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要不要告诉她真相?
第二天一早,陈静就出门到了父母的家。
“妈,”她努力让声音听起来平稳,“体检中心来的电话。说……说您胸片上看到有个小影子,在肺上。建议我们尽快去大医院做个CT,看清楚点。”
她试图用轻松的口吻,“可能就是个小结节,或者以前的炎症疤痕,很多老人都有的,查清楚了就放心了。”
林淑华没有说话。
她缓缓放下手里的喷壶,目光从女儿强作镇定的脸上,移到了阳台那盆蝴蝶兰的叶子上。
阳光正好,叶片上的脉络清晰可见,充满了生命的韧性。
但“肺部阴影”这四个字,像一块突如其来的乌云,瞬间遮蔽了她心中那片小小的、宁静的天空。
林淑华拄拐慢慢走回客厅,坐在沙发上,电视屏幕闪烁着,但她什么也没看进去。
她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胸口,这里,有个未知的“阴影”正潜伏着,像一个沉默的、不祥的预兆。
“行,什么时候去?”
陈静长舒一口气,“我约的周四,在宣武医院。”
“小张啊!今天不刮风,准备一下,咱们去公园!”
小张默默去拿衣服鞋子,陈静帮着母亲上了轮椅,看着小张推着母亲进了电梯。
冬日的北京,依然车水马龙,喧嚣而充满活力。
但对于这个普通的家庭而言,所有的温暖和安宁,都被那通来自体检中心的电话,蒙上了一层浓重而冰冷的阴影。
周四,三人抵达宣武医院,推着轮椅到CT室等待。
这里的CT做完半小时就可以取胶片,但纸质报告单要再等3个工作日才能出来。
拿到胶片,足有七八张,陈静只能看到大概肺部的轮廓,其他什么都看不懂。
只好先拿着,送母亲和小张回家。
陈静之前已经托人挂上了下一周协和医院胸外科的号,只要拿到CT报告单,就可以让协和的医生确诊了!
周二,是取纸质报告单的日子。
陈静处理好手头的工作,终于在12点医院午休前,拿到了报告单。
看到诊断结论,她长叹一声!
报告单上最重要的一句话显示:右肺上叶占位性病变,建议进一步检查。
出了医院,陈静找了个快餐厅,对付着吃完午餐,就开车往协和医院赶。
这里位于北京繁华的东单商业区,几乎日日堵车,陈静不想因为堵车而耽误看诊时间。
协和医院的停车场已经满了,陈静只好将车停进附近国旅大厦的停车场,停车费不便宜啊!一小时10元。
走进协和医院,像进入了喧嚣的菜市场!
前后左右全是人,老人、中年人、青年人、儿童甚至怀抱中的婴儿。
大家脚步匆匆,手里提着印有不同医院名字的胶片手提袋,耳边能听到全国各地的方言,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焦虑和烦恼!
协和医院的东单院区,陈静还是第一次来。
林淑华有京医通卡,但协和用不了。幸好陈静带着母亲的身份证,在自助机上可以申请协和自己的就诊卡号。
陈静到窗口取预约好的号码,说了情况,工作人员很痛快的把林淑华的临时卡号输入电脑,几十秒就办好了手续。
之后陈静去了趟卫生间,出来拿着挂号条找到胸外科,只见所有的长椅上都坐满了人,大家盯着天花板上安装的叫号屏幕,时不时有人站起进入诊室。
陈静按照以往的经验找到护士台准备报道,询问后才知道,协和的护士台不负责报道,在进入胸外科之前的走廊里,有两台报道的机器,是自动分诊的。
她刚才没看到,只好再转出去办理自动分诊。
就这十几分钟,陈静拿到的分诊单就到了33号。
没办法,也只能等着,这一等就将近两个小时。
前面的32号应该比较有经验,他分诊早,比陈静提前了五六个号,快了差不多半小时。
排在陈静后面的还有一位34号,是个年轻男性,大概30多岁,说体检发现有肺部结节,建议他做进一步检查,本人还不抽烟,他也很纳闷,心事重重的样子。
等到下午四点多,才叫到林淑华的名字!
陈静赶紧找到对应的诊室,接诊的是一位男医生,他听陈静讲完大概情况,拿过CT胶片一看,几乎没犹豫,立刻说:“已经不小了,2.5*2.6,高度怀疑是肺癌!”
陈静吃了一惊,这是她猜想的最坏结果。
“那怎么治呢?”
“手术切除,术后放化疗!”医生流利的回到。
“我妈之前做过两次脑部大手术,本人行动也不方便,这样也可以手术吗?”
医生说:“那可能手术希望不大,首先病人是否能经受全身麻醉?麻醉师能不能给你做都不好说!”
陈静又问:“那能不能吃药?”
“你是说靶向药吗?不是所有肺癌都有靶向药,目前只有腺癌可以,鳞癌、小细胞癌都没有靶向药。”
“那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
“你先去做PET/CT的检查,看看是否转移,如果已经转移,70多岁就没有必要治了,如果没转移再考虑保守治疗!”
也就五六分钟,医生就看完了!
陈静来到走廊,她脑子里回荡着医生的回答“70多岁就没必要治了。。。。”
陈静握着病历本和那张单薄的CT报告单,指尖冰凉。
她深吸一口气,熟悉的号码,拨了出去。
电话接通了,背景音是陈波公司里熟悉的嘈杂声。
“静静,你在医院吗?结果怎么样?”陈波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陈静看着报告单上“右肺上叶占位性病变,建议进一步检查”那行刺眼的字,喉咙有些发紧。
“哥……结果不太好。医生初步判断,是肺癌。”
电话那头陷入了短暂的沉默,随即陈波的声音提高了八度,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命令口吻:“确诊了吗?没确诊就不要瞎说!听着,这件事先瞒着妈,一个字都不能提!”
“为什么?”陈静试图保持冷静,“妈有知情权,我们应该告诉她,然后一起商量治疗方案……”
“商量什么?告诉她让她吓出个好歹来吗?”陈波打断她,语气激动,
“你忘了咱们楼下的张叔?查出肝癌,没两个月人就没了,医生说一半是吓的!妈年纪大了,经不起这种折腾!我们必须想办法给她治,找最好的医生,用最好的药,但前提是不能让她知道!”
陈静还想争辩一下:“哥,妈不是那么脆弱的人。她当了一辈子警察,什么风浪没见过?我们有权利替她做决定吗?而且,后期的治疗,化疗、放疗,她总会知道的,到时候……”
“到时候再说!现在,必须瞒着!”陈波的语气不容置疑,“我这边正在谈一个重要的项目,走不开。就说是肺炎或者老慢支加重,需要住院调理一下。等我回去再商量。”
不等陈静再说什么,陈波就挂断了电话。
听着手机里的忙音,陈静感到一阵无力。
她能理解哥哥对母亲深沉的爱与保护欲,但这种“为你好”的隐瞒,像一块巨石压在她的心头,让她感到窒息。
夜幕降临,家里的气氛比往常要沉闷许多。
林淑华有早睡的习惯,和保姆小张早早回房休息了。
陈静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心神不宁地翻着手机。
父亲陈建川每晚都和邻居遛弯,回来看到了女儿紧锁的眉头。
“怎么了?从医院回来就魂不守舍的。你妈的检查结果……很不好,是吗?”陈建川的声音低沉而平稳,带着一位退休检察官特有的洞察力。
陈静抬起头,看着父亲花白的头发和睿智的眼睛,一直强撑的防线瞬间瓦解。
她将CT报告推到他面前,声音带着哽咽:“爸……是肺癌。哥说,要瞒着妈。”
陈建川戴上老花镜,仔细地看完了报告,脸上没有出现陈静预想中的震惊或悲伤,他放下报告,久久没有说话,只是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
“爸……”陈静忍不住开口,“您觉得呢?我们该告诉妈真相吗?”
陈建川转过身,目光温和而坚定地看着女儿:“告诉你妈真相。”
这个答案与陈波的截然相反,“我也是这么想的,可哥不同意!”
“因为你妈妈是林淑华。”陈建川的语气充满了对老妻的了解和尊重,
“她不是什么都不懂的文盲,而且她自己还经历过两次大手术,她有权知道真相!隐瞒,对她而言不是保护,是一种轻视和不尊重。”
他顿了顿,继续道:“我经手过那么多案子,见过太多死亡。有的人死于疾病,有的人死于意外,但最遗憾的,是那些在善意隐瞒中走向终点的人。生命最后的旅程,应该由她自己来选择如何走完,这个决定权,在她自己手里。”
“可是,哥说怕妈妈承受不了……”
“你妈妈内心的坚韧,远超你们的想象。”陈建川打断她,“我们只要站在她身边就好。”
父亲的话像一盏灯,驱散了陈静心中的迷雾。
是的,母亲有权知道真相,有权掌控自己生命的最后航向。
“我明白了,爸。”陈静深吸一口气,眼神重新变得坚定,“等哥回来,我们一起……和妈妈谈。”
陈建川点了点头,父女俩在安静的客厅里达成了共识。
窗外,城市的灯火无声闪烁,将这个家的沉默,衬托得愈发沉重。
他们都知道,明天太阳升起时,这个家将面临一场关于生命、尊严与爱的艰难对话。
费用:(协和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医事服务费60元)
知识点:肺癌的成因与种类
肺癌的形成通常不是单一原因,而是多种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
1.吸烟与二手烟(最关键因素),这是导致肺癌的首要元凶。烟草烟雾中含有超过70种已知的致癌物。
2.职业与环境暴露。
比如石棉。长期吸入石棉纤维,是肺癌间皮瘤的高危因素。
比如氡气。一种无色无味的放射性气体,是住宅中常见的肺癌诱因。
比如重金属(如砷、铬、镍)污染。
比如冬天的煤烟、做饭的油烟等等等。
比如空气污染,长期暴露在PM2.5等细颗粒物污染中,都会增加肺癌风险。
3.遗传因素。
家族中有肺癌病史的人,患病风险会更高。
二、肺癌的主要类型。
肺癌主要分为两大类:
1.非小细胞肺癌,这是最常见的类型,约占所有肺癌的85%。
它生长和扩散相对较慢,主要包括三种亚型:
腺癌,是目前最常见的一种,也是不吸烟人群和女性患者中最常见的类型。
鳞状细胞癌,通常起源于肺部的中央气道(支气管),与吸烟关系极为密切。
大细胞癌,相对少见,可以发生在肺部的任何部位,生长较快。
2.小细胞肺癌:约占10-15%。
这是一种恶性程度更高的肺癌,生长迅速,并且几乎全部与吸烟有关。
它在发现时往往已经扩散,但对化疗和放疗初期非常敏感。
这两大类肺癌的治疗路径不一样:
非小细胞肺癌:早期通常首选手术治疗,后续可能辅以化疗、放疗、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
小细胞肺癌:由于发现时多已扩散,主要依靠化疗和放疗,手术机会较少。