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夫人又在搞发明了——穿越春秋之寡妇当自强 > 第31章 第三十一章 五年之后

时光是一条无声的长河,不分昼夜地向前流淌。它漫过记忆的浅滩,曾经的创痛,沉入河底,化作滋养未来的沃土;过往的喧嚣,归于沉寂,成为映照明日的波光。在这永不停息的流动中,无数新的生机与可能,正悄然绽放。

距离那场决定国运的长勺之战,转眼已过了五年。

深秋的晨光,带着些许凉意,洒在鲁国国都曲阜附近的一个小村庄。炊烟袅袅,鸡鸣犬吠间,透着一股令人心醉的宁静。

一个约莫七岁的女孩,穿着一身洗得发白却整洁的葛布衣裳,正小心翼翼地给四岁的妹妹整理着同样朴素的衣领。妹妹的小手里紧紧攥着一个用粗布缝制的小书包,里面装着一本用来用纸做的小本子和一截短短的炭笔,她的小脸上满是兴奋,蹦蹦跳跳地冲着站在茅草屋门口的父母挥手。

“爹,娘,我们去学堂啦!”

女孩的声音清脆,带着属于这个年纪的朝气。她的父亲,李二狗,一个皮肤黝黑、手掌粗壮的汉子,倚在门框上,看着两个女儿,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微微点了点头。他的妻子则倚在门边,脸上带着慈爱又不舍的笑容。

就在这时,隔壁院子里传来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哟,李二狗,又送你家那两个‘女秀才’去上学啊?”

说话的是邻居李实诚,他揣着手,靠在自家院门上,脸上带着毫不掩饰的讥讽。

李二狗像是没听见,目光依旧落在两个女儿身上。

李实诚却不依不饶,声音提高了八度:“我说二狗,你家婆娘生不出带把的就算了,认命呗!还非得把两个丫头片子当宝贝供着去上学?咋的,指望着她们将来考个女官回来光宗耀祖啊?”

旁边一个路过的村民听不下去了,插嘴道:“李实诚,你这话说的,女娃咋就不能上学了?”

李实诚像是早就等着这话,得意地一扬下巴:“能上啊!谁说不让上了?可村里有规定,男娃上学,免费!女娃上学,每个人每个月,得交这个数——”他伸出蒲扇般的大手,五指张开,“五十斤粮食!”

他刻意顿了顿,看着周围渐渐聚拢过来的村民,声音带着一种揭露真相的快意:“五十斤啊!够一户六口之家吃上七八天了!这可是一个月十分之一的口粮!就这么拿去糟蹋了!”他满脸心疼,仿佛交的是他家的粮食,他舔了舔嘴唇,继续说道:“谁家女娃不是留着帮家里干农活,喂鸡喂鸭,拾柴火?就算有点空闲,那也是学学女红,将来好找个婆家。就他家,非要打肿脸充胖子,学那都城里的贵族老爷,装阔气!”

他指着李二狗家略显破败的茅屋,继续戳心窝子:“看看他家!两个老人在饥荒那年饿得腿都肿了,到现在还下不了地,如今家里全靠他一个人里外忙活,一个人可是要养六张嘴呀!过着本来就够呛,还非要每个月拿出一百多斤粮食往那学堂里扔!这不是疯了是什么?累死也活该!”

李二狗的脸色沉了下来,胸膛微微起伏,但他依旧没有回头去看李实诚,只是猛地转身,一言不发地走进了屋里。木门在他身后发出“哐当”一声闷响。

屋內,光线昏暗。李二狗的婆娘看着他铁青的脸色,小心翼翼地递上一碗温水,安抚他坐下,轻声劝道:“他爹,别往心里去,李实诚那人就那样,嘴贱…”

妇人说着,自己也忍不住叹了口气,低声抱怨:“可…可村里这规定,也确实是不公平,为啥女娃上学就要交粮呢?这不是难为人么?”

李二狗接过碗,并没有喝,却是重重地顿在案上,发出“咚”的一声,“你懂什么!”他的声音明显带着压抑的火气,“听里正说,原本夫人是打算让所有娃,不论男女,都免费上学的!”

他抬起头,眼中带着一种普通庄稼汉少有的、混合着愤懑与无奈的神色:“可那些住在高门大宅里的贵族老爷们不答应!他们说,祖宗之法不可变,平民百姓本就应该老老实实耕地纳粮,要是都读了书识了字,心就野了,谁还安心种地?他们贵族的身份体面往哪儿搁?还说,说女娃本来就该在家相夫教子做女红,跟男娃混在一起读书,实在是有辱斯文!”

“后来呢?”妇人听得入了神。

“后来,听说是夫人一个人硬是顶着压力,才让咱们老百姓的娃也能进学堂。可女娃这边,那些贵族老爷们硬是咬着不松口,说什么有能力送女娃上学的,肯定是家境殷实的人家,不如每个月出一点粮食,也好让学堂能自力更生,给国家减轻点负担。夫人为了能把这事办成,实在是拗不过他们,才…才勉强同意了这条。”李二狗的声音越说越气,挥拳又砸了一下案板。

妇人恍然大悟,但眉头依旧紧锁:“可…当家的,就算不收费,咱们家里这摊子活也忙不过来啊。不说两个女娃了,就算咱有男娃,不也是让他多下地,好多打点粮食,日子才能好过点吗?读书…读书能当饭吃吗?”

“所以说你们婆娘就是见识短!”李二狗猛地站了起来,提高了声音,瞪了妻子一眼,语气带着恨铁不成钢的意味,“不读书,不识字,将来娃长大了,还不是跟我们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辈子当个庄稼汉,看天吃饭,被贵人瞧不起?”

他凑近妻子,压低了声音:“你知道国都的‘天工堂’吗?”

“天工堂?”妇人愣了一下,“就是…就是那些教我们怎么选种子、怎么给田地上肥、怎么用新式犁的大人们待的地方?”

“对!就是那里!”李二狗用力点头,“那可是夫人亲自督办的地方!想在里头当差,必须得在村里的学堂读满三年,还得通过结业考校,才有资格进去!”

李二狗越说越激动,眼里却闪烁着一种近乎虔诚的光芒,“我一定要让咱闺女进天工堂!不光是为了让她们能跳出这庄稼地,将来能找个好人家,更是为了…为了能给夫人出一份力!”

他的眼神变得悠远而坚定:“你忘了?五年前那场□□,要不是夫人拼着命从齐国借粮回来,爹娘,还有你,咱们早就饿死路边,化成白骨了!哪还有今天的好日子?我听说,隔壁村李三斤的女儿就考进了天工堂,而且是唯一一个考进去的女娃,夫人特别高兴,亲自接见了她们,并给她的女儿赐名呢!”他挠了挠头,“好像叫什么李瑶?嗨,李三斤那个棒槌,别提多高兴了,在村里大摆了三天宴席呢!”

李二狗的脸上泛起红光,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女儿出息的那天, “咱们没什么大本事,帮不上夫人什么大忙。只能多卖力气,多打粮食,然后…然后供闺女读书,将来让她们进天工堂,用夫人传下来的学问,去帮更多的人!我李二狗要是能有那么一天,能看到夫人因为咱闺女进了天工堂而笑一笑,”他声音忽然有些哽咽,然后用袖子用力地揩了一下双眼,“我…我就是立刻死了,也甘心!”

妇人看着丈夫那因激动而泛红的脸膛,听着他这番发自肺腑的言语,眼眶也不由得湿润了,终于不再说话,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

就在这时,院门外传来一阵轻微的叩门声。

李二狗收敛情绪,起身打开门。只见门外站着一位年轻男子,约二十上下,身着虽不华丽却质地精良的深衣,眉目疏朗,气质温文,一看便知并非寻常农家子弟。

那人见到李二狗,拱手一礼,姿态优雅,口音带着异乡的腔调:“叨扰了。在下吴梦,自吴国而来,立志游历天下,增广见闻。今至贵国,已得鲁国司徒衙署准许。”说着,他从袖中取出一卷盖有朱印的帛书,恭敬递上,“冒昧请访,欲寻一位向导,了解此地风土人情,不知兄台可否行个方便?”

李二狗虽不识字,但见那帛书和印章不似作假,又见此人言辞客气,便也自报家门,然后侧身将他让了进来。

吴梦好奇地打量着这个简陋却收拾得井井有条的农家小院。正当他准备开口询问些农耕之事时,村口忽然传来一阵骚动,伴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臭味。

只见一辆覆盖得严严实实的牛车,在几名官差模样的人的护送下,驶入了村子。村民们,无论男女老少,竟都拿着簸箕、木桶,一拥而上,将那牛车团团围住,脸上非但没有厌恶,反而带着一种,一种争先恐后的热切?

吴梦下意识地以袖掩鼻,眉头微蹙。却见身边的李二狗眼睛一亮,对妻子匆匆交代一句“看好家”,便也抄起墙角的木桶和木锨,急匆匆地冲了过去,加入了那“抢夺”的行列。

吴梦看得目瞪口呆,满心疑惑。待到李二狗费力地提着半桶污秽之物回来,脸上竟带着心满意足的笑容时,他终于忍不住问道:“李兄,你们这是…?”

李二狗将木桶小心地放在院角专门砌的一个坑里,用土稍微掩盖,这才擦了把汗,笑着解释道:“吴先生见笑了,这是在抢肥呢!”

“肥?”

“对,堆肥!”李二狗语气自豪,“这是三年前,天工堂的大人们传下来的法子。说是把这些…污物,和秸秆、杂草什么的混在一起沤熟了,撒到地里,能让庄稼长得更好,产量更高!”

他回忆起当初,脸上泛着光:“三年前大家都不信,觉得又脏又臭又麻烦。只有我,第一个照着做了。你想,夫人何等人物,她说的话岂能有假?后来,你猜怎么着?”李二狗忍不住拍了一下大腿,“嘿!结果那年秋收,我家的亩产,比别家足足高了三成!可把别人羡慕死了!就刚才跟我阴阳怪气那李实诚,看着我家沉甸甸的谷穗,口水都流出来了!也就是为这事,他对我起了意见。”

他晃了晃脑袋,决定不再谈李实诚,于是又指了指那边还在排队领取的村民:“你看,从第二年开始,大家就都抢着要了!后来,村里还由公家出钱,建了固定的解手地方,叫…叫‘公厕’!我开始还想,这名字,难道是公侯老爷们用的茅厕?哈哈,没想到我们这些庄稼汉,也能享受上这待遇!”

李二狗越说越兴奋:“光靠我们村自己产的粪肥还不够,还得靠国都每天派粪车来接济呢!咱们村现在其实不叫村了,听说上头给起了个名,叫‘公社’,不过我们叫惯了,还是叫村。现在啊,村里有公家统一调配的曲辕犁和耕牛,再加上这堆肥,还有天工堂教的选种、育种手艺,灌溉又有夫人早年造的筒车,大家伙儿还一起出力挖了大池塘蓄水,根本不怕干旱!如今一亩地的收成,比五年前,足足翻了一番还不止!大家的日子,都有奔头了!”

看着兴奋的李二狗,吴梦忍不住泼点冷水,“那你们打了这么多的粮食,全都上交国都吗?无非是多为公家多打了一些粮食,对于你们而言,有何帮助?”

李二狗满不在乎地摇摇手,“公田所出,当然还是交给公家,但毕竟是公家给我们提供了牛和犁呢!人要知足!有了这两样,耕种效率大大提升,我们拿着公家给的牛和犁,利用节省下来的时间,还多开垦了好多私田…”

“私田?”吴梦忍不住惊呼,“在他国,私垦田地是重罪,公室必大力打击,鲁国公室岂能坐视你们公然开垦私田?”

“这有什么!”李二狗感觉这个公子有点小见多怪,继续解释:“夫人说了,只要公田按时耕种,上交私田一样的产量,就不管我们,而且,私田只需上交一成的产量作为税收,现在大家开垦荒地的积极性可高着呢!听说,国都的贵族老爷们,也都在积极开垦私田呢!但是他们的人手可有点不够用了,因为家里的私奴,可都有点按捺不住咯!”李二狗有点幸灾乐祸。

吴梦听着,心中的震惊一波接着一波。他正想详细问问那私奴到底是怎么回事,突然,隔壁李实诚慌慌张张地跑了过来,脸上又是汗又是泪,手里攥着一块带血的布,他扑通一下跪倒在李二狗面前,一把抓住李二狗的大腿:“二狗哥!二狗哥!救命啊!我婆娘…我婆娘要生了!折腾半天了,还没生下来,稳婆说有点悬!求你帮帮忙,稳婆说你家婆娘是咱村里最会接生的了!”

李二狗脸色一肃,没有丝毫犹豫:“等着!我这就烧开水!孩他娘,快!把咱们家那坛最好的烈酒拿出来,跟我过去!”

妻子急忙从里屋抱出一个小酒坛,脸上却有些迟疑,低声道:“他爹,那李实诚平时没少挤兑咱们,这…”

李二狗一边麻利地往锅里舀水生火,一边头也不抬地斥道:“屁话!人命关天!再说,夫人早就下过令,凡是村里有新娃落地,核实之后,公家都会奖励一壶酒、一头猪呢!这说明夫人看重这事!凡是夫人看重的,我李二狗拼了命也要去做!”

吴梦站在一旁,想起李二狗之前还说和邻居不和睦,这会却又毫不犹豫地帮忙,不由对他肃然起敬。

吴梦看着李二狗忙着收拾柴火,好奇地问:“李兄,为何要烧这许多开水?”

“给新生娃的衣物、布巾擦洗用的,天工堂的医官管这叫…‘消毒’。”李二狗忙着往灶里添柴。

“消毒?”吴梦再次听到了一个新词。

“嗯,具体啥意思我也不懂,反正天工堂的人是这么教的,说这样娃不容易得病。我婆娘拿过去那坛酒,也是天工堂大人们给的,专门用来给接生的稳婆洗手、擦拭用的,说是能避免…‘感染’。”李二狗挠了挠头,“虽然听不大明白,但俺们照做之后,凡是在咱们村里出生的娃,硬是没见着夭折的!比别的村强多了!”他的语气里充满了自豪。

吴梦看着李二狗和他妻子匆匆离去的背影,没有再跟去添乱。他默默地从行囊中取出一些吴国的铜贝和几匹细葛布,轻轻放在了李二狗家的矮桌上,作为答谢与对新生儿的祝福。

他独自一人走出院子,夕阳的余晖将村庄染成了一片温暖的金色。远处,那座由旧库房改建的学堂里,传来了阵阵琅琅的读书声。那声音稚嫩而充满力量,其中,清晰地夹杂着女童清脆、明亮的嗓音,与男童的声音混合在一起,竟显得如此和谐而充满希望。

吴梦驻足聆听,心中震撼难平。这小小的鲁国村庄,所展现出的生机、秩序与对知识的渴望,远比他游历过的许多所谓繁华都邑更令人心折。他最后望了一眼那炊烟袅袅、书声回荡的村庄,转过身,迈着坚定而急切的步伐,向着曲阜国都的方向,大步流星而去。

他要去亲眼看看,那位传说中的鲁夫人,和她所缔造的这一切奇迹的核心——天工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