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读不了书就弄干戈 > 第75章 第七十五章:乘风将军为国捐躯

槐序不想让停云担心,给她点了一根安神的香,早早地就让她睡下。

昨夜在外面受了惊,今日睡得十分不安稳,槐序一直守着。

脸上的红肿还未褪去,手上的伤口只是包着不知什么时候才好。

第二日很快就到来。

停云醒来之时,已是金鸡报晓时刻。

“散朝了吗?有消息吗?”

停云揉着眼睛,不想自己竟睡到这个时候,槐序也不叫自己。

“还没散朝,往日早就散了不知今日何故。”

槐序说着给停云梳洗穿衣。

停云担心着,忽然想到宋应辰回来了,昨夜他去了哪里呢?还在为卫致担心吗?

朝堂之上。

大理寺卿当众宣布了对卫集醒的处置。

“一切情况属实,证据确凿,罪臣卫氏,贪污公款,动摇国本,按律当斩。”

话语刚落群臣唏嘘。

其实他们心中如明镜,自然知道什么是真,什么是假,只是什么时候该说什么,什么时候不该说什么。

此时就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为卫集醒求情。

众人等着皇帝裁决。

只见一旁的公公弓着腰,走到皇帝身边,侧耳说了什么。

皇帝只是微微点头。

之后就是一声嘹亮。

“宣,前户部尚书卫集醒。”

太子原本默不作声,等在自己满意的答案,只是这句话惊扰了他的美梦。

在众臣的指指点点中,带着镣铐的卫集醒慢慢走上这个他以前日日都来的殿堂。

今日的他穿着囚衣,头发白了许多,眼神无光,双颊凹陷,恍惚如变了一个人。

“罪臣,卫集醒参加陛下。”

走到中堂,他恭敬下跪,似伏在地上,亲吻着这块地板。

那是他站了八年的位置,他成为尚书的八年。

“卫卿可有话说。”

皇帝说着,看不出情绪。

“臣不服处置,特来为自己辩解。”

此话一出,大理寺卿,太子,宋华元,陈为农心中一颤。

“陛下,罪臣之言,万不可相信。”

大理寺卿进谏。手中的牌子的抖动供出了他的心虚。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陛下可否给尚书一个辩解的机会。”

二皇子站出来为卫集醒求情。

朝堂之事他都是处观望之态,今日还真是反常。

“卿说。”

皇帝不顾大理寺卿的反对,让卫集醒说话。

“臣为官二十载,对陛下忠心耿耿,绝无私心。臣未曾贪污国款,臣名下无一分田地,至于大理寺卿所查,都是前些日子才转到臣名下,未经臣之手啊。军款不知去向是臣的失职,若说有罪,陛下请治臣的失职,失察之罪。勿让臣含冤而终。”

“臣妻早逝,只留一独子,如今子患病,臣欲送回乡下养病,谁知刚出城就遭人暗算,英年早逝,臣已受白发人送黑发人之苦,还请陛下明察,还臣一个公道,还小儿一个公道。”

卫集醒说着,伏地痛哭。

余音绕梁,闻之皆悲。

公公呈上了田地转让书,确实是前些日子才将万亩田地转到他名下。

“大理寺卿,这就是你查的案?”

皇帝看了之后,雷霆震怒,但说出的话像是早就准备好,让人摸不出他是什么心思。

太子与大理寺卿纷纷跪下,以求平息怒火。

“陛下,臣失察,还请陛下多给些时间,让臣查清事实。”

大理寺卿说着,不敢抬头。

“私自杀害朝廷命官家眷属重罪,朕要听一个合理的交代。”

“十日,若是没有结果,大理寺卿的乌纱帽还是摘了吧。”

皇帝似开玩笑地说出了这句话。

“散朝。”

一声中气十足的散朝结束了这场闹剧。

卫集醒被重新带回了地牢。

他原本该乖乖地等着死期的到来,为何死到临头还站起来反咬一口呢。

因为昨晚,宋应辰去见了他。

牧看昨夜跑了十几家田庄,威逼利诱,找来了今早皇帝看到的田地转让书。

昨夜宋应辰等宋杜平走后,用自己之前仿造来玩的宋杜平的令牌进了刑部。

有此令牌的只有宋杜平和宋华元,所以刑部人没有怀疑就将带着面罩的宋应辰放了进去。

一路畅通,他见到了卫集醒。

卫集醒也很是意外自己死到临头,还有客来访,真是好奇是谁?

与宋应辰对坐,他认出了这就是当年名盛京城的宋应辰也是他儿子口中的宋兄,又想起卫致,不知他是否安好。

“小衙内寅夜前来所谓何事?”

卫集醒看见与自己儿子年龄相仿的人,都十分慈爱,对牧闻雷是如此对宋应辰也是如此。

“大人在此受苦了。”

“宋某来告诉大人一个不好的消息。”

宋应辰不知如何开口,但是这是唯一救他的方法,就是让他自救。

能激起他心中的不平不满之心的怕只有卫致的离世了吧。

“身处此地,还有什么比这更不好的事呢。”

卫集醒全然没有往卫致身上想,说完这话,还将腿盘好,一副泰然的样子。

“卫致他,昨夜在城外遇死士追杀,四肢寸断,胸口中剑身亡。”

宋应辰话语刚落,卫集醒一口鲜血喷出,染红了干枯焦黄的稻草,刚盘着的腿也不受控制。

他摇摇头,想要否认。

许是在牢狱中睡得不好,此时圆睁的眼睛里面布满血丝,隐隐有湿润的样子。

他一直在心中算着日子,他的卫致应该在随从的照顾下回了老家,现在应该快到了。

“卫大人,节哀。”

宋应辰说着,自己也控住不住。

“怎么会?致儿应该回去了,不会的。不会的。”

没有什么依靠,手中抓着的稻草早就不成样子。

宋应辰不敢再看他,而是从最靠近心脏的地方拿出了卫致的玉佩,缓缓递给卫集醒。

这是卫致他娘在临死前给卫致的,卫家谁见了都要叮嘱卫致让他日日带在身上。

“卫致快要咽气时告诉我:宋兄,这玉佩是稀罕物,求你将它交给我爹,儿不孝不能给他养老送终,就让这玉佩陪着他吧。”

宋应辰将卫致的话原封不动地转达。

卫集醒接过,玉佩上还有血迹。

是卫致的。

这是卫集醒与夫人的定情信物,之后就由卫致一直带着,从未离身。

他再也无法骗自己了,他拿着玉佩,手控制不住地发抖。

良久,他才开口。

“这是为什么?衙内不应该远在边关吗?为什么会见到我儿?”

卫集醒像是变了一个人,语气变得犀利起来。

“是太子,是太子想要赶尽杀绝,他去卫府没有找到卫致就派死士一直追杀,卫致没能逃脱。”

“我是奉命回来,只是路上也出了事故才与卫致相遇,见到之时他以……”

“抱歉,是我无能,是我去晚了。”

“报应啊!”

卫集醒说着。

看来太子还是没能饶过他。

他原以为自己乖乖做他的替死鬼,没有任何怨言,这件事就会这样过去,他的卫致就可以在老家过一辈子无忧无虑的日子。

可是,就是他软弱,退让,让太子如此猖狂。

“我今夜前来是想让大人明日去朝上自辩,还自己一个清白,也还卫致一个清白。”

宋应辰说着,握住了卫集醒的手,是冰冷的,干枯毛躁的手。

“我儿尸骨现在何处?”

“我擅自将他安葬在城外矮山之上,还请大人恕不告之罪。”

“多谢。”

“明日我就算自戕于朝堂之上也要求个清白。”

卫集醒说着,将手抽出,揩去眼角的泪。

视死如归,还有何惧。

散朝之后,群臣聚集议论纷纷。

此次怕是又有人要遭殃咯。

皇帝刚下朝,回到御书房准备批阅奏折,才翻开第一札,就是来之不善。

札子上写着:宋应辰,无召归来,已有一日,无具上报,目中无人。且此事背后之人其心可诛,定是想一方独大,割据独立。以恐有叛变之心,还请陛下明察。

是御史台上来的札子,没有具体署名。

定是有意放在最上面。

宋应辰回来了,他身为一国之君还不知道。

牧战德确实没有上报也没有任何消息。

手握重兵,他不得不怀疑,为何此时让宋应辰归来。

这是抗旨。

“来人,宣宋应辰。”

公公错愕,小心提醒。

“陛下怕是忙忘了,宋统制远在边关,怎地来见陛下。”

“放肆,到底要瞒朕到什么时候,让殿帅将他捉来。”

皇帝彻底生气,将手边的札子推倒在地。

公公连忙跪下,只求皇帝息怒。

心中也开始后怕,为什么刚才没有直接顺着皇帝的话传达,偏偏要再这么惹一下。

宋应辰在宫外,听了朝上的消息才松了一口气,十日的时间,定能找到太子与陈为农的证据。

原本想要回去看看停云,昨日离去之后就没有回去,不知她如何了。

还没走几步,宋应辰的去路就被挡住,殿帅站在他面前,怒目圆睁。

“你当真回来了。”

殿帅说着不由分说地将宋应辰押到皇帝面前。

宋应辰再次踏入皇帝的书房,是一下子被踢跪在地上的。

还未说话,质问的声音就想起。

“鹤颂不该解释,为何朕在京中看见你?”

皇帝皮笑肉不笑,一双眼睛盯着宋应辰满是压迫。

“无召归来,等同谋反。”

“回来一天有余,你心中还真是没有我这个皇帝!”

皇帝说着,将札子甩到宋应辰脸上。

宋应辰认出了那是宋华元的字,其中言语无不在针对自己。

原来这就是他最后的救命稻草啊!

“陛下,将军在我启程之时就送回书信,按理应比臣先到。”

“将军说臣此次回来缘由全在其中。”

“臣不知陛下为何没有收到书信,但是臣有一事禀报,臣在入城之时遭到袭击,幸得有人相助,才能完好地跪在此地。”

宋应辰也不和皇帝较劲,只是据实禀报。

说完,他将袖子束起,露出了上面的因前日打斗留下的伤疤,还没有结痂,是鲜红的,内衣之上还有斑斑血迹。

皇帝看了旁边的公公一眼。

公公立马跪下辩解。

“陛下,近日确实没有来自边关的书信。”

宋应辰终于明白了。

太子敢如此猖狂地刺杀自己,就是因为他将书信拦截。

皇帝没有看见书信,那他就是抗旨,就算是死在城外,死在皇宫之外也没有任何错,所以那日他笃定宋应辰死了,才敢将停云掳去私牢,想杀了停云。

他真是好狠的心啊!

“陛下,此事还请陛下明鉴。”

皇帝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看了一眼堂下的宋应辰,不知该如何将这件事情明了地解决。

恰好此时宫外来了边关的紧急军报。

是八百里加急的,刚到宫外就一路畅通地来到了御书房。

公公起身接过,恭敬地递给皇帝。

“陛下。”

皇帝接过,知道是紧急军报,就急忙打开,还被小刀划伤了手。

公公看见冒血的手指心中默默祈祷。

今日这闹剧不知该如何收场。

皇帝不顾手上的疼痛,展开查看。

上面的每一个字都如同雷劈。

看完,纸也从手中滑落。

公公不知该如何,上前去捡起来,没敢看。

皇帝一下子没站稳,坐下去,双目无神,迟迟不愿相信信中的内容。

“陛下,陛下这是?”

宋应辰的心也被皇帝揪着,不知边关出了什么事,会让一向冷静的皇帝这样。

良久,皇帝才从龙椅上起来,将信纸递给公公示意宋应辰查看。

“陛下,臣不知上封军报为何迟迟不作指示,臣作此书时战事稍稍停歇,只是损失惨重……”

信中说:牧战德以十万精兵应战,虽险胜,但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十万精兵,只剩两万余。

乘风将军牧随风,带军深入敌人腹地,拼死对抗,战死沙场,为国捐躯。

宋应辰看完,也站不稳。

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明明他走的时候还好好的,将军为什么什么都不和他说?

“殿帅,给朕查,为什么军报没有送到我的手中,为什么边关在打仗,朕什么都不知。”

皇帝气极了,声音大得将殿外十里外的麻雀都吓走。

一时间,御书房内外所有人都跪下,不敢抬头,不敢大口呼吸。

宋应辰看着皇帝,此刻他不知道该相信谁?该依赖谁?

明明,明明他走的时候还好好的?

“你先回去吧。”

皇帝说这句话时已经没有了气势。

军报一时间传了个遍。

宋应辰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出宫的,也不知道自己该去哪里?

突然他想到停云,他不敢在停留,在宫外随便找了一匹马就往牧家赶去。

一路上,军报的内容已经传到宫外。

“牧家长子,乘风将军战死沙场,为国捐躯。”

这消息像是饭后的玩笑话,被广泛传播。

宋应辰赶到牧家时,他就知道已经晚了。

牧看不再站于房梁之上,荷月揽着袁氏,槐序抱着停云,没有人说话。

宋应辰放了马缓步走进去。

组织了很久的言语可在他看着停云的时候,还是不知该说什么。

“外面说的是真的吗?哥哥,哥哥他不会死的是不是?”

停云说着,原本一直憋着的眼泪流了下来,她没有唤宋应辰的名字,也没有叫他夫君。

她只是在求证,想要得到一个否定的答案。

这是头一次,牧看的消息来得比朝廷的消息要晚。

也是头一次从别人口中知道自己家的消息。

牧看也看着宋应辰想要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可是宋应辰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宋应辰揩去自己的眼泪,向牧看点点头,然后从槐序手中将失控的停云接过,揽着她回了房间。

停云又是祖母死的时候那副模样,眼中没有聚光,像个瓷娃娃任人摆布。

宋应辰将停云紧紧抱住,不让她发抖。

轻轻拍着她的后背,没说什么,只是无声安慰。

停云死死抓住宋应辰胸前的衣服,像是自己要掉下深渊,不能呼吸。

宋应辰听见,她的心跳十分快,像是要跳出来一样。

良久,停云才放开宋应辰的衣服,开始放声哭泣,所有力气都压在了宋应辰身上。

停云就这样哭了半个时辰,最后晕倒在宋应辰怀中。

宋应辰将停云抱起放在床上,牵着她的手,陪了她许久才出门去。

牧看刚才去客栈拿到了边关寄来的信。

以往都是将军或者军师写的,信纸用的是停云喜欢的檀香熏过,可今日这封是普通甚至有些劣质的信纸,信上的内容是牧伴阳写的,字迹磕磕绊绊,语句也不通畅,没有像往常一样事无巨细,这次只是短短的几行,只是在陈述这个事实。

牧看不得不相信这个事实。

原本还有一丝侥幸的。

将信交予袁氏和牧闻雷看过。

最后被牧看拿在手中,不知怎么给停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