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福肴酒馆之山河弈 > 第14章 中秋番外·牢中忆

福肴酒馆之山河弈 第14章 中秋番外·牢中忆

作者:一夜檀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6 20:47:33 来源:文学城

腐臭的霉味混着潮湿钻进鼻腔时,于尚正跪在冰凉的金砖上,阶下百官朝服在风中簌簌作响。

他抬头望向龙椅上模糊的明黄色身影,忽然觉得,那顶十二旒的冕冠好像就沉甸甸的压在自己身上,珠子碰撞的脆响里,混着纪凌那年打翻砚台的声音。

“先生!您看这墨梅像不像冻住的雪?”

纪凌温热的手攥着于尚的袖口摇晃,纸上晕开的墨团确实像极了书房外的雪堆,黑乎乎的那种。

于尚支起手扶额没有说话,只用指尖蘸了些朱砂,在墨团边点出几点红梅。他记得那天午后阳光正好,透过雕花窗棂落在少年的发顶。

案上青瓷笔洗里插着几支新笔,是前些天江南上贡的紫毫,侯爷专程问陛下讨来的。纪凌抢着要试试,结果墨汁溅了满纸,倒是歪打正着画出几枝写意的寒梅,惹得他忍不住笑出声。

“于尚勾结厉王意图谋反,证据确凿,当诛九族!”

尖利的嗓音刺破耳膜,于尚猛地呛咳起来。铁锈味从喉咙涌向舌尖,他这才发现自己正趴在监牢的稻草堆上,额头抵着掺着水的地砖。右腿的骨头像是被拆掉又胡乱的拼回一起,每动一下都疼的眼前发黑。

稻草里混着不知名的秽物,粘在他破破烂烂的囚服上,与伤口渗出的血渍结成硬块,稍微一挪动便牵扯的皮肉生疼。墙角的蛛网蒙着厚厚的灰尘,几只虫子在蛛网旁爬来爬去,一只肥硕的蜚蠊慢悠悠地朝他爬来,触须在昏暗的光线下微微晃动。

于尚浑身一僵,下意识地想往后缩,却牵动了腿伤,疼得他倒吸一口冷气,额头上瞬间布满了冷汗。他从小就怕这些神出鬼没的虫子,每次见到都头皮发麻,如今在这阴暗潮湿的牢房里,更是觉得毛骨悚然。

狱卒的皮靴踏过水洼的声音由远及近。于尚蜷起身子,目光死死盯着那只蜚蠊,心脏在胸腔止不住乱跳。听到脚步声后,于尚分心抬头看了一眼那个狱卒,这人正是袁于岸买通的爪牙之一,自他被关进监牢里就对他百般刁难。

他听见锁舌弹开的刺耳声,昏黄的油灯晃进来,照亮了墙壁上斑驳的血迹。那是前几日他被杖责时溅上去的,而那次杖责,便是这位狱卒受袁于岸指使,故意加重了刑罚。

如今血痕已经变成深褐色,像极了自己时,纪凌亲手画的那副《秋水长天图》里的水纹。

那年的生辰恰逢中秋,纪凌非要缠着他学画水纹,握着他的手在纸上拖动,墨汁溅得两人衣襟上都是。纪凌有些不好意思,挠着脑袋说是给先生的生辰礼,之后倒是额外送了一条缂丝发带。

他还记得那天,纪凌特意让小厨房做了自己爱吃的枣泥月饼和桂花糕。糯米裹着桂花蜜,甜得恰到好处,纪凌看着他吃了不少,他自己却只是笑。

也是在那天,一只青虫被糕点的甜引着爬到画上,他吓得立刻起身多远,纪凌见状,伸手捏起青虫放到外面的树枝上,回来时还笑着说:“先生别怕,有我在呢。生辰和中秋佳节可不能让这小东西扰了兴致。”

“于丞相,还记得咱家吗?”

太监尖细的嗓音钻进耳朵。于尚抬起头,视线还有些发颤,直到那只蜚蠊爬远了,这才松了口气。余光瞥了一眼在灯影中浮动的敷着厚粉的脸,鬓角的珠链随着说话的动作摆动。

这是宇文承身边的掌印太监,当年刚升任时,曾在宫中中秋宴上见过这人给纪凌剥花生,于尚似乎不怎么喜欢吃这种硬的食物。宫宴上的歌舞声喧闹异常,殿外的月光皎洁如水,纪凌却只专注于一个一个摞起来的小堆花生,时不时偷偷看一眼旁边的人,眼里的光比殿上的月亮还要亮。

太监跟在宇文承后边,偏着头看了一眼,回头时发现,陛下的目光好像也望着那个方向出神。他记得那天宴会后,跟着陛下在御花园中闲逛,却看到于尚带着那个小侯爷在水池边赏月,小侯爷指着天上的月亮说,要像月亮一样永远陪着先生。

“咱家来送样好东西。”

太监从袖中掏出个油纸包,隔着木栏递进来,于尚使力支起身子接过靠在墙上。

“老侯爷临终前特意吩咐的,说您在里头受委屈了。”

油纸包掉落在稻草上,散开的褶皱里滚出几块碎成渣的桂花糕,于尚的指尖猛地一颤,喉间涌上熟悉的腥甜。这桂花糕的味道,像极了中秋时府中必做的点心。

他记得纪凌十五岁那年随军出征的消息传来时,他正在处理堆积如山的公文,案上还摆着宫里送来的冰皮月饼。窗外的阳光明明烈得晃眼,他却觉得浑身像浸在冰水里,握着笔的手好像失去了知觉,一滴墨落在公文上,晕开一个小小的黑点,像擦不掉的痣。

于尚终究没有去送纪凌,亦如那天他离开时没有出现的小侯爷。只是对着那摞公文,在心里一遍一遍地念叨:希望他平安归来,等他回来一起过生辰和中秋,等他回来团圆。

可现在,于尚望着那几块碎成渣的桂花糕,眼前一阵阵地发黑,喉间腥甜也愈发浓重。或许人在意识将要消失时会不受控制的乱想,他好恨呀。

油灯的光晕忽然开始旋转,于尚觉得天旋地转间,地面的寒气顺着脚底往上爬,冻得他牙齿打颤。恍惚间,他似乎又回到了侯府的书房,那时他刚到侯府做西席。

初见纪凌时,他正趴在书房的案上临摹《兰亭序》,少年人总爱偷懒,写不了几笔就去逗弄窗边笼里的画眉。直到纪凌发现小画眉不理他而回过头来,才看到书房门口一身白衣翩然的先生。

后来纪凌再悄悄偷懒,就会被于尚用戒尺敲手心。乖乖坐下后却又趁他不注意,在纸上画个歪歪扭扭的小人,说是像极了正在看书的先生。于尚佯装生气要罚纪凌抄书,纪凌却立刻求饶,拿出偷偷藏得糕点哄他,师徒笑作一团,那时书房里的空气都带着甜味。

有一次,一只蟋蟀跳进了书房,他吓得躲到椅子上,纪凌费了好大劲才把蟋蟀抓住,放到罐子里送给了他,说:

“老师,你看它多可爱,以后中秋夜里,就让它陪着你赏月。”

可他还是怕得不行,最后还是纪凌把罐子拿走了。

“老师,‘死生亦大矣’是什么意思?”少年人皱着眉抬头,鼻尖沾了点墨。

于尚放下手中的书卷,指着窗外飘落的梧桐叶:“就像这叶子,春生秋落,本是寻常事。”

“那若是被人摘下来呢?” 纪凌追问,眼里闪过一丝与年龄不符的执拗,“就像…… 就像去年后花园那些被暴雨打落的桃花。”

于尚当时沉默了很久,才轻声道:“命数如此,强求不得。”

如今想来,那时的自己何其天真。他以为只要恪守本心,便能在这波谲云诡的朝堂上独善其身,却不知早已成了别人棋盘上的棋子,连自己的命运都无法掌控。

剧痛从右腿传来,于尚闷哼一声,从梦境跌回现实。太监不知何时已经走了,牢房里只剩下他一人,还有那几块散落在稻草上的桂花糕。老鼠窸窸窣窣地从梁上跑过,在油灯的映照下投下扭曲的影子。

于尚伸出手,想去够那油纸包,指尖却在离它寸许的地方停住了。他看见自己的手在灯光下泛着青白,指关节因为常年握笔而微微凸起,虎口处还有一道浅浅的疤痕 —— 那是纪凌学射箭时失手将箭射到他手上留下的。那天纪凌刚学拉弓不久,力道掌握不稳,箭矢脱靶直奔他而来,他下意识伸手去挡,箭头擦过虎口,留下一道血痕。

“先生!对不起!”

少年人吓得脸色惨白,手里的弓掉在地上发出哐当一声,“我不是故意的!”

他那时笑着揉了揉少年的头发,用帕子擦掉伤口渗出的血珠:“无妨,习武哪有不受伤的。”

可纪凌还是哭了,眼泪掉在他手背上,滚烫滚烫的,像要把那道疤痕烫进骨子里。后来纪凌每日都来给他换药,笨拙地学着包扎,药汁洒得满桌都是,却固执地不肯让下人代劳。

雨声不知何时响起,敲打在监牢的天窗上,发出沉闷的声响。于尚蜷缩在稻草堆里,听着外面的风雨声,忽然想起很多年前的一个雨夜。

那时他还住在城郊的小院里,纪凌抱着被子跑来,说怕打雷。少年人浑身湿透,头发贴在额头上,却还逞强说只是睡不着。他把纪凌拉到炉边烤火,煮了姜汤给他驱寒,纪凌捧着姜汤小口喝着,眼睛却直勾勾地盯着窗外的闪电。

“先生给我讲故事吧。”

少年人钻进他的被窝,声音带着哭腔,“就讲您年轻时的事。”

于尚便讲起自己拜的经过隐去了祖潇子的身份,讲如何在山间雪地里练字,手指冻得发僵也要坚持临摹,讲师傅如何用戒尺打他的手心,却在夜里悄悄给他送来暖炉。

纪凌听得入了迷,渐渐忘了害怕,呼吸变得均匀绵长。于尚借着窗外的天光,看着少年人熟睡的侧脸,睫毛上还挂着未干的泪珠,心里忽然涌起一股从未有过的柔软。他以为自己会一直守着这个孩子,看着他长大成人,看着他建功立业。却没料到命运的齿轮会如此残酷,将他们推向截然不同的方向。

右腿的疼痛越来越剧烈,像是有无数根针在同时扎着骨头。于尚咬着牙,额头上渗出细密的冷汗。他知道这是毒药发作的征兆,狱卒给他用的药里掺了东西,让他的身体越来越差腿疾越来越重。

他想起自己曾经何等意气风发,在朝堂上侃侃而谈,在演武场上纵马驰骋,而如今却只能像条丧家之犬,被困在这方寸之地,连站立都成了奢望。

“于相,皇上有旨,念你曾为朝廷效力,特赐全尸。”

不知过了多久,牢门再次被打开。这次进来的是个面生的侍卫,手里捧着一杯酒。于尚看着那杯酒,忽然笑了,笑声嘶哑,带着无尽的悲凉。

于尚伸出手,想去端那杯毒酒,指尖却在半空中停住了。他忽然想起祖潇子临终前的话:

“世事如棋,落子无悔。可若真是错了,也要想办法挽回。”

挽回?他还有机会挽回吗?那些被诬陷的罪名,那些逝去的时光,那些错过的人,还能挽回吗?

雨声越来越大,仿佛要将整个监牢吞没。于尚望着窗外漆黑的夜空,忽然觉得有些恍惚。他好像又看见纪凌骑着马从远处跑来,穿着银色的小甲,手里拿着一朵刚摘的桃花,笑容灿烂得像个孩子。

马蹄踏过青石板路,发出清脆的声响,少年在马上扬声喊道:“先生,我回来了。”

于尚张开嘴,想说些什么,却只发出一阵嘶哑的咳嗽。他看着那杯毒酒,忽然觉得一阵释然。或许这样也好,至少可以解脱了,至少不用再面对那些尔虞我诈,不用再面对那个可能已经陌生的纪凌。

他端起毒酒,一饮而尽。

苦涩的液体顺着喉咙滑下,带来一阵灼烧般的疼痛。于尚倒在稻草堆上,视线渐渐模糊。他仿佛看见纪凌跪在他的床前,哭得撕心裂肺,一声声喊着老师。

“凌儿……” 于尚想说些什么,却发不出任何声音。他的意识越来越模糊,最后只剩下一个念头:凌儿,对不起,先生不能陪你了。

黑暗彻底吞噬了他。

……

“先生?先生醒醒。”

温热的手掌轻轻拍着他的后背,带着熟悉的力度。

于崇谙猛地睁开眼,可刺目的月光却让他一时有些睁不开。鼻尖萦绕着桂花酒的醇香,混合着纪凌身上淡淡的松烟墨味,是他如今再熟悉不过的气息。

他正趴在别院的石桌上,手臂下压着半张未完成的画。画纸上是他新绘的《中秋赏月图》,远山含黛,近水含烟,亭台里坐着两个对饮的身影,依稀能看出是他与纪凌的模样。

“又做噩梦了?”

纪凌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带着无法掩盖担忧。

于崇谙直起身侧头,看见纪凌正拿着一件披风,小心翼翼地盖在他身上。月光落在纪凌的侧脸,勾勒出挺拔的鼻梁和紧抿的唇线,比起记忆中的少年,如今的纪凌更添了几分沉稳,可眼里的关切却和当年如出一辙。

“没什么。”

于崇谙哑着嗓子开口,声音还有些发颤。他抬手揉了揉发紧的额角,指尖触到一片冰凉,才发现自己竟出了一身冷汗。石桌上的酒壶已经空了,两只酒杯倒在一旁,残留的酒液在月光下泛着莹光。

纪凌沉默着扶起他,动作轻柔,像是怕碰碎一件稀世珍宝。

“夜深了,先生早些回房歇息吧。”

他的手掌虚虚地护着于尚的腰侧,避开了他不便受力的右腿。于崇谙点点头,任由纪凌扶着自己站起身。

走在回廊上,月光透过雕花雀替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于崇谙忽然想起方才的梦,那些监牢里的霉味、刺骨的寒意、钻心的疼痛,都还历历在目,可此刻被纪凌搀扶着的手臂,却传来真实的暖意。

“先生……”

纪凌忽然停下脚步,声音有些犹豫,“你是不是还在怪我?”

于崇谙转过头,看见纪凌正垂着脑袋,月光照亮他眼底的不安。

他知道纪凌指的是什么,指的是当年他入狱时,纪凌远在边关无法施救;指的是他化名归来,纪凌迟迟未能认出他;指的是他们之间那些错过的时光和误解。

他摇了摇头,抬手轻轻拍了拍纪凌的手背,就像当年无数次安抚那个犯错的少年一样。

“都过去了。”

纪凌猛地抬起头,眼里闪过一丝惊喜,随即又被更深的情绪取代。他握紧了于崇谙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薄薄的衣袖传过来,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是,都过去了。以后有我在。”

回到房里,纪凌替他倒了杯热茶。于崇谙捧着温热的茶杯,看着纪凌忙碌的身影,忽然觉得眼眶有些发热。那些痛苦的过往如同噩梦,可醒来时,身边有纪凌在,便什么都不怕了。

“早些歇息吧。” 纪凌替他掖好被角,转身准备离开。

“凌儿。” 于崇谙忽然开口叫住他。

纪凌回过头,眼里带着询问。

“今夜留下吧。”

于崇谙轻声说,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依赖。

纪凌愣了一下,随即脸上绽开一个灿烂的笑容,像极了当年那个拿到桂花糕的少年。

“好。”

这一夜,于尚睡得格外安稳。没有监牢的阴暗潮湿,没有刺骨的疼痛,只有身边均匀的呼吸声和温暖的怀抱,还有梦里重现的、少年纪凌捧着桃花向他跑来的身影。

这一次,他清晰地听见自己回应道:“凌儿,我等你很久了。”

关于侯爷要自己做月饼这件事……

纪凌:先生,这面团怎么总粘在案板上??

于崇谙:撒点干粉。你当年做月饼,面粉扬得像下雪,还说这样才有过节的样子。。。

纪凌:可那时您还夸我有创意来着……

于崇谙:我是怕你把面粉扣我头上。

纪凌:哎呦,露馅了。(檀:月饼,当然是月饼!)

于崇谙:【叹气】没事,重新来。

纪凌:【接过新面团】您就不能像从前那样,握着我的手教~

于崇谙:侯爷如今是大将军,我可不敢僭越。

纪凌:【指尖轻刮他手腕】从前教我练字时,怎么不说僭越?难不成先生觉得,现在的我不如当年听话?(檀:这货不认真做月饼!)

于崇谙:【抽回手】……听不听话你自己不知道么

纪凌:【把月饼放进模子】哎!您看这个像不像当年我摔碎那个?

于崇谙:【转身取酒并表示好想逃】你自己想想摔了我多少东西了,再提,这桂花酒你一滴都别想喝……

纪凌:【跟过去】我错了先生,等我!分我半坛!!

中秋快乐~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中秋番外·牢中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