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赴春山 > 第18章 第 18 章

赴春山 第18章 第 18 章

作者:诗鲤鲤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5 19:28:57 来源:文学城

日光疏影,繁花似锦。慕婉颜这段时日来难得起这样晚,整个人神清气爽。

晴霜为她簪上最后一支珠钗,笑了笑:“大夫人也总算是熬不住了。”

慕婉颜抬起头,望着镜中清瘦些许的面容,道:“婆母年纪大了,哪比得上我能折腾。”

自上次应了崔氏的要求,慕婉颜果真每天掐着时辰去请安见礼,往往她去时,崔氏还没睡醒,慕婉颜也不抱怨,拿着洗漱的巾帕就往崔氏房中一站,亲自伺候崔氏梳洗,连着几日下来,慕婉颜还没觉得怎么样,崔氏先挺不住了。

到底是四十多岁的人,哪里经得住这样折腾,更何况慕婉颜侍奉时总是手忙脚乱的,不是打翻那个花瓶就是摔碎这个茶碗,几天下来崔氏屋里的东西换了两茬,闹到最后,她一见慕婉颜进屋就如临大敌。

也不是没责问过,但慕婉颜态度极好,半点刺儿都挑不出来,崔氏气得跳脚,也顶多只能说她蠢笨。

婆媳俩就这样互相折磨,还是崔氏先熬不住了,先是把请安从一日三次减到一日两次,也不用她服侍了,到了昨日,更是直接叫她以后都晚一个时辰过去。

慕婉颜估摸着,崔氏应该是黔驴技穷了。

妆发理好,慕婉颜穿上披帛,道:“今日要去给祖母请安,婆母应该已经到了,我们也早些走吧。”

晴霜玩笑道:“大夫人平日里那般……请安倒是勤快。”

谢老夫人年迈喜静,早免了各房问安,嫡支这两房也只需每月初一十五去一次,尽了礼数就好。崔氏对谢老夫人心怀怨怼,算不得什么隐秘,慕婉颜这些天常听她埋怨婆母不公,苛待他们孤儿寡母,但每到请安的日子,却半点不敢耽搁,究其根本,她打心底里还是畏惧谢老夫人的,只敢在背后抱怨两句。

业已入夏,谢老夫人所住的清澜院又偏僻,慕婉颜一路过去,身上出了层薄汗,进了屋才爽利些。

婢女请她在外间稍坐片刻,慕婉颜点点头,见崔氏已经到了,上前行礼。

崔氏冷嗤,抬了抬下巴示意里面:“说是老夫人和二公子有话要说,也不知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自家人都听不得。”语气酸溜溜的,全是不满。

谢鹤章也在?

慕婉颜侧眸看向屋内,有些意外,口中柔和道:“祖母是长者,二公子是谢氏宗子,为尊者,婆母慎言。”

崔氏恨铁不成钢地瞪了她一眼,道:“你倒偏帮外人!”

慕婉颜低眉顺目地道:“婆母方才说了,都是一家人。”

崔氏被她噎了一口,又挑不出理来,甩袖到一旁坐下。

这样的情形这些日子常有,慕婉颜没当回事。

没过多久,婢女请她们进去。

慕婉颜跟在崔氏后面,向谢老夫人行礼问安。

上头的老人咳了两声,道:“都坐吧,二郎,你同你伯母也有许久没见了。”

谢鹤章同崔氏见礼。

慕婉颜这才抬起眼,看向坐在下首的人。

数日未见,郎君一身月白纹竹对襟长袍,头束玉冠,沉稳自持,风华依旧。

自诗会之后,慕婉颜被崔氏绊住脚脱不得身,谢鹤章本就是个忙人,此时再见,竟有种时移世易之感。

但慕婉颜不觉得生疏,朝他笑了笑。

谢鹤章平静地予以回视,态度与往常无异,道:“公主。”

两人回到各自的位置坐下,崔氏却忽然道:“公主来了老夫人这儿,是连规矩也不记得了吗?长辈都在,你还不小心侍奉着?”

慕婉颜笑意微滞。

这些时日来她太了解崔氏了,眼下闹这么一出,分明是为了报复方才在外间的事,故意给她没脸。

往常这种时候,她都无所谓暂退一步,但是……

她没由来的快速瞥了一眼坐在对面的人。

不知为何,谢鹤章在这儿,她那点骨气也莫名其妙冒出来了,不想轻易低头,平白叫人看轻。

慕婉颜深吸一口气,刚要开口,就听有人放下茶盏,声音比白瓷茶具相撞的脆响还要清泠三分:“祖母方才不是要说府中端午的安排吗?”

屋内众人齐齐一愣,谢老夫人诧异地转头。

谢鹤章浅蹙着眉,似乎无暇看她们在这些事上浪费时间。

谢老夫人轻咳一声,就坡下驴:“是了,正好今日你们都在。”

慕婉颜便安然坐了下来。

崔氏面色不虞,到底没再说什么。

谢氏这样的士族,年节往来的规矩自然是少不了的,府中众多旁支虽往日各司其职,罕有得见,但每到大的节庆还是要设宴相聚的,再有小半月就是端午,算算日子,也该筹备起来了。

“……其余的无需管了,按往年的旧例就是。”谢老夫人说了片刻,有些体力不支,停了会儿,一双浑浊却锐利的老眼落在自己的儿媳、孙媳身上,“往年端午,都是府中管事和薛氏一同负责,今年薛氏病了,你们……”

崔氏殷勤笑道:“交给儿媳便是。”

谢老夫人摇了摇头,看都没看她,直接对慕婉颜道:“就要劳烦公主了。”

慕婉颜在与她眼神相触的那一刻就心有所感,闻言立刻起身,道:“为祖母分忧,是阿颜应该做的。”

崔氏脸色煞白,失声道:“母亲!”越过她去让慕婉颜做主,岂不是告诉府里的人,她这个婆婆还不如儿媳!

谢老夫人沉声道:“我不是没给过你机会,你做的怎么样自己心里清楚。”

不知想到了什么,崔氏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儿的,不再出声了。

一番事毕,谢老夫人又对慕婉颜叮嘱了几句,崔氏听了一会儿,越听越不对,忍不住出声打断:“母亲,文远呢?”

谢老夫人方才安排了许多事宜,分工有序,唯独没提到谢朋台这个长房长孙要做什么。

谢老夫人冷淡道:“他回来吗?”

崔氏咬唇:“文远……端午这样的日子,他自是要回来的。”

谢老夫人见状便知她心中没底,敷衍道:“那等他回来再说吧。”

崔氏恨恨捶了下大腿。

慕婉颜站在旁边,将她的动作神情尽收眼底,心头莫名有了些不好的预感。

果然,刚出了屋子,还没等跨过清澜院的门槛儿,崔氏就迫不及待道:“你现在就去把文远找回来!”

慕婉颜转身看着她,荒谬之余还有种“果然如此”之感,她压下想一头撞死的冲动,解释道:“大公子脾气倔,怕是不会听我的话,若是婆母您去,还有几分可能。”

崔氏急了:“我要能劝,还娶你回来做什么?别以为那老妇给你几分好颜色就能压我一头!周媪,你看着她去!”

崔氏对谢朋台长房长孙的地位格外看重,慕婉颜知道这次是说什么也要走这一趟了,叹了口气,道:“您如此坚持,我去就是,只是这事儿我也没什么把握。”

崔氏烦躁地摆手:“还不快走!文远不回来,我拿你是问!”

慕婉颜缓缓转身,脚上沉重的和坠了十斤石头一样。

清澜院内,一缕檀香袅袅之上,飘渺如云的烟雾中,谢老夫人同谢鹤章说起去岁出嫁的表侄女夫婿才能一般,让他在朝中为其谋个闲职,又说他父亲前些日子来信,不日将会返京。

祖孙二人一个说,一个听,房中只闻谢老夫人絮语,谢鹤章偶尔应答几声,也十分简短。

谢老夫人早习惯了次孙寡言少语的性子,把要说的事说完,就端起茶,等谢鹤章离开,可等了半天,也没见他起身,不由奇怪地看了他一眼,道:“二郎——”

“公主——”

两人几乎同时出声。

谢老夫人一愣,见次孙面色凝重,放下杯子,问道:“公主怎么了?”

谢鹤章抿了抿唇,似乎是斟酌了一会儿,才开口道:“伯母对公主,有些刁难了。”在清澜院尚且如此,私下里更不必多说。

不管是出于君臣之礼,还是家人之谊,都很不应当。

谢老夫人还以为有什么大事,见只有这一句,便放心地坐了回去,道:“不痴不聋,不作家翁,大房的事就由她们自己解决吧。”

她这个孙儿向来一点就透,可今天的谢鹤章却仿佛格外执拗些,仍道:“公主性子柔婉。”言下之意是慕婉颜必然会受崔氏挫磨。

谢老夫人却笑了笑:“我倒觉得,你那伯母在公主手里讨不到好。”

谢鹤章未应,眉头不展。

“倒是二郎。”谢老夫人笑眯眯道,“我知道公主前些日子在你那学诗,你对她大约有些偏袒,但归根究底,这是大房屋里的事,她若自己立不起来,谁也不能帮她一辈子,你就是小叔子,也不好总插手兄长房里的事,是也不是?”

檀香在屋内氤氲,于炎炎夏日中带来一丝清凉的禅意。

谢鹤章垂眸望着衣角的绣纹,不知过了多久,才道:“祖母说的是。”

谢老夫人道:“这就对了。”

谢鹤章起身告辞。

日头正盛,松青见自家公子出来立刻跟上去,问:“太常寺递话,说有些事需要您亲自过去定夺,公子现在过去吗?”

谢鹤章步履不停,道:“备车。”

松青立刻叫人准备。

谢鹤章身边的人动作向来是快的,他们到府前时,马车已经备好,脚凳都摆得板板正正。

府前守卫众多,隔街隐约能听见商贩的叫卖声,角门处几个小人正往外搬东西。

但他还是瞥见了那个消失在转角处的马车,脚步一顿。

松青跟着看了一眼,“哦”了一声,道:“是公主的车驾,好像是大夫人叫她去请大公子回来。”说着摇头叹气:“这不是为难人吗?”

谢鹤章恍若未闻,径自上了车。

谢氏马车几乎可以畅行无阻的出入烟京的每一寸土地,谢鹤章先是到太常寺处理了他们口中的难以决断之事,安排好余下事宜,再去钟罄堂见了几位朝臣,商议硫州重建和黄河筑堤的细则,发了几道手令,一直到日近黄昏,才从宫里出来。

马车顺着原路返回,松青靠在车上,打了个哈欠,正琢磨着晚上吃点什么时,就听车里传来一道声音:“去南郊别院。”

南郊别院,谢朋台如今的居所。

松青愣了愣,吩咐车夫:“快快,快转道。”

马车卷着滚滚烟尘,驶向与谢府完全相反的方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