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钓系美人是城主 > 第14章 噩耗袭来

钓系美人是城主 第14章 噩耗袭来

作者:灰白点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4:00:59 来源:文学城

锦溪镇的乡亲们你一言我一语,声浪裹着土腥味往巷外涌,连巷口的老槐树都似被震得晃了晃。

姜慢烟抬手按了按,喧闹渐渐歇了。

他望着满院攥着农具的镇民,声音比往常沉了些。

“多谢大家信我。秦家势大,硬拼不是办法,但咱们也绝不能退。”

他从怀里掏出张叠得整齐的纸,展开时风刮得纸角微颤。

“这是我画的新水渠图,绕开了秦家说的“祖产”,还能多引两条支流,浇西头那片刚开垦的荒田。”

我凑过去看,图纸上的线条画得规整,支流的位置标得清清楚楚,连哪里该筑闸、哪里该垫高都标了注。

原来他早有准备,我心里的慌劲顿时散了大半,心里只有满满的崇拜仰慕。

“可秦家要是不依呢?”有个青年小声问,手里的扁担攥得紧紧的。

“他们要‘祖产’,我已经让人去查了当年的地契。”姜慢烟眼神亮得很。

“锦溪镇的地,百年前就是归镇民所有,哪来的秦家祖产?至于水渠挡路,咱们新修的渠绕开了,他再要挑事,就是没理。”

张阿爷拍着大腿笑,眼里是激动的泪花:“好!有凭有据,看他秦家怎么说!”

.....

秦家的事刚平,东南区的贵族们就像闻着味的狼,接二连三地往锦溪镇来。

有的派管家来“借粮”,开口就要走新麦的四成;有的拿着泛黄的旧文书,说镇南的水渠占了他家“祖上传下的荒地”;更有甚者,带着家丁堵在镇口,说要“代管”锦溪镇的守卫,否则就放匪患进来……

每次有人来闹,姜公子都坐在镇口的老槐树下应对。

面对借粮的,他拿出账本,一笔笔算着锦溪镇的存粮、来年的种子和要养的老人孩子,账算得明明白白,对方哑口无言。

面对要地的,他请出几个还记得旧年地界的老人,再拿出新绘的地形图,甚至拿出锦溪镇大量地契,指着上面的老河沟、老土坡,把“祖产”的谎话戳得稀碎。

面对耍横的,他身后的守卫队就会排着队站出来,手里的武器亮得晃眼——那是姜公子带领镇里的铁匠,花费不少心血制作的。

而守卫队是大块头请来的教头手把手教出来的,青年们手拿利器,他们个个眼神坚定,比贵族家的家丁精神百倍。

……

清泉镇的镇长带着镇子里有声望的老人来拜访,握着姜慢烟的手叹:“以前咱们镇总被权贵欺负,连口水都不敢争,现在跟着你,总算能挺直腰杆了!”

不久前,东南的权贵见怎么也啃不动锦溪镇这块硬骨头,便将**的目光投向了清泉镇。

姜公子带领年轻守卫队,利用天然水系,布置暗桩地网,将他们打的落荒而逃

春喜镇也主动派来工匠,帮着锦溪清泉修桥铺路,自此三镇合作无间。

三镇水系相连,河流密布,很是适合建立水网的,不仅促进经济,还能建起天然防御墙。

只要再将镇墙之间修建连墙,增设卫台,再有着天然护城河,三镇将成为自给自足易守难攻的风水宝地!

锦溪镇与秦家多次擂台,就是靠着水门,水下暗装等阻止了秦家等权贵的船只侵入,并让对方损失惨重...

可想而知三镇若是能联合起来,就再也不用担心本地势利的窥视。

也正是因此,姜慢烟开启了建设三镇的计划,迈向“锦城”的宏图...

很快各地开始建造哨口,水渠,训练精英防卫队,三镇迅速发展起来。

渐渐地,“姜善人”的名号在东南区传开了,连别的镇的人,都愿意绕远路来锦溪镇买麦、学种地。

可每次有人喊他“姜善人”,他都只是笑笑,转身就往粮仓或工地去。

我常看见他抱着厚厚的账本,在油灯下算到半夜。

也见过他顶着烈日,在河堤上跟工匠们讨论修闸的细节。汗水把青布长衫都浸透了,贴在背上,显得他更纤瘦了。

有天我去给姜公子送文书,正好撞见大块头在厨房炖汤,砂锅里飘出红枣和鱼的香味。

我忍不住问:“忠哥,你天天变着花样给公子补,怎么他还是这么瘦?”

大块头往灶里添了把柴,声音低了些:“公子年少时遭过罪,在逃难路上饿过好几天,还淋了大雨发高热,那回伤了根基。

后来跟着先生读书,也是常常饿着肚子熬夜,这身子骨,哪是几碗汤能补回来的。”

我攥着文书的手猛地收紧,指节泛白。

想起他教我写字时温暖的手,想起他站在田埂上望着麦浪的笑,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揪着,又酸又痛,连呼吸都觉得沉。

我不懂这种情绪是什么,只知道一想到他以前受的苦,就想把最好的都给他,想替他扛下所有的累。

那天晚上,我在河堤上找到姜慢烟,他正望着远处三镇的灯火发呆。

我走过去,轻声说:“公子,以后有什么事,你别总自己扛着,我们能帮你。”

他转过头,月光落在他脸上,蜜棕色的眼睛里满是温和。

“我知道你们能帮我,所以我很开心”

他笑了,比月光还耀眼……

我望着他,忍不住把心里的话说了出来。

“公子,我以前是混日子的无赖,是你让我知道,人活着能有盼头,能做正经事。这辈子,我愿意跟着你,不管是赴汤蹈火,还是上刀山下火海,只要你一句话,我绝不含糊。”

他愣了愣,随即拍了拍我的肩膀,指尖带着熟悉的温度。

“别说傻话,咱们要一起看着三镇越来越好,看着这荒土,长出更多的麦子,更多的希望。”

风里带着麦茬的清香,我望着姜慢烟的侧脸,暗暗在心里发誓:这辈子,我定要护好他,护好这三镇,护好我们用血汗换来的好日子。

两年时光荏苒...

三镇终于筑就锦城。

自此,百姓无需再提心吊胆,亦不必担忧当地权贵的胁迫与侵扰,终能安享太平生活...

然而……

上天偏要将这份安稳撕碎,幸福的光景竟短暂得像一场幻梦。

不过半月有余,噩耗便如惊雷般劈进锦城——姜公子为寻能工巧匠加固城防,行至半途竟遭不明势力埋伏。

待姜忠带领防卫队寻去时,只带回来了众人的棺椁,无一生还!

无一生还!!!

消息传回的那一刻,整个锦城像被抽走了魂魄。

街头巷尾的哭喊声撕心裂肺,老人们扶着城墙瘫坐在地,手里还攥着为公子备好的御寒棉絮。

妇人们抱着孩子泪如雨下,当初公子为让孩童安全玩耍,特意让人修了街心的小广场,如今那里只剩散落的纸鸢,在风里打着旋儿往下落。

我站在姜家院门口,只觉得浑身的血都冷了,耳朵里嗡嗡作响,连旁人唤我的名字都听不真切...

晨雾还没散,锦城的石板路上就响起了缓慢而沉重的脚步声。

三十多具棺椁一字排开,每一口都用粗麻绳捆着加固,黑沉沉的棺木在雾里泛着冷光,像一道道压在人心上的重山。

最前头的棺椁上,搭着姜公子生前常穿的青布袍,衣角被晨露打湿,垂在棺沿轻轻晃着,恍惚间还像他从前走在街头,衣摆随脚步摆动的模样。

后面的棺椁旁,跟着穿素衣的镇民,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手拄着拐杖,每走一步都要扶一下棺木,枯瘦的手指在棺壁上摩挲,嘴里喃喃念着

“好孩子,回家了”

……

有年轻的妇人,怀里抱着刚满周岁的孩子,孩子不懂事地伸手去够棺木上的白布条,妇人却猛地红了眼,赶紧把孩子搂进怀里,眼泪砸在孩子的衣襟上,晕开一小片湿痕……

送葬的队伍没有锣鼓,只有压抑的呜咽声在雾里飘着。

有人抬着棺木,肩膀被麻绳勒出红印,却不敢停下脚步,怕走慢了,就再也送不完这些为锦城拼命的人。

偶尔有风吹过,卷起地上的纸钱,打着旋儿落在棺木上,像是在替没能到场的亲人,再摸一摸他们的棺椁。

队伍走过当初公子修的小广场,石桌上还留着孩子们没玩完的石子,可如今再也没人会笑着过来,把石子摆成“锦城平安”的模样了。

三十多具棺椁,在晨雾里拉成一条长长的线,每一步都走得格外艰难。

棺木碰撞石板路的闷响,混着镇民的哭声,像一把钝刀,一下下割着每个人的心。

天阴得发沉,连太阳都躲在云后不肯出来,仿佛也在为这三十多个再也回不了家的人,垂泪默哀。

直到那口漆黑的棺椁被抬回姜府,棺木上未干的露水混着泥土,像极了公子从前见百姓受苦时,悄悄红了的眼眶。

我扑过去想碰一碰棺木,指尖却只触到一片冰凉,积压的情绪终于决堤,哭声混着喘不上气的呜咽,堵得胸口生疼。

恍惚间,我好像又看见公子站在城楼上,笑着说“待锦城建成,大家再也不用怕担惊受怕”。

可如今,我的天塌了,连带着支撑我走过艰难岁月的信仰,也碎成了满地无法拼凑的碎片。

接下来的几日,我像丢了魂的木偶,三餐不进,只是坐在窗边望着姜府的方向发呆。

窗外的玉兰花落了一地,那是公子带领大家各自栽下的,说要让锦城四季有花,可如今花还在,栽花的人却不在了。

直到姜忠推开我的房门,他眼眶通红,却还是强撑着挺直脊背,声音带着未散的沙哑。

“老三,公子走前留了话,说锦城还没完全建好,城墙上的排水渠还得再修,东城门的吊桥也得加固,他还盼着冬天能让大家在暖屋里吃上年夜饭呢。”

他从怀里掏出一卷泛黄的图纸,纸上是公子密密麻麻的批注,连每块砖该用什么尺寸,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我接过图纸,指尖触到公子留下的墨迹,忽然想起他曾说

“每个人都是锦城的主人,守住锦城,就是守住我们的家”

是啊,公子用性命护了锦城,我怎能就这样垮掉?眼泪又一次落下,可这次,我攥紧了图纸,擦了擦眼角的泪……

就算天塌了,我也要替公子把未完成的事做完,让他的心愿,在这锦城里生根发芽。

第二日清晨,我起了个大早,把图纸铺在桌木板上,挨家挨户去敲曾经公子身边的“老人”门窗。

起初,大家还是红着眼眶沉默,可当我指着图纸上公子的批注,说起他对锦城的期盼时,有人慢慢抹掉眼泪,拿起了家里的工具,武器说

“公子为我们拼命,我们不能让他的心血白费”。

晨光里,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到城边,有人搬砖,有人和泥,东城门的吊桥边,又响起了熟悉的敲打声,即使遇到技术难题,在张琼先生的指导下也迅速解决...

新建的练武场上,空气绷得发紧。

上百护卫身着玄色劲装,腰间的布带勒得紧实,手里的长刀握得指节发白——刀刃映着朝阳,却没了往日的亮堂,反倒裹着一层化不开的沉郁。

姜忠站在高台上,没像往常那样喊“起势”,只沉声道:“公子走了,可锦城还在。”

话音刚落,整齐的拔刀声猛地刺破晨雾,那声音里没有平日的利落,反倒带着股咬牙的狠劲。

前排的护卫扎下马步,手臂绷得像拉满的弓,长刀劈向木桩时,“嘭”的一声闷响震得地面发颤,木屑飞溅里,他喉间滚出一声压抑的低吼。

后排的年轻护卫额角青筋暴起,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

所有人眼底的红血丝混着汗水,映出满是不甘的怒火——他们还是太弱了!

没能护住公子,若是他们更强大一些,说不定就能跟着去东区,这份愧疚像烧红的烙铁,烫得心口发疼,只能借着挥刀、刺枪,把满心的愤懑狠狠砸出去。

每个人心里都在默念:公子,我们没能护你周全,从今往后,拼了这条命,也要守住你亲手建的锦城,守住这里的每一个家人,绝不让你的心血,再遭半分损伤。

风掠过练武场,卷起地上的草屑,裹着兵器的冷光,竟像是在应和这无声的誓言...

我站在人群里,望着渐渐恢复生机的锦城,忽然觉得公子从未离开——他在城墙上的每一块砖里,在大家齐心协力的身影里。

锦城百姓眼里重新燃起的光里。

风拂过脸颊,带着玉兰花的残香,我轻声说:“公子,你看,我们都在呢,一定会把锦城建好,建得比你想象中还要好。”

……

用老三这位本地居民的视角,能清晰的感受到姜慢烟给荒芜之地的三镇带来了什么,经历了什么……

他们又是为什么这么尊重爱戴姜慢烟[比心]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噩耗袭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