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清晨,天还未亮,君铄便已起身,换上一身紫色亲王朝服,将帛书与九龙杯碎片小心地放在锦盒里,由内侍引导着前往皇宫。御书房内,香炉里燃着淡淡的檀香,皇帝坐在龙椅上,面前堆着厚厚的奏折,见君铄进来,放下手中的朱笔,语气带着几分疲惫:“君铄,你从云安寨回来,可有收获?”
君铄跪地行礼,将锦盒高举过头顶:“启禀陛下,臣此次去云安寨,不仅找到了九龙杯的半块碎片,还找到了二十年前夜凌风将军留下的帛书 —— 上面详细记载了太子党与玄机子、鞑靼部勾结的真相,恳请陛下过目。”
内侍将锦盒呈给皇帝,皇帝打开锦盒,先拿起那半块九龙杯碎片 —— 碎片泛着莹白光泽,边缘的螺旋纹与他记忆中先帝珍藏的九龙杯纹路完全吻合,他的眼神瞬间变得凝重。随后,他展开帛书,指尖缓缓划过上面的朱砂字迹,脸色一点点沉下来,从最初的平静,到眉头紧锁,再到手指捏着帛书边角,微微发白 —— 显然,帛书中 “先帝太子与玄机子约定复辟、鞑靼部提供兵力” 的内容,让他极为震惊。
“二十年前…… 朕竟不知,废太子竟有这么大的胆子,敢勾结前朝余孽和外敌。” 皇帝的声音带着几分沙哑,眼神复杂地看着帛书,“夜凌风…… 当年朕以为他是暴病身亡,没想到竟是被毒杀,还是为了护这帛书。”
君铄趁热打铁,再次叩首:“陛下,当年的废太子虽已被废,但现任太子君钰仍与玄机子勾结,意图完成当年未竟的阴谋 —— 臣在云安寨遭遇太子派来的杀手,他们就是为了抢夺帛书与碎片;沈御史也查到,东宫侍卫频繁与玄机子门徒接触,仁心堂更是长期向东宫供应冰魄草,用于炼制控心毒。如今证据确凿,恳请陛下严惩太子,阻止玄机子的复辟图谋!”
御书房内陷入沉默,只有香炉里檀香燃烧的细微声响。皇帝看着君铄,又看了看手中的帛书与碎片,良久,才长叹一声,伸手揉了揉眉心:“君铄,你可知储君动摇,国本不稳?这帛书虽记载了二十年前的旧案,也指向太子与玄机子有牵连,但终究没有太子直接参与复辟的实据 —— 玄机子是前朝余孽,太子或许是被他蒙蔽,或许是有别的图谋,但朕若此时严惩太子,废黜储君,朝野定会动荡,那些觊觎皇位的藩王、心怀不轨的官员,定会趁机作乱,到时候不仅京城不稳,整个王朝都可能陷入混乱。”
君铄愣住了,他没想到皇帝会如此顾虑 —— 他以为有帛书和碎片,就能让皇帝下定决心严惩太子,却忘了帝王权衡的永远是 “大局”,而非 “个案”。“陛下,可玄机子要在冬至日开启龙脉,若不及时阻止,后果不堪设想!” 君铄急切地辩解,声音带着几分激动。
“朕知道。” 皇帝打断他,语气缓和了些,“朕会命禁军加强紫霄山的守卫,同时让大理寺暗中调查太子与玄机子的勾结,若查到实据,朕绝不会姑息。至于帛书和碎片,你先带回保管,切勿泄露出去,以免打草惊蛇。” 他顿了顿,补充道,“你也多留意东宫的动向,若有紧急情况,可直接入宫禀报,朕许你便宜行事之权。”
君铄虽心中不甘,却也明白皇帝的顾虑并非没有道理。他叩首谢恩,起身接过皇帝递回的锦盒,看着皇帝疲惫的面容,心里清楚 —— 这场对抗太子与玄机子的战斗,不能只靠皇权,还需他们自己寻找更多实据,才能真正扳倒敌人。走出御书房时,朝阳已升起,金色的阳光洒在宫墙上,却驱不散君铄心中的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