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卫国虽然没出声,但周秀兰早就从变暗的光线,察觉到他的到来。
只是他不开口,她也不想主动开口而已。
要说这个男人多差劲,其实也没有,他只是习惯性,把他们娘儿三个放在他弟弟妹妹之后。可上辈子的她,从来没想过为自己,为孩子争取什么,都是他做什么,她也跟着做什么。
说白了,她的上辈子,就是为了那所谓的死后有人摔盆,当牛做马贡献了一辈子。到头来,给自己摔盆的还是被自己忽略的两个女儿。
重来一次,她想明白了,与其为了死后所谓的面子,窝窝囊囊一辈子。还不如活着的时候,好好的过。那样,就算死后没面子,那一辈子也不白活。
她刚才一直在想,离婚后,她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年岁不大的女儿,要怎么样才能把日子过起来。
她很清楚,在这个年代离婚,哪怕她和钱卫国,都没做什么错事,也会被周边的人指指点点。所以,为了不让离婚的事,影响到两个孩子,最好的办法,就是带他们去乡里谋生。
才改革开放不久,遍地都是赚钱的机会,只要肯花心思,又敢拼,她不怕赚不到钱。
但是她也很清楚,现在的社会,治安不如后世好,她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女儿,赚不到钱也许还好,真赚到钱了,很容易被盯上。
正想着用什么样的法子,能把钱卫国一起勾到乡里去,就听到他的话,周秀兰的心跳突然乱了,她抬眼直直盯着已经蹲在她跟前的男人看,“你这话什么意思?”
周秀兰其实有一双很漂亮的眼睛,只是这双眼睛一直都跟蒙了尘一样不透亮,所以没人发现。此刻,这双漂亮的眼睛,蒙着的尘土,被擦除,澄净透亮的样子,犹如那闪亮的星星一般,让人移不开眼,“一起生活了一辈子,我第一次知道,你的眼睛竟如此的漂亮。”
他们这一代人,从来不开口说爱,也从来不会去夸对方的好。
钱卫国却突然夸起她,这让周秀兰更加肯定自己刚才没听错对方的话。
如果对方真跟她一样,也是带着记忆回来的,那要拐走他就容易多了。
上辈子她身体出问题后,他的弟妹嫌弃她的事,他曾想找他们理论的。只是当时自己劝他不要计较,只要死后摔盆的事有着落就好。
她死的时候,他还没死,说明他死在自己之后。
那回来,应该也是她先回来,他后回来?!
那他肯定比她对几个弟弟妹妹更失望才对。
这个猜测,让周秀兰心跳更加厉害,她不由自主把二丫往胸口处紧了紧,压住那颗仿佛要跳出来的心。
她跳过钱卫国的问题,直接抛出另一个试探的问题,“明天去乡里办离婚手续,办完你顺道帮我们娘儿三个找个地方。离婚的事,肯定会被人说三道四,对俩孩子不好,所以离婚后,我们就不回来了。”
听到她的话,钱卫国笑了,他也没继续问刚才的问题,而是顺着她的话说,“你跟我离婚,无非是不想再当冤大头,养卫军卫民他们几个。正好我也觉得,养他们应该是爹娘的事,而不是我这个当哥哥的事。所以,离婚的事你不要再提,大丫二丫还小,他们需要父亲。”
说起两个女儿,想到上辈子他们两夫妻只供他们到小学毕业,后面就没钱继续供他们读书。但大丫却通过自己的努力,一边打工一边读夜校,最后拿到大专文凭。她自己努力的同时,也不忘帮衬妹妹,把情况特殊的妹妹也给供出来,周秀兰忍不住红了眼眶,“就算没有我们,他们也不会差。”
妻子这一说,钱卫国立马想起上辈子为了弟弟妹妹,被忽略的两个女儿,“我们曾经都是不称职的父母,现在有机会,更应该好好弥补他们,不是吗?”
“是应该好好弥补他们。”虽然没明着说,但两人都知道,他们都拥有上辈子的记忆。如此一来,倒是更好沟通,“既然不离婚,那就分家。分家后,我们就带着大丫二丫去乡里。”
就钱家一家子的德行,不从地理上进行隔离,哪怕分家,他们也会想尽办法占他们的好处。
这一点钱卫国也很清楚,而且他们多活了几十年,很清楚外面有很多机会,“我也是这样想的。去乡里我们有比较多的赚钱机会,两个孩子在那边读书也比在村里读书好。”
两人商量好,心情都不错,又说了一些去乡里后的打算,正好怀里的二丫醒来,两夫妻这便想着回家喂她吃点东西。
说起回家,周秀红瞬间从畅想的美好未来中醒过神,好不容易有笑容的脸,瞬间又耷拉下来,“爹娘不会同意分家的。”
钱父的身体不中用,干不了重活,家里的重活粗活基本靠他们两夫妻,分家后,家里的活就没人干,钱父钱母同意才怪。
钱卫国当然知道钱家两公婆不会轻易答应,但他也有把柄,“我不是他们亲生的。”
听到钱卫国的话,周秀兰瞳孔大张,不可置信地问他,“你不是他们亲生的?”
上辈子得知真相的时候,他的表情跟周秀兰差不多,“他们当初生的其实是个女儿,那时候正是三年困难时期,他们都快饿死了,就拿女儿换了袋糙米填肚子。而后想办法从接生婆那里把我抱回来,目的就是养大我,让我替这个家当牛做马。”
他要是亲生的,被这样对待,钱卫国也就认了。
可他不是亲生的,而是他们算计来的,钱卫国心里如何能甘心,“上辈子靠着我们两夫妻,卫军卫民卫红三兄妹的日子都过得很好。我倒想看看,这辈子没有我们两当牛做马照顾他们,他们还能不能像上辈子那样出息。”
周秀兰很清楚上辈子自己的结局,跟她从来不懂为自己争取有关,所以她没有太多的怨恨。
毕竟,是自己傻,没自我。
可听钱卫国这样说,那他确实该意难平,“我就说明明你是儿子,还是长子,怎么他们疼卫红比疼你多。原来你不是亲生的,那就说得通了。”
钱母老骂她生的两个女儿是赔钱货,却供自己生的女儿读书,她一直以为是自己没生儿子,才让钱母迁怒到两个女儿身上。如今看来,自己生的女儿压根不是她的亲孙女,人家才会一口一个赔钱货。
钱卫国还想说什么,就听到已经彻底恢复精神的二丫的声音,“阿母,我肚子饿了。”
“好,咱们这就回家。”
两夫妻回到钱家,家里空无一人,翻遍了橱柜也是一口吃的都没有。
中午吃饭的时候,他们本来给周秀兰留了午饭,这会儿饭菜都空空的。
很明显是钱母故意把饭都吃了,或者藏起来让他们找不到。
想到这里,钱卫国的脸黑了又黑,“娘,太过分了。”想到钱母房里藏着的麦乳精,钱卫国到灶间供奉灶王爷的香炉下面拿了钥匙开门,直接把整灌麦乳精拿出来,“你们等着,我泡麦乳精给你们喝。”
二丫的肚子早就饿了,看到平常只能闻味道,不能吃的买香精,忍不住直吞口水,“可阿嬷说麦乳精是给辛苦读书的两个叔叔和姑姑喝的,我跟姐姐这样的赔钱货,没资格喝。”
孩子渴望的眼神,吞咽的动作,稚嫩的话,让钱卫国攥着麦乳精罐子的手,青筋暴露。类似的话他上辈子不是没听过,那时候虽然心疼女儿,但也觉得弟弟妹妹确实辛苦,留给他们喝是应该的。
这会儿再听这样的话,再看二丫的样子,却觉得心如刀割,“以后你阿嬷再骂你是赔钱货,你就说你要是赔钱货,那同为女子的姑姑和奶奶不也是赔钱货?要是再说叔叔和姑姑读书累,二丫就说累就不要读,正好回家干农活,知道吗?”
二丫今年五岁,这个年代的孩子,见识不如后世。五岁其实还是不懂事的年龄,二丫其实还不懂赔钱货是什么意思。但小孩子最是纯真,很能感受大人的情绪,每次钱母说赔钱货的时候,她都感觉不舒服。
哪怕不知道这三个字的具体意思,她也不喜欢钱母这样说她和姐姐。
不过,钱母一直是这个家说一不二的存在,二丫打从心眼里怕她。
此时,听钱卫国这般说,二丫不安地绞着自己的双手,看着周秀兰,“阿母,这样说,阿嬷会打我吧?”
上辈子这个时候的她,肯定不懂二丫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可上辈子给两个小叔子和小姑子带孩子,周秀兰已经很有带孩子的经验,她知道孩子这样不安的行为,是缺少安全感导致的。
他们两夫妻的时间和精力,基本都在繁重的田间劳动上,两个孩子都是随便拉扯大了。钱母又打从心眼里不喜欢他们,平常的言行举止,肯定给了孩子很多负面的情绪,这才导致孩子安全感不够。
说白了,都是他们当父母的没放心上,才让孩子遭罪。
想到这里,周秀兰很认真地看着二丫,告诉她,“二丫,以后阿母带你和姐姐,阿母不会让她有机会打你们。”
给冒泡的姑娘[红心][红心][红心]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第003章: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