字。

陆时衍坐在旁边,帮她换清水,偶尔递上吸水纸。阳光透过落地窗,落在他们身上,修复台上的残本泛着微光,纸页上的梅花标记和林软袖口的梅花绣饰,在光里叠在一起,像跨越岁月的呼应。

“陆时衍,”林软忽然开口,声音很轻,“等修好这本《诗经》,我们把爷爷的所有手稿整理成册,放在基金的图书馆里,让徒弟们都能看,好不好?”

“好啊,”陆时衍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还要在封面上画你和爷爷的梅花标记,祖孙俩的匠心,得一直传下去。”

窗外,陈默教徒弟们筛纸浆的笑声传进来,杨桃藤汁的香味飘在风里,林软低头继续刷着霉斑,心里暖暖的——爷爷的未竟之稿,是新的启程;而她身边,有他陪着,有徒弟们帮着,这趟新程,一定能走得稳稳当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