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风雪长歌·北境之刃 > 第26章 第二十五章 夜霜密语

风雪长歌·北境之刃 第26章 第二十五章 夜霜密语

作者:沈归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17 20:56:18 来源:文学城

三日前,风雪夜寒,京城静寂如息。

凝香楼大门轻响一声,缓缓阖上。

沈鸢扶着唐沁自正堂而入,一路穿过竹廊与回影,步履未乱,眉心却隐着一丝凝重。她换下白日玄衣署的制服,此刻披着一件玄青色长披风,内衬绣梅暗纹的细衣,乌发如云高束,未簪花钗,仅以素绳缠绕,映着楼内红灯,显出一派幽静肃然。

唐沁半倚在椅子上,面色发白,嘴唇却紧紧抿着,不肯显出半分痛色。她左臂缠着临时包扎的布带,鲜红已浸透,步履微顿时,低声却带火气地说:

“你就这么让她在外头?若李铭的人再追来,她怎么办?”

沈鸢停步看她,未答。只一手将她轻托得更稳些,顺势扶她进了三楼西厢。那里灯火柔和,暖炉烧得正旺,一张软塌旁铺着猩红绣鹤的氍毹。

“坐。”她淡声。

唐沁却紧盯她的眼,眼神有些玩味:“你在想什么?”

沈鸢低头替她除下外袍,动作轻柔。手指拂过她肩头微颤处,轻声答道:

“李铭今日方才试探我。他不确定要找的东西在我手里,这一箭,是用来敲山震虎。短期之内,他不会再出手。”

唐沁抬眸,眼角汗湿:“敲山震虎?还是试她在你心里,有多重?”

沈鸢神色未变,却微微一滞。她低头,转身自角落的木匣中取出一瓶药膏,语气平静道:

“左臂还疼吗?还有力气拿我打趣?”

唐沁勾起嘴角:“疼是疼……可不像你,一到紧要关头,就把什么情绪都收得干干净净。”

她说着咧了咧嘴,手臂牵动伤口,嘶地一声倒吸冷气。

沈鸢叹了口气,坐回她身侧。灯下,她眉眼极静,带着温柔却疏离的气息。她将药膏拧开,取出淡青色膏体,轻轻抹在唐沁伤处,低声道:

“先把药上了。这伤不轻,若感染,便是大事。”

唐沁望着她近在咫尺的面庞。那张脸,眉眼如旧,观之依然让人心颤,却褪去了当年的青涩与明亮,多了几分不动声色的防备与坚韧。她轻声问:

“你到底手上有什么?李铭竟会亲自试探你,还要冒着暴露人手的风险?”

沈鸢没有立刻回答,只手指一顿,又继续替她包扎。

片刻后,才淡声道:“些对他不利的旧物罢了。”

“旧物?”唐沁蹙眉,“生死攸关?”

沈鸢未语,只目光略沉,手法依旧稳妥。

唐沁目光复杂,坐正身子:“你不说我也不问,但我给你个建议。此物若真关键,不如交给王赡去搏李铭——他是朝中人,你不是。”

沈鸢将最后一圈绷带系紧,收回手。她慢慢起身走到窗前,指尖拂过窗棂上淡霜,冷光映面:“王赡虽帮过我,但他一向见风使舵,喜权惜命。若他与李铭暗中勾连,这东西落他手里,便是我死期。”

唐沁一愣:“你这是把烫手山芋当传家宝抱着?”

“所以我才不承认那物在我手上。”沈鸢转头看她,语气平静,“只要李铭找不到,就不会妄动。拖得久了,他总会转去别的怀疑对象。”

唐沁凝视着她,忽而哼了一声:“你这人啊,从十年前就是这副模样——太能忍,迟早憋出病来。”

沈鸢眼底闪过一抹黯然,却未接这句。她转回榻前,将毛巾递给她:“歇一歇吧。你有余力……若能去看她一眼,我放心些。”

唐沁一挑眉:“你自己都泥菩萨过河,还惦记她?”

沈鸢低头,眉目如烟:“她初入京局,人生地不熟,恐怕并不如你想的那般从容。”

唐沁却摇头:“我看她……左右逢源得很。你不是说她宫宴上发言不卑不亢,连太子都留意了她。”

沈鸢静静听着,指间摩挲着茶盏的边沿。那是一只描金小盏,青瓷温润。她望着盏中倒映出的灯火,声音低缓:

“是啊。她已经变了。少年时总冲动,总让人想要护着。现在……稳重得很,也不再需要我在身边了。”

她语气淡然,像是在谈论旧人,又像是在向自己解释什么。

唐沁目光一动:“可我上次与她吃饭,感觉她对你,情意很深。”

沈鸢沉默了许久,才道:“她对我的那些情感……多半是对过去那个少年沈鸢的留恋。但那个沈鸢,早已死了。”

“你怎知?”唐沁盯着她。

沈鸢垂眸:“她不了解现在的我。若真看清了……可能,也只剩下旧友之情了。”

屋内寂静一瞬,只余炉火轻响,木柴噼啪作响,似回应这难以言说的沉默。

窗外雪更密了,夜愈深,风声带着楼下远远传来的街鼓,宛如命运的回音,遥遥撞入人心。

一日前,城郊幽兰亭。

初冬日头浅淡,亭中陈设素雅,一炉香静燃,清兰香气溢满四周。沈鸢着玄衣署掌事之装,面上覆着银色面具,眉眼虽隐,却自带几分压迫。

“这名少年,名叫姜枕,今年十一岁。”她看向对面跪坐的几名黑衣署属,语声清冷,“住在京郊崔柳村,由你们三人分批昼夜守护。三日内,不许靠近其家人,重点防范外来探查与街坊异动。”

“属下遵命。”一人应声,却忍不住低声问:“大人,此人是何背景?姓姜,是皇家人吗?为何王赡大人亲自下令,令我们如此布防?”

沈鸢微微蹙眉,未答话。却有一人从旁接口,是她属下之中年纪最轻的那位青年,叫阿聿,面目俊秀,眼神清澈。他轻笑着开口:“苏瑟大人一贯心细如发,必是有深意。”

众人未再言语,沈鸢将视线重新投向几人:“此事不得外传。若有人追问,便说是肃清京郊流匪,不许提及少年之事。”

“是。”

见众人离开,阿聿从怀中抽出一包纸包,笑意温和地奉上:“昨日从京西玉林巷过,得一支香料,是从南延传来的‘金桂檀’,香气温润,适合女子入夜调息。若苏大人不弃,可试试如何。”

沈鸢微微偏头看他一眼,唇角几不可察地冷淡弯起:“南延之物香则香矣,未必适我。且眼下要务缠身,倒不及你多费心在姜枕守卫一事上。”

正要遣散之际,一名署中信使匆匆而来,低声于沈鸢耳畔言了几句。阿聿脸色微沉,立在一旁,眼底不快几乎掩饰不住。

沈鸢垂下眼睫,沉吟一瞬,轻声道:“我知道了,你们先下去。”

几人退下,阿聿却未动:“大人,是李大人又来了吗?”

沈鸢微顿,道:“你不该问这些。”

阿聿语声稍急:“属下只是担心您……近期他总频频来访,属下虽不敢妄言,但也忍不住怀疑——他究竟是何用意?”

沈鸢的眼神清冷望向他,语调平静:“无论何意,都与你无关。”

阿聿面色微变,欲言又止,最终低头行礼,退入回廊之中。

幽兰亭后院,李铭踏雪而来。锦袍不染尘,面容俊朗如旧,只是眼神比往年更深寒些,宛如一潭静水之下的暗礁。

沈鸢早在亭中候他。李铭落座,也不寒暄,径直开口:“想得如何?”

沈鸢端起茶盏,眉目波澜不惊:“我从不信你真会留下什么把柄,自然也不曾刻意保存。你一问再问,徒增疑心罢了。”

李铭闻言冷笑:“你这张嘴,一如既往地口不应心。眼高于顶,自以为拎得清,却总是藏着掖着,太累了不累?”

沈鸢不接,只轻声呷了一口茶。

李铭俯身,语声微低,却句句钉心:“我查过了。那东西就在你手里。”

沈鸢握杯的手一滞,却仍不言。

“还记得刚成婚那年,你说起连港镇的旧人,一副心念念的模样。我起初以为不过是你装腔,后来才发现,你居然还是想为她铺路——把她送来京城。”

他一字一顿道:“林雪飞,是吧?”

沈鸢垂眸。

李铭盯着她神色:“太子宴那夜,她一出现你便神情不同。我本不确定……可前两日的试探,已让真相昭然。”

“先是十几年前的林墨,再是如今的林雪飞......你对这些个旧友是不是有点太在意了,沈鸢。你总是在意这些毫无意义的

东西。”

沈鸢缓缓抬头,神色平静:“你想干什么?”

李铭唇角勾起,笑意冰冷:“你在王赡羽翼之下,我动不得。但她呢?她算什么?连港镇来的商户女儿,一个棋子罢了。”

沈鸢面无表情:“你不敢。”

“我不敢?”李铭轻笑,起身走近她,冷声道:“她不过是太子安排接个商路,你以为他真在乎她?你太天真了。我们这位太子,连他父皇当年钦定的宰辅身边人都敢砍断了手脚。你猜,他会为一个雪国边陲的女商人在意几分?”

沈鸢紧握的手轻颤:“你变了。”

“是你不肯变。”李铭语气讥诮,“当年你父亲入狱,你仍念着那些高义忠直,如今你站在这幽兰亭里,还是这副假模假样的清正模样。你以为撑得久,就能不染泥水?”

“你这样的活法,最傻。”李铭冷哼。

沈鸢缓缓起身,直视他的眼:“那就由你笑我。你想找的东西,我没有。林雪飞是谁,也与我无关。我如今,谁也不在意。”

李铭面色一沉,衣袍一拂,转身而去。

亭中一片寂静。炉中香灰将尽,窗外寒风乍起。

沈鸢望着李铭离开的方向,久久不动。她的心,像被针锥缓慢碾过,痛,却不敢显露一丝裂缝。

片刻后,她坐回石案前,展开纸笺,提笔欲书,却一笔未落,便又停住。

她想起林雪飞跟她说了许多的那个夜晚,想起她走入雪中的背影。

她抬起头,眼中浮出罕有的慌乱与迟疑。

她太清楚,自己不能再靠近。

但她也太清楚,若林雪飞出事,她将无法原谅自己。

“阿虎说她身边有郝青岚……”她轻声自语,语气恍惚,“她不是当年那个容易受伤的孩子了……”

她起身,翻出暗格中一只黑羽信鸽,取出密笺,在纸上写下数行:

“唐沁:

局势不稳。小心林雪飞身边暗伏之敌。务请转告。

——苏瑟”

她唤来信使,将信鸽放飞。

但那鸽子刚飞离数丈,再亭中人看不见的地方,便突然“嗖”地一声——空中黑影一闪,羽鸽陡然一震,跌落残雪之中。

远处屋檐,一道暗影悄无声息隐没在廊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