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浮生若梦 > 第40章 梁山伯与祝英台·十八相送(5)

浮生若梦 第40章 梁山伯与祝英台·十八相送(5)

作者:青湘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6-27 15:42:46 来源:文学城

年青人笑而不语。等那盲瞽师唱完一段,年青人上前用粤语和他交谈几句,很快过来对虞孟梅说:“他说难得有外地客人喜欢,他愿意为两位多唱几段。”

“好啊好啊。”虞孟梅雀跃不已。自然也不能让人家白唱。除了留下点车钱,虞孟梅把身上带的钱都给了那位瞽师。

这些钱对盲瞽师来说应该不算小数。他握着那沓钞票,显得十分高兴。先前他唱的只是《客途秋恨》的上卷,接下来便给她们唱了下卷。之后还为她们加唱了《男烧衣》和《女烧衣》。

几段唱完,已渐近黄昏。

那个年青人还有事,唱《男烧衣》和《女烧衣》时,他没办法再继续为她们讲解,先行离开。不过他为人热心,见虞孟梅是真心喜欢南音,找她要了下榻饭店的地址,说是可以帮忙找找曲谱给她们送过去。虞孟梅非常高兴,问他怎么称呼?

年青人微微一笑:“我姓唐。”

虽然无人讲解,又回到听不懂唱词的状态,但是虞孟梅还是十分满足。听完后她还想与瞽师攀谈,可是彼此语言不通,最后只能作罢,只托旁边的小贩传达了几句夸赞的话。

和瞽师分别后已近傍晚。在街边站着听了一下午的曲,虞孟梅这时才觉得手脚酸软,都快迈不开步子,最后还是陈云笙扶着她走的。

坐在回程的电车上,虞孟梅才忽然想起来,今天本来是答应和陈云笙一起登太平山的,被她这么一搅,自然是去不成了。

“小笙,对不起。”她颇有歉意地说。

陈云笙摇头:“没有关系。”

难得梅姐今天这么高兴,那还有什么可抱怨的?

“本来说好的……”

这次却是陈云笙笑她了:“梅姐,太平山在那里又不会跑,改天去也是一样的。”

虞孟梅这才释然,笑着摸了摸她的脸。

回到饭店,陈云笙陪她在阳台小坐闲聊。陈云笙见虞孟梅有些心不在焉,便问她:“虞姐还在想那个什么南音?”

虞孟梅托腮深思一阵,幽幽叹了口气:“我是在想,要是我十岁时听到的是这几段,指不定就跑广东来了。”

陈云笙也觉得她真能干出这样的事,顿时露出担忧的表情:“那我不是碰不上梅姐了?”

“矮瓜,”虞孟梅笑着刮她鼻子,“我可以来找你呀。”

***

那位姓唐的年青人效率很高。第二天饭店的人便告诉虞孟梅,有位先生送了东西给她。这时她和陈云笙刚逛完皇后大道回来。虞孟梅拿着厚厚一叠油印曲谱,发现除了昨天听过的几段,还另加了一段《霸王别姬》,心里对那年青人十分感激。可惜那人除了一个姓,并没有留下其他信息,也不知道上哪里去谢他。

因为有了曲谱,虞孟梅便取消了这天的其他行程,留在饭店里翻看曲谱。

昨天听曲时只能知道个大概,后面没人解释更是完全不知所云。今天看了谱上的词她才明白,《客途秋恨》讲的其实是一个叫缪莲仙的人于客店中思念与他相恋的妓.女麦秋娟。《男烧衣》讲的是一男子恋上珠江船上一名妓.女。后来男子离开广州,女子因钱债之故自尽。男子得悉,租船烧衣祭奠亡灵。《女烧衣》讲的则是妓.女楚英对身故的恩客念念不忘,找问米婆通灵寻觅爱郎。《女烧衣》的曲谱上还有几个手写的字迹:又叫《老举问米》。

虞孟梅看了不由莞尔,那个唐姓青年简直认真得可爱。不过这几段谱子总归是解了她心里的疑惑。她昨天就在琢磨,为什么会有《男烧衣》和《女烧衣》这样古怪的名字?

几个故事都和妓.女有关,大概是南音总在妓馆演唱的缘故。

看来看去,她最喜欢的还是《客途秋恨》。

“……耳畔听得秋声桐叶落,”陈云笙提着水壶进来泡茶时,听虞孟梅坐在床上念念有词,“又只见平桥垂柳锁寒烟。呢种情绪悲秋同宋玉,况且客途抱恨你话对谁言……”

陈云笙一边冲着开水一边想,这词儿确实编得挺别致。

“……触景更添情懊恼,怀人愁对月华圆……”虞孟梅念到这里,忽然说,“小笙,你说我们把它改成越剧怎么样?”

***

陈云笙一听这句话,就知道梅姐又在异想天开了。

在她眼里,大概什么都是可以拿来改越剧的。

不过……陈云笙微笑着想,异想天开时的梅姐也还是很可爱的。

她没有否决这个提议,而是从虞孟梅手里接过曲谱,认真看了起来。

陈云笙看谱时,虞孟梅就坐在在旁边看她。陈云笙的侧影很好看:脸型柔和,微微低头时,头颈间的线条更是优美。

刚认识那会儿,陈云笙年纪还小,脸上还保留着少年人所特有的圆润。如今她的婴儿肥已经尽数褪去,五官也日渐分明,出落得越来越动人。四一年认识到现在,不知不觉,她们已经在一起搭了快五年戏了。陈云笙也满了二十二岁。虞孟梅看着她现在的模样,不免回想起一些往事。

记得刚开始搭戏的时候,陈云笙和她说过,她当初来学戏只是为了补贴家用。虽然一副天生的金嗓,乐感又好,但虞孟梅有时想,陈云笙对于越剧声腔改革的热情是不是真的和她一样高呢?其实自己想排的戏,陈云笙也不见得都喜欢吧。比如两年前的那部时装戏。她能看出来,陈云笙对于时装戏并不积极。可她还是认真和自己推敲唱腔和表演。至少她和自己搭的每一部戏,都用足了心思。

以陈云笙的水准,就算不和她虞孟梅搭档,也一样能红。包银不会少拿,还不需要耗费这么多心力。说到底,是她迁就自己。想到这里,虞孟梅忽然觉得有些好笑,自己痴长好几岁,竟然一直让年纪小的陈云笙谦让纵容着。

“这词虽然很好,”看完《客途秋恨》的曲谱后,陈云笙评价道,“但是情节并不完整。要改的话,需要补全整个故事。而且南音的句式和越剧不一样。要改越剧,得花许多功夫。编剧、作曲都得协调好,恐怕要花不少时间。”

虞孟梅点头赞同:“你说得很对,真要改的话,回上海后,我们得慢慢磨。”停顿一下,她又说:“不过你要是不喜欢……”

也许是自己太过固执了,应该多考虑下陈云笙的想法。

陈云笙对她盈盈一笑:“梅姐,你不要有什么顾虑。想改就改吧。”

这就是应承了。虞孟梅眼睛一亮,随即却又暗觉惭愧。这一次,还是陈云笙主动迁就她。感动之余,她却不知道应该怎么表达自己的心情,最后千言万语都化做了一句话:“明天陪你去太平山玩。”

作者君出门了。未来两周会拜托存稿君自动更新。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0章 梁山伯与祝英台·十八相送(5)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