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饭有鸡有鱼有汤,是姜明从来没见过的丰盛。只是两人吃饭都心不在焉。
谢行有很多话想问。刘家人上门姜明知道吗?他知不知道今天有多危险,万一他没及时赶到姜明想过后果吗?最重要的是,姜明明明答应他不会去姜家,他为什么要去?
因为担心姜明而压着的情绪一下涌上来,可看到他魂不守魄的模样又舍不得责问。谢行只得把情绪憋回去,他没什么心情吃饭。
姜明回想起来顿觉后怕。万一他被刘家人发现,真被刘家人带走,他不敢想后面的事。还有谢行,他知道自己想利用他吗?谢行一直对自己很好,可他对谢行撒谎了。
人心多可怕啊。
在姜成坟前哭着说要把他当亲哥儿对待的大伯,没两年就变了模样。如今更是为几两碎银不顾他的死活。亲人尚且如此,他不敢赌。
他没错,抓住一切利用一切活下去。
只是为什么觉得心堵得厉害?他宁愿谢行骂他几句,也比沉默不语好。
谢行拿来药膏给姜明上药:“好不容易把手养好点,现在又受伤。”
这双手怎么就这么多灾多难。
两人沉默地守夜,放完子时的炮仗回屋躺下。
今天奔波半天,情绪大起大落很是疲累,躺下去却没有睡意。身体很累,意识却更加活跃。
谢行怕吵到姜明不敢乱动。他说不清两人莫名其妙的纠葛,心里别扭,生怕说出姜明不爱听的话。不知躺了多久,谢行全身僵硬。
就在他以为姜明睡着之时,一阵低低的抽泣声在被窝里闷闷响起。
谢行所有的郁闷、气愤、不解、无奈都在哭声中化为自责。
跟姜明冷战,他何尝不是在怪罪姜明?
明明答应他不去姜家,为什么要去?
去之前可以跟他说,如果姜明实在想去,他可以和他过去。说好要保护他的,为什么姜明不信他?
可是,他有什么理由责怪姜明呢?
虽然躺在一张床上,看似是最亲密的人,可他们认识不过一个月。姜明凭什么信他?
他口口声声说要照顾姜明,实则是害怕姜明离开。他害怕自己一个人留在这陌生的世界。他更需要姜明的陪伴。不管是什么,他都想抓住点什么,好安慰自己独自在这异世生活下来。
承认吧,突然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他并不如自己外表那么平静,他也会慌张会害怕回不去。承认吧,他虽然二十四岁了,但依旧没能长到独当一面的大人。
谢行需要一个锚点。无疑,姜明意外闯入,成了他的救命稻草。他告诉自己,有人需要他,就像谢迎需要他一样。他又可以心安理得地过下去。不用像神经病一遍一遍地问自己:人活着是为什么?
可是他是怎么照顾姜明的呢?
他给姜明衣服,给他饭吃,也只有如此了。
他从来没有主动去了解姜明,不去想他需要什么。他给他是他有的,他多余的,能给的。
但这真的是姜明需要的吗?
他不在意这个少年,就像过去大山村村民不在意他一样。
一个孤立无援的孩童默默长成一个孤立无援的少年。
所以,他以什么立场去责怪姜明的不信任?
他怎能妄想凭借三言两语就能给姜明安全感?
他应该更加平等地去对待这个少年。
姜明以为谢行睡着后才忍不住哭起来。父亲死后,他很少哭,现在甚至不明白自己为什么哭。
因为今天的冒险有些后怕才哭?因为彻底摆脱姜富的控制喜极而泣?因为谢行不理睬他而哭?可是为什么呢?不理睬他的人多了是。
“你知道吗?我有一个哥哥。”
幽幽的说话声在后背响起,吓得姜明不敢乱哭打了一个嗝。
谢行低声笑着继续说:“我哥对我很好。他总是拼命给我最好的,我从小得到很多,被保护得很好。其实我不想这样的,我想帮帮他。可是我没办法,他太害怕了。他太害怕我受伤。我也很怕,他太怕我哥担心我。我想让他安心,也许这是我唯一能为我哥做的。可是没做好。”
明明他躲在家里很安全,可是为什么谢迎又担心他不开心呢?
“很奇怪吧。我们是世界上最亲密的人,最希望对方好的人。可最亲密的人往往没办法说出心里话。”
“我好像做的比我哥差多了。”
“他总说想让我做自己,做真正喜欢的事。我以前不太明白,现在好像想明白了。”
“姜明,我不想给你列什么条条框框,你想做什么都可以。好的坏的都可以,我给你撑腰。我希望你做自己。”
他们兄弟俩没能做到的事,他希望姜明能做到。他可以不是聪明的,不是勤快的,甚至不用一定要做个好人。
做个开心的人就好。
做自己哪有说的这么简单,谁敢做自己?谢行知道真正的姜明是什么样的吗?知道姜财来的腿是怎么瘸的吗?他知道后还会这么说吗?姜明迷迷糊糊地想着,想到睡着都不敢接话。
醒来时,谢行已经不在床上。
姜明爬起来整理床铺,铺平被子又摆好枕头。枕头鼓起来一块,姜明从枕头底下抽出一个红封。打开,里面是几块银锭子。姜明不知道这是几两,但它是银锭子啊。
是谢行给他的压岁钱?
谢行已经热好饭菜,姜明问时,他正从庖屋端菜出来:“对。新的一年平安喜乐。”
别的夫妻或者夫夫也这样吗?姜明很想问一句。这还是他印象中第一次收到压岁钱,还是用红封装着的。
“我已经嫁人了。”嫁人了就不是小孩了,不是小孩就不能收压岁钱了。姜明说着手却没有松开红封,红肿的眼睛眯着。
“对不起。”姜明说:“我不该骗你。”
谢行抬头看他:“那你现在能告诉我为什么要去姜家?如果你为难可以不说。我想知道你为什么会去,想了解你,以后我们可以商量着来,避免你再受到伤害。”
姜明从怀里抽出一串铜钱:“我是回去拿自己攒的铜子。我没想到会遇到刘家人。我应该早点跟你说的,我怕你不答应。”
这么一串铜钱就值得他拼命?
谢行没有问,如果钱能让他有安全感那真是太好了。他最不缺的就是钱。谢行进屋没一会又出来:“以后你管家,家里的钱都给你。”他把大头的银锭都给姜明。
姜明揉着红肿的双眼,怀疑自己还没睡醒。
这么多银子给他管?
这可是银子啊!发光的银子!
姜明刚想问真的假的,又马上反应过来死死忍住。问这么多做甚,万一他多嘴一句谢行后悔了呢。他立即说:“好。我管家,你放心。绝对不会乱花钱的”
说完,手已经搂到银子上去。
管他呢。就算是做梦,他也要抓住机会。
“也不是不能乱花。”谢行感觉不太妙,希望姜明不要是个铁公鸡。幸好他还有私房钱。
姜明嘴角往上翘,往常笑起来亮晶晶的桃花眼今天只剩一条缝。
谢行剥好鸡蛋后给他,姜明接过往嘴里放时被谢行抓住手,引着他往眼睛上放:“滚一滚消肿。”
鸡蛋滚过眼睛后能不能吃,他们持不同的意见。最后,姜明胜利,他急着称银子,实在没耐心说服谢行。反正是他吃,三两口就解决了。
谢行无奈地看着姜明笑。姜明也跟着傻笑,他们算和好了吧。那他想利用的谢行的事不说也没事吧。
谢行看着姜明恢复往日的神采也高兴起来。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叫问题。他还藏有小半银两呢。不说也没事吧,下次还能哄姜明呢。
过完年,天气越来越暖和。
有一天谢行半夜被热醒,早上醒来突然发现院子里的雪化了。他伸个懒腰往四周看起,山峰在不知不觉间绿起来。
春天悄无声息地到了。
姜明发现,自从春天到后他很少能睡懒觉。虽然以前也没怎么睡过懒觉。
现在谢行听到公鸡叫就会爬起来。他自己起来不算,还要把姜明叫起来。
一人扫地扫院子,一人做早食。吃完背上背篓上山。
姜明不知道谢行为什么对上山采野菜采蘑菇这种事如此热情。许是县城里没有山,他正新鲜?
家里天天吃野菜。谢行花样多,舍得放油,野菜吃起来有滋有味的。
今天也一样,谢行一早把他从床上刨起来。
两人往山上去。
遇到下地的村民打个招呼再去山上。村里人遇见他们次数多了,知道两人都是不爱说话的性子,倒也不往两人身边凑。
等两人走过去后,一个马脸的婶子撇着嘴:“天天往山上跑有甚用?”
这个时候庄稼人要忙春耕,只有半大小孩才往山上跑。
没多久,大山村有传言谢行姜明两口子穷得只能吃野菜,传到谢勇上门来看。他辟谣可惜没几人信。
谢吉也来谢行家探望,生怕两人饿死在家中,还带一袋地瓜过来。
他来时,谢行正在做野菜包子。看到一大盆剁碎的野菜,谢吉满脸担忧:“前年家里养猪吃的就是这个。”
谢行……
姜明……
直到吃到谢行蒸好的大包子,谢吉才放下心来。谢行舍得放料,一个野菜包子又是肉沫又是鲜菇又是虾仁,称得野菜都清甜起来。
谢吉连吃带拿,他一家厨艺都差,做的包子硬得磕掉谢白的牙。虽然谢白之前在换牙期,但可见包子之硬。热气腾腾又蓬松的大包子,里面的馅料多的要爆出来,谢明谢白吃得满嘴都是油。
吃得谢明谢白没事就爱往谢行家附近走。他们跟这个堂哥不熟,加上邓书元的教育知道不能随便去别人家吃东西,所以不敢进谢行的院子。哪怕谢行喊他们进来吃,他们也不肯吃。
但就爱往谢行家跑。
抓虫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7章 第 37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