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夫人又在搞发明了——穿越春秋之寡妇当自强 > 第33章 第三十三章 为君之道

秋风吹过山岗,漫野金浪翻滚,沉甸甸的粟穗相互摩挲,空气中弥漫着谷物成熟的暖香。

江雅蹲在周琼的墓前,指尖轻轻拂过碑上粗糙的刻痕,那是她当年亲手题的字,如今边角已被风雨磨得有些模糊。

“阿琼,我又来看你了。”她的声音很轻,混在风里,像是怕惊扰了墓中人的安眠,“前些日子,天工堂迎来了第一个女官,叫李瑶,我给取的名。她和你太像了,捧着图纸能熬到深夜,研究新堆肥方子时,眼里的光和你当年看见我造纸时一模一样。”

她顿了顿,目光望向远处的田野,那里有农夫正弯腰收割,身后跟着的孩童手里提着小竹篮,小心翼翼地捡拾掉落的粟穗。

“天工堂以你的《秘录》为根,如今也生发出自己的枝叶了。新的堆肥术,新的选种法…田里的产出,比五年前翻了一番还不止。阿琼,你看见这遍野金黄了吗?这鲁国的万千生灵,总算…总算能安稳地吃饱肚子了。我们当年在这星空下痴谈的梦想,总算实现了一点点呢。这鲁国的万千生灵,总算…总算能安稳地吃饱肚子了。”

身后,小度望着江雅佝偻的背影,忍不住转头对鲁同低声道:“君上,夫人每年这个时候都要来这里。若是王姬还在,能与夫人一同看看这光景,该多好…”

鲁同并没有回话,只是目光沉静地看着母亲。五载风霜,呕心沥血,所有的代价都清晰地刻在了这副身躯上。

江雅五年前原本只是双鬓变白的头发,此刻已是满头花白。她那花白的头发,被小度紧紧梳成了沉重的堕马髻,六支玉笄将每一寸发丝牢牢紧固,看起来仿佛是至尊宝双手捧起的金箍。那曾经充满灵动、狡黠的双眸,此刻已是充满了疲惫与深沉。

江雅缓缓直起身,一阵晕眩让她微微踉跄。

一直安静侍立在侧的鲁同立刻上前,稳稳扶住她,并将一件披风小心地披在她肩上。

“娘亲,秋深风凉,您今日在王姬墓前站得太久了,要注意身子。” 他的声音沉稳,已全然是成年男子的声线。

江雅抬眼,看着这个比自己还高出一头的儿子,他眉宇间的稚气已褪尽,换上了一种属于国君的持重。她欣慰地笑了笑,“无妨。看到你,看到这庄稼,心里是暖的。走吧。”

马车碾过田埂,缓缓往曲阜方向驶去。路过一片开阔的粟田边时,却看见一群身穿锦袍的人席地而坐,案上摆着酒肉,正高声谈笑。

为首一人手里捏着一把成熟的粟穗,一边摇头晃脑,嘴里一边吟诵:“载获济济,有实其积,万亿及秭…”他忽然顿住,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接着捋下粟穗用手一撒,“嬉游之戏!哈哈哈哈!”

身旁的人连忙举起酒爵,脸上堆满了谄笑:“好诗好诗!晦大人当真是文武全才,应景之极!!”

看着簌簌落在地上的粟粒,江雅眉头瞬间蹙起,眼底掠过一丝冷意。

鲁同的脸色不由一沉,握紧了手中的马鞭。五年前饥荒时,百姓啃树皮、饿殍遍地的惨状瞬间涌上心头,再看母亲满头的白发,那分明是当年为借粮、为赈灾熬出来的。他按捺不住怒火,从车上跳下,冲了过去,冷声喝问:“你手持粟穗,意欲何为?”

那群人见是鲁同,慌忙行礼,为首那人回道:“臣乃鲁庆府上管家鲁晦,奉家主之命巡视新垦私田的收成。见此粟长势喜人,一时兴起,取来吟诗助兴?”

“吟诗助兴?”鲁同怒极而笑,声音都拔高了几分,“你既不事耕种,怎敢将他人的血汗成果视为玩物?!”

盛怒之下,他猛地扬起了手中的马鞭。

“同儿。”江雅平静的声音自马车内传出。

车帘微掀,露出江雅半张沉静无波的脸。她的目光掠过那抖如筛糠的管家,落在鲁同脸上。

鲁同的马鞭停在半空,转头看向母亲,脸上满是不解:“娘亲,他轻贱粮食,藐视法令,难道不该罚?”

“该罚,但非如此罚。”江雅掀开车帘下车,缓步走到那管家面前,目光冷冷地扫过他手里的粟穗,“为一束粟,一贱役,便亲执鞭笞,是士师小吏之事,非国君所为。”

她转头看向鲁同,语气沉稳,字字清晰:“为君者,不可轻易暴露自己的喜怒。你的愤怒,便是你的弱点。今日你为粟穗而怒,人人便知‘毁稼’可激怒你;他日你的敌人,就会用一片粟田来设局引你入瓮,届时你如何自处?”

“他轻贱的不是粮食,是你立下的法度。”江雅的目光扫过在场的锦袍众人,声音陡然提高了几分,“当将他交予司寇,依法令明正典刑,再罚没鲁庆家资财百匹、粮食千石,以儆效尤。如此,天下人皆知你执法之严,而非泄愤之暴,这才是国君该有的惩戒。”

鲁同僵立片刻,握着马鞭的手缓缓松开,脸上的怒色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丝深思。他沉默片刻,转头对身后的侍卫沉声道:“押下去,送交司寇,依法令严惩!再传讯鲁庆,让他管好自家的人,若再纵容,休怪寡人不念宗亲之情!”

侍卫轰然应诺,押着那面色惨白的管家离去,那群锦袍之人也吓得四散开来。

江雅看着鲁同的反应,暗暗点头,转身往马车走去,边走边道:“记住,君主,不轻易发怒。一旦发怒,便要有所图谋,甚至…要杀人。”。”

鲁同闻言,转过头,眼中带着一丝困惑:“可娘亲您平日不是主张,人力珍贵,反对滥用死刑吗?”

江雅似乎早料到他有此一问,她微微后靠,闭上眼,声音里带着一股苍凉:“我反对的,是滥用权力、泄愤式的杀戮。但国事上的清除,目的不是为了杀人,而是为了‘清理障碍’。”

“当你决定动手时,你必须问自己:我的目标,是让这个人‘消失’,还是让‘他所代表的威胁’消失?如果罢黜、流放、囚禁也能达到同样的目的,那么流血就毫无意义,甚至是下策,因为它会制造新的仇恨。”

她睁开眼,目光锐利地看向儿子,仿佛要将这最核心、也最残酷的权术刻进他的灵魂:“唯有当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面号召叛乱的旗帜时,他的名字便能聚拢反对你的力量时…死亡,就会成为唯一高效而彻底的工具。”

话音落下,她猛地爆发出一阵剧烈的咳嗽,慌忙用手帕捂住嘴,单薄的身躯因痛苦而蜷缩。

鲁同大惊,急忙上前为她抚背:“娘亲!”

江雅缓过气,疲惫地靠在车壁上,她望着儿子年轻而担忧的脸庞,勉强笑了笑,拍了拍他的手,“不碍事的。”

一阵秋风掠过,满野金黄的粟穗随风摆动,吹散了阴郁的气氛。

也许是担心之前的话题太过于沉重,江雅随即说道:“鲁庆这五年变化着实不小。他主动用天工堂的法子开垦私田,还劝服了不少宗室效仿,如今私田连片,门客也收了不少,早已从姬挥那边脱离出来,俨然自成一派了。”

鲁同点点头,语气里带着几分认可:“他毕竟是我的直系兄弟,肯帮着推进新政,总比那守旧的姬挥可靠。”

“兄弟?”江雅冷笑一声,“他不是帮你推进新政,是借着新政的东风为自己谋利。姬挥是明着反对,他是暗着借势,私田越多,门客越众,他的底气就越足,你以为他真的安分?”

“娘亲未免太多虑了。”鲁同皱眉,语气带着几分辩解,“他若有二心,何必事事顺着新政?而且他所做之事,确也于国有利……”

“顺着新政,才能借新政的力壮大自己,等他羽翼丰满,手里有了粮、有了人,你觉得他还会顺服于你?”

鲁同陷入沉思。江雅趁势继续点拨:“其实,朝中诸臣,立场各异,心思也各不相同。譬如臧达夫子,他为人刚正,忠于社稷,但其所持者,乃是周公之礼,是‘尊尊亲亲’的旧秩序。我们释私奴、兴教化、论亩而税,在他看来,或许已是动摇国本。他今日不反对,是因新政确见成效,民生得以复苏,但在他心底,未必没有像展禽那样的忧虑。”

“展禽?”鲁同想起臧达对他“刚正不阿,守礼持节”的点评,“展大夫似乎在担心,礼崩乐坏,上下失序。”

“是啊,”江雅叹了口气,目光望向车窗外掠过的田野和村庄,“展禽之忧,是君子之忧。他看到了筒车转动,学堂书声,也看到了工匠因功受赏,庶民敢于议政。他害怕我们亲手缔造的这个新鲁国,会失了‘礼’的魂魄,变得陌生而危险。他的忧虑,代表了许多固守传统士大夫的心声。我们不能简单斥之为迂腐,而要理解这份对秩序崩塌的恐惧,并想办法在新秩序中,找到能让安放他们理想和忠诚的位置。”

“那…我们该如何应对?”鲁同感觉肩上的担子又重了几分。

“这就是为君者的难处了。”江雅收回目光,看向儿子,眼神变得坚定,“既要坚定不移地推行富国强兵之策,又要妥善安抚像臧达、展禽这样的守正之臣。要让他们看到,我们追求的不是混乱,而是更强盛、更公平的秩序;要尊重他们的谏言,在非原则性问题上可作适当妥协,以换取他们的支持,至少是中立。朝堂如鼎,需要不同的力量才能稳住,一味打压异见,只会让鼎倾覆。”

说到这里,江雅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由衷的、带着敬意的笑容:“而同儿,你知道吗?我们能在这重重阻力中,将鲁国从崩溃的边缘拉回,并初步展现出这番新气象,有一个人,居功至伟。”

“娘亲是说…百里先生?”鲁同立刻反应过来。

“正是百里奚先生!”江雅的语气充满了赞赏与庆幸,“你可知,从最初‘安内、富民、图外’的三步战略,到后来提出的‘以粮聚人、以器固本、以利驱贵、以兵强干’四法,再到力主‘释私奴’、‘破井田’、行‘税亩制’与‘永业田’这等惊世骇俗却又切中要害的改制方略…这一切治国安邦的蓝图,皆出自他手。”

她的眼神变得悠远,仿佛看到了那个从市井奴隶中被她发掘出来的身影:“他才是鲁国这场变革真正的总设计师。是他,将娘亲那些零散、跳跃的想法,梳理成了一条清晰可行、环环相扣的强国之路。他不仅有过人的才智,更有置身事外的冷静和对人性、对利益的深刻洞察。他能将大夫们的贪欲引导至垦荒增赋,能将罪囚的绝望转化为劳改求生的希望…这等化腐朽为神奇的本事,堪称经天纬地之才!”

江雅郑重地对鲁同说:“同儿,你日后一定要善用百里先生。敬他,信他,护他。他有伊尹、傅说之才,得此一人,胜过十万雄兵。鲁国未来的崛起,离不开他的谋划。”

鲁同深受触动,郑重地点了点头:“谨记娘亲教诲。”

马车驶入曲阜城门,城市的喧嚣渐渐取代了田野的宁静。江雅望着窗外逐渐繁华起来的街市,心中感慨万千。道路依然艰难,危机四伏,但看着身边日渐成熟的儿子,想着那些在田间劳作、在学堂诵读的身影,以及背后那位运筹帷幄的贤臣,她心中那份因行文凝滞而感到的滞涩,似乎也被一种更为宏大的、充满希望的未来图景所冲淡了。

前路漫漫,但方向,从未如此清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