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二嫁俏医郎 > 第41章 花灯

二嫁俏医郎 第41章 花灯

作者:花杏儿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2 13:15:35 来源:文学城

袁雅蓉回忆起小时候被母亲和祖母逼着吃肉的后果,说得后背发凉。

肖三郎问道:“你吃了感觉不适,难道令慈也不给你催吐的吗?”

袁雅蓉仔细想了想,“好像是有,可那手指直接伸进去抠嗓子眼太疼了,我受不了,不让她们抠。”

肖三郎:“可你这样要难受几天啊。”

“我不想吃药……”袁雅蓉无奈叹了口气,抬头间望见天上半圆的月亮。

今日是乞巧节,官府延迟半个时辰宵禁,街上的摊贩收摊更晚些。

方才落更的时候还在医馆,袁雅蓉听到外头有人放烟花,可能是距离有点远,站在回春堂后院里,是看得到一点。

街上还有结伴逛街游玩的姑娘们,还有在街边比赛穿针,夺冠者能得一根金针。

路过一个花灯摊子面前,袁雅蓉停下了脚步。

“想买花灯啊?”肖三郎问道。

袁雅蓉走近摊子前,“嗯,这灯真好看,阿娈会很喜欢吧!”

小摊上挂着各式各样的花灯,兔子、老虎、狮子……还有锦鲤的,五颜六色的,袁雅蓉看每个都很喜欢。

最后她给阿娈挑了一个狮子灯,也给自己挑了个兔子的。

正打算付钱时,被肖三郎抢先一步,她提着两个灯愣住。

肖三郎浅笑道:“就当是我送你们的,你来挑,我来送,回去帮我带给阿娈。”

袁雅蓉提着灯,脸笑成一团:“那我沾阿娈的光,谢谢三哥!”

两人走到了祠堂巷口,肖三郎还惦记着董老爹,就此告别。

袁雅蓉提着灯到肖家,娘几个还没睡。

肖大婶正带着阿娈对着月亮拜月神,祈求月神娘娘赐孙女一双巧手。

旁边的郭氏看得捂嘴偷笑:“娘,阿娈这么小你就指望她穿针刺绣?”

肖大婶:“小怎么了?她总归要长大的,手生得灵巧些,不是坏事。”

阿娈被肖大婶抓着手对天作揖,一脸懵懂天真,看到奶奶和母亲都笑了,自己也跟着乐得嘻嘻笑。

这时袁雅蓉提着灯进门来,“阿娈!”

看到亮着灯的“小狮子”和“小兔子”,阿娈激动得超袁雅蓉跑来。

袁雅蓉蹲下来,一手拿一只灯问道:“喜欢哪个?”

阿娈看了看,果然选了颜色更鲜亮的“小狮子”。

下午肖大婶在家做了点心,乞巧节是要吃巧果的,因为巧果里有猪油,今年肖大婶就用千层糕代替。

这大晚上不适宜喝茶,郭氏煮了酸梅汤,阿娈也可以喝,白天买的葡萄洗了洗端出来。

几个人就坐在院子里喝酸梅汤,吃葡萄吃点心。

千层糕软糯香甜,袁雅蓉对之赞不绝口。

“婶子这手艺要是开铺子,那买的人不得天没亮就起来排队?”

阿娈也爱吃千层糕,吃完了郭氏分给她的半块,还想要吃,眼巴巴望着母亲。

肖大婶怕她吃多了,从自己手里那块分了个角给她。

说起这千层糕,那还是几年前孙锦语一家三口回临安来,肖大婶和孙氏跟许修远学的这手艺。

肖家这姑爷没什么别的本事,做出来的点心糖水,就连醉仙居都比之不及。

也不知道那一家三口如今怎样了,阿婵至今下落不明,京城那边也没个消息,肖大婶至今都不敢把这事告诉孙氏,信里只说已经在泉州见过阿婵,许家老夫妇把孩子照顾得很好。

快二更了,大伙儿各自回房。

第二天早上,袁雅蓉吃完了早饭和药上医馆。

董老爹倒是醒过来了,只是不怎么说话,看到袁雅蓉过来,也不再叫她“莺莺”。

他还发着烧,咳嗽很厉害,袁雅蓉给她煎好了药端给他,也不再闹着说药苦不喝。

一上午袁雅蓉在后院捣药,他就静静地坐在那里,什么话也不说。

突然变这么安静,袁雅蓉还有些不适应。

这几天下来,董老爹烧没退去,咳嗽越加厉害,甚至咳出血来。

早年间董老爹日子艰苦,捕鱼为生,一个人又当爹又当年养活女儿。

多年辛苦,肺上一直有热,后来肖三郎帮着抓药调理,病倒是见好了。

如今旧病复发,再加上心有郁结,病情愈加严重。

肖三郎把药换了又换,到济世堂把舅舅给请了来,什么法子都使了,始终不见效。

-

这天下午,袁雅蓉守在董老爹病榻前,一边还在绣着花,忽然听到董老爹嘴里喊着人。

“莺莺……”

袁雅蓉把针线放下,仔细听着。

董老爹这两日一直昏睡,没吃东西,就连汤药和水也难喂进去。

看到董老爹快睁眼了,袁雅蓉赶紧到前面把肖三郎叫来。

肖三郎先看了看董老爹的面色,再把脉,瞬间眉头紧皱。

微愣片刻,肖三郎仍不死心,凑近董老爹说道:“董叔,起来吃点东西吧?莺莺给你煮了粥。”

实则那粥是中午茂仁做的,话一说完,袁雅蓉上厨房端了一碗粥来。

董老爹眼睛终于全睁开了,眼珠子瞪得圆鼓鼓的。感觉到五脏六腑的难受,不停哎哟叫唤着,时不时地喊着“莺莺”。

不管是粥还是水,董老爹依旧什么都吃不进去。

肖三郎端着粥碗坐在榻边,垂着头叹息。

这一幕袁雅蓉看着也揪心,在床榻的另一侧,眼眶逐渐泛红。

董老爹呻.吟一会儿,咳嗽了几声,目光看向肖三郎,想要说话,但什么都说不出,只是一阵咳嗽和喘息。

肖三郎和袁雅蓉把他扶起来,靠着枕头半躺着。

董老爹缓了多会儿,双手抓住肖三郎的手,颤颤巍巍说道:“三郎,别难过。这段日子……谢谢你。”

话音停了许久,董老爹大喘着气,夹杂着几声咳嗽,目光渐渐转移,“还有阿蓉姑娘……”

肖三郎湿了眼眶,袁雅蓉难过中带着一丝意外。

董老爹更是泪水长流,随着紊乱的呼吸声,他渐渐闭上了眼。

听到那一深一浅的呼吸声停止,肖三郎抹了一把眼泪抬起头,抓住董老爹的手:“董叔,莺莺来接你了。”

……

董老爹走了,肖三郎把他葬在了董莺莺和董大婶的墓旁。

-

本以为肖三郎会搬回祠堂巷,但几天过去,他仍住在医馆里。

袁雅蓉有时间上丝织坊了,每天路过回春堂进去看看,肖三郎还像以前那样,给人看病抓药。

不过听茂仁说,有天半夜里听到肖三郎房里的哭声。

肖大婶知道儿子难过,但日子一长,心里总是不悦,“董老头死了就这么难受?他爹走的时候也没这么伤心。”

郭氏半开解半玩笑道:“爹走的时候三郎才多大啊?娘,您吃醋也没这个吃法吧?”

肖大婶瞬间愣住了,不好意思轻笑了下。想来确实如此,丈夫走的时候,三郎还不如一岁,那么小知道什么?

……

这天下午,袁雅蓉早早地下工,路过回春堂时,肖三郎没在,到后院里看到正在翻晒草药的茂仁。

“茂仁,你师傅呢?”

“刚出去,说想走走,正好医馆里没病患。”

不管肖三郎去了哪儿,说不定回家看肖大婶了呢?

袁雅蓉离开医馆,去了书局。

这个书局很大,里面什么样的书都有,诗词歌赋,天文地理,话本杂记……

袁雅蓉径直往角落里走,最后一排书架上,有各种话本。

她找寻了一番,当看到那本《梦黄粱叁》,两只眼瞬间亮起来。

熟练地翻到最后一页,粗略看了看最后,这似乎还没写完。

接着再书架上找了找,还是没找到下一册。

袁雅蓉到柜台前面来,一边掏着荷包一边问道:“这本子到底谁写的?怎么这么慢呢?”

掌柜的瞟了一眼书名,笑说道:“好故事多磨合,这本是二百文。”

付完了钱,袁雅蓉把书装在手挎的篮子里,里面装了些碎布料子,把书放在最底下,面上用布盖好。

因此今日出门她特地找了个篮子,还在丝织坊里找了一堆碎布。

而掌柜对于她的举动也习以为常,话本不比正经的诗词集,一般人买来都是自己悄悄看的。

袁雅蓉正“藏”着书,外头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

“林掌柜,我要的书寻到了吗?”

袁雅蓉心跳瞬间加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可朝着声音来处望去。

果不其然,来者正是肖三郎。

看到袁雅蓉在此处,肖三郎诧异地走进来:“你也在这儿?来买书?”

袁雅蓉迅速地把篮子里的书在用布盖了盖,淡淡一笑:“是……是啊,睡前看会儿书,打发时间。”

林掌柜从柜台下面搬出一摞书,“肖大夫,这可是我托了好多人找的,看看是你想要的吗?”

肖三郎大致翻了翻,袁雅蓉也在一旁看,一共七本,全是医书。

这几本书肖三郎全要了,付了钱,两人走出医馆。

“三哥……最近又有棘手的病患吗?”

肖三郎抱着书,迟疑地笑了笑:“是有一位挺棘手。”

“那是得的什么病?”

肖三郎突然支支吾吾起来:“嗐,我唬你的。我那些医书都看完了,一次多买些,得闲时候拿来看看。哦对了,你买的什么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1章 花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