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共振 > 第5章 第 5 章

共振 第5章 第 5 章

作者:卫七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8 03:52:16 来源:文学城

雨夜之后,某种东西悄然改变了。

不是翻天覆地的剧变,而是像厦门雨季过后,空气中那股挥之不去的潮湿终于被阳光蒸散,变得通透了些。虞向晚和吴漾之间那堵无形的、由误解和偏见砌成的墙,出现了一道缝隙。透过这道缝隙,她们开始能看到对方身后那片与自己截然不同,却又莫名相似的风景。

公共艺术项目的推进顺畅了许多。会议上,吴漾依旧会提出问题,但语气不再那么像冰冷的审判,更像是一种严谨的探讨。

她会说:“虞老师,这个结构的可行性我理解了,但在预算方面,我们可能需要看看有没有更优化的方案。” 或者,“这个光影效果很棒,不过后期灯具的维护和更换通道,设计上是否考虑进去了?”

虞向晚也不再像刺猬一样,将每一个问题都视为对自己艺术的攻击。她开始尝试理解吴漾话语背后的逻辑——

不是妥协,而是学习一种新的语言,一种能让她的艺术在现实世界安全着陆的语言。她甚至会主动询问:“吴总,从你们投资的角度看,这类公共艺术项目,除了眼前的落地,更长远的‘价值’体现在哪里?”

吴漾有些意外,但很乐意解答。她会从城市品牌溢价、周边地块价值提升、潜在旅游吸引力等角度分析,数据清晰,逻辑分明。虞向晚未必完全认同这套价值体系,但她开始明白,这并非是艺术的敌人,只是另一套衡量世界的标尺。

一天下午,虞向晚在工作室整理作品资料,为寻找新工作室和可能的画廊合作做准备。看着自己多年来积累的画作、手稿、参展记录,杂乱无章地堆放在一起,她感到一阵无力。如何向别人清晰地介绍自己?如何让自己的价值显得……有说服力?她擅长用画笔说话,却不擅长用语言和文件包装自己。

手机震动,是吴漾发来的微信消息。自从雨夜后,她们偶尔会有一两句工作之外的简单交流。

吴漾:新工作室找得怎么样了?

虞向晚:不太顺利。合适的太贵,便宜的……不像能画画的地方。[附一张无奈的表情包]

吴漾:方便发一份你的作品集和简历给我看看吗?或许可以从第三方角度帮你梳理一下亮点。

虞向晚看着这条信息,犹豫了。把代表着自己灵魂和软肋的作品,交给一个精于计算的资本方审视?这感觉有些冒险。但想到雨夜那个疲惫却真实的吴漾,她最终还是将整理好的电子版资料发了过去,附带一句:“有点乱,还没系统整理过。”

她没指望能得到什么惊天动地的建议,或许只是一些客套的鼓励。

然而,两天后,吴漾直接来到了她的工作室。那天下午阳光很好,透过老式的玻璃窗,在布满颜料痕迹的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吴漾穿着简单的白色衬衫和卡其色长裤,比起平时西装革履的样子,少了几分压迫感。

她手里拿着一个平板电脑,开门见山:“你的资料我看了。问题不在于你的作品不够好,而在于你的‘叙事’不够清晰。”

她在虞向晚有些茫然的目光中,打开平板,调出一个PPT模版。

“你看,这是你近五年的创作脉络,但分散在不同的文件夹里。我帮你按时间和主题重新梳理了一下。”

屏幕上,虞向晚那些看似随性的创作,被清晰地分成了几个阶段:“早期学院派的探索与突破”、“‘海的情绪’系列——个人风格的初步确立”、“‘城市呼吸’系列——对现代人生存状态的介入”、“近期实验性手稿——未完成的对话”。

吴漾指着图表,语气平静而专业:“每个阶段,都有核心的代表作品、参展记录、以及关键的媒体评论或同行反馈。把这些亮点提炼出来,形成一个清晰的艺术家人设和成长故事。比如,你可以强调你如何从对自然景观的关注,转向对都市人群内心世界的挖掘,这种转变的内在逻辑和价值是什么。”

她又调出一个简单的数据分析图:“这是近几年国内艺术市场对青年艺术家,特别是女性艺术家的关注度和交易趋势。虽然不能完全定义价值,但可以让你和潜在的合作方,对你所处的赛道有一个宏观认知。”

虞向晚看着屏幕上的图表和清晰罗列的要点,内心受到不小的震撼。她从未以这种方式审视过自己的创作生涯。在吴漾的梳理下,那些散落的珍珠被串成了一条隐约可见的项链,有了形状和价值感。这不是对她艺术的否定,而是用一种她陌生的工具,为她的艺术世界绘制了一张更易于外人理解的“地图”。

“我……我没想过可以这样整理。”虞向晚喃喃道。

“你的价值需要被看见,但首先,你需要用一种别人能听懂的语言告诉他们,‘看,这就是我的价值’。”吴漾收起平板,“这不叫迎合,叫沟通策略。就像我向投资人推荐项目,光说‘这个技术很牛’没用,必须展示市场空间、团队能力、盈利模型。”

她顿了顿,看向虞向晚,“你的画打动了我,这是一种无可替代的价值。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找到那些同样会被打动的灵魂,并建立一个让他们能支持你的系统。这不是妥协,是让你的价值被看见。”

这句话,精准地击中了虞向晚内心深处的困惑与渴望。她一直挣扎于艺术纯粹性与生存压力的矛盾,仿佛两者水火不容。但吴漾的话,似乎指向了第三条路——在守护内核的前提下,主动去搭建通往外部世界的桥梁。

“谢谢。”虞向晚由衷地说,这一次,不再仅仅是客气。

“不客气,”吴漾目光扫过工作室里那些未完成的画作,最后落在虞向晚脸上,语气缓和了些,“找到合适的地方了吗?”

虞向晚摇摇头,苦笑:“还在看,主要是预算……”

吴漾沉吟片刻,说:“我认识一个朋友,在华新路那边有栋老别墅,之前做民宿,现在空置着想找个合适的长期租客,对文化艺术类的项目比较支持。价格应该比市价低一些,但可能需要你承担部分维护工作。有兴趣的话,我可以帮你问问。”

华新路?那片安静优雅,布满老别墅的区域?虞向晚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那曾经是她遥不可及的选择。

“真的吗?那太感谢了!”她的眼睛亮了起来。

“先别谢太早,只是牵个线,成不成看你们自己谈。”吴漾的语气依旧保持着冷静,但眼神里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温和。

就在吴漾准备离开时,她的手机响了。她看了一眼来电显示,眉头不易察觉地蹙起,走到窗边接听。

“……我知道数据很好,但董事会的顾虑点不在于此……王总的意思我明白,但‘缺乏侵略性’这种评价本身就不够专业……我们需要更立体的评估框架……”

虞向晚听着她压抑着情绪的、试图据理力争的声音,知道大概还是那个女性创业者的项目。她看着吴漾的背影,那个在资本世界里披荆斩棘的背影,此刻却显得有些孤独。

吴漾挂断电话,转过身,脸上带着明显的挫败感。她走到桌边,下意识地拿起虞向晚用来洗笔的水杯(里面是清水),喝了一口,才反应过来,有些尴尬地放下。

“还是那个项目?”虞向晚轻声问。

吴漾揉了揉太阳穴,难得地在外人面前流露出烦躁:“嗯。技术、市场、团队执行力都没问题,就因为创始人风格不够‘狼性’,团队女性比例高,就被反复质疑。我准备了所有能准备的数据,但他们……”她没再说下去,但那未尽之语里充满了无力感。

虞向晚安静地听着,目光落在吴漾带来的平板电脑上,那上面还显示着为她梳理的、条理清晰的“价值叙事”。她忽然开口,声音不大,却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水面:

“你的报告里全是数据和模式,但缺了灵魂。”

吴漾一怔,看向她。

虞向晚走到画架旁,拿起炭笔和一张速写纸,一边快速勾勒,一边说:“她们的产品,是想解决当代女性‘隐形家务’带来的情绪耗竭,对吧?”

她手腕飞舞,纸上迅速出现几个简洁却充满张力的画面:一个疲惫的女人在深夜一边哄睡哭闹的孩子一边查看手机工作消息;一个女性在家庭聚餐后独自面对满桌狼藉的杯盘;一个通勤路上的职场女性,眼神放空,脸上写满了看不见的疲惫……

“你为什么不用更感性的方式去讲述这个故事?”虞向晚将那张充满情绪感染力的速写递到吴漾面前,“数据告诉别人‘有什么问题’,但这些东西,”她指着速写,“能告诉别人‘为什么这是问题’,以及‘解决了这个问题,对用户意味着什么’。这不仅仅是效率提升,是情绪解放,是生命质量的改善。这才是她们创业的初心,不是吗?”

吴漾看着那张速写,看着画面上那些精准捕捉到的、属于无数女性的共同困境,她愣住了。她一直在用理性的武器攻击理性的壁垒,却忘了,真正能打动人心的,往往是直指情感的利刃。虞向晚用画家的眼睛,一眼就看穿了她报告中最缺失的部分——人性的温度,和那份能引发广泛共鸣的“为什么”。

她抬起头,看着站在光影里的虞向晚。那个曾经在她看来不食人间烟火的艺术家,此刻却用最原始、最直接的方式,给了她破局的关键灵感。

吴漾的眼神变了,那里面不再是疲惫和挫败,而是重新燃起的、混合着惊讶和欣赏的光芒。她拿起那张速写,仿佛拿着什么珍贵的战略图纸。

“我懂了。”她看着虞向晚,声音里带着一种全新的力量,“谢谢你,向晚。”

这是她第一次,直呼她的名字。

阳光透过窗户,将工作室的空气切割成明暗交织的块面。颜料的气息、松节油的味道,与窗外隐约的海风混合在一起。两个来自不同世界的女人,在这一刻,因为彼此截然不同的天赋和视角,完成了一次无声的、却至关重要的援手。

她们一个用理性的框架为感性的价值护航,一个用感性的洞察为理性的攻防注入灵魂。

命运的齿轮,在这一刻,发出了清晰的扣合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