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福肴酒馆之山河弈 > 第16章 第十四章 旧案卷宗

福肴酒馆之山河弈 第16章 第十四章 旧案卷宗

作者:一夜檀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6 20:47:33 来源:文学城

木盒中整齐地码放着一叠卷宗,每一本卷宗上都粘着标签,标注着州府、县名和案件数量

纪凌拿起最上面一本卷宗,翻开第一页,目光快速扫过上面的文字,脸色渐渐沉了下来。于崇谙和江彦暄也凑了过来,当看到卷宗上的内容时,于崇谙的呼吸都停滞了。

这本卷宗记录的是江南苏州府的幼童失踪案,上面详细记载了失踪幼童的姓名、年龄、失踪时间和地点。从景元三年到景元十年,短短七年时间,苏州府下辖的六个县,失踪幼童就有三百余人,平均每年近五十人。而卷宗里的备注栏写着 “查无结果,疑为拐带”,却没有任何进一步的调查记录。

“景元三年,是先帝在位的时间。”

于崇谙低声念出这个年份,眼底满是震惊,“这和积石冢祈福牌上的年份一模一样!也就是说,全域的幼童失踪案,几乎是在同一时间爆发的。”

纪凌又拿起一本标注着 “西北凉州” 的卷宗,翻开后,里面的内容更加触目惊心 —— 凉州位置偏远,民风彪悍,可幼童失踪案却一点不少,短短五年,失踪幼童就有两百余人。

卷宗里还附着几份捕快的调查报告,上面写着 “曾在凉州城外发现一处废弃窑洞,内有血迹和幼童衣物碎片,疑似拐带窝点,可后续追查时,窝点已被烧毁,无任何线索”。

“废弃窑洞?烧毁的窝点?”

江彦暄皱紧眉头,“这说明那伙人是有组织、有计划的。他们在全域范围内建立固定的黑窝点,拐骗幼童后,要么转移,要么销毁证据,所以地方县衙才查不到线索!”

纪凌没说话,只是继续翻看着卷宗。

一本本卷宗被打开,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数字映入眼帘。西南蜀地,五年失踪幼童四百余人;岭南广州府,八年失踪幼童五百余人;中原开封府,六年失踪幼童三百余人…… 当最后一本卷宗被翻开时,纪凌的手指停在了页面上,脸色变得无比难看。

于崇谙和江彦暄凑过去,只见卷宗上标注着 “京城周边”。

里面记录着京郊各县的幼童失踪案,光是辅湘县周边的三个县,失踪幼童就有三百余人。而卷宗里的一份密报,让三人都倒抽了一口冷气 —— 密报是二十年前刑部侍郎写给当时的刑部尚书的,上面写着:

“京郊发现人牙子团伙,抓获嫌犯五人,审讯得知,该团伙在全域设有数十个窝点,拐骗幼童后,分等级处置:长相清秀、伶俐的,卖到远方富户或世家;长相普通、体弱的,或杀之取骨炼丸,或采生折割;顽劣、不听话的,直接虐杀,尸体就地掩埋或焚烧……”

“取骨炼丸?直接虐杀?!” 江彦暄的声音都在发抖,“这些人牙子简直是丧心病狂!他们怎么能对孩子下这么狠的手!”

于崇谙的脸色苍白如纸,他想起积石冢里那些细小的骸骨。

小石棺内的幼童犬牙、为找孩子献祭的父母尸骸,那些画面清晰得仿佛就在眼前。那是他和纪凌亲手所见的真相,除了他们,只有那个不见踪影的黑袍人知晓,连曾岐都只听过传闻,从未亲眼见过。

他强压下恶心,指着密报上的文字:

“这个团伙,或许就是当年幼童失踪案的罪魁祸首。他们在各处设置窝点,有组织地拐骗、贩卖、虐杀幼童,手段残忍到令人发指!”

江彦暄拳头攥得咯咯作响,眼底满是怒火:

“许尚书说,初步统计的全域幼童失踪案已经超过三千起,可这还只是登记在案的。那些偏远山村、没来得及报案的家庭,还有被人牙子灭口的家庭,到底还有多少孩子失踪,我们根本不知道!”

纪凌的目光落在密报的最后几行字上,声音瞬间冷得像淬了冰:

“你们看这里。密报上说,这伙人背后早有靠山,不少世家子弟正通过他们购买幼童,有的用来玩乐,有的当作习武的活靶,甚至…… 满足那些见不得人的龌龊癖好。而刑部竟因忌惮世家势力,硬是压下了所有案子,还销毁了大半证据,只偷偷留下这份密报存档!”

“世家子弟?”

江彦暄的心头一震,“难怪当年的案子会被压下,难怪卷宗会被调走。这些面兽心的家伙,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竟然纵容人牙子拐骗、虐杀幼童,简直是禽兽不如!”

而后咬牙切齿道:“侯爷,我们绝不能放过这些人!无论是人牙子,还是背后撑腰的世家,都要让他们血债血偿!”

纪凌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心中的怒火,目光落在桌上的卷宗上:

“现在不是冲动的时候。我们手里只有这份密报和部分卷宗,证据还不够充分。而且这伙人已经消失了二十多年,当年的成员要么被灭口,要么隐姓埋名,想要找到他们,并不容易。另外,我需先将找到的挂画送回宫中,这是先帝留下的秘宝,不能耽搁。”

提到挂画,于崇谙的眼神暗了暗。

他还没告诉纪凌,自己当年是被厉王胁迫才入朝的,也没说祖潇子是自己师父的事。这些过往牵扯太多,他怕纪凌知道后会陷入危险,更怕两人之间好不容易缓和的关系再生隔阂,便只是沉默地垂下眼,没有接话。

“那我们该怎么办?”江彦暄急道:“总不能眼睁睁看着那些人贩子和世家子弟逍遥法外吧?而且您走后,辅湘县这边只有我和曾县令,人手本就紧张,查案怕是会力不从心。”

这话让纪凌也皱起了眉。江彦暄擅长追踪查探,却不熟悉京郊市井人脉,曾岐虽是本地县令,可县衙人手有限,且受限于身份,难以深入市井获取线索……

他目光不自觉地落在于崇谙身上,心里竟生出一个念头,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于崇谙现在的身份只是个酒馆老板,按理说不该卷入这么危险的案子。

“侯爷,江公子,或许在下能帮上些忙。”

于崇谙察觉到纪凌的目光,也明白他的顾虑。

幼童失踪案虽已过去二十余载,当年也确实抓捕了不少人,但其间先帝驾崩、新帝登基,朝政更迭之际,难免有漏网之鱼隐匿下来,依旧在暗中兴风作浪。据县令所言,近些年虽不像二十多年前那般有大批幼童失踪,但每年仍有二三十起孩童莫名消失的案子。

可是,这事细究起来,疑点重重。这种涉及全域的案子,真的仅凭一些世家子弟就能做到吗?虽说世家在地方上有势力,可操控全域范围的幼童买卖,这背后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还有遍布各地的眼线与关系网,绝非普通世家能轻易搭建起来的。这里面会不会有朝廷官员暗中支持,甚至是宫里的人也参与其中呢?毕竟,能让刑部都忌惮,甘愿压下案子、销毁证据,这股势力绝不是几个世家子弟就能有的。

于崇谙开口后,纪凌和江彦暄都看向他,眼里带着几分惊讶。于崇谙继续说道:

“我在京郊开酒馆虽只有一年,但京郊这一带的村落、山道我都熟,哪个村有什么老人,哪个路口常有行人歇脚,我心里都有数。而且酒馆本就是市井消息汇集的地方,往来的客商、村民常来喝酒闲聊,偶尔会提起些陈年旧事或是偏僻去处……”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几分坚定:

“再说,积石冢里的那番景象我也亲眼见过,那些孩子和父母的惨状,我实在无法坐视不理。我虽只是个酒馆老板,没什么权势,但至少能帮着打听消息、指引地形,也能帮江公子和曾县令分担些压力,不至于让你们顾此失彼。”

江彦暄眼睛一亮:“于老板说得对。您熟悉京郊人脉和地形,还能从酒馆收集消息,这些都是我们欠缺的。有您帮忙,查案肯定能顺利不少。”

纪凌看着于崇谙,见他眼底满是真诚,没有半分勉强,心里既感激又有些担忧:

“可查案凶险,这伙人和背后的世家势力庞大,您若是卷入其中,恐怕会有危险。”

“侯爷放心,我有分寸。”于崇谙笑了笑:“我只是以酒馆老板的身份打听消息,不会主动暴露自己,也不会贸然涉险。而且,有江公子和曾县令在,真遇到麻烦,也能相互照应。”

他心里还有一层没说出口的理由。他想查清这起案子,不仅是为了那些无辜的幼童,也是为了自己。当年的事情背后牵扯的势力盘根错节,这起持续二十多年的拐卖案,说不定能牵扯出一些蛛丝马迹。

纪凌见他态度坚决,又确实需要人手协助,便点了点头:

“好,那就麻烦先生了。只是务必注意安全,若是遇到任何危险,立刻通知我或江兄,不要独自应对。”

“我会的。” 于崇谙点头应下。

事情就这么定下,江彦暄拿着令牌,即刻前往积石冢附近的村落调查;于崇谙则留在辅湘县衙,协助曾岐整理卷宗,同时喊来福喜以联系京郊酒馆的伙计,让他们留意往来客人的谈话,收集与拐卖案相关的消息;纪凌则准备即刻回京,送还挂画并向皇帝禀报案情。

三人分工明确,纪凌也不再多耽搁,简单收拾了行李,将挂画残卷小心收好,便骑马直奔京城。

夕阳将他的身影拉得颀长,远处巍峨的宫墙终于在暮色中显出轮廓,朱红宫门上的鎏金铜钉在余晖里闪着冷光。

“吁——”纪凌勒马翻身落地,从怀中摸出钰渡营令牌,守卫的禁军验过令牌后立刻放行。

宋式彩画:

1、宋式彩画是中国古代建筑彩画发展的重要成熟阶段,虽地面建筑留存实物较少,但可以根据《营造法式》记载为依据。

2、宋式彩画以用金量及纹样等方面可分为五彩遍装、碾玉装、青绿叠晕棱间装、解绿装、丹粉刷饰等。

*知识有限,探索无限,具体细节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第十四章 旧案卷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