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钓系美人是城主 > 第13章 荒土生芽

钓系美人是城主 第13章 荒土生芽

作者:灰白点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4:00:59 来源:文学城

我叫王江林,东南区锦溪镇的人都喊我老三。

打我记事起,脚底下这片土地就只有漫天黄沙和烂泥。

可我娘总坐在漏风的土坯房里,一边搓着手里的草绳,一边跟我念叨。

“以前不是这样的……那会儿啊,咱这有大片的良田,稻穗能压弯了腰,街上的屋舍都刷着白墙,南来北往的商队络绎不绝,夜里都能听见车马声。”

我总不信,毕竟我看见的,只有连年的洪水过后,泡得发涨的庄稼秆,还有逃荒路上饿死的人。

有年夏天雨下得特别大,村西头的河堤塌了半段,我爹为了堵缺口,被洪水卷走了,连尸首都没找着。

从那以后,娘就更沉默了,只偶尔唉声叹气。

“走又能去哪呢?人离乡贱,外头的地也不是咱的,去哪都是死路一条。”

我就这样浑浑噩噩活到十四岁,每天不是跟着村里人去河沟里摸鱼,就是在破庙里跟其他半大孩子抢窝头,直到那天在村口的老槐树下,遇见了姜公子。

他跟我差不多大,穿着件洗得发白的青布长衫,身子跟我一样清瘦,风一吹都能晃两下。

可他长得格外好看,眼神亮得很,像淬了火的星星,他的身后站着一个大块头,应该是他的仆从。

当时我正蹲在树下啃硬邦邦的窝头,他忽然走过来,声音好听又温和。

“这位兄弟,我叫姜慢烟,想问下,你们这的河堤,往年都是怎么护着的?”

我愣了愣,没好气地瞥他一眼:“护啥?塌了就塌了,能活着就不错了。”

周围几个晒太阳的老头也笑起来,有个豁牙的老头捋着胡子说:“小娃娃,你是外乡人吧?别瞎操心了,这河堤修了塌,塌了修,折腾十几年了,没用!”

姜公子没反驳,只是蹲下来,用手指捻了点地上的土,又问:“要是能重修大坝,再把荒田开垦出来,你们愿意干吗?”

这话一出口,连我都觉得好笑。我嚼着窝头,含糊地说:“你可拉倒吧,就你?毛都没长齐,还修大坝?先顾好自己能不能吃上饭吧!”

旁边的人也跟着哄笑,有人喊:“小娃娃,别在这装大尾巴狼了,赶紧走,别耽误我们晒太阳!”

其实不是镇民轻视他,是真的太难了!附近各镇有名望的老人都组织过修坝,可结果又怎么样呢...

姜慢烟没生气,只是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土,认真地说:“我是认真的。不出半个月,我会让大家看到诚意。”

说完,他就转身走了,背影挺得笔直,倒不像说大话的样子。

可我们都没当回事——这荒土上,这样雄心壮志的人见太多了,没一个能成的。

没想到,才过了十天,镇口就搭起了几个棚子,棚子外堆着好几袋米,大块头指挥人煮粥,还有个伙计在那叫喊。

“要吃饭的,跟姜公子干活!不管是乞儿还是镇民,只要愿意来,管饱!”

我跟几个发小凑过去看,就见姜公子站在棚子前,正跟一个瘦得只剩骨头的乞儿轻声交谈。

“你叫什么名字?愿意跟我开垦荒田吗?白天干活,晚上我请夫子教你们读书写字,还管饭。”

那乞儿愣了半天,才小声说:“我……我叫小石头。真……真管饭?”

“真的。”

姜公子点头,从旁边拿了白花花的馒头递过去。

“先吃,吃饱了,下午就跟着学翻地。”

小石头接过馒头,狼吞虎咽地吃起来,眼泪都掉下来了。

我看着那袋白花花的米,又看了看姜公子,心里有点动摇——我也想天天吃上热馒头,也想知道书里到底写了啥。

当天下午,我就去了棚子那。

姜公子见了我,笑着说:“你来了?上比跟你说话的事,没忘吧?”

我挠了挠头,有点不好意思。

“我……我想试试。不过,修大坝可不是小事,你真能行?”

他递给我一把锄头,说:“行不行,得干了才知道。你先跟着他们翻地,我去看看河堤的情况。”

说完,他就扛着一把铁锹,往河边去了。

我跟着其他人翻地,翻了没一会儿,就累得直喘气。

可抬头一看,姜公子居然在河边蹲着呢,手里拿着纸笔,不知道在画什么,时不时还站起身,沿着河堤走几步,用脚踩踩河堤的土,比我们这些干活的还认真。

到了晚上,棚子里真的来了个夫子,还摆了几张桌子。

姜公子也坐下来,跟我们一起听课。夫子教我们写自己的名字,我握着笔,手都在抖,半天写不出一个像样的字。

姜公子看见,走过来,站在我旁边,握着我的手,一笔一划地教:“横要平,竖要直,慢慢来,别急。”

他的手很好看,虽然纤细,却有力而温暖,字写得更是好看,一笔一划都透着劲。

我看着他认真的侧脸,路灯的光落在他脸上,连眉毛都清晰可见,忍不住看向那蜜棕色的眸子,忽然觉得,心跳在加速。

我的心脏好像撞进去了什么东西......他有一种魔力,让我相信他想做什么一定能成功的魔力。

接下来的日子,我天天跟着姜公子干活。

白天,我们要么去翻地,要么去河堤上运土,他从来没闲着,跟我们一起扛木头、搬石头,手上磨出了水泡,也只是用布包一下,接着干。

有次我跟他一起扛木头,走了没几步,我就觉得肩膀疼得厉害,忍不住哼了一声。他听见了,立马停下,说:“歇会儿吧,别硬撑。”

我喘着气说:“没事,你都没歇。”

是的,姜公子都没歇,他的身板明明那么纤细,可是他就像一个榜样一样,带动所有的参与者。

他笑了笑:“我是领头的,要是我先歇了,大家怎么看?不过你也别太累,身体要紧。”

晚上读书时,他总是学得最认真的那个,夫子提问,他总能答上来。

有次夫子问他:“姜公子,你为什么非要在这荒土上折腾?去资源丰富的城里谋个生路,不是更容易?”

他放下书,眼神很亮:“城里固然好,可这里的人怎么办?他们祖祖辈辈都在这。”

“要是连我都走了,他们就真的没希望了。我想让他们能吃上饱饭,能让孩子读书,能让这片土地,变回我小时候听人说过的样子。”

我坐在旁边,心里忽然热烘烘的。

那一刻,我很羡慕大块头,姜公子对大块头很亲近,是和我们这些人不一样的那种,我也想拥有这种不一样。

那天晚上,我找了跟我一起长大的几个发小,,有二柱,有狗蛋。

我跟他们说:“咱别再混日子了,跟着姜公子干吧,我觉得他能成,咱说不定真能过上好日子。”

二柱挠着头说:“真能成?他才多大啊。”

“他年纪小,可他比谁都肯干!而且聪明!”我急着说,“你看他,天天跟咱们一起干活,晚上还读书,他图啥?不就是想让咱好过点吗?咱就算赌一把,也比现在混吃等死强啊!”

狗蛋想了想,说:“行,老三,我信你。反正现在也没啥活路,跟着他干,至少能吃上饱饭。”

二柱也点了点头:“那我也去。”

就这么着,我们几个都加入了姜公子的队伍,甚至拉了更多的同龄人。

没几天,姜公子就注意到了,他找我谈话,笑着说:“王江林,没想到你还能拉来这么多人,不错。”

我有点自豪,说:“他们都是我的发小,我跟他们说了你的想法,他们也想跟着你干。”

“那以后,你就帮我管着这些人吧。”他说,“白天安排大家干活,晚上跟我一起向夫子请教,我教你认字,教你看图纸,以后修大坝,还得靠你帮忙呢。”

我愣了半天,才反应过来:“我……我能行吗?我连字都认不全。”

“谁一开始就会呢?”他拍了拍我的肩膀,“慢慢来,我相信你。”

从那以后,姜公子真的开始着重培养我。他给我找了好多书,晚上手把手教我认字,教我看他画的大坝图纸,跟我讲怎么修河堤才结实。

我学得很认真,白天干活更有劲了,因为我知道,我不再是那个混吃等死的老三了,我有事情做,有希望,我能帮着姜公子,把这片土地变好。

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我们的努力,看到了棚子里的米袋,看到了我们开垦出来的荒地,都主动加入了队伍。

以前嘲笑姜公子的那些老头,也开始帮着我们出主意,说以前修河堤的经验,甚至姜公子还多次拜访名家,他的真诚好学,他的至诚之心,他的韧劲打动了太多的人...

有天晚上,我跟姜慢烟一起在河堤上散步,看着远处棚子里的烛光,还有传来的读书声,我忍不住说:“姜公子,你看,现在人越来越多了,咱们的大坝,肯定能修好。”

姜公子看着远方,笑了笑:“不是‘咱们’,是‘我们’。王江林,这片土地的希望,是靠所有人一起撑起来的。以后,别叫我姜公子了,叫我慢烟吧。”

我看着他的侧脸,月光洒在他脸上,温柔又坚定。

我忽然觉得,娘说的那些好日子,说不定真的要来了。

我攥紧了拳头,在心里说:娘,你放心,我一定跟着慢烟,把咱家乡变好,让所有人都能吃上饱饭,让孩子们都能读书。

风从河边吹过来,带着点泥土的气息,不再像以前那样冰冷。

我知道,这片荒芜的土地上,已经有新芽,悄悄冒出来了。

新芽染绿龟裂的田埂,盛夏抽穗的麦子压弯了风的轨迹,秋末金黄的谷粒落在空无一人的晒谷场,冬雪又埋了旧年的麦茬。

如此反复,三年时间转瞬即逝...

我蹲在磨坊后的草垛旁,指尖捻着刚磨好的新麦粉——雪白雪白的,攥在手里能簌簌往下掉。

这要是在三年前,谁家要是有这么一捧,能把门槛都藏起来。

可此刻我没心思高兴,眼睛死死盯着镇上那家新开的“杂货铺”。

铺子老板是个瘦脸男人,穿的却是绸缎面的袍子,袖口磨得发亮也舍不得换,哪像个做买卖的?

更怪的是,他总爱把算盘拨得噼啪响,不守着铺子,去总是出来闲逛。

还一逛就逛到姜公子的宅院。昨天我去买布料,还听见他跟一个戴帷帽的人低声说:“那小子手里的水渠图纸,可是块肥肉。”

我攥紧了麦粉袋,快步往姜公子家跑。

这三年,镇子能从荒土变成现在这样,全靠姜公子。

他带着我们挖水渠、种新麦,甚至自掏腰包请了先生教孩子们读书...

前阵子他还说,要在镇子西头盖哨口,东头盖粮仓,这样就算来匪患,也能提前应对,闹饥荒,大家也饿不着。

我没想到,这些好日子刚冒头,豺狼就闻着味儿来了。

刚拐过巷口,就看见姜公子站在院门口,视线望向远处的田野,表情凝重,但他手里捏着一张纸,指节都泛了白。

“怎么了,姜公子?”

我急忙跑过去。他把纸递给我,上面的字我现在已经能认全。

看到秦家“征用”“交还”几个词像针一样扎眼。

“东南秦家的秦二爷说,咱们这的水渠挡了他的路,要拆了重挖,还说粮仓的地是他家的祖产,得还给他。”

姜公子的声音透着疲惫,蜜棕色眸底的红血丝看得我心疼。

这哪是挡路?分明是想抢!我想起前几天在河边看见的陌生人,他们拿着尺子量来量去,当时我还以为是来学种麦的。

现在想来,是来踩点的!

“公子,不能让他们拆!这水渠要是没了,咱们的麦子就完了!”我急得直跺脚。

姜公子叹了口气:“我知道,可秦家本家是中心区的权贵,我们得从长计议”

这话让我更急了。

我想起小时候,父亲跟他讲,就是因为贵族们的压榨,他的爷爷奶奶才带着父亲逃到这里。

他们那时候,食不果腹,辛苦劳作。

贵族们游手好闲,吃香喝辣的,穿着绫罗绸缎,甚至可以随意羞辱践踏他们。

现在好不容易有了好日子,绝不能让豺狼们再毁了!

“公子,怎么办,我们好不容易建起来的家,不能再被抢夺了去”

说完我的眼里已经充满了泪水

“老三,不要害怕,我们已经不是荒芜之地的流民,我们有锦溪镇!有团结一致的镇民

公子蜜棕色的眼眸里透着光,那自信坚韧的身形牢牢的刻画在我的脑海里,安抚了我的恐慌。

正在这时,巷口传来一阵喧哗,是张阿爷和众多乡亲来了。

“姜公子,我们听说要拆水渠,特地来跟您说,咱们绝不同意!”

张阿爷手里拿着锄头,声音洪亮。

“我这把老骨头还能动,谁要是敢来拆水渠,我就跟他拼了!”

后面的乡亲们也跟着附和,手里的镰刀、扁担在阳光下闪着光。

姜公子看着眼前的镇民们,眼眶红了。

他深吸一口气,挺直了腰板:“好!咱们一起护着镇子!”

我看着姜公子眉目舒展,脸上浮现欣慰的神情,心里也开心起来。

我知道,接下来的路不好走,但只要我们拧成一股绳,就一定能把豺狼赶跑。

守住我们的家,守住这来之不易的好日子。

锦城百姓心中的姜慢烟[比心]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荒土生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