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福肴酒馆之山河弈 > 第17章 第十五章 忆往昔

福肴酒馆之山河弈 第17章 第十五章 忆往昔

作者:一夜檀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6 20:47:33 来源:文学城

御书房内烛火通明,明黄色的龙袍在烛光下流淌着沉稳的光泽。

宇文承正低头批阅奏折,玄色的发冠衬得他面容愈发冷峻,笔尖划过宣纸的沙沙声在安静的殿内格外清晰。直到纪凌的脚步声靠近,他才缓缓抬起头,眼底瞬间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清规,你回来了。”

皇帝的声音带着一丝刚从政务中抽离的沉缓,目光却已落在他胸前的木匣上,“挂画找到了吗?”

纪凌垂着眼帘上前,双手将木匣递上:“回陛下,臣已找到挂画的一部分,现呈请陛下查验。”

侍立在一旁的太监接过木匣,打开开后递给宇文承。

宇文承仔细查看片刻,指尖拂过绢布上模糊的墨迹,眼底露出一丝欣慰的笑意。总算找回来了,这画是祖潇子为保大遥江山特意绘制,今能寻回被盗走的着部分已是幸事。

然而,笑意还未在他脸上停留片刻,便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几分复杂。

宇文承的指尖停留在画中一处不起眼的衣褶上,眼神变得悠远,仿佛透过这幅画,看到了那个在他最艰难时,于暗中默默相助的身影。

那人刚束发时,便能在关键时刻撑起一片天地。只是如今,物是人非,那人早已不知去向,只留下这些模糊的痕迹,让他在不经意间想起,心中泛起阵阵涟漪。

“没错,这确实是军师的真迹。”

宇文承缓缓开口,语气带着几分凝重:“你可知这挂画为何只有一部分?”

纪凌摇摇头:“臣不知,还请陛下示下。”

“这画本是一体,画中内容是通天教主坐下的随侍七仙。”

宇文承的目光落在残卷上,他初登帝位时宇文渭便觊觎皇权,暗蓄异心。彼时他根基未稳,幸得暗中有人相助,他才可以不动声色便将这场未遂的篡逆压了下去,表面上仍是叔侄相安的太平景象。

可谁也没料到,这位皇叔竟藏着十年磨一剑的隐忍。六年间,他收敛锋芒,暗中结党,从未放弃过颠覆之心。直到一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兵变骤然爆发,才让他深埋的狼子野心彻底暴露。

“一年前朕的皇叔意图谋反,暗中盗走了这幅挂画。他本想借挂画中玄机召集旧部,却没想到事情败露,被朕下令诛杀。他伏诛前,早已将挂画分为三分交给手下趁乱逃走,宫中现存的这部分,还是在他穿的内衫里找到的——这一年来,朕一直派人寻找另外两部分,却始终没有下落。”

“原是如此。臣此次追查挂画,意外发现了一桩持续二十多年的幼童拐卖案,此事事关重大,臣斗胆向陛下禀报。”

纪凌垂首立于殿中,深吸一口气道:“臣近日追查所得,积石冢内有近百具风化程度不同的父母尸骸,一石棺内装有约千余颗幼童犬齿。”

接着,纪凌将在积石冢内所见所闻皆向宇文承言明。

“二十年前那伙人贩子,手段很是残忍。他们不仅拐卖幼童,更在途中肆意虐待,稍有反抗便拳脚相加,甚至有孩童因此殒命。” 纪凌的声音里带上了几分咬牙切齿,“臣调查得知,早年曾抓获数名团伙成员,从他们口中得知,这团伙已在暗中活动多年,涉及范围极广。”

说到此处,他顿了顿,语气愈发沉重:“更令人心惊的是,据臣所知,二十年间全域范围内,幼童失踪案已超过三千起。这些失踪的孩子,有的或许被贩卖到了偏远之地,有的……怕是早已不在人世。”

他将这些信息一一禀明,却始终对曲如宵的存在绝口不提。

纪凌心中清楚,曲如宵既听从黑袍人所说盗走挂画,那或许便是解开此案的关键线索之一。此人虽有过,却也知晓不少内情。

此刻将他供出,引得皇帝下令捉拿,以曲如宵的身手,怕是会从此销声匿迹,到那时,后续的追查线索便会彻底中断,这三千多起失踪案,恐怕也将永远石沉大海。

纪凌垂着眼,静待宇文承的旨意,心中却已做好了应对各种情况的准备。

他知道,自己隐瞒此事,若是日后被查出,难免会落得个欺君之罪,但为了能早日查清真相,给那些失踪孩童的家人一个交代,他只能如此。

宇文承的怒意骤然爆发。

先前听纪凌奏报时,他虽面色沉凝,指尖已在御座扶手上无意识地摩挲,眼底却还压着几分帝王惯有的隐忍,只偶尔从喉间溢出一声低哑的冷哼,算是对案情的初步回应。

可当 “全域超过三千起幼童失踪案” 这组数字落地,那点仅存的克制瞬间被碾碎 —— 他猛地从龙椅上站起,右手重重拍在面前的御案上。

“岂有此理!”宇文承的声音不再是平日朝堂上沉稳的腔调。

怒火翻涌间,一个念头却突然窜进他的脑海。

积石冢、隐秘密室、大批量幼童失踪…… 这些骇人的线索拧在一起,竟让他莫名想起先帝晚年近乎偏执的对长生的执念。

先帝在位时,不知从哪里来的关于长生之法的消息,曾秘密召集方士和游医炼制丹药,还派了晋南王前往各地寻找长生奇植。以至于晋南王世子方越年从小学习译语并随行前往。

那时宇文承还只是个皇子,曾因劝谏此事被先帝斥责。后来先帝驾崩,那些牛鬼蛇神便与炼丹房一起销声匿迹。方越年后为他所用,以寻找奇植为由暗中继续游访四方。

他原以为此事早已尘埃落定,可如今听纪凌奏报,心头竟泛起一阵寒意。难不成先帝当年求长生的手段,远比他知道的更阴狠?这些失踪的幼童,难道真的与先帝有关?

这个猜测让宇文承的怒火中多了几分沉郁。他踱了两步,龙袍的下摆扫过铺着云锦的地面,带起一阵凌厉的风。

目光扫过殿中垂首的纪凌,又猛地转向殿外,仿佛要透过层层宫墙,看穿那些藏在暗处的罪恶与陈年秘辛。

“二十年前尚且不说,自朕登基至今,竟然还敢暗中犯下如此滔天罪行!”宇文承的声音里添了几分冷冽。

“世家子弟纵容?恐怕还有一些官帽戴久了,不知道天下姓什么的大官吧!他们是觉得朕太年轻,管不动那些封地私兵?还是觉得这大遥的律法,是给寒门百姓定的,与他们这些勋贵无关?亦或是…… 握着什么不该握的陈年把柄,才敢如此有恃无恐!”

“还有刑部!拿着朕的俸禄,吃着百姓的税粮,却把人命关天的案子压着捂着!是收了赃银,还是怕得罪那些背后的势力?又或是…… 在替某些人遮掩当年的旧事?简直是无法无天!”

宇文承的胸口剧烈起伏着,殿内的烛火被他的气息带得明暗不定,映得他脸上的怒意与疑虑交织,更显威严深沉。

过了片刻,他才深吸一口气,强压下翻涌的情绪,目光落回纪凌身上,语气无比坚定:

“纪凌,朕命你全权负责此案,与刑部尚书许威联手彻查!朕会加派禁军协助你,无论牵扯到哪个世家、哪个官员,都要一查到底,绝不姑息!务必将这伙人一网打尽,还天下百姓一个公道!”

纪凌单膝跪地,双手抱拳:“臣遵旨!定不辱使命,将罪犯绳之以法,为那些失踪的幼童和他们的父母讨回公道!”

宇文承点点头:“你即刻去刑部传令,让许威召集人手,明日便开始行动。另外,祖潇子挂画的另外两部分,你也要继续追查,不能放松。对了,你此次查案,除了江彦暄可还有其余得力人手协助?”

纪凌想起于崇谙,如实回答:“回陛下,臣有一友人,名为于崇谙,在京郊开酒馆,熟悉当地人脉与地形,愿以民间身份协助查案,收集市井消息、指引地形,为臣分担压力。”

宇文承听到 “于崇谙” 三个字,手指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随即点头:

“民间义士有时更能发挥作用,既然是你的友人,且有能力协助,便让他参与吧。只是务必叮嘱他,注意安全,若有需要,可凭你的令牌向当地官府求助。”

“臣遵旨!” 纪凌心中一暖,没想到皇帝会特意叮嘱,连忙应下。

纪凌起身,再次行礼后,转身走出御书房。

看着纪凌离去的背影,宇文承拿起桌上的奏折,却再也无心批阅,他想起纪凌刚才的话。

于崇谙是京郊酒馆老板,熟悉当地情况,还愿主动协助查案。这些特质,和当年那个乐于相助、心思缜密的于尚,竟有几分相似。

*

那时宇文承刚被先帝册立为太子,看似风光,实则如履薄冰。

朝中老臣多依附几位皇叔或者其他皇子,兵权旁落,连秋狝这种皇家惯例,皇叔甚至暗地安排了人手监视,想抓他 “失仪” 或 “失职” 的把柄。

那日围猎,他见一只毛色油亮的赤狐从马前窜过,心头莫名涌起一股挣脱束缚的念头,竟独自驾马追了上去。

赤狐跑得极快,专挑崎岖的山坡钻,他一心追猎,没留意前方山道险陡,马蹄刚踏上便猛地打滑,整个人连人带马朝陡坡下滚去。

失重感袭来的瞬间,他只觉得后背撞上了岩石,剧痛中几乎要晕过去,恍惚间却见一道身影从坡上的灌木丛里钻出。

那少年穿着粗布短打,身形清瘦却动作敏捷,手里握着一根削得光滑的木杖,借着地形稳稳挡在了他的马前,死死拽住了缰绳。

少年将失控乱冲的马牢牢栓在树干上,才上前查看他的伤势。等宇文承终于缓过劲来,才看清救他的是个眉眼温和的少年,少年手里还提着药篓,想来是在此隐居采药的人。

“太子殿下无碍吧?”

少年刚满十五岁,眼神清亮,没有半分见了皇室的畏惧,反而透着几分沉稳:

“这山坡近日结了薄冰霜,殿下追猎时需多留意才是。”

宇文承后来才知道,少年名叫于尚,和自己师傅在南山隐居已有十数年,专研医理与典籍。

此时他刚经历坠马惊魂,又想到皇叔的步步紧逼,忍不住叹息:“连追只狐狸都不得自在……”

于尚却忽然道:“殿下若觉得处处受限,不如先看清身边的路——就像这山坡,看似平坦,实则暗藏冰棱,若能提前察觉,便不会遇险。”

这句看似寻常的话,却让宇文承心头一震。

后来他才知道,于尚虽隐居南山,却对朝中局势早有洞察。那次秋狝之后,两人相识,于尚便成了他暗中的助力。

他教宇文承如何从看似无关的细节里察觉危机,如何在皇叔的监视下联络忠良,甚至在一次皇叔派人下毒时,于尚还连夜从南山赶来,用独门解药替他化解了危机,自己却因赶路太急染了风寒,险些落下病根。

那时,于尚就像一盏明灯,从南山初遇时的援手,到后来一次次的出谋划策,始终陪在他身边,帮他化解了无数次危机,直到他顺利登基,成为这偌大王朝的新帝。

围猎:

1、《尔雅·释天》中记载:“春猎为蒐(sou),夏猎为苗,秋猎为狝(xian),冬猎为狩。”

2、春蒐:春天进行的狩猎,主要猎取没有怀孕的野兽,以保护繁殖期的动物。

3、夏苗:夏季猎取对庄稼造成损害的野兽,以保护农作物的生长。

4、秋狝:秋季猎杀伤害家禽的野兽,以确保家禽的安全和减少损失。

5、冬狩:冬季的围猎通常不加区分。

6、《臧僖伯谏观鱼》中也写道:“春蒐、夏苗、秋狝、冬狩,皆于农隙以讲事也。”

7、由此看来,古代的围猎并非单纯的娱乐活动,而是集政治、军事、文化、生态等多种目的于一体的重要国家行为。

*知识有限,探索无限,具体细节请以权威资料为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章 第十五章 忆往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