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风雪刃 > 第8章 旧誓新盟

风雪刃 第8章 旧誓新盟

作者:三卿不问清酒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7 09:25:19 来源:文学城

那滚烫的温度自手背传来,沿着血脉,一路灼烧至心口,几乎要让青暄和冰封了十余年的心脏都为之战栗、融化。

他又下意识地想要抽离,那是一种源于本能的自保,害怕这过于炽热的接触会焚毁他赖以生存的冷漠外壳。

然而,尤鹤杳握得那样紧,不容他退缩分毫。

这坚定而灼热的触感,竟奇异地与一段尘封已久的记忆碎片重叠——

也是在这间书房,熏香淡薄,气氛却远比此刻冷凝。

初入东宫不过三日,他垂首立于书案前,听着那位年轻的太子殿下,用温润却疏离的嗓音,敲打着他的忠诚。

“孤这东宫,看似花团锦簇,实则步步荆棘。太傅此时入局,当真只为教导孤读圣贤书?”

他记得自己当时是如何敛目烹茶,借氤氲水汽掩盖所有情绪,用最标准、最无可挑剔的臣子姿态回应:“殿下是君,臣是臣。臣只知,尽忠职守。”

言语如刃,在平静水面下无声交锋。

那时的尤鹤杳,目光带着审视与怀疑,缓缓踱步到他面前,距离不远不近,恰是君臣之别的尺度,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带着储君的威压:

“孤要的,是绝对的忠诚。”

绝对的忠诚。多么奢侈的要求。对于一个身负血仇、心怀叵测之人而言,这无异于天方夜谭。他心中冷笑,面上却依旧是那副古井无波,甚至微微躬身,给出了一个看似谦卑,实则将彼此界限划得分明的答案:

“臣能给的,唯有真相。”

他给的,不是忠诚,是真相。一个虚无缥缈,甚至可能永远无法触及的“真相”。这既是推诿,也是他为自己留下的、最后的退路与屏障。

他记得尤鹤杳当时眸色微沉,似乎对他的回答并不满意,却终究没再追问,只化作一声意味不明的:“……很好。”

昔日那句冰冷的“臣能给的,唯有真相”,与此刻滚烫相握的手、与那重若千钧的“同进同退,生死与共”的誓言,形成了何其鲜明的对比。

当初他以“真相”为盾,拒人千里;如今,他却将自己和家族翻案的唯一希望,连同那份刚刚破土、尚且带着刺痛与不安的信任,一并交予了这只紧握着他的手。

何其讽刺,又何其……必然。

尤鹤杳似乎察觉到了他瞬间的恍惚与细微的颤抖,握着他的手又紧了紧,低沉的声音将他从回忆中拉回:“怎么了?”

青暄和抬起眼,望向近在咫尺的尤鹤杳。烛光下,对方的脸庞轮廓清晰,眉眼间不再是初遇时的试探与疏离,而是沉淀着风雨过后的坚定,以及一种……他从未在其他人眼中看到过的、纯粹的关切。

“没什么,”青暄和轻轻摇头,唇角牵起一丝极淡、却真实了许多的弧度,“只是想起……臣初入东宫时,殿下对臣说的第一句话。”

尤鹤杳微微一怔,随即也想起了那段对话,眸中闪过一丝复杂,继而化为更深沉的无奈与了然:“‘孤要的,是绝对的忠诚’……”他低声重复着,目光落在两人交握的手上,“那时孤只当你是柄难得的利刃,想握在手中,却又怕反被其所伤。”

他的拇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青暄和的手背,那冰凉的肌肤在他的抚触下,似乎也渐渐染上了一层暖意:“现在想来,是孤狭隘了。这世间,或许本就没有无缘无故的‘绝对忠诚’。真正的信任,不是在言语上苛求,而是在风雨**担。”

他抬起眼,再次凝视着青暄和:“暄和,你给的‘真相’,孤会与你一同去找。而孤要的‘忠诚’,并非盲从,而是……并肩。”

“并肩……”青暄和喃喃重复着这两个字,心潮涌动。这比他预想中的任何结局都要好,好得让他几乎以为这是一场易碎的梦。他不再仅仅是需要被提防、被利用的“刃”,而是被认可、被邀请“并肩”的同行者。

“是,殿下。”他终是放松了紧绷的身体,任由那份暖意从交握的手传递至四肢百骸,声音虽轻,却带着前所未有的坚定,

“臣,想与殿下并肩。”

“臣,愿与殿下并肩。”

这一刻,横亘在两人之间那无形的、名为“君臣”与“猜忌”的坚冰,终于彻底消融。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无法形容的情感…。

尤鹤杳看着他眼中终于不再掩饰的动容与坚定,心中那最后一丝因被隐瞒而产生的芥蒂也烟消云散。

他松开了手,并非疏远,而是转身走向书案,语气恢复了平日商议政事的沉稳:“科考案与青林旧案,如今已纠缠一处,需得并线查探。张垣今日之举,虽是狗急跳墙,却也打草惊蛇。景曜和萧氏那边,必有后手。”

青暄和也收敛心绪,走到案前,目光落在京都舆图上:“周铭是关键,需严加看管,防止灭口。张垣今日攀咬臣,看似鲁莽,实则也可能是在转移视线,掩护科考案真正的核心证据。臣怀疑,试题泄露的源头,或许并非仅仅为了构陷殿下,更可能与边关粮饷、甚至与萧氏多年来在吏部安插人手有关。”

他的思路清晰冷静,仿佛方才那个流露出脆弱与热忱的人只是幻影。

但尤鹤杳知道,那层坚硬的外壳之下,包裹着的是一颗同样会痛、会渴望温暖的心。那需要青暄和自己亲自把从前的痛处剖出来给他看,能让他看到,是多么不易…只有青暄和自己知道,因为在尤鹤杳看来,不管他在其他方面多么优秀,他都不能做到一定的感同身受,多么肯定的说,我知道你的痛处,我也感同身受,然后再劝青暄和放下过去,那是不可能的,他做不到,那也不是他内心想做的,也不是他内心想要的。

更重要的是在他自己看来,没有人能真正的做到感同身受,他无法体会到青暄和当时是在什么样的情形下做出什么事,受过多大的苦……

“边关……”尤鹤杳指尖敲击着舆图上北部边境的位置,“镇北侯一向与萧氏不睦,若科考案能牵扯出萧氏在吏部、甚至插手军务的证据,或可借镇北侯之力,给予萧氏沉重一击。”

“殿下英明。”青暄和颔首,“但此事需从长计议,一击必中,否则打蛇不死,反受其害。当务之急,是稳住朝局,让陛下看到殿下处理危机、平衡各方势力的能力。明日早朝,殿下可主动请缨,协理此二案核查,以示坦荡与担当。”

“正合孤意。此外,孤会让暗卫加紧追查那枚黑色令牌的来历,以及‘影煞’的踪迹。你……”他看向青暄和,语气关切,“近日便留在东宫,非必要不要外出。孤会加派守卫,你的安危,不容有失。”

这不像是出于对谋士的保护,更像是带着一种近乎私人的、不容辩驳的维护。

青暄和心中知道这是尤鹤杳在用他的方式履行“同进同退”的承诺,便也不作推辞,从善如流:“臣遵命。”

两人又在书房中商议了许久,直至东方既白,才将后续行动的脉络大致理清。

当青暄和告退,准备返回偏殿稍作休息时,尤鹤杳忽然叫住他。

“暄和。”

青暄和驻足回首。

尤鹤杳站在晨曦微光中,身影挺拔,目光沉静地看着他:“记住,无论前路如何,此刻起,你不再是孤臣,而是孤的……同道。”

不是臣子,是同道。

青暄和胸口一热,仿佛有什么东西彻底落定。他深深一揖,没有再多言,转身踏入了渐亮的晨光之中。

背影依旧清瘦,却不再孤寂。

尤鹤杳看着他离去,直到那抹青色消失在廊庑尽头,才缓缓收回目光。他摊开掌心,那里似乎还残留着对方冰凉的触感。

从“绝对的忠诚”到“唯有真相”,再到如今的“并肩”与“同道”。

这条路,他们走得艰难,却也走得……值得。

他转身,看向窗外已然大亮的天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