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电车轨上的吻痕 > 第4章 阿司匹林

电车轨上的吻痕 第4章 阿司匹林

作者:夏棠漱雪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7-02 03:44:22 来源:文学城

广德楼的后台总飘着股奇特的味道。江知烨蹲在煤炉边烤手时,总把这味道拆成几样来想:潮乎乎的樟木箱味,柳漠澜茶碗里飘出的龙井味,还有方妙搁在窗台上的雪花膏味。

现在又多了种油印剧本的油墨味,混在热毛巾腾起的水汽里,往人鼻子里钻。

“哥,把那叠《雷雨》剧本递过来。”方妙跪在戏箱上挂横幅。她话音刚落,外头传来电车驶过轨道的哐当声,江知烨放在膝头的手猛地一颤,剧本散了一地。

“你怎么了?”方妙跳下来时,看见他正低头在裤兜里摸索。

午后的阳光从气窗斜射进来,照见他指尖捏出的白色药片——阿司匹林。

江知烨把药干咽下去,冲她扯出个笑:“冻的。这破后台比冰窖还冷。”

他没说电车启动时那声电流的“滋啦”响。那声音像根细铁丝,能顺着耳道钻到脑子里,把五年前马赛港医院的记忆勾出来。

白大褂袖口的消毒水味,金属床栏硌着后背的冷,还有电极片贴在太阳穴上那阵麻酥酥的疼。

方妙递过暖手炉时,他正把阿司匹林的锡箔板塞回裤兜,指尖蹭到烟盒,干脆摸出根烟点上。

“柳先生说今晚彩排《雷雨》,让咱们注意走位。”方妙拨弄着暖手炉的提梁,“他刚才还说,绸缎庄新到的阴丹士林布,给咱们做演员工服正好。”

江知烨“嗯”了声,目光落在煤炉里跳动的火苗上。

自从上个月在宛平城搬完医药箱,柳漠澜就成了剧团的半个管事。他总在傍晚关了绸缎庄后过来,手里要么提着一篮刚出炉的糖火烧,要么夹着几匹适合做戏服的料子。

有次江知烨撞见他在后台教方妙绑跷——就是京剧里旦角用的木制假脚,说演繁漪发疯那段,踩着跷走台步更有疯劲。

“方小姐,您这步子还是飘。”柳漠澜的声音从戏台上飘下来。他正站在台口,手里挥着根长竹竿当指挥棒。

“繁漪是困在笼子里的兽,您得踩实了,像爪子抠着地面似的。”

方妙扶着柱子练了几遍,额角渗出细汗。江知烨把烟摁灭在煤铲里,想说句俏皮话,外头又传来电车声。

这次他没抖,只是从裤兜里摸出阿司匹林的锡箔板,对着光数了数剩下的药片。

一共七颗,得省着点吃。

“江先生,”柳漠澜不知何时走了过来,手里端着杯热茶,“方才见您脸色不好,可是累着了?”

“哪能呢,”江知烨把锡箔板塞回兜,“就是琢磨着明儿首演,得找些捧场的。”

“安德鲁司令说他会带军部的人来。”柳漠澜望着窗外渐暗的天色,“他还说,让咱们别担心场子的事。”

提到安德鲁,江知烨想起三天前在东交民巷遇见他的情形。当时他正和方妙去洋行买汽灯灯泡,看见安德鲁的汽车停在巷口,两个卫兵扶着个伤兵往车上抬。伤兵腿上的绷带渗着血,安德鲁蹲在地上给他系鞋带,军靴上沾着大块泥污。

“柳先生,”江知烨喝了口茶,“您说咱们这戏,能让那些兵看明白吗?”

“戏演的是人心,”柳漠澜把竹竿靠在墙上,竹节处磨得发亮,“他们在战场上见过生离死别,比谁都明白。”

首演那天的广德楼挤得像沙丁鱼罐头。江知烨站在侧幕条后,听见前台茶房扯着嗓子报幕,心里像揣了只兔子。方妙在他旁边反复熨着演繁漪的旗袍,电熨斗喷出的蒸汽让她额前的碎发都湿了。

“别紧张,”江知烨拍了拍她的肩,指尖触到她后背的汗,“就当是在巴黎演《等待戈多》。”

“能一样吗?”方妙瞪了他一眼,“这儿的观众可不像巴黎人那样看完戏还喝倒彩。”

她说着,往台口望了望。前排坐着几个穿军装的,安德鲁居中,他旁边是柳漠澜,穿着件藏青长衫,手里攥着两枚油光水滑的核桃。再往前是几个穿短打的脚夫,手里攥着刚买的瓜子,嗑得咔咔响。

锣鼓点响起来时,江知烨才发现今儿个的开场锣鼓是祥云班的老班头敲的。老头坐在台角,鼓槌挥得虎虎生风,鼓点里透着股子悲壮。

这是柳漠澜特意安排的,说话剧里掺点京戏的锣鼓,能让观众提起神。

戏演到第二幕,繁漪喊出“我没有病!”时,台下忽然静了。江知烨在侧幕看见方妙踩着跷,身体晃得像片风中的叶子。她额上的汗滴在旗袍前襟,晕开片深色,倒像是戏里那道无形的枷锁。

“好!”前排有个脚夫突然喊了声,接着是稀稀拉拉的掌声。江知烨看见柳漠澜放下核桃,轻轻鼓了掌。安德鲁则坐得笔直,目光落在方妙颤抖的手背上。

中场休息时,后台忽然来了个不速之客。江知烨正给方妙递水,听见外头有人吵吵,出去一看,是个穿警服的胖子,手里挥着张传票。

“谁是负责人?”胖子把传票拍在妆台上,“你们这戏宣传赤化,得停演!”

方妙抢上一步:“凭什么?我们演的是家庭悲剧!”

“少废话!”胖子唾沫星子横飞,“上头说了,凡是带‘雷雨’字眼的都得查!”

江知烨刚想理论,柳漠澜从人群后走了出来。他手里拎着个蓝布包袱,走到胖子面前打开——里面是叠得整整齐齐的戏服,最上面放着柄象牙折扇。

“王巡长,”柳漠澜的声音不高,却带着股寒气,“上个月您太太过寿,不是还请我去唱了《贵妃醉酒》?”

胖子脸色变了变,咳嗽了两声:“那是私事,公事公办!”

“公事的话,”柳漠澜从袖袋里掏出个信封,“这是绸缎庄这个月的营业税单子,我刚从财政局取回来。”

胖子盯着信封看了半晌,又瞅了瞅后台挂着的“抗日救亡戏剧社”的横幅,哼了声:“下不为例!”说完便带着手下走了。

方妙气得直发抖:“这算什么事!”

“北平这地界,”柳漠澜把折扇收进包袱,“就得这么办。”他说话时,安德鲁带着两个卫兵走了进来。

“我在外头听见了,”安德鲁把手里的搪瓷缸递给江知烨,里面是温热的茶水,“这种人,不用理他。”

江知烨接过茶缸时,手指碰到缸壁上的红十字标记,忽然想起宛平城那个要听《挑滑车》的伤兵。他把茶喝了,胃里暖烘烘的,阿司匹林的苦味却还在舌尖打转。

接下来的半个月,剧团在北平城演了七场《雷雨》。有时在广德楼,有时在中央公园的露天舞台,甚至去过一次伤兵营。

江知烨渐渐摸出些门道:每次电车声响起时,他就把阿司匹林攥在手心里,用指甲掐着药片的棱角,那点刺痛能盖过脑子里的电流声。方妙发现了他的习惯,有次偷偷在他西装口袋里塞了包水果糖,说甜的能压苦。

“江先生,您这周的阿司匹林该断货了吧?”药铺的老掌柜隔着柜台笑。江知烨每次来都买十片,雷打不动。

他把铜板放在柜台上,看见老掌柜身后的报纸头条——“丰台局势紧张”。

“掌柜的,”江知烨把药片揣进兜,“您这儿有治头痛的土方子吗?”

老掌柜捻着胡须想了想:“试试用薄荷叶泡水?不过我看您这头痛,像是心事重。”

心事重。江知烨走出药铺时,正看见柳漠澜的绸缎庄伙计小跑着过来。

“江先生,柳老板请您去趟仓库,说有批戏服料子到了。”

仓库在城南的旧胡同里,推开斑驳的木门,一股樟脑味扑面而来。柳漠澜站在货堆前,手里拿着匹湖蓝色的纺绸。

“这料子给方小姐做繁漪的裙子,”柳漠澜把绸子抖开,“我看她上次演出时,裙子摆幅小了。”

江知烨摸着料子,滑溜溜的像水。“柳先生,您这戏服做得比巴黎的裁缝还讲究。”

“唱戏的人,行头就是脸面。”柳漠澜把绸子卷好,放在一旁的竹筐里,“方才我去戏园子,见方小姐在排新戏?”

“嗯,《日出》。”江知烨靠在柱子上,听见远处电车驶过的哐当声,下意识地摸了摸裤兜,“她说要演陈白露,得找件带亮片的旗袍。”

柳漠澜从另一个筐里翻出块黑色丝绒,上面绣着银线的凤凰:“这个行不?去年给戏班做虞姬戏服剩的。”

两人正说着,仓库门被推开,安德鲁带着一身风尘进来。他没穿军装,只套了件灰布长衫。

“漠澜,”安德鲁的声音压得很低,“上头让我后天去通州。”

柳漠澜卷绸子的手顿了顿:“知道了。医药箱我已经让老陈装上车了。”

安德鲁点了点头,目光落在江知烨身上:“江先生,剧团这几日最好别出城演出。”

江知烨“嗯”了声,算是知道了。

“我先走了,”安德鲁拍了拍柳漠澜的肩,“绸缎庄的事,拜托了。”

他走后,仓库里静得能听见尘埃落地的声音。柳漠澜把最后一匹布放好,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里面是几块茯苓饼。“尝尝吧,王记的。”

江知烨接过饼,咬了口,甜得发腻。“柳先生,安德鲁他……”

“他有他的难处。”柳漠澜打断他,目光投向窗外狭窄的天空,“我们有我们的。”他说话时,远处传来隐约的唱戏声,像是祥云班在排《长坂坡》。

剧团在北平城渐渐有了名气。来看戏的不只是穿长衫的学生,还有拉洋车的、卖报的,甚至有跟着家长来的小把戏。

江知烨记得有次演完《日出》,一个卖香烟的小姑娘跑后台来,把手里的“大前门”塞给他,说陈白露死的时候,她哭湿了三块手绢。

方妙把这事写成信寄给巴黎的老师,信纸边上画着小把戏们送的野花。江知烨则偷偷攒着阿司匹林的锡箔板,放在妆台的抽屉里。现在已经有五个了,叠在一起像片银色的瓦。

“知烨,你看这个!”方妙拿着张报纸冲进后台,“《世界日报》说咱们的戏‘如雷雨般惊醒世人’!”

江知烨接过报纸,指尖划过铅字,忽然听见外头电车驶过的声音。这次他没摸阿司匹林,只是走到窗边,看着电车拖着长尾巴驶过石板路。

阳光照在轨道上,亮得晃眼。

“方小姐,”柳漠澜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手里端着个食盒,“今儿个绸缎庄歇业,我炖了点梨汤,去去心火。”

方妙接过食盒,“柳先生,您又去广德楼救场了?”

“老班头病了,”柳漠澜擦了擦手,“临时唱了出《穆桂英挂帅》。”

正说着,安德鲁的副官跑了进来,军帽歪在一边:“柳老板,安司令让您现在就去军部!”

柳漠澜解下围裙的手顿了顿:“知道了。”他转向江知烨,“梨汤温在煤炉上,你们记得喝。”说完便跟着副官走了,长衫下摆扫过门槛,带起阵风。

方妙望着他的背影,叹了口气:“也不知他什么时候能好好歇着。”

江知烨没说话,走到煤炉边舀了碗梨汤。汤里漂着几片枸杞,甜丝丝的。他喝到一半,忽然听见方妙在妆台前低呼一声。

“怎么了?”

“你看这个!”方妙举起个蓝布包,里面是几本油印剧本,封皮上写着《放下你的鞭子》。“这不是柳先生的吗?怎么在我箱子里?”

江知烨翻开剧本,纸页间掉出张纸条,上面是柳漠澜的字迹:“此戏可演,需配京胡。”

“我们排这个吧?”方妙眼睛发亮,“就加段京胡伴奏,肯定好!”

江知烨看着纸条上的字,又摸了摸裤兜里的阿司匹林。这次他没把药拿出来,只是把纸条折好,放进了钱包。“好啊,”他笑了笑,“就按柳先生说的办。”

排《放下你的鞭子》那天,柳漠澜找来了祥云班的琴师。老头坐在后台,调着京胡的弦,吱呀声混着方妙念台词的声音,倒也和谐。

江知烨演那个卖艺的老爹,每次弯腰时,都能看见柳漠澜坐在角落,手里拿着块布料在缝补。

“江先生,您这鞭子甩得没力气,”柳漠澜忽然开口,手里的针线停在半空,“得像抽在自己心上似的。”

江知烨愣了愣,又甩了次鞭子。这次鞭子擦着空气发出声响,倒把自己吓了一跳。

琴师老头笑了:“这就对了,有股子狠劲!”

排到黄昏时,安德鲁来了。他穿着便装,脸上带着倦意,却还是挺直了腰板。“我来看看你们的新戏。”他说着,在柳漠澜旁边坐下。

柳漠澜把缝了一半的戏服推到一边:“快排完了,你听听。”

方妙正演到卖花女倒下的那幕,声音里带着哭腔:“爹爹,我饿……”琴师的京胡适时响起,调子悲怆,像把钝刀子在拉。

江知烨甩着鞭子的手停在半空,忽然觉得眼眶发热。

“好!”安德鲁率先鼓起了掌,“这戏好!”

柳漠澜也点了点头,目光落在江知烨手里的鞭子上:“江先生,您这鞭子甩得,有进步。”

戏排完时,天已经黑了。柳漠澜让伙计去买了几碗馄饨,四人围坐在煤炉边吃。安德鲁吃得快,吃完了就擦着枪。柳漠澜慢慢吃着,时不时给江知烨和方妙添汤。

“过几日,”安德鲁擦完枪,把零件重新组装好,“我可能要去南口。”

柳漠澜舀汤的手顿了顿:“知道了。医药箱我会让人送去。”

安德鲁点了点头,看向江知烨:“江先生,剧团要是遇到麻烦,就去找绸缎庄的老陈。”

江知烨“嗯”了声,看着煤炉里的火星子往上飘。方妙忽然指着窗外:“你们看,月亮出来了!”

四人都抬起头。窗外的月亮又大又圆,清辉透过窗棂洒在地上。

“等仗打完了,”方妙忽然说,“我们去美国演《放下你的鞭子》吧?”

“好啊,”江知烨看着她,“让柳先生给咱们配京胡。”

柳漠澜抬眼看了看他,又看了看安德鲁,嘴角似乎微微上扬了一下。安德鲁把枪插回枪套,发出金属碰撞的轻响。

“会有那么一天的。”他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