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钓系美人 > 第25章 第 25 章

钓系美人 第25章 第 25 章

作者:鹿呦声声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3 14:40:37 来源:文学城

靖安郡王世子萧煜大破北狄、凯旋归朝,宫中颁下厚赏,陛下钦定三日后设宫宴庆功。在这之前,一向深居简出的靖安郡王府老太妃,却先一步给京中数家交好府邸递了花帖,邀各家夫人小姐过府赏荷。

慈安堂内,张老夫人拿着那张泥金花帖,指尖在“靖安郡王府”的徽记上轻轻摩挲。她目光沉静,看向下首的林月柔:“老太妃是当今圣上的堂婶,年轻时与当今的母后交好,在宗室中辈分高、威望重。她此番设宴,名为赏荷,实则是想趁着世子回京,相看合适的世子妃人选。我们侯府与郡王府虽素有往来,但并无结亲之意。珩哥儿他父亲和焕哥儿尚在边关,这份功劳,陛下记在世子头上,是圣心独运,我们侯府谨守臣节,不宜掺和这些。”

林月柔忙欠身应道:“母亲说的是,媳妇明白。只是……老太妃亲自下的帖子,若只我们府上不去,未免显得刻意。不如我带上姑娘们去赴宴,也算是全了两府的情谊。”

老夫人沉吟片刻,目光掠过安静坐在一旁为谢明萱剥着冰镇葡萄的沈知微。少女低眉顺目,动作轻柔,一身半旧的浅碧色暗纹绫缎夏衫,衬得她气质沉静如水。她已有婚约在身,本是最不该出现在这种变相相亲场合的人。

“微丫头便不必去了。”老夫人缓缓道,“她身上有孝,且已定亲,去那样的场合不合适。”

沈知微手指动了动,还没待她点头,哪知谢明萱立刻撅起了小嘴,扯着祖母的衣袖摇晃:“祖母,让微姐姐一起去嘛!萱儿想和微姐姐一起去看荷花!玉姐姐肯定只顾着和别家小姐说话,没人陪萱儿玩。”

坐在另一侧的谢明玉,她正暗自欣喜于能赴此盛宴,或许能得老太妃或世子青眼,闻言,脸上笑容不变,柔声道:“五妹妹又说孩子话,王府花宴,规矩大着呢,岂是玩闹的地方?微姐姐身子才好些,还是在府中静养为宜。”她语气温婉,指尖却无意识地捻了捻腕上的珊瑚手串,眼底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轻松。

林月柔却有些犹豫。她斟酌着开口:“母亲,媳妇想着,微儿虽不便在宴上多露面,但跟着去见识一下王府气度,也是好的。她性子静,懂规矩,断不会惹麻烦。况且……柳家那边,近日似乎有些不安生,让微儿出去,也好让柳家知道我们对微儿的看重。”

最后一句,触动了老夫人。她想起前日林月柔忧心忡忡来回话,说柳家旁支有人在外散布沈知微“攀附权贵”、“孝期不谨”的流言。虽未掀起大风浪,但终究恶心人。

老夫人叹了口气,目光重新落在沈知微身上:“既如此,微丫头便跟着去吧。只是需谨记,你身份特殊,宴席之上务必低调,跟在姨母身边,莫要随意走动,更不可招惹是非。”

沈知微一直安静听着,此刻才放下手中银签子起身,敛衽行礼,声音轻柔却清晰:“是,微儿谨记老夫人教诲,绝不敢行差踏错,给侯府添麻烦。”

赴宴那日,林月柔特意吩咐丫鬟给沈知微装扮得格外素净。一身月白底绣淡青色缠枝莲纹的软缎襦裙,外罩雨过天晴色素面比甲。

谢明玉则盛装打扮,海棠红遍地织金芙蓉锦裙,梳着繁复的朝云近香髻。谢明萱亦是穿着樱草黄绣蝴蝶的杭绸小袄,颈戴赤金璎珞圈,伶俐可爱。

靖安郡王府邸巍峨,丹陛连云。今日府中为迎贵客,更是处处张灯结彩,仆从如织,步履轻捷,规矩森严。穿过几重仪门,引路的嬷嬷身着靛蓝色缎子比甲,言行恭谨,直接将林月柔一行人引到了府中最大的临湖水榭“澄心榭”。

水榭四面通透,垂着细竹帘,既遮阳又通风。窗外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清风拂过,带来阵阵荷香与水汽,驱散了夏日的燥热。榭内早已布置妥当,紫檀木嵌大理石桌椅摆放有序,桌上陈列着时新瓜果、精致茶点,角落的青铜冰鉴散发着丝丝凉气。

已有不少夫人小姐到了,衣香鬓影,珠环翠绕,低声谈笑,目光却都不约而同地悄悄投向主位。

主位之上,一位身着沉香色万字不断头暗纹缂丝褙子、头戴赤金镶碧玺抹额的老妇人端坐着,面容慈和,眼神却通透睿智,正是靖安郡王府的老太妃。她身旁坐着永嘉郡主,今日穿着一袭月白绣银丝折枝玉兰的软罗长衣,外罩一层浅碧色薄纱,气质高华出尘,神情依旧带着几分慵懒与疏离。

林月柔忙领着谢明玉、谢明萱和沈知微上前,规规矩矩地行大礼参拜。

“臣妇/民女参见老太妃,参见郡主殿下。”

老太妃笑容和煦,虚抬了抬手:“快起来,谢三夫人不必多礼。这就是府上的两位小姐?果然钟灵毓秀。”她的目光在谢明玉明艳的装扮上停留一瞬,含笑点了点头,随即落到沈知微身上,见她衣着素净难掩清丽,气质沉静如水,不由多看了一眼,眼中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与追忆,“这位是……?”

林月柔忙道:“回老太妃,这是臣妇的嫡亲外甥女,姓沈,闺名知微。她父亲便是沈文柏,因她母亲病着,在京中暂住。”

老太妃恍然,眼中掠过一丝真切的怜惜:“原是沈探花的千金……好孩子,快起来。”她转向永嘉郡主,语气熟稔,“嘉儿,你前日还提起沈姑娘精通书画,今日可巧就见到了。” 端亲王是当今胞弟,永嘉郡主身为亲王嫡女,与靖安郡王府老太妃虽非直系亲眷,但因老太妃辈分高且与宫中关系密切,郡主对其亦执晚辈礼,时常过府陪伴,关系亲厚。

永嘉郡主唇角微勾,目光落在沈知微身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欣喜,语气却随意:“是啊,太妃娘娘,沈姑娘于鉴赏上颇有见地。今日府中荷景甚佳,待会儿可请沈姑娘一同品评。” 状元探花每三年皆有,沈文柏却因其当年殿试策论中关于漕运、盐政的见解犀利务实,曾引起先帝和当时还是皇子的当今注意,虽因锋芒过露被点了探花后外放江宁,但其才名与政见,在有心人中记忆犹新。永嘉郡主自幼受端亲王熏陶,对朝局人物自有见解,关注沈文柏,甚至关注其女沈知微,亦是关注其可能触及的江南盐漕弊政。

沈知微再次敛衽,声音轻柔恭谨:“郡主谬赞,民女愧不敢当。老太妃府上景致如画,民女能得见已是福分。”

这时,又有贵客到来,老太妃和郡主便移开目光去招呼他人。

林月柔带着少女们到指定的位置坐下。谢明玉立刻被相熟的几位小姐围住,低声说笑起来,目光不时瞟向水榭入口,带着期盼。

沈知微和谢明萱则安静地坐在林月柔下首。沈知微微微垂眸,她能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打量目光,有好奇,有探究,亦有不屑。

约莫一盏茶后,水榭外忽然传来一阵略显急促却沉稳的脚步声,伴随着丫鬟们压抑的低呼与环佩轻响。

众人目光齐刷刷望去,只见一位身着玄色绣四爪蟒纹常服的青年,大步流星走入水榭。他身姿挺拔如松,面容俊朗,剑眉星目,眉宇间带着刚从沙场归来的凛冽肃杀之气。正是今日宴会暗中的主角——靖安郡王世子萧煜。

他一进来,先径直走到老太妃面前,单膝跪地行礼,声音洪亮带着歉意:“孙儿来迟,请祖母恕罪!方才在书房与父王商议明日宫宴事宜,耽搁了。”

老太妃见到爱孙,脸上笑开了花,忙亲手扶起:“快起来,军务要紧,祖母怎会怪你。”她拉着萧煜的手,向众人介绍,“这便是老身的孙儿萧煜,刚从边关回来,粗人一个,若有失礼之处,还望各位夫人小姐海涵。”

萧煜起身,抱拳向四周团团一礼,动作干脆利落,带着军旅之人的豪迈:“萧煜见过各位夫人、小姐。”

他的目光扫过满座珠翠,在接触到那些或羞涩、或大胆、或好奇的闺秀目光时,几不可察地蹙了下眉,随即迅速移开。然而,当他的目光掠过安静坐在角落、衣着素净、与周遭格格不入的沈知微时,却微微停顿了一瞬。那少女低垂的侧脸,沉静的气质,与他记忆中某个模糊的身影似乎有刹那的重叠。

只一眼,他便收回目光,对老太妃道:“祖母,孙儿方才在前院遇到镇远侯府的管事,送来一批药材,说是府上表小姐献的消暑方子所制,特赠予边关将士。孙儿代麾下儿郎,谢过侯府厚意,谢过……沈姑娘。”最后三个字,他说得稍缓,目光再次似有若无地扫过沈知微的方向。镇远侯府首功被掩,却毫无怨言,反赠药材,这份气度,他心中是感念的。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众人都知靖安郡王世子此次大捷,镇远侯府实则功不可没,却甘居其后。如今世子当众感念侯府赠药,言辞恳切,这份气度与不忘本的情义,令在座夫人纷纷点头,看向镇远侯府三夫人的目光也多了几分敬意。

林月柔忙起身还礼:“世子言重了,不过是小辈一点心意,当不起世子如此谢意。”

沈知微也随之起身,屈膝行礼,依旧低垂着眼睫,声音轻柔:“世子爷保家卫国,劳苦功高,些许微末之物,不足挂齿。”

萧煜看着她低眉顺目的模样,点了点头,不再多言,走到老太妃下首的位置坐下。

永嘉郡主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端起面前的雨过天青瓷茶盏,用杯盖轻轻拨着浮沫,借着氤氲的热气,掩去唇角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这位沈姑娘,倒是沉得住气。

萧煜在老太妃下首的位置坐下,耐着性子陪坐了片刻,听着夫人们琐碎的寒暄和小姐们娇柔的谈笑,只觉得比在军营操练还累。又勉强坐了一盏茶的功夫,他便寻了个由头,低声对老太妃道:“祖母,孙儿想起还有些军务需与谢世子商议,先行告退。”

老太妃知他性子,无奈地笑着摆了摆手:“去吧去吧,莫要怠慢了正事。”

萧煜如蒙大赦,起身再次向众人告罪,便大步流星地离开了水榭,那背影竟带着几分逃离的意味。

萧煜离开后,宴会依旧继续。丝竹声起,觥筹交错。小姐们开始展示才艺,或弹琴,或作画,或吟诗,力求在老太妃和尚未离开的永嘉郡主面前留下好印象。

谢明玉也鼓足勇气,弹奏了一曲《春江花月夜》,琴音淙淙,技艺娴熟,赢得了不少称赞。她偷眼去瞧萧煜,却见他早已离场,心下不免有些失落,指尖下意识地收紧,按在了琴弦上,发出一个几不可闻的杂音。

当一位小姐献上一幅工笔荷花图时,永嘉郡主忽然笑道:“这荷花画得虽工整,却少了几分逸气。太妃娘娘,您不是新得了一幅前朝大家的《墨荷图》残卷?听闻沈姑娘于鉴赏上颇有心得,何不请她品评一番,也让我们开开眼界?”

顿时,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沈知微身上,带着好奇、审视,乃至几分看好戏的意味。

沈知微心中凛然,知道该来的终究来了。她缓缓起身,迎着各色目光,依旧保持着恭谨柔顺的姿态,“郡主殿下厚爱,民女惶恐。前朝大家之作,气韵高古,非民女浅见所能妄评。先父在时,亦常教导,鉴赏古物需心境、学识、阅历缺一不可,微儿年轻识浅,实不敢亵渎名作。且今日老太妃设宴赏荷,乃为喜庆,墨荷虽雅,终不及眼前这映日荷花鲜活生动,契合时宜。民女以为,不若共赏眼前盛景,方不负老太妃美意与这满池芳华。”

老太妃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激赏,笑道:“沈姑娘年纪轻轻,却如此知礼懂事,心思剔透。说得是,是嘉儿考虑不周了。今日只赏荷,不谈古画。来,大家都尝尝这新进的冰镇蜜瓜,甜得很。”

永嘉郡主挑了挑眉,看着沈知微低垂的眼睫和那截雪白脆弱的脖颈,唇边的笑意深了些,却不再坚持。这位沈姑娘,比她想象的还要谨慎聪明。她端起茶盏,轻轻抿了一口,目光状似无意地扫过窗外某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