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赴春山 > 第15章 第 15 章

赴春山 第15章 第 15 章

作者:诗鲤鲤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5 19:28:57 来源:文学城

“争议?”柳凝枝好奇地看过来。

杨巧思但笑不语,吩咐婢女将两篇诗作带过来与众人一同品鉴,第一位过目的是已定了榜首的福安县主周棠,她看过后交给下一位,待传到慕婉颜手里时,那诗文已转了一圈。

她屏住呼吸,伸手去拿。

紧张、期待,种种情绪在心头不断翻涌,待看清上面熟悉的字迹后,那颗心方踏实的落到原地,随后又紧紧提起。

诗文都是用纸浆糊住姓名的,以免评判之人有所偏颇,但她一笔一划写出来的诗,自己自然再清楚不过。

两篇诗作,一首是她的,另一首,不知是哪家女郎。

柳凝枝掩唇:“这字看着眼生。”

这些人待在一起久了,对彼此的字也有几分熟悉,可今日这两篇诗作上的字,却见所未见。

杨巧思凑过来又看了两眼,思考片刻,忽然看向慕婉颜。

慕婉颜会意,不动声色地点点头。

杨巧思沉吟道:“公主觉得哪篇更胜一筹?”

慕婉颜一顿,低头看着纸上熟悉的字句。

场上众人,地位最高者莫过于她和杨巧思,才学最胜者莫过于福安县主,若她选定了哪篇,杨巧思自然顺着她说,福安县主大抵也不会拂她们二人的面子。

蒙着锦缎的木匣就在不远处,里面是她寻了许久的玉泉墨,如今近在眼前,触手可得。

只要她一句话。

慕婉颜抿着唇,无意识地攥紧袖口。

过了一会儿,她轻轻叹出一口气,像是放下了什么一般:“我才疏学浅,还是看其他娘子怎么说吧。”

杨巧思一愣,旋即挂上微笑,问周棠:“县主以为如何?”

周棠凝眸片刻,道:“我以为第二篇更好一点。”

慕婉颜笑意微僵,那篇不是她写的。

这时又有人道:“我瞧着第一篇更好些。”

说话的是周棠的族妹周羽潼,她说完话,周棠皱了皱眉,看了眼慕婉颜,却没再说什么。

周羽潼站起来,道:“第一篇写海棠初绽,用词巧妙,精致大气,第二篇不过寻常佳作,如何能比?”

慕婉颜原本还在听她说话,一听此言,眉头也皱了起来,那两首诗何至于像周羽潼说的那样天差地别?可看她言之凿凿,心底也有些打鼓。

不止她一人有这种想法,没过一会儿,庾茵犹疑道:“第二篇也没这么差吧……”

柳凝枝把那两篇诗要来又看了一遍,道:“第二篇不至于像周姐姐说的那样一无是处,可我看着,还是第一篇要好一些。”

一时争论不休。

慕婉颜没参与,却一直认真听着,她当然更希望自己的诗能取胜,但这种时候,她若开口有了偏向,就会影响其他人,心里再怎么打鼓也只能在旁边听着。

一堆人吵了半个时辰也没吵出来个结果,最后还是杨巧思拍了拍手:“诸位娘子——”,等众人都看过来,继续道:“我表兄与二殿下等人正在不远处的望江阁小聚,既然大家迟迟讨论不出来结果,不如将这两篇诗作拿给他们,我表兄的才学,总不会有人质疑吧?”

谢鹤章文采风流,博古通今,无不称服。

众人纷纷赞同。

慕婉颜听她们吵了半天,开始紧张不已,到现在几乎有些疲惫了,想了想谢鹤章也没看过她的成篇,点头道:“就这样吧。”

没有人反对,杨巧思便叫人送去了。

慕婉颜眼巴巴地盯着那婢女离去的背影,直至消失不见才回过头。

杨巧思见无人注意这边,杵了杵她,低声问:“可有信心?”

慕婉颜摇摇头,想起一事,不由好奇:“你怎么知道那首诗是我写的?”

“两篇都是没见过的字迹,今日诗会,新来的娘子一共就那么几位,我看你神色便知道了。”杨巧思道,又抬了抬下巴,“福安县主也看出来了。”

慕婉颜顿时有些颓然:“看来我写的是真不如另一首。”

杨巧思安慰她:“未必,文无第一,许是不对她的口味。”

慕婉颜这才提起点气:“等那边消息吧。”

诗作传到望江阁时,那边一堆世家公子正巧也在吟诗作赋,一听来意立刻起了兴致,招呼其他人来看。

有人殷勤道:“二殿下以为如何?”

人群簇拥之中,有个身形高大,剑眉星目的壮硕男子,正是君山长公主一母同胞的弟弟,二皇子慕诚恩。

慕诚恩哈哈一笑:“诗文上的事,你不如去问问谢二郎!”说这便朝窗边喊:“谢二郎,你不过来看看?”

望江阁临江而建,正处在太宴湖和潼江交汇之处,隔窗而观,可见江面波澜壮阔,一望千里。谢鹤章之前未曾参与他们的玩乐,一直在此处同杨衔下棋,他为人并不孤僻,却始终给人难以亲近之感,因此一直无人上前打扰。

慕诚恩有心交好谢氏,故而多问了一句,却也没觉得他真的会看——谢鹤章一向对这些事不大感兴趣。

岂料话音落下,谢鹤章顿了一顿,竟真放下落了一半的棋子,道:“那便看看吧。”

江风凛凛,他起身时衣袍翻卷,神色平常,仿佛只是临时起意。

慕诚恩一愣,忙道:“还不快拿去!”

杨衔亦是意外不已,几步跟了上去,笑道:“表兄这是觉得和我下棋太无聊了。”

谢鹤章知他又在胡言乱语,道:“你不看看?里面或许有巧思的诗作。”

杨衔果然探身去瞅了。

谢鹤章目光落在那两篇诗作上,不出所料,看见一个熟悉的字迹。他目光缓缓,如静水深流,一字一句逐一看过,眸色渐渐沉了些许。

慕诚恩好奇的盯着他:“谢二郎以为如何?”

谢鹤章未答,也不知在想些什么,片刻后方道:“还是先让其他人看吧。”

慕诚恩道:“在坐诸君,才学何有在你之上者?杨娘子把诗文送来,也是想给你过目,二郎不必自谦。”

谢鹤章道:“我一人之见,未免有失偏颇。”

闻言,慕诚恩也不再坚持,招呼其他人:“你们都来看看。”

屋子里立刻七嘴八舌的讨论开了。

杨衔则瞟了眼谢鹤章。

如果他没看错的话,刚才他在表兄身上,看见了一丝很罕见的纠结。

很淡,淡到近乎于无,转瞬即逝,但这种情绪会出现在谢鹤章身上本就是一件很稀奇的事。

他是一个只思考,几乎从不纠结的人。

过了一会儿,其他人总算商量完了,虽还有些争议,但好歹出来个结果了。慕诚恩听罢,笑道:“你们说的我都不知道哪首更好了,还是听听谢二郎怎么说吧。”说着看向谢鹤章:“二郎?”

方才他们争论那会儿,谢鹤章未置一词,慕诚恩琢磨了下,觉得他应该是早有答案了。

只是不知为何,他自己不说,还要听别人讨论。

谢鹤章微微颔首,提起搁在旁边的朱笔,悬在其中一篇之上:“这首最佳。”

说罢,笔尖直直下坠,快与纸张相触时,却突兀的停了一下。

他突然想起,来时湖光天影,春光正好,慕婉颜朝他眉眼弯弯,信誓旦旦的样子。

她为了这场诗会,确实是非常用心的,用心到若她输了,他都不免感到遗憾的程度。

笔尖落下。慕诚恩看了一眼,很捧场道:“二郎慧眼。”

做好标注的诗作传回梨月亭时,里面已摆开了阵仗投壶,慕婉颜心思不在这儿,一直心不在焉,见人回来了,立刻叫人去找杨巧思。

杨巧思吩咐人收了东西,把两篇诗作拿过来,低头一看,含笑的嘴角一僵。

慕婉颜坐在她身边,一偏头,就见她如此神情,心头一沉,问都不敢问了。

杨巧思叹了口气,道:“公布三甲吧。”

婢女应声而去,不多时,前方响起一道声音:“第一名,福安县主,得蔡夫人手书上阳词一篇。”

这是早就知道了的,众人毫不意外,纷纷恭贺周棠,翘首等待第二名和第三名的公布。

“第二名——”

随着话音响起,慕婉颜攥了攥掌心,呼吸都有一瞬间停滞。

“城门侯之女,江三娘子,得白鹤穿云玉泉墨一方。”

城门侯三个字一出,众人不由愕然。

城门侯一职,多是小世家里旁支庶子混日子的去处,算不得什么要职,如今朝中姓江的城门侯只有一位,是前些日子刚从康平迁入京都的江氏一族的家主江穗,此人在朝中向来不起眼,没想到他家女儿竟有如此才学。

众人瞩目下,那位江三娘子温婉谦和的一笑,让婢女把东西接过来。

许是心中早有预感,听到答案后,慕婉颜反而没那么难过,更多的是铡刀落地般的解脱。

她轻轻吐出一口浊气,有些失落,但很快脸上就挂上笑,真心实意的夸赞道:“江三娘子诗作清丽,实至名归。”

江三娘子道:“公主谬赞了,侥幸而已。”

后面又公布了第三名,毫无意外是慕婉颜。杨巧思许是怕她伤心,还亲自拿了那支点翠步摇簪在她头上,笑咪咪道:“阿颜仙姿玉貌,再配上这步摇,更是叫人挪不开眼了。”

慕婉颜抚了抚发鬓,也是一副很喜欢的样子。

名次已定,她也不好苦着一张脸,小家子气不说,还让江三娘子难堪,于是和围着她的世家贵女们又聊了一会儿这簪子做工如何精巧,用料如何金贵,也算相谈甚欢。

一直到日暮时分,众人才渐渐散去,慕婉颜留下来与杨巧思整理善后事宜,一一交代清楚后才结伴而归。

慕婉颜来时没乘自己的马车,本已约好坐杨巧思的车驾回去,岂料一出去,就见松青等在前头,恭敬道:“公主可算出来了,我家公子等您许久了。”又对杨巧思道:“杨四郎也在等您。”

两人齐齐一愣。杨衔来接杨巧思不意外,可谢鹤章竟能在此等慕婉颜一同回府,着实叫人震惊。

杨巧思尤甚,她知道表兄与公主关系不错,但更知道自家表兄是个什么性子,那是个冷清惯了的人,待人向来温和,也向来疏离,别说主动接人回府,杨巧思长这么大,就没怎么见过他等人。

她看看松青,又看看慕婉颜,满脸疑惑。

慕婉颜却已经想明白了,解释道:“应当是那边也散的晚,得了信儿就同杨四郎一道过来了,我来时坐的是二郎的马车,他若不来,我怕是难回去了。”谢鹤章又不知道她约了杨巧思同乘的事。

杨巧思也觉得只有这个理由说得通,道:“好吧,那你就坐表兄的车回去吧。我去找我四兄了。”

慕婉颜点点头,眼见她上了标着杨氏家徽的马车,才跟着松青往那边走。

周遭再无需要应酬之人,她的表情显而易见的寡淡下去。

松青一边领路一边偷偷回头瞅慕婉颜,今日公子从望江阁出来时,按计划本该回府,谁料人都要走了,杨四郎从旁边打马路过,公子突然掀帘,问了句这是要去哪。

杨四郎道,去接我妹妹。

他家公子点点头,说他也要接人,正巧一起,他们就在梨月亭外活生生等了一个时辰。

他跟在谢鹤章身边已有十五年,这回是真的摸不清自家公子在想什么了。

傍晚湖畔微凉,马车里却很暖和,慕婉颜上去时,谢鹤章正在看书,听到动静,缓缓抬起眼。

夜色朦胧,烛光昏黄,他睫羽乌黑,眸如潼江清冽,偏那一点瞳仁,点漆般夺目,似聚了一团墨色在其中,这样看过来时,有一种惊心动魄之感。

慕婉颜在他幽深的眸中迷失一瞬,看到他手上的书,想起那方玉泉墨,那点强行遗忘的失落又冒出来了。

她每次有什么小心思都能被谢鹤章一眼看穿,久而久之,也不在他面前隐藏情绪了,心情不好,便自然而然的表露在脸上。但她也不敢对着谢鹤章诉苦耍脾气,就在那儿闷闷不乐地坐着。

谢鹤章看了她半晌,忽而道:“公主头上的步摇很好看。”

慕婉颜抬起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