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夫妻双双回八零 > 第7章 第007章:对照

夫妻双双回八零 第7章 第007章:对照

作者:轻非雾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4-26 13:19:23 来源:文学城

经过一夜思考,钱母决定第二天去乡里看钱卫军三兄妹,顺便在那里跟闺女挤几天。把家里的一切扔给钱卫国两夫妻,给他们一个下马威,叫他们知道,要不是有她里里外外操持,他们两夫妻除了繁重的地里劳动外,他们还有孩子,还有永远也做不完的家务。

两夫妻都做好接下来几天看钱母脸色的打算,没想到她直接走人,这让两人都松了口气。

不用面对钱母那张阴阳脸,多干点活,对两夫妻来说,压根不算事儿。

于是,两夫妻喂养好牲畜,交代好两个闺女只能在土楼天井里玩,有事情找钱父,两夫妻就牵着大水牛上山去了。

才将将抢种完,田里的禾苗,得有7-10天才开始返青。

返青前,只要保证田里不缺水就行。

上山后,钱卫国去看山田里缺水的情况,周秀兰则找了野草茂密的地方,找了棵树,把水牛绑在树头,牛绳放得长长的,保证水牛能吃到足够的草。

安置好大水牛,周秀兰就自顾自往有油柑树的山里走。

靠山吃山,哪个季节,山里有哪些吃的,大家都门儿清。而且像野生的这种东西,无论谁家长在谁家山上,都算无主,谁都可以采摘。

野油柑助消化,这在尚且缺油水的80年代,算不得什么好东西,就算有人摘,也只是摘一点回去给孩子解解馋,不会都给摘光。

周秀兰摘油柑,是准备做成油柑糖葫芦,拿到墟市上卖的。

油柑这种果子耐放,只要在阴凉处摊开通风,放上十天半个月也不会坏掉,周秀兰一口气采摘了二三十斤。

采完油柑,周秀兰才拿起另外一个袋子,开始采摘藤茶。

周秀兰忙着,钱卫国也没闲着,他先巡视完所有田,有缺水的堵水进田。巡查完所有的田,便进山看他早先下的套。

这个时候的山上,野猪野兔野鸡之类的野味不少,勤快的人会趁山上的时候下一些套,抓抓野鸡野兔,打打牙祭,钱卫国也不例外。

不过,他们地里的事情多,没多少时间巡逻,下的套不多,一年到头能抓三五只野鸡或者野兔就不错。

以前没想过靠这个挣钱,如今想分家,想去乡里讨生活,钱卫国便想着多下点套,甚至还做了几个可以套野猪的套子,准备碰碰运气。

野猪这种大型的动物,一般在比较深的山里才有,所以钱卫国一边巡视以前下的套,一边增加套的密度,一边往深山里走。一边走一边看,有没有野猪蹄印,一边下套。

这次运气不错,套到了一只野兔和野鸡,可惜野兔已经死了,野鸡倒是还扑棱着翅膀,非常有活力。

不是第一次抓到野鸡,也不是第一次抓到野兔,可过去哪次抓到,钱卫国都没这次开心。因为以往每次抓到的野味,基本都入了钱卫军三兄妹口中,他们一家四口能分到一口汤就不错。

可这次他有了私心,活着的野鸡,他打算养在山洞里,等墟市那天去乡里,拿去卖钱。至于死了的兔子,他打算晚上一家四口好好吃上一顿。

听到他的打算,周秀兰彻底相信这男人是真的在为他们这个小家谋划。

这个认知,让她整个眉眼都舒展开来,“虽然咱们现在一无所有,但只要咱们力往一处使,相信我们的情况,很快就能变好。”

无论上辈子,还是在这之前,因为肩上的担子太重,无论他还是周秀兰都没轻松过。

钱卫国的记忆里,周秀兰都是眉头紧锁的样子。

因为眉头常年蹙成两道沟壑,像是被犁头生生犁出的旱地。常年太阳晒出的斑,与天热流出的汗渍,汇集在沟壑处,眼尾纹路层层叠叠压下来,把一双清亮的杏眼挤成两条阴郁的缝。看起来总给人感觉,她的瞳仁里凝着化不开的灶灰。

此刻阳光透过头上的枝丫,洒在她眉目舒张的脸上,眉骨终于卸了千斤重担。额间褶皱被笑意熨平,晒斑成了洒在麦饼上的芝麻粒。常年紧抿的唇角微微翘起,牵动眼尾几道细纹——那是上辈子到死都没能长成的笑纹。

钱卫国愣愣瞧着,忽觉妻子眼里落了星星,漂亮极了。

明明妻子就是极容易满足的人,可上辈子两人一起生活了三十年,他硬是没见她这般开怀过,他真是个差劲的丈夫。

搁一般人身上,碰上他这样的丈夫,有重来的机会,怕是巴不得离他离得远远的,可她还愿意跟自己好好过日子。

这一刻,钱卫国告诉自己,这辈子无论如何都要让她过上好日子。

他伸手握住对方长满茧子的手,郑重允诺道,“从今往后,你们娘儿三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存在,我会尽我所能给你们好的生活。”

他们就普通的农民,哪怕重来一次,周秀兰也不敢想大富大贵的生活。不过,借着上辈子的经验,让生活无忧还是可以的,“你不是一个人在打拼,我也会努力,我们一起给两个孩子创造更好的条件。”

上辈子因为一个死后有人摔盆的事,两人当牛做马,麻木了一辈子。

事实告诉他们,只要养得好,女儿一点不输儿子。

无论从这点来说,还是为了弥补上辈子对两个女儿的亏欠,这辈子他们都该全心全意对两个女儿。想到两个女儿,想到昨晚抱着他们时,他们下意识的挣扎。想到早上看到钱母时,两人下意识往他们身后躲,周秀兰心里就炖炖的疼。

“接下来这些天咱们都摘点藤茶,多做点出来,拿去卖了,咱们才有钱在乡里租房子,才能在那边立住脚。”孩子只有远离了钱母,才能慢慢不受她的影响。

“好,我们一起摘……”

两夫妻在为离家做准备的时候,钱母已经到乡里。

钱卫军本来今年就能参加高考,但他成绩不是很理想,正好九月份高中和初中都改成三年制。所以钱卫军这一届,可以选择高考,也可以选择多读一年,钱卫军选择多读一年高中。

钱卫民情况差不多类似,不过,他是多读一年初三。最小的钱卫红,九月份上初二。

放寒假学校宿舍是不给学生住的,钱卫军三兄妹是借住在他一个同学家的老房子。钱卫军自从到乡里上初中,每次寒暑假都借住在这个地方,钱母对这个地方并不陌生。

这是一个两间并排的土屋,从墙上斑驳的痕迹能看出来,这房子会漏雨。

因为这房子人家不住了,所以屋顶很多瓦片破了,也没补。

钱卫军自然也不会给人家补屋顶,还是钱卫国怕下雨天漏雨,叫弟弟妹妹生病,拿了些稻草,铺到瓦片破的地方才勉强能住人。

钱母到的时候,两间房子房门都锁着,很明显三兄妹都不在家。

钱母不会骑自行车,徒步走了十几公里的路,早就又渴又累,原想着到地方就能坐下来,好好休息,没想到进不去门,这让她有些不开心。

不过,农村人没那么多讲究,没椅子坐,地上也能坐。没凉开水喝,自来水就能喝。所以,钱母很快就喝了水,而后找了个阴凉晒不到太阳的地方,直接席地而坐。

几个孩子说要留在乡里读书补习,按理说应该在家里待着才是,可这会儿家里却没人,也不知道去干嘛了?!

都是自己肚子里爬出来的,钱母其实知道,几个孩子都不是特别乖的孩子。也很清楚,他们说在乡里认真学习的话,其实有很大的水分。

不过,反正家里的活钱卫国两夫妻能干得完,她也舍不得他们回家干活,便同意他们假期不回家。

以往对三个孩子的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今天也不知道是受了钱卫国昨天那一闹的影响。还是走了半天路,却要在这里等门的影响。

钱母第一次反思,自己对这三个孩子是不是太过纵容?!

她才这样想,就听到闺女满是兴奋的声音,“溜冰太好玩了,咱们明天还去。”

“下次大哥来,咱们跟他说要买复习资料,问他多要点钱,不然每次都玩不尽兴,扫兴。”

“不能多给点钱,让他多带点粮食也行,反正粮食也能换钱,就是麻烦一点而已。”

兄妹三的对话,让正陷入反思的钱母,心里拔凉拔凉的。

原来这几个兔崽子,拿粮食去换钱花了,难怪今年要的粮食比去年多了一倍不止。她还当今年多了一个钱卫红,两个儿子也都进了生长发育的时候,吃得多,这才多要这么多的米。

没想到,真相竟是如此。

钱母瞬间如坠冰窖,从头冷到脚,她蹭地站起身,大步朝三兄妹走过去,“说,都干嘛去了?老娘好吃好喝的供着你们,是要你们读书考大学,将来端铁饭碗,而不是拿钱在这里给你们烧着玩的。”

“不说清楚,今天都干什么去了,就给我收拾好东西,回家干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